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艏部舱室破损下潜艇抗沉性研究
1
作者 周宗和 刘元 +1 位作者 李寒飞 刘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4,共8页
为了探究潜艇首部舱室破损进水后潜艇操纵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潜艇操纵运动仿真系统,基于建立的潜艇首部舱室破损进水模型,进行正常工况和首部舱室破损进水工况下的水平面回转运动、水平面Z形操舵运动、垂直面梯形操舵运动的仿真,得到... 为了探究潜艇首部舱室破损进水后潜艇操纵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潜艇操纵运动仿真系统,基于建立的潜艇首部舱室破损进水模型,进行正常工况和首部舱室破损进水工况下的水平面回转运动、水平面Z形操舵运动、垂直面梯形操舵运动的仿真,得到了潜艇破舱后操纵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首部耐压舱室破损进水后不同位置主压载水舱的吹除抗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速度下不同位置的吹除抗沉效应。在进行首部吹除的同时,研究了在不同航速下不同舵角的运动响应。这些变化规律为潜艇发生首部破舱故障后的操纵控制即应急抗沉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对提高潜艇的生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舱室破损 操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耦合非线性振子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2
作者 李生 赵雨皓 +1 位作者 杜敬涛 崔海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37,共13页
弹性梁系统作为一种基本工程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控制弹性梁系统的振动水平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为揭示双耦合非线性振子(double-coupling nonlinear oscillator,DCNO)在双梁系统振动控制中的潜在应用,建立... 弹性梁系统作为一种基本工程单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控制弹性梁系统的振动水平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为揭示双耦合非线性振子(double-coupling nonlinear oscillator,DCNO)在双梁系统振动控制中的潜在应用,建立了含DCNO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预报分析模型,并采用拉格朗日法预报双梁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在确保数值结果正确的基础上,研究了DCNO的典型工作模式,探讨了DCNO参数对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DCNO的引入能够有效实现双梁系统各子结构的同步振动控制。一方面,当DCNO处于多频线性/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时,双梁系统各子梁主共振区处的振动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且多频非线性振动控制模式激发了双梁系统的复杂振动响应,使得弹性梁与DCNO之间出现振动能量时域单向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根据振动控制的需求,DCNO的工作模式及振动控制效果可通过调控其核心控制参数实现,设定合适的DCNO核心控制参数有利于增强DCNO对双梁系统主共振区的振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梁系统 非线性振子 非线性响应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舱室空气几种主要无机污染物净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朋 魏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3-18,共6页
潜艇舱室环境中无机气体污染物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现有的净化处理技术难以完全达到目前的气体净化标准要求。因此,本文对舱室环境中几种主要的无机气体污染物CO2,NOx、SO2和H2S的处理技术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舱室环境空气... 潜艇舱室环境中无机气体污染物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现有的净化处理技术难以完全达到目前的气体净化标准要求。因此,本文对舱室环境中几种主要的无机气体污染物CO2,NOx、SO2和H2S的处理技术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为舱室环境空气的净化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无机污染物 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UUV集群协同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4
作者 殷虎 石磊鑫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与单体UUV相比,多UUV集群具有低成本、高容错、高效率和可重构等优点,将会是未来海洋作业任务的趋势。针对多UUV集群协同作业技术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点对编队控制、任务规划、协调路径规划和目标搜索等领域的协同作业技术进行分... 与单体UUV相比,多UUV集群具有低成本、高容错、高效率和可重构等优点,将会是未来海洋作业任务的趋势。针对多UUV集群协同作业技术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重点对编队控制、任务规划、协调路径规划和目标搜索等领域的协同作业技术进行分析介绍,最后对多UUV集群协同作业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今后的UUV集群协同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业 UUV集群 编队控制 任务规划 路劲规划 目标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定子导管桨空化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生 赵威 刘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4,共5页
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Z-G-B空化模型研究前置定子导管桨的空化特性。通过对比DTMB4381螺旋桨的空化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前置定子导管桨不同空化数下空化特性。结果表明,空化数大于3时水动力性... 本文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Z-G-B空化模型研究前置定子导管桨的空化特性。通过对比DTMB4381螺旋桨的空化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前置定子导管桨不同空化数下空化特性。结果表明,空化数大于3时水动力性能基本不变。随着空化数的继续减小,前置定子导管桨的水动力性能明显下降。空化数为4时最先在叶顶间隙靠近尾缘端出现空化,这是叶顶泄漏涡导致的空化。空化数为3.5时在叶片吸力面出现空化,随着空化减小由转子叶顶尾缘向导边和叶根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桨 前置定子 空化特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许用应力对环肋圆柱壳结构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生 汪志强 殷洪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1,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肋骨的许用应力对圆柱壳结构设计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和信息熵方法,建立基于综合裕度的环肋圆柱壳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宽容度排序法对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以及通过改变肋骨许用应力安...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肋骨的许用应力对圆柱壳结构设计的影响。[方法]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和信息熵方法,建立基于综合裕度的环肋圆柱壳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宽容度排序法对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以及通过改变肋骨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分析肋骨许用应力对圆柱壳各属性均匀度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圆柱壳肋骨应力为主要设计约束,当肋骨许用应力安全系数为0.675时,圆柱壳各属性裕度较均匀,约15%,此时结构重量也相对较小。[结论]因此,适当放宽肋骨许用应力可以解决肋骨应力为结构设计主要约束问题,使最优解的各属性裕度之间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多目标优化 加权和法 宽容度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采样宽带数字阵列雷达波束形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明鑫 尹亮 +1 位作者 汪学刚 邹林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然而目前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大都存在计算量大、针对特定信号、工程实现复杂等缺点。结合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的特点与当前先进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射...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然而目前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大都存在计算量大、针对特定信号、工程实现复杂等缺点。结合宽带数字阵列雷达的特点与当前先进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射频直接采样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适用性好、具有较高工程可实现性等特点。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信号带宽、ADC采样速率、采样率带宽比等参数对该方法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数字阵列雷达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 高速ADC 射频直接采样 整数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领域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殷虎 曹旭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10期12-18,23,共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智能决策与控制方面。在船舶领域,传统的航行决策与控制高度依赖于船员们对雷达、声呐传感信息的人为把握,这种人工方式的决策结果与控制性能受限于船员的航行经验,具有信息不完...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智能决策与控制方面。在船舶领域,传统的航行决策与控制高度依赖于船员们对雷达、声呐传感信息的人为把握,这种人工方式的决策结果与控制性能受限于船员的航行经验,具有信息不完备的特点。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利用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船舶的路径规划、运动控制、能耗决策等方面提供依据,能够可靠地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论文综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决策与控制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决策 路径规划 运动控制 能耗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水下供电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王俊炎 张伟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50-454,共5页
水下无人航行器为了实现长续航,需要安全可靠的水下供电单元作为备用电源。针对水下供电单元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首次将铝动力模块结合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水下备用电源,采用新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开发了一套兼具智能化、网络化特... 水下无人航行器为了实现长续航,需要安全可靠的水下供电单元作为备用电源。针对水下供电单元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首次将铝动力模块结合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水下备用电源,采用新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开发了一套兼具智能化、网络化特点的水下供电单元控制系统。系统通过铝动力模块可以为氢-氧燃料电池供应所需氢气,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为负载供应电能,并且通过浓度检测仪对空间内氢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采用PID控制器控制冷却水流速,将反应釜温度稳定在55℃到70℃之间,冷却水流速误差控制在0.3%以内。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水下供电单元的数据处理与故障检测,在系统运行状况下实时监测压力和流量的控制效果,可自动完成对水下设备供给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供电单元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燃料电池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射无人机发展历程与作战样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彩 邓林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4期15-18,59,共5页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为有效解决潜艇侦察能力弱、指挥协同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论文梳理了国外潜射无人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潜射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潜射无人机增强海上作战能力的作战样式。
关键词 潜射无人机 潜艇 海上作战 作战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营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监督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接印 姚巍 袁银茹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4期55-56,共2页
本文从军事代表对民营企业开展日常质量监督的视角,分析了在当前装备采购制度调整改革背景下,对民营装备承制单位开展质量监督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探讨了问题原因及解决的方法途径,给出关于加强对民营装备承制单位监督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装备承制单位 质量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暂态问题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汪洋 《长江信息通信》 2021年第8期40-41,44,共3页
电力系统暂态保护装置一般利用故障产生的高额信号实施信号检测,以明确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其运动速度一般相对较快,且难以受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通常难以借助解析式的方式表征系统的保护原理,也无法实现精准化分析。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手... 电力系统暂态保护装置一般利用故障产生的高额信号实施信号检测,以明确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其运动速度一般相对较快,且难以受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通常难以借助解析式的方式表征系统的保护原理,也无法实现精准化分析。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可以针对无法表述的知识进行高效的分析处理,为实现暂态保护提供充足的分析工具。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人工智能在暂态问题之中应用的合理性,明确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暂态问题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