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十年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采矿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金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02-305,共4页
  采矿工程设计研究所(原地下采矿研究室和露天采矿研究室)主要从事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安全评价、矿山爆破与工程爆破、矿山运输、乳化炸药成套技术、岩层移动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加固、井巷快速掘、软土地基处理、建筑物监控等领...   采矿工程设计研究所(原地下采矿研究室和露天采矿研究室)主要从事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安全评价、矿山爆破与工程爆破、矿山运输、乳化炸药成套技术、岩层移动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加固、井巷快速掘、软土地基处理、建筑物监控等领域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以及工程设计、中小型矿山设计,同时也从事岩土工程、土石方工程、治水工程、爆破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工程测绘等领域的工程承包.……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卸载路径下的峰前循环扰动深埋花岗岩破坏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胜 徐鼎平 +3 位作者 邱士利 陈世杰 丰光亮 吴小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4-1549,共16页
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层开挖卸荷中,开挖诱发的破坏会对硐室成形和围岩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分级卸载试验。基于宏观破裂面形态和... 大型地下厂房围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层开挖卸荷中,开挖诱发的破坏会对硐室成形和围岩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分级卸载试验。基于宏观破裂面形态和断裂面电镜扫描结果,结合Mohr-Coulomb与Hoek-Brown强度准则,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相同围压下三轴卸载状态下的岩石强度与三轴压缩强度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峰前低轴压循环扰动后的岩石分级卸荷破坏表现为脆性破坏,峰前高轴压循环扰动后的岩石分级卸载破坏表现为延性破坏;分级卸载状态下的岩石破裂模式为压-剪破坏,而三轴压缩状态下的岩石破裂模式则为拉-剪破坏;在相同围压下,分级卸载下的岩石强度大于三轴压缩下的岩石强度,且前者的应变能大于后者的应变能;Mohr-Coulomb与Hoek-Brown强度准则均能对卸载状态下的岩石强度结果进行准确拟合。本研究可为高应力地下厂房分层开挖过程中坚硬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力学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前循环扰动 分级卸载 花岗岩 应变能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与损伤变量研究
3
作者 张胜 徐鼎平 +2 位作者 石汉明 吴小刚 易明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7,共15页
深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扰动会导致围岩损伤,从而降低围岩力学性质。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中深埋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和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围压为30 MPa、循环应力分别为12.5%~17.5%(低应力)、10.0... 深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扰动会导致围岩损伤,从而降低围岩力学性质。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中深埋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和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围压为30 MPa、循环应力分别为12.5%~17.5%(低应力)、10.0%~37.5%(中应力)、62.5%~72.5%(高应力)峰值强度的峰前恒幅循环扰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种分级卸围压试验,进而开展了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分析与损伤变量构建。研究结果显示:低、中应力循环扰动对花岗岩造成的损伤可忽略不计,但高应力恒幅循环扰动会导致轻微损伤。在不同分级卸围压路径下,岩样变形主要集中在最后3个阶段的围压降低过程中,其宏观破裂模式为压剪破坏;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泊松比呈上升趋势,最大剪胀角基本相同;高轴压恒幅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围压试验下的岩样累积应变能最高,表现出更强的脆性破坏倾向。此外,分级卸围压下的岩样应变能均高于常规三轴压缩下的岩样应变能,后者可作为分级卸围压岩样是否进入加速损伤破裂阶段的判别阈值。采用侧向应变响应法和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的深埋花岗岩闭合应力、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分别为其峰值强度的17.9%、42.7%和73.8%,并据此建立了基于裂纹体积应变的损伤变量,进而划分了深部硬岩损伤过程的4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高应力花岗岩的破坏过程提供试验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前循环扰动 分级卸载 特征阈值 侧向应变响应法 裂纹体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后和变换时窗PAI⁃K/S⁃AIC微震初至波拾取方法研究
4
作者 胡刚 张楚旋 +3 位作者 李夕兵 黄德龙 董陇军 蒲成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 重点分析研究了不同时窗长度对固定时窗PAI‑K/S拾取法拾取结果的影响及规律,提出了变换时窗在高阶统计量拾取法中的应用,进而采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基于国内用沙坝矿的现场监测数据,首先采用CEEMD小波包多阈值联合消噪法对微震数据进行消噪。对消噪后的微震信号,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P波初至时间并与其他拾取方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使用变换时窗PAI‑K/S‑AIC联合法拾取波至时间,避免人为选取STA/LTA阈值和时窗长度对拾取结果的影响,同时也解决了阈值和时窗的选取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变换时窗PAI‑K‑AIC联合法对消噪的微震信号拾取误差(≤20 ms)的事件数占90.95%(PAI‑S‑AIC为93%)。研究结果表明变换时窗PAI‑K/S‑AIC方法具有高效性、拾取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信号消噪 P波拾取 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 小波包多阈值 最小信息量准则 高阶统计量法PAI‑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某低品位磁铁矿石的全干法分选工艺研究
5
作者 赛明雨 杨任新 高春庆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某低品位磁铁矿石全铁品位为14.87%、磁性铁品位为9.27%,为了探究全干法分选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磁铁矿与脉石矿物间的嵌布关系紧密,但界限清晰... 我国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某低品位磁铁矿石全铁品位为14.87%、磁性铁品位为9.27%,为了探究全干法分选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磁铁矿与脉石矿物间的嵌布关系紧密,但界限清晰,多以单晶或集合体的形式填充在脉石矿物粒间,单体解离总体较容易;矿石在碎至粒度为-10 mm情况下干式磁力预选(278.66 k A/m)、预选精矿在高压辊磨机闭路辊压至-3 mm情况下进行粗粉干式磁选(358.28 k A/m)、然后进行两阶段磨矿(-0.074 mm分别为55%和80%)各1粗1精干式弱磁选(分别为278.66、199.04 k A/m),获得了全铁品位65.64%、全铁回收率57.34%、磁性铁回收率88.06%的铁精矿,该指标较经典磁选流程对应指标分别低0.24、2.26、8.2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采用全干法分选工艺是可行的,对缺水地区类似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但全干法分选设备的台时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全干法磁选 经典磁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采空区探测及综合治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8
6
作者 章林 孙国权 +3 位作者 李同鹏 刘海林 汪亮 陆玉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38,共5页
针对采空区的特点,提出了空区探测、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一体化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复杂空区探测(CMS空区探测)—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采用有关矿业软件)—数值计算(采用FLAC3D等)之间的耦合链接,并结合案例介绍... 针对采空区的特点,提出了空区探测、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一体化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复杂空区探测(CMS空区探测)—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采用有关矿业软件)—数值计算(采用FLAC3D等)之间的耦合链接,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其在多个矿山的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探测 稳定性分析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7
作者 刁心宏 远洋 张传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26,共5页
详细介绍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中存在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地下水灾害、深井岩爆等若干地质灾害问题,对国内外在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认为应对采矿引起的地... 详细介绍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中存在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地下水灾害、深井岩爆等若干地质灾害问题,对国内外在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认为应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地质灾害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在矿山除尘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刚 吴超 汪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基于布袋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具有容易粘袋、滤料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设计研究了一种采用特殊滤料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的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具有阻力小、体积小、除尘效率高、滤料强度高、憎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安徽... 基于布袋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具有容易粘袋、滤料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设计研究了一种采用特殊滤料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的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具有阻力小、体积小、除尘效率高、滤料强度高、憎水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以安徽刘塘坊矿业有限公司除尘系统为应用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在矿山除尘系统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 矿山除尘 微孔膜过滤材料 硬化波纹 性能指标 节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9
作者 邱宇 徐文彬 周玉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2,共8页
排土场作为矿山重要的安全设施被广泛研究。针对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存在的稳定性、软弱地基排土、环境污染、机械化水平不高、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符等主要问题,通过系统总结我国在排土工艺、稳定性、灾害防治、生态复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排土场作为矿山重要的安全设施被广泛研究。针对我国冶金矿山排土场存在的稳定性、软弱地基排土、环境污染、机械化水平不高、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符等主要问题,通过系统总结我国在排土工艺、稳定性、灾害防治、生态复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多台阶覆盖式排土方式、逆排排土工艺、参数反演和空间效应稳定性分析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提出了我国冶金矿山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排土场与尾矿混排、智能化监测、多场耦合稳定性分析等技术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矿山 排土场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矿山充填体强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尹裕 杨家冕 肖益盖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21-23,共3页
针对深井矿山采场充填的实际情况,充填料浆复杂的流动沉积及离析作用,致使充填体表现出极大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为此,进行了实验室尾砂胶结充填模拟试验,研究原位充填体的强度与实验室标准试块强度的差异,得出了采场尾砂胶结充填体强... 针对深井矿山采场充填的实际情况,充填料浆复杂的流动沉积及离析作用,致使充填体表现出极大强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为此,进行了实验室尾砂胶结充填模拟试验,研究原位充填体的强度与实验室标准试块强度的差异,得出了采场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对采场充填体强度分布划分为强度增强区和强度减弱区,可改进二步骤回采的深井矿山采场充填管路布置方式,以指导矿山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强度分布 胶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平剖面图自动转换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龙剑 汪斌 +2 位作者 王国中 臧文栓 刘爱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3,60,共4页
结合新桥硫铁矿地质条件 ,研究出矿山地质平剖面图自动转换系统的应用软件。该软件解决了矿山地质平剖面图的自动圈定、切割与转换 ,实时生成符合要求的所需部位图件 ,它能快而准确地提供地质资料 ,无人工辅助干预 。
关键词 计算机 地质 图件 转换 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矿山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贾敏涛 高伟 吴冷峻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163,共5页
针对某千米深井金属矿山胶带转载硐室面临的高温高湿作业环境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员中暑时有发生和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开展矿山高温硐室制冷降温技术研究。分析硐室热害形成因素,计算各因素放热量,并对高热害硐室通风降温进行多方案... 针对某千米深井金属矿山胶带转载硐室面临的高温高湿作业环境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员中暑时有发生和设备故障频发等问题,开展矿山高温硐室制冷降温技术研究。分析硐室热害形成因素,计算各因素放热量,并对高热害硐室通风降温进行多方案分析论证,确立采用水冷制冷机组制冷降温方案进行设计和现场实施。现场实施效果表明:水冷制冷机组降温方案将硐室内空气干球温度由34.1℃降至27.9℃,降温幅度达到6.2℃,体感温度和相对湿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采矿 胶带运输 热害控制 制冷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S工艺处理某矿山酸性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孝磊 程一松 何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0,174,共5页
通过对高密度泥浆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工艺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DS法可降低中和药剂使用量高达16.7%,絮凝剂的投加量也适量减少,沉淀室泥水分离的时间仅为8 min,外排中和渣固体物浓度达26.7%,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关键词 HDS工艺 矿山酸性废水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酸性废水治理HDS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白怀良 钟铁 高铜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3-145,151,共4页
HDS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底泥循环回流技术,在矿山酸性废水治理中具有提高药剂利用率、提高污泥浓度、改善污泥沉降浓缩特性等优点,在国外矿山酸性废水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仅有部分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以及结合研究资料对HD... HDS处理工艺是一种高效底泥循环回流技术,在矿山酸性废水治理中具有提高药剂利用率、提高污泥浓度、改善污泥沉降浓缩特性等优点,在国外矿山酸性废水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仅有部分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以及结合研究资料对HDS处理工艺在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过程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HDS处理工艺 高效底泥循环回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植物优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谭辉 钟铁 +1 位作者 何孝磊 李书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147,共3页
选取南方典型冶金矿山凹山排土场作为试点,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首先在室内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进行物种筛选,然后在所选排土场进行现场小区试验。现场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紫穗槐、合欢、百喜草... 选取南方典型冶金矿山凹山排土场作为试点,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首先在室内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进行物种筛选,然后在所选排土场进行现场小区试验。现场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紫穗槐、合欢、百喜草、狗牙根等均生长良好,可作为该排土场及其它类似冶金矿山废弃生态恢复的首选植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矿山废弃地 生态恢复 植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矿山充填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全京 尹裕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介绍了某铁矿山尾砂胶结充填的工艺特点和尾砂特性,进行了胶结充填材料的实验室强度试验和工业试验,并对尾砂胶结充填质量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胶结充填质量的因素,阐述了提高矿山充填质量的途径和措施,以指导该矿山生产... 介绍了某铁矿山尾砂胶结充填的工艺特点和尾砂特性,进行了胶结充填材料的实验室强度试验和工业试验,并对尾砂胶结充填质量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胶结充填质量的因素,阐述了提高矿山充填质量的途径和措施,以指导该矿山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 充填质量 充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鞍山贫赤铁矿碱性-酸性双介质正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炳泉 黄福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4-36,共3页
针对目前东鞍山贫赤铁矿选矿生产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及工艺改造的局限性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碱性 -酸性双介质正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与现生产工艺相比 ,铁精矿品位可提高 1 5个百分点以上 ,回收率提高 4... 针对目前东鞍山贫赤铁矿选矿生产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及工艺改造的局限性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碱性 -酸性双介质正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与现生产工艺相比 ,铁精矿品位可提高 1 5个百分点以上 ,回收率提高 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赤铁矿 选矿试验 碱性-酸性双介质正浮选 浮选工艺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下矿山无废料开采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金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针对国内大量尾砂堆置地面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等问题 ,结合国内外采矿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 ,提出了地下矿山无废料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 ,最终实现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关键词 地下矿山 采矿 无废料开采技术 环境保护 土地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爽 贾敏涛 +1 位作者 任甲泽 侯华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计算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所需制冷量,可为制冷机型号的选择提供依据。以压入式的局扇通风为假设,建立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计算模型,并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独头掘进巷道降温制冷量的计算程序。进而利用FLUENT6.3软件模... 计算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所需制冷量,可为制冷机型号的选择提供依据。以压入式的局扇通风为假设,建立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计算模型,并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独头掘进巷道降温制冷量的计算程序。进而利用FLUENT6.3软件模拟了利用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计算模型的计算实例,模拟结果得出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计算模型计算出的降温制冷量可使送入到掘进工作面的风流达到掘进巷道热环境指标要求。该计算模型可为矿井降温设计人员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独头掘进巷道 降温 制冷量计算程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小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5-71,共7页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方法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全天时、覆盖...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方法(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作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方法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全天时、覆盖面积大、成本低等优点,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对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DIn SAR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方法(二轨方法、三轨方法、四轨方法)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对于精密水准测量、GPS差分测量的优势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最大可探测沉降量、卫星重访周期、影像分辨率等3个方面详细讨论了DIn SAR影像数据选择方法;最后就DIn SAR与GPS集成、DIn SAR与GIS集成的应用成果进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1多时相DIn SAR影像数据、矿山开采平面图、正射影像图、矿山地质水文数据等多源数据的融合,是提高DIn SAR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精度的有效方法;2加强DIn SAR-GIS矿山开采沉陷监测软件开发,进一步提高两者的集成程度,充分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是下一步基于DIn SAR技术的矿山开采沉陷监测发展的一个方向。上述分析成果对于提高DIn SAR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DInSAR技术 开采沉陷监测 数据处理方法 影像数据选择 GP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