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鞍山市大气环境中苯并(a)芘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汪立河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5期14-17,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马鞍山市大气环境中苯并 (a)芘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监测了马鞍山市各功能区、新老市区的居民区及交通要道大气环境中苯并 (a)芘的含量 ,该市功能区内的工业区大气中苯并 (a)芘污染严重 ,最高质量浓度达 5 0 .31ng/m3 ,居民区内老市区大气中的苯并 (a)芘污染明显高于新市区 ,究其原因 ,老市区是马鞍山市工业发源地 ,属居民、商业及工业混合区。研究中发现 ,大气中苯并 (a)芘含量高低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现象 ,时空分布和迁移变化规律明显 ,并且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与苯并 (a)芘的相关性显著。
-
关键词
马鞍山市
苯并(A)芘
大气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分析
-
Keywords
Atmosphere environment
BaP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Countermeasure
Maanshan
-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马鞍山市城区主干道近地面空气质量调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汪立河
秦波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年第3期27-28,33,共3页
-
文摘
为调查马鞍山市城区主干道近地面空气质量状况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1999年 1月 19日~ 1月 2 1日对城区 3条主干道的 5个监测点近地面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在城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 ,交通干道近地面空气污染较严重 ,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 ,NOx、CO、TSP是特征性污染物 ,其中NOx平均分布浓度与车流量近似成正相关 ,从时间分布上看 ,NOx平均分布浓度早上最高 ,晚上次之 ,中午最低。指出 ,为改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
-
关键词
主干道
近地面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
马鞍山市
-
Keywords
Main road
Near ground air quality
Motor vehicle exhaust
Maanshan
-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刍议自动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检测中的运用
- 3
-
-
作者
董雷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8期25-26,共2页
-
文摘
国内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但让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治理城市中的空气污染问题,应使用科学有效的自动监测系统,可以自动化采集城市中的空气质量,使得实际质量分析的结果更加科学和有效,同时能给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文章通过分析自动监测化系统的构成,提出了自动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检测中的实际运用。
-
关键词
自动监测技术
城市空气
质量检测
运用
-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河流底泥砷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汪立河
卢嘉
张启辉
孙维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
文摘
为了今年马鞍山市河湖整治重点工程中清淤工程环境安全需要,对该市城郊某河全流域不同断面底泥中砷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底泥砷污染状况并分析了该河流底泥中砷的沿程分布特征、横向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流底泥砷含量范围为17.9~335mg/kg,均值为94.25mg/kg。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值对底泥中砷含量进行评价,平均砷污染指数2.69为中度污染;用土壤背景值标准参照评价,平均砷污染指数为9.72,超过当地背景值水平8.50倍,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总体上沿程底泥砷含量未呈明显变化,但局部域段呈现一定变化趋势;断面横向分布上,河中间砷含量总体高于河岸边;垂向分布上,表层底泥砷含量最高。
-
关键词
河流底泥
砷污染状况
分布特征
-
Keywords
Sludge of the creek
Arsen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全自动石墨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和汞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张启辉
孙维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3期59-60,71,共3页
-
文摘
采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代替水浴锅加热王水消解法处理土壤样品,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消解液中的砷和汞。该方法在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测定有证标准土壤样品的结果均在标准值允许范围内,砷、汞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5%~4.8%、2.9%~5.4%,比王水消解法的测定结果更靠近标准值,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6%~104%、92.6%~105%。
-
关键词
砷
汞
全自动石墨消解
原子荧光法
土壤
-
Keywords
Arsenic
Mercury
Automatic graphite digestion system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oils
-
分类号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基于铁炭微电解法的焦化废水处理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郑俊
毛异
侯家龙
张光海
-
机构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马鞍山市华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为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进行处理,提高其废水可生化性,将铁炭微电解法应用于焦化废水处理。该试验研究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并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脱色效果以及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80min,铁炭质量比为2∶1时,试验对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3%和85.0%,BOD5与CODCr质量浓度比值从0.21提高到了0.56。
-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焦化废水
CODCR
去除率
可生化性
-
Keywords
iron carbon micro-electrolytic process
coking waster water
CODer remove rate
biodegradability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 7
-
-
作者
澹台继康
-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153-155,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国标方法的研究,结合分析实践,针对地表水样品的特点,提出了优化分析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分析效率,准确度、精密度和最低检出浓度均满足质控要求。
-
关键词
地表水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测定方法优化
-
Keywords
ground water
anionic surfactant
optimum determination
-
分类号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土壤中砷前处理方法研究
- 8
-
-
作者
孙维
张启辉
鲁姗姗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1期178-180,共3页
-
文摘
研究了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砷,指出了对测定土壤中砷前处理研究要找到合适的前处理方法,使得前处理方法和土壤标准样品值要求相匹配。
-
关键词
原子荧光
土壤
前处理
砷
-
Keywords
atomic fluorescence
soil
pre-- treatment
arsenic
-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马钢南山矿酸性废水的治理及改进
被引量:5
- 9
-
-
作者
宁树才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4,46,共3页
-
文摘
论述了马钢南山矿酸性废水的成因 ,介绍了酸水治理的一、二、三期工程及其效果。
-
关键词
酸性废水
二段中和法
环境保护
矿山
-
Keywords
Acid waste water,Two stage neutralization metho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分类号
X75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土壤分析中金属元素的消解方法
被引量:8
- 10
-
-
作者
阮善菊
茆翠萍
-
机构
马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芜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35-35,共1页
-
-
关键词
土壤监测
金属元素
消解方法
土壤分析
-
分类号
X83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