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鞍山地区耳聋相关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栋 魏澄 +1 位作者 章雪芹 胡晓武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分析马鞍山地区人群中耳聋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应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2705名受检者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和MT-RNR1基因上的热点致病变异,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检测386名Sanger测序结果中的其他位点变异,依据听... 目的分析马鞍山地区人群中耳聋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应用微阵列芯片法检测2705名受检者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和MT-RNR1基因上的热点致病变异,应用Mutation Surveyor软件检测386名Sanger测序结果中的其他位点变异,依据听力诊断结果将受检者分为听力损失组和正常听力组,对热点致病变异与听力损失间的关系、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布及组间频率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听力损失组的热点致病变异检出率高于正常听力组,热点致病变异被检出者的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未被检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点致病变异中GJB2 c.235del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SLC26A4 c.919-2A>G。杂合型较纯合型多见。GJB2 c.176_191del和c.235del基因型频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9G>A和c.341A>G是GJB2基因上的常见多态,两者存在较弱的连锁不平衡,但单体型频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JB2 c.109G>A的MAF高于5%,基因型频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名c.109G>A纯合型都被确诊为听力损失。c.357C>T同义变异是GJB3基因上的常见多态。MT-RNR1基因以均质和良性变异多见。多个少见变异仅在听力损失组中检出。结论基因变异是听力受损的重要因素,听力损失人群易检出热点致病变异。GJB2基因变异的频率较高。常见多态在人群中广泛存在,而少见变异和致病变异多分布在听力损失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相关基因 变异 频率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养育问题调查: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风华 张悦 +7 位作者 孙瑾 严双琴 吕兰秋 穆立娟 杨静 骆艳 闫冬梅 赵冬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612,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主要养育问题与需求,为我国儿童健康临床工作者针对性地开展高危儿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14省15个城市的1989名0~3岁儿童及家长的家庭养育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早产...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主要养育问题与需求,为我国儿童健康临床工作者针对性地开展高危儿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14省15个城市的1989名0~3岁儿童及家长的家庭养育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家庭与正常儿童家庭面临的养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城市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51名(7.6%),其中76.8%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在过去3个月内遇到了≥3个家庭养育问题,高于正常组的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1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养育问题主要集中在喂养或进餐(67.6%)、睡眠(66.2%)和行为(61.6%)三方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婴幼儿家庭养育问题的风险因素(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养育问题的发生与儿童性别、儿童年龄、主要照养人、家庭结构等因素有关。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面临养育问题风险普遍较高,且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具体问题差异,有必要及时发现养育风险因素,为该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育照护咨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育问题 影响因素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上高龄妇女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彭玲 储亚平 +3 位作者 魏兆莲 许孝凤 徐玉萍 章志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的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IVF-ET治疗的40岁以上高龄妇女的229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获卵数分为3组,A组:获卵数<5个;B组:获卵数5~9个;C组:获卵数≥10个。分析3组IVF-ET治疗的妊娠结局。结果统计229个移植周期,4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23个周期获活产,临床妊娠率为20.9%,活产率为10.0%。A、B、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7%、23.0%、22.1%,活产率为5.9%、12.1%、10.6%。结论 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IVF治疗活产率低,临床妊娠率以及活产率不随获卵数增多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高龄 卵子 获卵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环境因素暴露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关系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凤 陶芳标 严双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与患儿父母孕前半年及孕期环境因素暴露的关系。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行面对面结构式访谈,填写调查问卷,并在门诊中按1∶2配对选取对照。共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其中病例组56例,对照组112例。利用条件Logisti...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与患儿父母孕前半年及孕期环境因素暴露的关系。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行面对面结构式访谈,填写调查问卷,并在门诊中按1∶2配对选取对照。共回收有效问卷168份,其中病例组56例,对照组112例。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父母双方孕前半年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影响。结果母孕前半年工作生活环境嘈杂、既往自然流产史、孕早期服用激素、孕早期感冒、孕期检查到母亲或胎儿有异常与生育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关系显著(P<0.05),OR值(95%CI)分别为2.15(0.98~4.71)、13.16(1.31~132.72)、69.11(1.61~2970.17)、2.65(1.03~6.78)、4.07(1.42~11.68)。母孕前半年工作生活环境嘈杂与生育出房间隔缺损患儿关系显著(P<0.05),OR值(95%CI)为5.13(1.64~16.08)。父孕前半年重金属暴露、母孕期检查到母亲或胎儿有异常与生育出室间隔缺损患儿关系显著(P<0.05),OR值(95%CI)分别为4.14(1.081~15.867)、12.48(1.346~115.71)。结论改善父母双方健康状况,控制或减少父母双方工作生活环境中危险因素暴露,加强孕期检查,对于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环境暴露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骨营养监测对孕产妇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钱芳 潘维君 +2 位作者 尹晓兰 陶玲玲 冯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孕期骨营养监测指导对孕产妇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472例孕妇根据早孕建册日期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体质指数(BMI)、孕周、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从孕2... 目的:探讨孕期骨营养监测指导对孕产妇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472例孕妇根据早孕建册日期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体质指数(BMI)、孕周、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从孕20周左右至产后42 d接受骨营养监测指导,包括定期超声骨密度检测、24 h膳食调查及指导、科学补钙指导以及常规孕产期保健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定期监测超声骨密度。结果:①干预组(-0.83±0.56)和对照组(0.77±0.51)在孕中期的骨密度T值均比孕早期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孕中期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129);②干预组孕晚期骨密度T值(-0.78±0.63)较对照组(-1.03±0.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P<0.001);干预组产后42 d骨密度T值(-0.68±0.94)较对照组(-1.32±0.8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0,P<0.001)。对照组的骨密度在孕期及产褥期呈下降趋势,而干预组未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干预组难产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产期进行骨营养监测指导可有效改善孕产妇骨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期 骨健康 骨营养监测 骨营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8-99,102,共3页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的病例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1~2mL(含布地奈德0.5~1mg)、博利康尼1~2mL(含博利康尼0.25~0.5m...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的病例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1~2mL(含布地奈德0.5~1mg)、博利康尼1~2mL(含博利康尼0.25~0.5mg),加入生理盐水2~3mL,雾化吸入,2~3次/d,每次10~15min;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4~5mg/kg,氢化考的松5~10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咳喘、哮鸣音、湿啰音等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呼吸频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心率增快,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低,操作简便,可作为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普米克令舒 博利康尼 雾化吸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2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南英 陶格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 2 16例作为观察组 ,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 2 1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 2 16例作为观察组 ,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 2 1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阵痛强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 吸入性分娩镇痛 氧化亚氮 无痛分娩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OAE+AABR联合筛查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章雪芹 顾春丽 +2 位作者 陈澄 张慧 严双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联合筛查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6 060例婴儿运用DPOAE+AABR进行联合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两周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应用ABR和声导抗进行...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联合筛查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6 060例婴儿运用DPOAE+AABR进行联合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两周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应用ABR和声导抗进行听力诊断。结果 6 060例接受DPOAE+AABR联合听力筛查,5 427例通过筛查,633例未通过;603例接受复筛,复筛未通过97例;经听力学诊断,听力异常58例,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7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1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9.57‰(58/6 060)。DPOAE+AABR均未通过的44例中,7例听力正常,19例单耳听力异常,18例为双耳听力异常;DPOAE通过AABR未通过的21例中,17例听力异常,单耳11例,双耳6例,其中1例被诊断为听神经病;DPOAE未通过AABR通过的16例中,12例听力正常,4例单耳听力异常。结论 DPOAE+AABR联合筛查可提高听力筛查的准确性、可靠性,有利于听力损失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42天初筛 被引量:10
9
作者 章雪芹 严双琴 +2 位作者 李晓璐 顾春丽 张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在医院分娩率较低地区,探讨采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初筛的可行性,为难以在出生后48~72dx时进行听力初筛的地区寻求一种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并可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下简称新筛)项目切人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方法采用畸变... 目的在医院分娩率较低地区,探讨采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初筛的可行性,为难以在出生后48~72dx时进行听力初筛的地区寻求一种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并可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下简称新筛)项目切人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比较3507例(男1898/女1609)出生后20~94天(43.06+4.123)婴儿(以下简称婴儿组),和2325例(男1199/女1126)1-42天(3.53~1.339)新生儿(以下简称新生儿组)的听力筛查结果,主要指标包括初筛通过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通过率、复筛未通过率、转诊率、确诊率。结果(1)初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3.4%(1940/2325),婴儿组92.9%(3257/3507),x。=128.151,P=O.000;(2)初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6.6%,婴儿组7.1%,x。=128.151,P=O.000;(3)复筛率:新生儿组77.9%(300,385),婴儿组84.8%(212,250),x。=4.591,P=O.032;(4)复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5.7%(257/300),婴儿组71.7%(152/212),x。=15.062,P=O.000;(5)复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4.3%,婴儿组28.3%,~2=15.062,P=O.000;(6)转诊率: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均为100%;(7)确诊率:新生儿组18.6%(8/43),婴儿组68.33%(41/60),x。=21.080,P=O.000。结论听力初筛放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有较高的初筛通过率、复筛率和确诊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新筛切入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DPOAE ABR 儿童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成 赵卫东 +2 位作者 周虎 陈雨 李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39-184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年龄和病程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61例,均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且有生育要求,其中31例为实验组行HIFU联合G...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年龄和病程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61例,均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且有生育要求,其中31例为实验组行HIFU联合GnRH-a治疗,30例为对照组行单纯HIFU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时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复发率,对比研究术后1、6、12个月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缩小率、糖类抗原125(CA125)值的变化。将实验组以年龄>38岁与≤38岁及病程>4年与≤4年分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痛经及月经量评分下降程度、子宫体积缩小率。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痛经及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及92.86%,术后12个月分别为89.29%及92.3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复发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亦较其延迟。两组间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年龄>38岁患者痛经评分下降及子宫体积缩小程度高于年龄≤38岁患者,病程>4年患者痛经及月经量评分下降程度高于病程≤4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GnRH-a治疗较单纯HIFU治疗疗效更确切,可减少复发率,延迟复发,且更适用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子宫腺肌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孕康糖浆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成 陈茂林 +2 位作者 赵卫东 方艳梅 盛昕玫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探析硫酸镁联合孕康糖浆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保胎治疗,... 目的:探析硫酸镁联合孕康糖浆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孕康糖浆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宫缩缓解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缩缓解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孕康糖浆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较高,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硫酸镁 孕康糖浆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重积聚与学龄前儿童代谢异常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真 樊诗琦 +2 位作者 李春刚 严双琴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重积聚(AR)与学龄前儿童代谢异常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优生优育队列为基础,5~6岁时采集静脉血检测代谢指标,0~6岁儿童连续测量数据≥8次的2022名儿童纳入研究。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脂肪重积聚(AR)与学龄前儿童代谢异常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以优生优育队列为基础,5~6岁时采集静脉血检测代谢指标,0~6岁儿童连续测量数据≥8次的2022名儿童纳入研究。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为16.9%,AR时点高BMI水平和AR时相提前的儿童学龄前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2.59倍和1.82倍。结论高AR水平和AR时相提前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代谢异常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重集聚 学龄前 儿童 代谢异常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241例分析
13
作者 胡南英 赵晓波 +1 位作者 丁翠萍 阮小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25-226,共2页
本文对我院1991年11月~1993年10月新生儿窒息24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11.5%,窒息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4.3%。窒息原因脐带因素占首位,窒息以早产最高,过期产次之,经阴道分娩胎吸助产窒息... 本文对我院1991年11月~1993年10月新生儿窒息24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率11.5%,窒息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4.3%。窒息原因脐带因素占首位,窒息以早产最高,过期产次之,经阴道分娩胎吸助产窒息高,臀牵引对胎儿危险性极大。提示:加强产前监护;防止早产儿,过期儿出生;避免严重窒息儿施行阴道助产,尤其是胎吸术;孕期纠正臀位,产时适当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产程中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病例分析
全文增补中
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与单纯应用缩宫素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9
14
作者 汪俊丽 胡南英 魏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1332,共2页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amorrhage,PPH)是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常见并发症,也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通常是指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1 000 mL,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早期预防与积极治疗成为降低PPH死亡率的...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amorrhage,PPH)是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常见并发症,也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通常是指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1 000 mL,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主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早期预防与积极治疗成为降低PPH死亡率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产前预防性给予宫缩剂,首选药物为缩宫素(oxytocin),其通过调节钙离子促进宫缩[2],分娩时宫颈和阴道受到挤压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下丘脑的核团分泌缩宫素,刺激子宫平滑肌从底部至颈部节律性收缩,但不是引起子宫收缩的决定因素,受情绪等心理因素影响明显[4],且其半衰期短,受体数量有限,不能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在一些情况下影响预防效果[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麦角新碱 缩宫素 产后出血 剖宫产 止血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俊 洪啸天 鲍静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同意阴道试产单胎足月头位产妇101例,随机选取分娩镇痛产妇70例为观察组,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E组)36例,腰-硬...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同意阴道试产单胎足月头位产妇101例,随机选取分娩镇痛产妇70例为观察组,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E组)36例,腰-硬联合分娩镇痛(C组)34例,同期未镇痛产妇31例为对照组(N组)。记录产妇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情况,记录镇痛前、给药后5、10、20 min产妇NRS评分和Bromage评分。结果与N组比较,E组和C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E组出血量高于N组及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第一、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后E组和C组NR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E组比较,C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安全可行,不降低阴道分娩率,不增加出血量以及产钳助产、子宫破裂发生率。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较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硬膜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沉默芳香烃受体表达对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16
作者 范志刚 朱春 +5 位作者 余章斌 胡晓山 李萌萌 朱金改 朱莎莎 韩树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观察芳香烃受体(AHR)基因沉默后对P19细胞向心肌分化进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AHR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AHR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将AHR干扰质粒转染至P19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的AHR基因沉默表达的阳性细胞株,应用... 目的观察芳香烃受体(AHR)基因沉默后对P19细胞向心肌分化进程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根据小鼠AHR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AHR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将AHR干扰质粒转染至P19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的AHR基因沉默表达的阳性细胞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9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GSK3β、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AHR-shRNA表达质粒能显著抑制AHR基因的表达;随着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实验组β-caten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GSK3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干扰AHR基因表达对心脏发育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心肌细胞分化 WNT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应洁敏 范娟 +2 位作者 杨飙 黄俊 邬小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59-1462,共4页
目的:探究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究康妇消炎栓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预防性抗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妇消炎栓塞肛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麻醉时间、手术时间、CRP、WBC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如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RP、WB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且观察组CRP、WB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8<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应用于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妇消炎栓 子宫肌瘤术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肠胃功能恢复 炎症反应 腹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克菲 陶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52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的52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529例产妇中,444例(83.93%)经阴道试产成功,纳入成功组,其余85例经阴道试产失败者纳入失败组。失败组产妇年龄≥35岁、产前体质指数≥30 kg/m^(2)、子宫下段厚度≤3.9 mm、新生儿体重≥4 kg的占比均显著高于成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产前体质指数、子宫下段厚度和新生儿体重均是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失败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给予产妇个性化干预,对提高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印存思 华克勤 张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 目的分析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因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直接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9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标本宫旁组织宽度及阴道组织长度、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髂总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有转移,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67.7±65.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87.4±192.8)mL,左侧宫旁组织宽度(2.3±0.8)cm,右侧宫旁组织宽度(2.4±0.7)cm,阴道壁组织切除长度(3.1±1.0)cm,平均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20.9±7.2)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6.3±34.5)天。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给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术后短期随访12~29个月,9例出现复发转移(23.1%),其中1例肺转移,其余为盆腔局部复发。4例死亡(10.3%),1例术后半月因肺栓塞死亡,3例因病情进展死亡。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宫颈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局部晚期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客观性”威胁因素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蔚萱 谢俊峰 +1 位作者 吴尧 吴芳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3,共3页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提出了内部审计“客观性”威胁因素综合性框架,包括:自我检查威胁、社会压力威胁、经济利益威胁、私人关系威胁、熟悉程度威胁、文化种族与性别歧视威胁、认知偏差威胁。问卷调查显示,这些因素威胁着卫生机构内部...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提出了内部审计“客观性”威胁因素综合性框架,包括:自我检查威胁、社会压力威胁、经济利益威胁、私人关系威胁、熟悉程度威胁、文化种族与性别歧视威胁、认知偏差威胁。问卷调查显示,这些因素威胁着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对此提出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客观性”管理对策:加强对内部审计“客观性”管理的宣传,充分保障内部审计的战略地位和活动范围,严格对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管理要求,建立严谨的内部审计服务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审计重大项目结果复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机构 内部审计“客观性” 威胁因素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