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红
曲雪青
+1 位作者
蒋业忠
吴大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8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3例...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8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复发23例,复发率为28.75%。复发组年龄>35岁、绝经、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术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100、0.028、0.206、0.093,均P<0.05);绝经、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49、6.628、59.067、4.829,均P<0.05)。结论 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与年龄、绝经、孕次、产次、性伴侣、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有关,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后路法”改良路径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业忠
李大可
滕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法'改良路径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0月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
目的:探讨'后路法'改良路径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0月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研究组采用改良的'后路法'手术路径。结果:所有病例无1例死亡发生。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85.42±63.64)mL,对照组为(106.30±91.40)mL;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39±4.45)d,对照组为(16.89±6.82)d,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出现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Clavien系统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实施改良的'后路法'手术路径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
手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红
曲雪青
蒋业忠
吴大保
机构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安徽省立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57-60,共4页
基金
安徽省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1501041141)。
文摘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的80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3例)和未复发组(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复发23例,复发率为28.75%。复发组年龄>35岁、绝经、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术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次≤2次、产次≤2次、性伴侣<2人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OR=0.100、0.028、0.206、0.093,均P<0.05);绝经、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均为CIN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4.949、6.628、59.067、4.829,均P<0.05)。结论 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与年龄、绝经、孕次、产次、性伴侣、术前HPV阳性、手术切缘阳性、腺体受累有关,应针对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术
复发
影响因素
Keyword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onization of cervix
Recurrence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后路法”改良路径的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蒋业忠
李大可
滕悦
机构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
医院
妇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6-122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后路法'改良路径在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0月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Ⅰb1~Ⅱa1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研究组采用改良的'后路法'手术路径。结果:所有病例无1例死亡发生。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85.42±63.64)mL,对照组为(106.30±91.40)mL;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39±4.45)d,对照组为(16.89±6.82)d,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出现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Clavien系统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实施改良的'后路法'手术路径可减少手术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
手术路径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刘红
曲雪青
蒋业忠
吴大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后路法”改良路径的应用
蒋业忠
李大可
滕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