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法测定锰矿和烧结锰中锰铁钙镁铝钛磷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桂群 许祥红 刘洪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ICP-AES法 同时测定 锰铁 烧结 锰矿 化学干扰 标准样品 分光光度法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淬转炉渣作为喷砂磨料的可行性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钟鹏 周俐 +1 位作者 常立忠 丁陈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4,共6页
目的实现风淬转炉渣的再利用,论证风淬转炉渣作为喷砂磨料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比风淬渣和韩国PS球、铜炉渣等磨料在成分、微观结构、物化参数以及抗破碎性方面的异同,并以风淬渣作为磨料对工件进行喷砂处理,检验处理效果。结果... 目的实现风淬转炉渣的再利用,论证风淬转炉渣作为喷砂磨料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对比风淬渣和韩国PS球、铜炉渣等磨料在成分、微观结构、物化参数以及抗破碎性方面的异同,并以风淬渣作为磨料对工件进行喷砂处理,检验处理效果。结果风淬渣具备磨料的特性,一次破碎回收率可达70%,用风淬渣作为磨料处理的工件,清洁度可以达到Sa2.5级,表面粗糙度可达到粗级以上。结论将风淬渣作为磨料,能够满足工业清理和涂装需求,实现钢渣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淬转炉渣 喷砂 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车轮钢的组织韧化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跃 潘涛 +3 位作者 陈刚 崔银会 苏航 彭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1,共6页
为改善高速车轮钢韧性,从而提高高速车轮运行安全性,通过改变辗轧变形温度(tD)及踏面淬火温度(tQ),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车轮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扫描电子显微(SEM)技术、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定量金相技术等研究了车轮钢... 为改善高速车轮钢韧性,从而提高高速车轮运行安全性,通过改变辗轧变形温度(tD)及踏面淬火温度(tQ),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车轮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扫描电子显微(SEM)技术、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定量金相技术等研究了车轮钢珠光体组织.试验结果表明:车轮钢韧性随着tD与tQ的降低而升高,强度变化不大;tD与tQ的降低导致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同时得到细化的珠光体球团组织,是韧性优化的直接原因.进一步断口分析与EBSD分析表明,单个珠光体球团可形成一个解理面,且解理面滑移带终止于珠光体球团界,与珠光体球团内部小角度晶界相对应,可认为珠光体球团是车轮钢韧性的控制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热处理 珠光体球团 韧性 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_(0.1-x)(CaO)_x(ZrO_2)_(0.9)陶瓷的相组成、力学与抗热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樊传刚 徐兰 +3 位作者 严解荣 朱义文 于洋 李家茂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首先以电熔ZrO2为主原料,以碱式碳酸镁和CaCO3为稳定剂,经混合、成型和预烧(1550℃3h)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粉体(x值分别取0、0.01、0.02、0.03、0.04、0.05、0.1);然后将预烧后试样破碎、筛分成0.1-0.07... 首先以电熔ZrO2为主原料,以碱式碳酸镁和CaCO3为稳定剂,经混合、成型和预烧(1550℃3h)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粉体(x值分别取0、0.01、0.02、0.03、0.04、0.05、0.1);然后将预烧后试样破碎、筛分成0.1-0.074mm的粗粒级颗粒和〈0.055mm的细粒级颗粒,分别按单一细颗粒和粗颗粒与细颗粒混合(粗、细颗粒质量比为11)两种方案进行坯体配料,经1550℃5h烧成后制成(MgO)0.1-x(CaO)x(ZrO2)0.9系列陶瓷试样,研究了稳定剂组成的相对变化对试样的相组成、体积密度、力学性能与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稳定剂MgO、CaO总量10%(摩尔分数)不变的情况下,试样中立方相含量随着CaO量(即x值)增加而增加;当x=0.01时,陶瓷中单斜相与立方相含量之比为21,此时陶瓷具有较高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较为理想的抗热震性(1100℃水急冷5次后未出现裂纹),而且其抗热震性受陶瓷材料致密度的影响程度较小。(2)在陶瓷粉体中增加粗粒级配料,可有效降低ZrO2陶瓷试样的致密度,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能,但其抗折强度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陶瓷 部分稳定氧化锆(PSZ) 复合稳定剂 相组成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测定钼铁中杂质元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陆军 刘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5-906,909,共3页
研究了用ICP-AES测定钼铁中硅、磷和铜的方法,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采用基体匹配方法,应用软件中谱线干扰校正程序消除了干扰,检出限小于0.005%,回收率在93%~108%之间,RSD小于1.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 ICP-AES 钼铁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二次铁尾矿改性添加剂制备球团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诸荣孙 张英 +3 位作者 夏征宇 黄发元 苏允隆 伊廷锋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姑山矿业公司二次铁尾矿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成一种新型铁矿球团添加剂,在实验室进行了造球及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加改2和改4添加剂1.7%,即可获得性能较好的生球,生球落下强度分别为2.2次/个和2.4次/个,抗压强度分别为17.00 N/... 采用姑山矿业公司二次铁尾矿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成一种新型铁矿球团添加剂,在实验室进行了造球及焙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加改2和改4添加剂1.7%,即可获得性能较好的生球,生球落下强度分别为2.2次/个和2.4次/个,抗压强度分别为17.00 N/个和17.85 N/个,爆裂温度>600℃;成品球抗压强度分别为3 141 N/个和3 174N/个,球团质量接近于配加1.7%膨润土的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铁尾矿 添加剂 膨润土 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激发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不锈钢线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祖峰 程坚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07-1009,1012,共4页
火花激发原子发射光谱法应用于直径小于8 mm的不锈钢线材的分析,对此类试样应用了一种特制的夹具,用块状标准样品制作工作曲线。由于线状试样和块状标准样品之间的形状差异所产生的系统不确定度借采用同类型标样作校正,对共存元素的相... 火花激发原子发射光谱法应用于直径小于8 mm的不锈钢线材的分析,对此类试样应用了一种特制的夹具,用块状标准样品制作工作曲线。由于线状试样和块状标准样品之间的形状差异所产生的系统不确定度借采用同类型标样作校正,对共存元素的相互干扰也采用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其它分析条件,包括严格的制样工序,氩气的纯度要求及其流量控制,以及光源的最佳条件等,作了深入的试验。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不锈钢线材试样中碳、硅、锰、磷、硫、铬、镍及钛等8个元素。经校正后的结果与化学法测得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法 火花放电激发 不锈钢线材 同类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高强耐蚀钢筋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红波 周大元 +5 位作者 章静 闫军 于同仁 郭湛 刘伟明 沈晓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44,共6页
采用干湿周浸试验、失重法和电化学研究了同一成分不同组织高强耐蚀钢筋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用数码相机对除锈前后的试样进行宏观观察,用扫描电镜(SEM)对腐蚀产物的形貌与致密性进行观察,用XRD对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干湿周浸试验、失重法和电化学研究了同一成分不同组织高强耐蚀钢筋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与规律。用数码相机对除锈前后的试样进行宏观观察,用扫描电镜(SEM)对腐蚀产物的形貌与致密性进行观察,用XRD对锈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组织结构及局部腐蚀的影响,在腐蚀初期,热处理态钢筋的平均腐蚀率明显低于热轧态的。随着腐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热处理态钢筋的腐蚀速率先快速增加,然后逐步稳定;因其锈层稳定性较差,热轧态钢筋的腐蚀速率较长时间呈现波动状态,至288 h时锈层才基本稳定。在腐蚀后期,两种钢筋的腐蚀速率基本一致,两种钢筋长期阻抗值基本一致,表明长期腐蚀速率接近,显微组织对耐蚀性能的影响只停留在稳定锈层形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周浸腐蚀 显微组织 耐蚀钢筋 失重法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