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采场露天转地下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严松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4-36,共3页
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采场为充分利用其境界外平均品位为TFe 28.63%的2 156万t铁矿资源,稳定和延长采场的服务年限,开展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可行性研究,推出了“平硐-风井开拓、露天台阶转载运输”、“恢复东排水斜井开拓”和“平硐溜井... 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采场为充分利用其境界外平均品位为TFe 28.63%的2 156万t铁矿资源,稳定和延长采场的服务年限,开展了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可行性研究,推出了“平硐-风井开拓、露天台阶转载运输”、“恢复东排水斜井开拓”和“平硐溜井+露天斜坡提升“等3个开拓运输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投资小、建设快的”平硐-风井开拓、露天台阶转载运输”方案,为采场生产安排决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外矿体 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和尚桥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成矿过程研究:来自磁铁矿LA-ICP-MS原位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段超 李延河 +5 位作者 毛景文 王丛林 杨秉阳 侯可军 王倩 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71-3483,共13页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IOA)是全球铁矿资源重要的供给矿床类型之一,受到国内外科研和矿产开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上,即岩浆成因或者热液成因。作为一类具有多阶段成矿作用的矿床,IOA型矿床很难用热液或者矿浆成因予以简单概括,需要动态地看待成矿作用。和尚桥铁矿床是一个大型的铁氧化物-磷灰石(IOA)矿床,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宁芜矿集区中。和尚桥铁矿床成矿作用含有三个清晰的磁铁矿矿化阶段,分别形成浸染状(Mt1)、角砾状(Mt2)和脉状(Mt3)矿石。对各阶段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区成分测试。在成矿过程中,从早到晚,磁铁矿表现出了从具有岩浆成因特征向具有热液成因特征的方向演化。磁铁矿中Mg和Al含量升高,Cr含量先降低后略微升高,Mn、Co、Ni和V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o和S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成矿过程中各阶段围岩及大气水对成矿流体的贡献不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和尚桥铁矿床中磁铁矿铁质的来源与安山质侵入岩密切相关,可能来源于岩浆不混溶作用形成的铁质富集流体(熔体),磁铁矿在高温热液环境中结晶沉淀。成矿过程具有多阶段性,推测在各成矿阶段间隙,富铁流体得到富集,同时地层物质不断的加入并导致了磁铁矿成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热液成因信息,地层物质(特别是膏盐层)对成矿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 磁铁矿成分 LA—ICP—MS微区分析 成矿过程 和尚桥铁矿床 宁芜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通风降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瑞明 魏丁一 +2 位作者 杜翠凤 张宏光 徐海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175,共5页
为了得到不同通风条件下掘进巷道内的气温变化影响规律,在蚕庄金矿徐家瞳-750 m水平进行了有无人员作业、通风机是否工作、不同风量等条件下的通风降温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6 min时气温迅速降低,12min后气温虽然降低但降温梯度... 为了得到不同通风条件下掘进巷道内的气温变化影响规律,在蚕庄金矿徐家瞳-750 m水平进行了有无人员作业、通风机是否工作、不同风量等条件下的通风降温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6 min时气温迅速降低,12min后气温虽然降低但降温梯度大幅减小,在停风60 min时巷内气温迅速升至28℃左右,为保证工作面满足安全规程要求,有人员作业地点要保持连续通风;气温随风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距离出风口越远时气温越高,可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巷内岩壁温度随通风时间的增加下降很小,但同一位置岩壁温度与气温温差在加大,且通风60 min后温差可达3℃以上;风筒每增加10 m,出口气温增加约1℃,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风筒保温问题。试验得出的掘进巷道气温变化规律可为其他水平和条件下的通风降温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通风时间 岩壁温度 风量 空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增压爆破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为洲 袁英杰 +5 位作者 张西良 杨海涛 洪振川 方宗龙 崔正荣 谢亮波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露天深孔爆破中,台阶上部矿岩大块较多,为改善台阶上部矿岩的破碎质量,提出了水力增压爆破技术,介绍了其作用机理、装药结构及技术要点,并进行了砂浆模型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在水柱与填塞物之间放置超前压塞药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在露天深孔爆破中,台阶上部矿岩大块较多,为改善台阶上部矿岩的破碎质量,提出了水力增压爆破技术,介绍了其作用机理、装药结构及技术要点,并进行了砂浆模型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在水柱与填塞物之间放置超前压塞药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增压爆破可提高延米爆破量和炸药利用率,大块率降低了49.4%,爆破效果良好,该项技术对降低爆破粉尘亦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增压 装药结构 超前压塞药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配矿的地质预判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丛林 殷志炜 +1 位作者 邓永前 杨秉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针对配矿现场无法及时、高效、准确地获取到地质品位信息,区域平面、钻孔、剖面数据,穿孔品位信息等关键数据的问题,应用GPS、GIS、移动4G技术,基于CAD软件、ArcGIS软件、地测采软件,集成开发了一套为地质工作者提供配矿现场指导,实现... 针对配矿现场无法及时、高效、准确地获取到地质品位信息,区域平面、钻孔、剖面数据,穿孔品位信息等关键数据的问题,应用GPS、GIS、移动4G技术,基于CAD软件、ArcGIS软件、地测采软件,集成开发了一套为地质工作者提供配矿现场指导,实现配矿现场定位、现场图纸调阅、地质品位信息和穿孔品位信息实时查看、现场矿岩界线圈定等工作的综合配矿的地质预判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功能设计,并结合南山矿现场实践,分析了系统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在配矿现场实时获取关键信息,实现矿岩界线精确划分,并可有效降低原矿石品位与目标品位的最大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矿 地质预判系统 现场配矿 品位快报 矿岩界限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自然风速下人工通风对深凹露天矿风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瑞明 魏丁一 +3 位作者 杜翠凤 胡玉勤 张宏光 李彩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172,共6页
为研究不同自然风速下人工通风对深凹露天矿风流场的影响,利用FLUENT对某深凹露天矿内的风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自然风速为2m/s时人工通风前后坑内复环流体积减少不太明显;当自然风速为5m/s时封闭圈以下复环流影响范围小... 为研究不同自然风速下人工通风对深凹露天矿风流场的影响,利用FLUENT对某深凹露天矿内的风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自然风速为2m/s时人工通风前后坑内复环流体积减少不太明显;当自然风速为5m/s时封闭圈以下复环流影响范围小,因此复环流体积减少也不明显;而当自然风速为3m/s和4m/s时,靠近背风坡的低压区和低速区显著变化,复环流体积减少明显。在自然风速较低或无风时空气交换率缓慢增加;当自然风速≥2 m/s时空气交换率均显著增加。与复环流的体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人工通风方案的可行性,采取人工通风措施后深凹露天矿内的风流场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凹露天矿 风流场 人工通风 自然风速 复环流 空气交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山排土场坡脚挖损后的安全评价及治理方案
7
作者 洪振川 王广成 +2 位作者 朱末琳 陈树召 韩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48,共5页
为了评价凹山排土场被挖损后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应的治理方案,对基底的地层结构和边坡内部的水流进行分析,明确了该排土场不存在形成泥石流的隐患。根据排土场的边坡特点,选择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按照排土程序和堆载时间的差异进... 为了评价凹山排土场被挖损后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应的治理方案,对基底的地层结构和边坡内部的水流进行分析,明确了该排土场不存在形成泥石流的隐患。根据排土场的边坡特点,选择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计算,按照排土程序和堆载时间的差异进行分层参数赋值和建模。采用GEO-studio对排土场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排土场现状稳定系数为1.023,采用回填压脚的方式,可提高排土场稳定性。排土场稳定性随着回填压脚宽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压脚宽度达到15.9 m时,稳定系数达到1.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挖损 安全评价 治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下民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西良 徐进军 +2 位作者 仪海豹 崔正荣 杨海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4,共4页
以某露天矿山边坡下民采空区为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了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着采空区走向呈现"中间变形大,两端变形小"的位移变化现象,顶板最大下沉变形量达7.13 mm,而底板最大底鼓量为5.96 mm;跨度和暴露面... 以某露天矿山边坡下民采空区为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开展了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着采空区走向呈现"中间变形大,两端变形小"的位移变化现象,顶板最大下沉变形量达7.13 mm,而底板最大底鼓量为5.96 mm;跨度和暴露面积较大的采空区中间区域发生失稳垮塌的风险较大。为此,提出采用"采空区顶板崩落+边坡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案,形成+125 m和+140 m 2个安全台阶,与初步设计终了台阶实现较好衔接;经计算,治理后的边坡安全系数达到1.26,可以避免边坡失稳滑坡事故,彻底消除采空区安全隐患。最后提出了采空区治理主要施工安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数值分析 治理方案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性物料粉矿仓气力清堵助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佑俭 徐进军 +2 位作者 吉万健 刘健 闫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8-205,共8页
为了研究物料性质、粉矿仓结构对物料流动能力的影响以及高黏性物料在粉矿仓内部堵塞的解决方案,基于Jenike剪切理论,分析了和尚桥选矿厂粉矿仓内物料的含水率、粒度对物料内摩擦角的影响以及粉矿仓半顶角、卸料口尺寸对物料流动性能的... 为了研究物料性质、粉矿仓结构对物料流动能力的影响以及高黏性物料在粉矿仓内部堵塞的解决方案,基于Jenike剪切理论,分析了和尚桥选矿厂粉矿仓内物料的含水率、粒度对物料内摩擦角的影响以及粉矿仓半顶角、卸料口尺寸对物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矿仓内物料的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含水率在10%~11%时,其内摩擦角达到最大值47.2°,而后随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减小;物料的内摩擦角随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当粒度大于3 mm,内摩擦角变化趋于平缓,稳定在42°左右;半顶角和卸料口尺寸设计不合理极易造成仓堵现象发生。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针对粉矿仓的堵塞提出一种气力清堵助流方案,应用结果表明:粉矿仓的有效容积率和有效储矿量提升40%以上,在年处理量为500万t的前提下,可为选矿厂增加1400余万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性物料 粉矿仓 内摩擦角 气力清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角井矿柱回收方案及对相邻矾矿体的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胜 薛鼎龙 蔡美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6,共6页
针对七角井铁矿的生产实际,为了安全高效回采2280m中段以上矿柱,同时确保位于铁矿体上盘的钒矿体安全开采,提出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深孔爆破法、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并对2个矿柱回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模... 针对七角井铁矿的生产实际,为了安全高效回采2280m中段以上矿柱,同时确保位于铁矿体上盘的钒矿体安全开采,提出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深孔爆破法、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并对2个矿柱回收方案进行了模拟仿真。模拟结果显示:采取间隔间柱抽采和硐室与深孔爆破法回收矿柱并处理采空区能够有效控制上盘围岩过度岩移,保证了钒矿体的开采安全,但应注意回收间柱及两侧顶柱后,需立即采用硐室&深孔爆破处理采空区,然后再继续类似间隔后退回采,否则会引起矿柱和上盘失稳。间柱全采与间隔间柱控制爆破堆坝法回收矿柱无法保证上盘围岩的稳定,可能会引起上盘围岩垮塌,影响钒矿体的安全回采。应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同时爆破顶、间柱,避免发生顶板跨度过大导致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区处理 间隔抽采 数值模拟 相邻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结充填体水化放热规律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丁一 杜翠凤 +1 位作者 张宏光 徐海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为了研究充填采矿法中胶结充填体的水化放热作用,现场实测充填体温度,并对充填体散热的影响及治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采矿法的采掘作业面均依靠局扇供风,因此通风效果直接影响作业面热环境,充填作业完成后3 d内放热量达到最... 为了研究充填采矿法中胶结充填体的水化放热作用,现场实测充填体温度,并对充填体散热的影响及治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充填采矿法的采掘作业面均依靠局扇供风,因此通风效果直接影响作业面热环境,充填作业完成后3 d内放热量达到最大,此时充填体周围采场气温达28℃以上,应依据降温风速(0.5~1.0 m/s)的要求重新计算需风量;运用Ventsim预测采深为1 456 m时在3种风速下的采场热环境,当独头风量为3 m3/s时属于一级热害矿井,当风量增至6 m3/s和9 m3/s时热害降至一级标准以下,热环境明显改善,且入风为21.4℃、风量为6 m3/s时采场气温会降至27.2℃,因此加大采场有效风量和风速是改善深部热环境的有效措施;充填水化热与采场气温呈正相关,因此应合理安排作业计划,避免在放热量大的充填体周围作业,如需作业应加强通风,人员上岗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岗位并及时发放降暑饮品,以免出现紧急情况或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水化热 温度 通风量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矿山酸水库表水水质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锐 岳正波 +3 位作者 王广成 王绍平 潘鑫 王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1549,共9页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已成为全球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国内外已开展一定的研究。文章以安徽某大型黑色金属矿山的酸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季节的表层水体样品,分析温度、pH值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已成为全球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国内外已开展一定的研究。文章以安徽某大型黑色金属矿山的酸水库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季节的表层水体样品,分析温度、pH值等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结合历史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结果表明,该酸水库内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同一季节不同位点的水样理化特征基本相似,不同季节的水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季节表水中的优势微生物的种类基本相似,相对丰度不同。气候条件对水质影响较为明显,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引起酸水库物理指标和氨氮、总磷、磷酸盐、无机磷、硫酸盐等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变化,而降雨、水分蒸发等作用引起的水位变化影响酸水库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与以往研究结果对比表明酸水库水质逐渐改善,库内微生物对水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AMD) 季节变化 微生物 重金属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