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研究了使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的棕榈油部分或全部(50%和100%)替代猪背膘对猪肉贡丸品质及肉糜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乳化棕榈油,提高贡丸的L*值、b*值和硬度值。增加乳化棕榈油添加量,显著提高(P<0.05)贡丸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能量值...文中研究了使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的棕榈油部分或全部(50%和100%)替代猪背膘对猪肉贡丸品质及肉糜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乳化棕榈油,提高贡丸的L*值、b*值和硬度值。增加乳化棕榈油添加量,显著提高(P<0.05)贡丸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能量值从1 006.42 k J/100 g降到811.07 k J/100 g。与100%猪背膘和100%乳化棕榈油肉糜相比,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蒸煮得率最高。在80℃时,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G'值最高(17.5 k Pa),对照组最低(15.8 k Pa)。因此,使用50%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的贡丸品质最好。展开更多
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添加单甘酯、大豆卵磷脂、司盘-60等乳化剂,确定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方,并运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最后对比分析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和三种商业液态起酥油对广式月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添加单甘酯、大豆卵磷脂、司盘-60等乳化剂,确定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方,并运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最后对比分析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和三种商业液态起酥油对广式月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一乳化剂试验和混料回归设计试验,建立棕榈液油吸水性和酪化性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最佳配比为(添加量为1%):单甘酯23.4%、大豆卵磷脂40.4%、司盘-60 36.2%。验证性实验表明,最佳配比下,棕榈液油的吸水性为17.2 m L/20 g,酪化性为11.9 g/10 m L。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棕榈油基液态酥油仅次于美洲王液态酥油,优于南桥液态酥油和澳之风液态酥油。展开更多
利用棕榈硬脂代替氢化油作基料,开发适用于焙烤冷冻面团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大豆油按7∶3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酯交换油脂用于制备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的O/W型专用油脂最佳制备...利用棕榈硬脂代替氢化油作基料,开发适用于焙烤冷冻面团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大豆油按7∶3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酯交换油脂用于制备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的O/W型专用油脂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乳化剂(Tween80和SE比例为1∶1)添加量12%(总重),乳化温度75℃,乳化时间1 m in,油水比例4∶6。在最佳制备条件下,O/W型专用油脂的乳化稳定性为95%,黏度为175 Pa.s。展开更多
文摘文中研究了使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的棕榈油部分或全部(50%和100%)替代猪背膘对猪肉贡丸品质及肉糜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乳化棕榈油,提高贡丸的L*值、b*值和硬度值。增加乳化棕榈油添加量,显著提高(P<0.05)贡丸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能量值从1 006.42 k J/100 g降到811.07 k J/100 g。与100%猪背膘和100%乳化棕榈油肉糜相比,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蒸煮得率最高。在80℃时,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G'值最高(17.5 k Pa),对照组最低(15.8 k Pa)。因此,使用50%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的贡丸品质最好。
文摘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添加单甘酯、大豆卵磷脂、司盘-60等乳化剂,确定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方,并运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最后对比分析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和三种商业液态起酥油对广式月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一乳化剂试验和混料回归设计试验,建立棕榈液油吸水性和酪化性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最佳配比为(添加量为1%):单甘酯23.4%、大豆卵磷脂40.4%、司盘-60 36.2%。验证性实验表明,最佳配比下,棕榈液油的吸水性为17.2 m L/20 g,酪化性为11.9 g/10 m L。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棕榈油基液态酥油仅次于美洲王液态酥油,优于南桥液态酥油和澳之风液态酥油。
文摘利用棕榈硬脂代替氢化油作基料,开发适用于焙烤冷冻面团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大豆油按7∶3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酯交换油脂用于制备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的O/W型专用油脂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乳化剂(Tween80和SE比例为1∶1)添加量12%(总重),乳化温度75℃,乳化时间1 m in,油水比例4∶6。在最佳制备条件下,O/W型专用油脂的乳化稳定性为95%,黏度为175 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