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东阳 康壮丽 +6 位作者 何鸿举 胡明明 黄清吉 马汉军 赵改名 徐幸莲 王虎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以质量分数25%和50%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研究其对猪肉糜凝胶特性、流变性、水分分布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可显著提高猪肉糜凝胶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P<0.05),在替代量为50... 以质量分数25%和50%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研究其对猪肉糜凝胶特性、流变性、水分分布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可显著提高猪肉糜凝胶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P<0.05),在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凝胶有最高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在80℃,猪背膘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的G’最高。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猪肉糜凝胶的T_(22)起始弛豫时间较短,T_(21)的峰面积比例增加,而T_(22)的峰面积比例降低,说明水分可移动性降低,不易流动的水分含量增加,猪肉糜凝胶的保水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浆蛋白 棕榈油 猪肉糜 凝胶特性 低场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棕榈油对猪肉贡丸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康壮丽 朱东阳 +4 位作者 胡明明 黄清吉 马汉军 宋照军 潘润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文中研究了使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的棕榈油部分或全部(50%和100%)替代猪背膘对猪肉贡丸品质及肉糜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乳化棕榈油,提高贡丸的L*值、b*值和硬度值。增加乳化棕榈油添加量,显著提高(P<0.05)贡丸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能量值... 文中研究了使用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的棕榈油部分或全部(50%和100%)替代猪背膘对猪肉贡丸品质及肉糜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乳化棕榈油,提高贡丸的L*值、b*值和硬度值。增加乳化棕榈油添加量,显著提高(P<0.05)贡丸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能量值从1 006.42 k J/100 g降到811.07 k J/100 g。与100%猪背膘和100%乳化棕榈油肉糜相比,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蒸煮得率最高。在80℃时,50%乳化棕榈油肉糜的G'值最高(17.5 k Pa),对照组最低(15.8 k Pa)。因此,使用50%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的贡丸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贡丸 色差 蒸煮得率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复配物代替猪油用于桃酥制作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苏喜 肖志红 季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23-326,共4页
比较棕榈油桃酥和猪油桃酥产品的感官品质以及在同等储藏条件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以判断棕榈油对猪油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复配棕榈油基起酥油不仅可以达到猪油基起酥油用在桃酥制作上的良好效果,而且棕榈油桃酥具有比猪油... 比较棕榈油桃酥和猪油桃酥产品的感官品质以及在同等储藏条件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以判断棕榈油对猪油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复配棕榈油基起酥油不仅可以达到猪油基起酥油用在桃酥制作上的良好效果,而且棕榈油桃酥具有比猪油桃酥更好的氧化稳定性。本实验为棕榈油基起酥油代替猪油用于桃酥制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起酥油 桃酥 猪油 棕榈硬脂 棕榈液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基和棕榈油基起酥油的晶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苏喜 季敏 +1 位作者 吴文民 李昌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7,125,共5页
应用X-射线衍射法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结晶条件下制作的猪油基起酥油和棕榈油基起酥油的晶型结构,以便决定能否用廉价的棕榈油取代猪油生产起酥油并丰富有关固体脂肪的晶型结构研究资料。结果表明,猪油和猪油基起酥油的晶型在任何结晶条件... 应用X-射线衍射法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结晶条件下制作的猪油基起酥油和棕榈油基起酥油的晶型结构,以便决定能否用廉价的棕榈油取代猪油生产起酥油并丰富有关固体脂肪的晶型结构研究资料。结果表明,猪油和猪油基起酥油的晶型在任何结晶条件下均表现为β型;而棕榈油基起酥油的晶型主要受熟化温度的影响,当熟化温度为15~20℃时表现为β型、当熟化温度25~28℃时表现为β’型。说明棕榈油比猪油更适合成为制作起酥油所需要的固相基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棕榈油 起酥油 晶型结构 棕榈硬脂 棕榈软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油酥肉松的研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静 牛跃庭 姚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以鲜猪肉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盐、棕榈油等辅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油酥肉松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不同油脂得到的油酥肉松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油酥肉松的最佳配方为:以1 kg鲜猪肉计,白砂糖160 g、盐12 g、生抽酱... 以鲜猪肉为主要原料,配以白砂糖、盐、棕榈油等辅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油酥肉松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不同油脂得到的油酥肉松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油酥肉松的最佳配方为:以1 kg鲜猪肉计,白砂糖160 g、盐12 g、生抽酱油20 g、味精6 g、料酒20 g、棕榈油150 g。用该配方制作的肉松咸甜适中、香酥可口,且棕榈油制备的肉松比大豆油制备的品质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松 棕榈油 风味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与猪油在组成结构和功能特性上的比较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苏喜 季敏 吴文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9-44,共6页
比较了3种棕榈油和6种猪油产品在理化指标、营养与功能特性指标以及脂肪酸组成及其在甘油三酯Sn-2位上的分布情况,以判断棕榈油对猪油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猪油的熔点、碘值、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很接近;棕榈油不含胆固醇... 比较了3种棕榈油和6种猪油产品在理化指标、营养与功能特性指标以及脂肪酸组成及其在甘油三酯Sn-2位上的分布情况,以判断棕榈油对猪油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猪油的熔点、碘值、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很接近;棕榈油不含胆固醇,具有比猪油较高的VE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在可塑性方面,精炼棕榈油与猪板油相当,而且好于猪杂油和猪膘油,棕榈硬脂与猪骨油相当,棕榈液油与猪皮油相当;虽然棕榈油和猪油的脂肪酸组成具有相似性,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高于棕榈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是棕榈油的Sn-2位上主要分布不饱和脂肪酸,而猪油的Sn-2位上主要分布饱和脂肪酸,使棕榈油比猪油更加容易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猪油 脂肪酸组成 甘油三酯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δ-生育三烯酚测定混合油脂中棕榈油的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丹丹 潘开林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
根据δ-生育三烯酚为棕榈油特征物质的特点,建立以δ-生育三烯酚来分析混合油脂中棕榈油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δ-生育三烯酚测定混合油脂中棕榈油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最低检出限为0.02%,实际值与... 根据δ-生育三烯酚为棕榈油特征物质的特点,建立以δ-生育三烯酚来分析混合油脂中棕榈油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δ-生育三烯酚测定混合油脂中棕榈油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最低检出限为0.02%,实际值与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20%之间。该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生育三烯酚 棕榈油 测定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速冻手抓饼的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谢新华 潘开林 +1 位作者 郝明远 杨峻豪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确定棕榈油速冻手抓饼的可行性,利用棕榈油制备手抓饼,与市售4种手抓饼在质构特性、流变性、热力学特性及色差进行比较。棕榈油手抓饼在熟制前和熟制后质构特性与市售手抓饼差异不显著;在流变和热力学特性上与市售的4种手抓饼差异也... 为确定棕榈油速冻手抓饼的可行性,利用棕榈油制备手抓饼,与市售4种手抓饼在质构特性、流变性、热力学特性及色差进行比较。棕榈油手抓饼在熟制前和熟制后质构特性与市售手抓饼差异不显著;在流变和热力学特性上与市售的4种手抓饼差异也不显著,棕榈油手抓饼较市售手抓饼色泽亮,由此显示棕榈油手抓饼能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手抓饼 质构特性 流变特性 热力学特性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鲜花饼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新华 潘开林 +1 位作者 杨峻豪 陈诗晴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期10-12,16,共4页
为研制棕榈油基鲜花饼,分别使用熔点52℃棕榈硬脂、24℃棕榈液油、5℃超级棕榈液油进行调和,制备出与猪油固体脂肪含量(SFC)相近的5种配方的棕榈调和油,并制作鲜花饼,在感官评价和氧化稳定性(OSI)2个方面与猪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配... 为研制棕榈油基鲜花饼,分别使用熔点52℃棕榈硬脂、24℃棕榈液油、5℃超级棕榈液油进行调和,制备出与猪油固体脂肪含量(SFC)相近的5种配方的棕榈调和油,并制作鲜花饼,在感官评价和氧化稳定性(OSI)2个方面与猪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配方1(T1)在操作上稍硬外,其他配方与猪油无明显差别,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猪油在口感与层次感方面略高于棕榈调和油,但香味上有少许油腻味,根据感官评价结果优选配方4(T4)为最佳配方,氧化稳定测试显示棕榈调和油T4的氧化稳定性是猪油的4倍以上。因此,T4配方(52℃棕榈硬脂∶24℃棕榈液油∶5℃超级棕榈液油=35∶60∶5)可以替代猪油生产鲜花饼,并且具有更优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饼 棕榈油 猪油 氧化稳定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棕榈油制备速冻食品专用油脂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瑞宏 吴文民 +3 位作者 刘彩丽 王德志 王高林 马传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棕榈硬脂和棕榈液油为原料,开发适用于速冻食品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棕榈液油按质量比1∶1复配,用于制备速冻食品专用油脂。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专用油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复合乳化剂(丙二醇酯与单甘酯质量比为... 以棕榈硬脂和棕榈液油为原料,开发适用于速冻食品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棕榈液油按质量比1∶1复配,用于制备速冻食品专用油脂。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专用油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复合乳化剂(丙二醇酯与单甘酯质量比为1∶1)添加量为油质量的1%,乳化温度60℃,乳化时间10 min,油水质量比5∶1。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专用油脂的乳化稳定性为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棕榈硬脂 棕榈液油 专用油脂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沙拉酱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瑞宏 黄清吉 +1 位作者 黄仕群 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4-317,321,共5页
利用棕榈液油部分替代传统沙拉酱中的大豆油制备棕榈油基沙拉酱。研究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将30%棕榈液油和70%大豆油混合制备沙拉酱,最佳配方和乳化条件:选用复合乳化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和黄原胶(等比... 利用棕榈液油部分替代传统沙拉酱中的大豆油制备棕榈油基沙拉酱。研究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将30%棕榈液油和70%大豆油混合制备沙拉酱,最佳配方和乳化条件:选用复合乳化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和黄原胶(等比例),乳化剂添加量0.22%,水的加入量10%,变性淀粉添加量0.8%,乳化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沙拉酱感官性质及功能性质良好,0℃条件下存放3个月乳化体系稳定,无油水分离现象发生。对棕榈油基沙拉酱进行质构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乳化体系稳定,其质构特征与全部用大豆油制备的沙拉酱样品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沙拉酱 乳化工艺 感官评价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沙拉酱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瑞宏 黄清吉 +1 位作者 黄仕群 杜明 《粮油食品科技》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利用棕榈液油部分替代传统沙拉酱中的大豆油制备棕榈油基沙拉酱。针对该产品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易发生的油水分离问题,选取不同的乳化剂进行单乳化剂和复合乳化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20%棕榈液油与80%大豆油混合制备沙拉酱,当植物油含... 利用棕榈液油部分替代传统沙拉酱中的大豆油制备棕榈油基沙拉酱。针对该产品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易发生的油水分离问题,选取不同的乳化剂进行单乳化剂和复合乳化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20%棕榈液油与80%大豆油混合制备沙拉酱,当植物油含量占沙拉酱原料重量70%左右时,等比例添加0.10%(占原料总重量)的复合乳化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和黄原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沙拉酱感官性质及功能性质良好,0℃条件下存放3个月乳化体系稳定,无油水分离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沙拉酱 乳化 感官评价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乳化剂配方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训练 方佳兴 +2 位作者 许青莲 邢亚阁 牛跃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55-60,共6页
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添加单甘酯、大豆卵磷脂、司盘-60等乳化剂,确定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方,并运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最后对比分析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和三种商业液态起酥油对广式月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 选用棕榈液油(Palm olein)作基料,添加单甘酯、大豆卵磷脂、司盘-60等乳化剂,确定复合乳化剂的最佳配方,并运用复合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最后对比分析棕榈油基液态起酥油和三种商业液态起酥油对广式月饼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一乳化剂试验和混料回归设计试验,建立棕榈液油吸水性和酪化性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合乳化剂最佳配比为(添加量为1%):单甘酯23.4%、大豆卵磷脂40.4%、司盘-60 36.2%。验证性实验表明,最佳配比下,棕榈液油的吸水性为17.2 m L/20 g,酪化性为11.9 g/10 m L。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棕榈油基液态酥油仅次于美洲王液态酥油,优于南桥液态酥油和澳之风液态酥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液态起酥油 乳化剂 混料实验设计 烘焙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部分替代猪板油及其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开林 季敏 +3 位作者 胡明明 牛跃庭 杨峻豪 黄清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选用棕榈液油(OL)与棕榈硬脂(ST)部分替代猪板油,对其理化性质及相容性进行分析,并使用欧式距离法确定复配棕榈油替代猪板油配方。结果表明:棕榈油替代猪板油在理化性质、健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棕榈油与猪板油之间的相容性与温度和质... 选用棕榈液油(OL)与棕榈硬脂(ST)部分替代猪板油,对其理化性质及相容性进行分析,并使用欧式距离法确定复配棕榈油替代猪板油配方。结果表明:棕榈油替代猪板油在理化性质、健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棕榈油与猪板油之间的相容性与温度和质量分数有密切的关系,整体来看,二元体系低温下易出现偏晶现象,高温下易出现共晶现象,温度越低,相容性越差,温度在35~40℃之间时,相容性较好;通过相似度比较得出,质量分数为30%的ST和70%的OL复配时,可以作为部分替代猪板油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液油 棕榈硬脂 猪板油 相容性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熔点对其凝胶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周佩文 陈海英 +1 位作者 牛跃庭 金光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2,19,共6页
为探讨低熔点基料油在凝胶油脂中的应用潜能,选用3种不同熔点的棕榈油(10,18,24 ℃,分别记作OL10,OL18和OL24)作为基料油,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凝胶因子,制备半固态凝胶油脂(MO10,MO18及MO24),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基料... 为探讨低熔点基料油在凝胶油脂中的应用潜能,选用3种不同熔点的棕榈油(10,18,24 ℃,分别记作OL10,OL18和OL24)作为基料油,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凝胶因子,制备半固态凝胶油脂(MO10,MO18及MO24),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基料油熔点的上升,饱和脂肪酸含量由37.22%±0.23%(OL10)上升为44.44%±0.29%(OL24)。MO18和MO24中均含有β’和β晶体,且随着基料油熔点的提高,样品所含的晶体数量增多。MO24展示了最为细密的针状网络结构,而熔化焓值随着基料油熔点的升高,由11.77 J/g(MO10)升高到15.76 J/g(MO24);MO18具有适中的硬度值,和MO24几乎同高的持油率。18 ℃棕榈油可替代24 ℃棕榈油用于制备具有稳定晶体结构的凝胶油脂,为生产更为健康的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熔点 单硬脂酸甘油酯 凝胶油脂 晶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卵磷脂对超级棕榈液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开林 朱丹丹 +3 位作者 季敏 牛跃庭 胡明明 黄清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80,85,共5页
分析了不同比例大豆卵磷脂加入到超级棕榈液油中油脂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以期研究大豆卵磷脂在超级棕榈液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大豆卵磷脂对超级棕榈液油过氧化值的影响;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推测其... 分析了不同比例大豆卵磷脂加入到超级棕榈液油中油脂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以期研究大豆卵磷脂在超级棕榈液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了大豆卵磷脂对超级棕榈液油过氧化值的影响;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推测其保质期;并利用Rancimat法测试氧化诱导期。研究表明:大豆卵磷脂对超级棕榈液油的抗氧化能力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大豆卵磷脂浓度的增加,体系反应活化能增加,氧化反应速率降低,与空白油样相比,添加1.00%大豆卵磷脂,其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增加5.84kJ/mol。根据推测的公式计算出20℃下,体系初始过氧化值为1meq/kg时的保质期,添加1.00%大豆卵磷脂,超级棕榈液油的保质期可以增加7个月。根据诱导期计算抗氧化系数,其值介于1—2之间,说明大豆卵磷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超级棕榈液油 保质期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棕榈仁油的特医脂肪乳液制备及其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海华 葛瑞宏 +3 位作者 马银辉 杨峻豪 王永 王慧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2期85-94,共10页
中链甘油三酯是特医脂肪组件的重要组成成分,棕榈仁油是其天然食物来源。为开发基于棕榈仁油的特医脂肪乳液产品,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进行脂肪酸均衡型乳液油相配方设计,并分析其脂肪... 中链甘油三酯是特医脂肪组件的重要组成成分,棕榈仁油是其天然食物来源。为开发基于棕榈仁油的特医脂肪乳液产品,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进行脂肪酸均衡型乳液油相配方设计,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以Zeta电位、粒径为指标优化脂肪乳液制备工艺,并对研发产品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小鼠试验研究其对血清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不饱和脂肪酸中n–6与n–3比值为5.16±0.05;采用分步乳化法,最佳乳化工艺为乳化速度10000 r/min,乳化时间20 min,乳化温度50℃;初乳液经高压均质机50 MPa均质三次,121℃高压灭菌10 min,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脂肪乳液产品质量稳定。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脂肪酸均衡型脂肪乳液具有显著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P<0.01)、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P<0.01),以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P<0.05)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P<0.01)的作用,对于调节血脂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棕榈仁油 脂肪酸均衡 乳化工艺 特医脂肪乳液 调节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食品专用油脂制备及其在汤圆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德志 马传国 +3 位作者 王高林 吴文民 葛瑞宏 刘彩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4,共4页
速冻专用油脂一般要求具备良好的保型抗融和乳化性能。熔点、乳化性能以及固体脂肪含量是影响速冻专用油脂品质的重要因素。以酯交换后的棕榈硬脂与棕榈油(质量比50∶50)混合做为基料油脂制备速冻食品专用油脂,含水率16.6%,复合乳化... 速冻专用油脂一般要求具备良好的保型抗融和乳化性能。熔点、乳化性能以及固体脂肪含量是影响速冻专用油脂品质的重要因素。以酯交换后的棕榈硬脂与棕榈油(质量比50∶50)混合做为基料油脂制备速冻食品专用油脂,含水率16.6%,复合乳化剂(单甘酯∶丙二醇酯=1∶1)为油质量的1%。专用油脂的乳化稳定性93.0%,熔点45℃,塑性范围在25~40℃时为8.4~28.2,具有较宽的可塑性范围。应用于速冻汤圆中,能有效降低汤圆的开裂率,使产品表面更光滑,降低产品煮后浑汤现象的发生,口感更佳,制作的速冻汤圆感官评价得分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食品 专用油脂 汤圆 应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的制备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传国 王德志 +3 位作者 潘林萍 王高林 吴文民 葛瑞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利用棕榈硬脂代替氢化油作基料,开发适用于焙烤冷冻面团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大豆油按7∶3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酯交换油脂用于制备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的O/W型专用油脂最佳制备... 利用棕榈硬脂代替氢化油作基料,开发适用于焙烤冷冻面团的专用油脂生产技术及配方。将棕榈硬脂与大豆油按7∶3比例混合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酯交换油脂用于制备焙烤冷冻面团专用油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的O/W型专用油脂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乳化剂(Tween80和SE比例为1∶1)添加量12%(总重),乳化温度75℃,乳化时间1 m in,油水比例4∶6。在最佳制备条件下,O/W型专用油脂的乳化稳定性为95%,黏度为175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烤冷冻面团 专用油脂 水包油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焙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葛瑞宏 吴文民 +1 位作者 王德志 马传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4-117,共4页
将以棕榈油和大豆油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冷冻面团中,研究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及对冷冻面团焙烤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大、纹理细腻、口感柔和、品质良好;专用油脂可以有效... 将以棕榈油和大豆油为原料制备的专用油脂应用于冷冻面团中,研究专用油脂对冷冻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及对冷冻面团焙烤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专用油脂制备的冷冻面团面包比容大、纹理细腻、口感柔和、品质良好;专用油脂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冻面团的筋力和延伸性,并能延缓冷冻面团因冻藏导致的焙烤品质下降,对延缓面包老化效果良好;确定专用油脂在冷冻面团中的添加量为配方中面粉质量的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油脂 棕榈油 大豆油 冷冻面团 流变学特性 面包比容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