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犯罪与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适用
1
作者 李星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5-73,共9页
文章探讨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特别以大学生涉嫌“帮信罪”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首先厘清了该政策的核心要义及提出的时代背景,凸显了其在法治体系中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大学生“帮信罪”法律性质的解析以及司法... 文章探讨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适用,特别以大学生涉嫌“帮信罪”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首先厘清了该政策的核心要义及提出的时代背景,凸显了其在法治体系中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通过对大学生“帮信罪”法律性质的解析以及司法实践所面临的难题剖析,强调了准确理解和严格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司法人员素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旨在推动司法实践中对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精准适用,进而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有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 刑事司法政策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AIGC生成物可著作权的适配路径——以主客观融合标准为视角
2
作者 王飞翔 吴雨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属性处于立法阙如状态,但随着大模型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算法逻辑、深入学习等技术的提升,人工智能已具备“类人”的创作能力。我国著作权法在坚持立法规范谦抑性的基础上,同时也需对智能时代...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属性处于立法阙如状态,但随着大模型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算法逻辑、深入学习等技术的提升,人工智能已具备“类人”的创作能力。我国著作权法在坚持立法规范谦抑性的基础上,同时也需对智能时代出现的各种执法挑战以及司法突破作出回应。为了纾解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上述认定难题,可以采取独创性主客观融合的认定标准,在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作者以及将智能作品界定为合作作品的基础上促进未来智能技术在著作权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著作权 机器作者 合作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