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质量对建立国际采购联盟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何谦 龙雪松 Michael Lingenfelder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在国际关系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中 ,关系质量在企业间跨国经营研究中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从分析关系和关系质量的特征入手 ,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模型 ,解释关系质量对建立国际采购联盟的影响。在模型中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发展了 4个因素... 在国际关系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中 ,关系质量在企业间跨国经营研究中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从分析关系和关系质量的特征入手 ,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模型 ,解释关系质量对建立国际采购联盟的影响。在模型中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发展了 4个因素去描述关系质量。并对 15 1位采购经理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关系质量是影响建立国际采购联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决策 关系质量 国际采购联盟 实证研究 国际关系 市场营销 跨国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知识共享协议许可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惠玲 冯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82,87,共5页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近年来国际著作权法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授权许可方式。该协议由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四个核心要素构成。通过知识共享协议的授权许可,作品所有人以自主放弃部分权利的代价换得作品广泛、便...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是近年来国际著作权法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授权许可方式。该协议由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和相同方式共享四个核心要素构成。通过知识共享协议的授权许可,作品所有人以自主放弃部分权利的代价换得作品广泛、便捷地传播;作品使用人在知识共享协议许可的范围内直接获得使用作品的许可。该文在对国际著作权法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知识共享协议对我国著作权法律体系发展的作用,并从经济学、法哲学和宪法学角度深入分析知识共享协议的理论基础,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知识共享协议许可制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协议 许可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恢复过程中胡杨生长对地下水位的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柴政 +3 位作者 艾尔肯.艾白不拉 塔依尔江.艾山 Bernd Cyffka Christian Opp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2,共5页
通过近几年对塔里木河下游3个典型断面的胡杨各项生态指标的实地监测,分析了输水恢复过程中胡杨生长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程度。研究表明:(1)河岸胡杨林生长与地下水埋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10次生态输水,下游河道沿岸的地下水得到补充,水位... 通过近几年对塔里木河下游3个典型断面的胡杨各项生态指标的实地监测,分析了输水恢复过程中胡杨生长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程度。研究表明:(1)河岸胡杨林生长与地下水埋深有密切的关系,通过10次生态输水,下游河道沿岸的地下水得到补充,水位明显抬升,胡杨长势也随着地下水位的抬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2)地下水位愈深,胡杨的干旱胁迫程度愈强。横向上,胡杨对生态输水的响应随着河道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纵向上,从上段至下段胡杨生长对输水的响应范围逐渐减小。(3)在输水河道两侧过水湿润岸滩,虽有胡杨实生苗零星出现,但就目前输水方式,还无法实现胡杨大面积繁殖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地下水水位 应急输水 塔里木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国际法研究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贵勤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74-83,共10页
民国时期的国际法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诞生了一批国际法学大师,在我国的国际法研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注重实际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特点,为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国国际法体系的建立作出了... 民国时期的国际法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诞生了一批国际法学大师,在我国的国际法研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注重实际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特点,为中国国际法研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中国国际法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国际法研究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男性人口过剩──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友华 米勒.乌尔里希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1年第3期1-11,共11页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 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 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 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 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并最终成为男性人口过剩的首要 影响因素,年龄结构与人口规律因素的影响将近年减弱。婚姻市场也因此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过剩 男性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的化学酶合成
6
作者 王璐 尹文兵 +1 位作者 李书明 刘晓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0-584,共5页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麦角菌、青霉菌和曲霉菌中,具有一定的药理学活性,与未异戊烯基化的前体在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曲霉菌中的某些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如烟曲霉毒素C(fumitremorgin C)、tryprosta...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麦角菌、青霉菌和曲霉菌中,具有一定的药理学活性,与未异戊烯基化的前体在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曲霉菌中的某些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如烟曲霉毒素C(fumitremorgin C)、tryprostatin B,但其天然产量低且不易分离,利用化学酶合成法可很容易地将前体转化为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异戊烯基转移酶FtmPT1对二甲丙烯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具有专一性,但可以接受不同的芳香族底物.早期研究发现,FtmPT1能接受含色氨酸的不同环二肽为底物,但以cyclo-L-Trp-L-Tyr和cyclo-L-Trp-L-Phe为底物时,酶的相对活性很低,其产物量少,无法用于合成产物.本实验通过优化酶反应条件来提高其产量.将已构建的含ftmPT1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Ni-NTA亲和柱纯化后用于酶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酶量(终浓度2.8μmol/L)、延长培养时间(37℃,24h),以cyclo-L-Trp-L-Tyr和cyclo-L-Trp-L-Phe为底物的酶反应产率分别达到49.3%和21.3%,产物经1H-NMR、1H-1H-COSY和ESI-MS鉴定,其结果与预期吻合.据检索,这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cyclo-C2-1′-DMA-L-Trp-L-Tyr和cyclo-C2-1′-DMA-L-Trp-L-P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基转移酶FtmPT1 异戊烯基化吲哚类生物碱 化学酶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学教育学——成就、局限性、批判的转变 被引量:1
7
作者 W·克拉夫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1-40,共10页
一、前言精神科学教育学(Die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 Padagogik)是德国教育科学的一个流派,我原本就是从这一流派过来的。
关键词 科学教育学 教育学理论 释义学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事实 教育改革运动 教育目的 教育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长石中Fe^(3+)在四面体位置间交换动力学的EPR研究
8
作者 富毓德 Ivan Petrov S.S.Hafner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在加热条件下,利用EPR方法研究了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位置间的Fe^(3+)、Al^(3+)交换。低温钠长石和透长石晶体分别在水热,1 kbar,500—900℃和干加热,1050℃条件下加热。在低温钠长石中,加热后Fe^(3+)线被加宽,当温度为800℃时,除T_1(o... 在加热条件下,利用EPR方法研究了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位置间的Fe^(3+)、Al^(3+)交换。低温钠长石和透长石晶体分别在水热,1 kbar,500—900℃和干加热,1050℃条件下加热。在低温钠长石中,加热后Fe^(3+)线被加宽,当温度为800℃时,除T_1(o)位置外,没有出现其余四面体位置Fe^(3+)产生的谱线。透长石在1050℃加热1300h后,T_1和T_2线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实验表明,在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间Fe^(3+)、Ak^(3+)和Fe^(3+)、Si^(4+)交换与Al^(3+)、Si^(4+)交换比较,前者速度要缓慢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碱性 FE^3+ 动力学 EP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低温钠长石的EPR和X射线衍射研究
9
作者 富毓德 Ivan Petrov S.S.Hafner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6-303,共8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天然和热处理钠长石单晶。热处理在500—850℃水热条件下完成。在外加磁场B平行于晶体c~*轴的方向上,测量了加热前后Fe^(3+)的EPR谱和线宽△B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线宽随Al、S...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天然和热处理钠长石单晶。热处理在500—850℃水热条件下完成。在外加磁场B平行于晶体c~*轴的方向上,测量了加热前后Fe^(3+)的EPR谱和线宽△B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线宽随Al、Si无序的增大而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在低温钠长石中,Fe^(3+)位于Al^(3+)占据的T_1(o)位置,在被研究的温度范围内,Fe^(3+)未参与四面体位置T间Al、Si交换。谱线的加宽主要是由在Fe^(3+)邻近位置上Al、Si无序的增大引起的,同时与观测到的晶胞参数变化有关。在Al、Si无序更强的晶体中,Fe^(3+)谱变得极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石 矿物热处理 EPR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