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电渗析处理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玮哲 纪志永 +3 位作者 TUMBA Kaniki 汪婧 张忠德 袁俊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3,共7页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排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乃至破坏,但其与河水间存在的盐差能可被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反电渗析是可以有效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绿色发电技术。以浓海水和河水分别作为反电渗析的浓、淡室进料溶液... 海水淡化副产浓海水的排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乃至破坏,但其与河水间存在的盐差能可被利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反电渗析是可以有效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绿色发电技术。以浓海水和河水分别作为反电渗析的浓、淡室进料溶液,基于国产亚德世膜,采用不同的隔板考察了膜间距离和流道类型对反电渗析性能的影响,并用进口富士膜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膜间距离的增大,膜堆开路电压和内阻增大,功率密度和离子迁移量减小;相同膜间距离下,直流道隔板的产电性能优于斜流道;采用富士膜的产电性能和离子迁移量影响规律与亚德世膜一致。综合考虑开路电压、功率密度和离子迁移量,选用0.85 mm的直流道隔板较优,功率密度为0.363 2 W/m^(2)。该研究为浓海水的科学利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海水 反电渗析 膜间距离 流道类型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