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1
篇文章
<
1
2
…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菊芳
李先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武菊芳,李先龙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崭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武菊芳,李先龙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崭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新概括言简意赅,其中每一个方面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
辩证统一观
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简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义江
黄晓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57-63,共7页
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理论反人道主义”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同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泛滥的人道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的。据阿尔都塞后来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一词...
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理论反人道主义”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同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泛滥的人道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的。据阿尔都塞后来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一词的前缀“反”字带有由当时情况引起的论战性质,是为了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引人注意;确切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
理论反人道主义
意识形态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多元决定
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解
被引量:
5
3
作者
易重华
《理论月刊》
2003年第2期46-47,共2页
马克思主义学者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剥削观概括出了一些关于剥削的定义,本文对其中主要的剥削定义作了评价。
关键词
剥削定义
技术剥削
私人
个人
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家华
顾广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81-84,共4页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方法的统一全方位考察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内涵、表现、方法、地位及其与个人主义的根本对立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主义方法与主客体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31,共7页
在理论界探索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当代,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笔者试图从认识论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在理论界探索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当代,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笔者试图从认识论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也对唯物主义方法进行一些考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方法
主体和客体
主体评价
主体需要
实践关系
主客体关系
固有属性
列宁
认识关系
改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6
作者
蔡玉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3-65,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蔡玉彬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最高层的运行机制和安全制动体系,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蔡玉彬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最高层的运行机制和安全制动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管理之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机制
宏观调控体系
间接调控
经济参数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7
作者
张应杭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S1期31-36,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决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天才思想营建的产物,这个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既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决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天才思想营建的产物,这个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既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我们的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立场、观点体现出来的世界观的含义已作了充分的探讨,但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意蕴,尚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方法论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化为方法的途径、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论意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关注,同时也试图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
理论体系
科学方法论
资本主义
历史条件
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陈紫云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5-145,共1页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于1996年8月在昆明市召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高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江流等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第一,关...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于1996年8月在昆明市召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高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江流等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第一,关于如何认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出现了四个“潮”:即市场经济的“商潮”、资本主义的“西化潮”、社会主义的“低潮”、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科技潮”。要估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不能离开对条件变化的分析。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估计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研讨会综述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
资本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社会主义积累率的客观变化幅度
9
作者
曾昭宁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3期49-54,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平衡的标志,抽象掉非物质生产部门,从简单再生产角度看,上一计划期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部类的生产消费基金,即Ⅰ(c+v+m)=Ⅰc+Ⅱc;上一计划期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
一、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平衡的标志,抽象掉非物质生产部门,从简单再生产角度看,上一计划期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部类的生产消费基金,即Ⅰ(c+v+m)=Ⅰc+Ⅱc;上一计划期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部类的生活消费基金,即Ⅱ(c+v+m)=Ⅰ(v+m)+Ⅱ(v+m)。从现实扩大再生产角度看,由于m用于扩大再生产,m中的Δc为用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生产资料(P_m)价值(假定积累基金Δc实物形态全部是P_m,即抽象掉Δc中社会后备基金的消费品储备部分),m中Δv在理论上应为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提高原有劳动者工资额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支付新增加劳动者工资额。故m=Δc+ΔV。因此安排本计划期价值形态的补偿基金c加积累基金Δc所形成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幅度
两大部类
积累率
计划期
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积累
可转换
消费基金
价值形态
使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0
作者
都培炎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28-34,共7页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提出和确立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领导中国革命走上胜利之途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革命实践
思想路线
唯物辩证法
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
唯物史观
历史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预测
11
作者
王永江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36-39,共4页
马、恩对未来社会是作过科学的预测的,亦把这个预测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恩格斯指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
马、恩对未来社会是作过科学的预测的,亦把这个预测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恩格斯指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9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从主观愿望或某种道德准则出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道德准则
主观愿望
社会分工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12
作者
宋醒民
《求实》
1983年第3期21-24,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成为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开创了农村商品生产日益发达的生动局面。 这种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成为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开创了农村商品生产日益发达的生动局面。 这种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及其社会性质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与流通
合作经济
农村商品
自然经济
经济形态
农业生产责任制
《资本论》
资本主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质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
13
作者
翁光明
《浙江学刊》
1985年第6期69-74,共6页
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科学的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美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促使我国哲学理论界把“结构”这个自然科学的概...
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科学的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美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促使我国哲学理论界把“结构”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来加以探讨。我对这种探讨也颇感兴趣,借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结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物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之所以会运动,其根源就在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即一切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形式
制约作用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
结构主义
学派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
相互作用方式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青年时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过程初探
14
作者
俞朝卿
何振球
《求实》
1986年第4期19-22,共4页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等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过程,由唯心主义世界观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过程。研究毛泽东无产阶级世界观确立的思想基础、确...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等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过程,由唯心主义世界观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过程。研究毛泽东无产阶级世界观确立的思想基础、确立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无产阶级世界观
确立过程
青年时期
陈独秀
无产阶级革命家
《民众的大联合》
社会主义
救国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动力
15
作者
王佩爽
《理论探索》
1988年第3期23-25,共3页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和...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又受着既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制约,不进行体制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因此,就应该把改革和建设的矛盾放在首位。很明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与生产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中心任务
物质文化
社会主义阶段
人类社会
体制改革
辩证关系
现代化强国
意识形态领域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特征
16
作者
段保君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再把某种永恒正义和终极本体作为根本原则,而是把坚持真理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去寻求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再把某种永恒正义和终极本体作为根本原则,而是把坚持真理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去寻求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方向。突出了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的主体价值选择,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终的归宿,深刻地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无产阶级功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利益
功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
被引量:
1
17
作者
石宝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的确立 主体范畴,在古代哲学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作为性质、状态,关系的承担者是主体;霍布斯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近代哲学由重点探讨世界本原转向重点探讨认识主体...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的确立 主体范畴,在古代哲学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作为性质、状态,关系的承担者是主体;霍布斯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近代哲学由重点探讨世界本原转向重点探讨认识主体,于是主体范畴开始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主体性原理
本体论
方法论
全文增补中
从个人收益的分配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
18
作者
杨娴
李顺荣
《经济科学》
1985年第1期30-33,39,共5页
按劳分配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的特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
按劳分配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的特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在这里马克思虽然还没有使用按劳分配这个名词,但他所阐明的正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践超出了人们的予想。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我国现阶段
劳动者
个人收益
马克思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努力开创教育战线的新局面 决心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作出贡献
19
作者
冯大麟
段文燕
+12 位作者
吴宗汾
艾克哲
吴敏
徐永福
樊光鼎
刘世爵
刘祖护
张世英
纪天法
刘键初
五元昆
李学智
李实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9,共9页
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重点,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我院广大师生员工。在本刊于九月廿五日召开的部分教师的座谈会上,到会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兴奋地畅谈了自己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的沿...
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重点,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我院广大师生员工。在本刊于九月廿五日召开的部分教师的座谈会上,到会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兴奋地畅谈了自己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的沿着十二大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决心为培养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工作
心得体会
经济建设
打好基础
教育战线
教学工作
互相促进
新局面
教师
经济管理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及其基本概念
20
作者
陆莉娜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和别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之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了这个决策,...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和别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之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了这个决策,我们党对新时期总任务的提法,就比以前更加准确,也更加完备了。这个决策的提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丰富。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的高度,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原则,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
被引量:
2
1
作者
武菊芳
李先龙
机构
河北医学院社科部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武菊芳,李先龙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崭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新概括言简意赅,其中每一个方面都...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
辩证统一观
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消除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简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义江
黄晓敏
机构
兰州大学哲学系
甘肃农业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57-63,共7页
文摘
在阿尔都塞的思想体系中,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理论反人道主义”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同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泛滥的人道主义思潮斗争中形成的。据阿尔都塞后来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反人道主义”这一词的前缀“反”字带有由当时情况引起的论战性质,是为了把问题提得更尖锐,更引人注意;确切地说,
关键词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
理论反人道主义
意识形态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多元决定
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解
被引量:
5
3
作者
易重华
机构
武汉通信指挥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2期46-47,共2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学者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剥削观概括出了一些关于剥削的定义,本文对其中主要的剥削定义作了评价。
关键词
剥削定义
技术剥削
私人
个人
垄断
分类号
F01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家华
顾广玲
机构
安徽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81-84,共4页
文摘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方法的统一全方位考察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内涵、表现、方法、地位及其与个人主义的根本对立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主义方法与主客体关系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进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5-31,共7页
文摘
在理论界探索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当代,唯物主义方法作为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里,笔者试图从认识论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也对唯物主义方法进行一些考察和探讨。
关键词
唯物主义方法
主体和客体
主体评价
主体需要
实践关系
主客体关系
固有属性
列宁
认识关系
改造世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6
作者
蔡玉彬
机构
山东滨州医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3-65,共3页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蔡玉彬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是说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最高层的运行机制和安全制动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管理之下,才...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机制
宏观调控体系
间接调控
经济参数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7
作者
张应杭
机构
浙江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1年第S1期31-36,共6页
文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决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个人天才思想营建的产物,这个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既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我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我们的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立场、观点体现出来的世界观的含义已作了充分的探讨,但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意蕴,尚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为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方法论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化为方法的途径、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方法论意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关注,同时也试图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
理论体系
科学方法论
资本主义
历史条件
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陈紫云
机构
中央戏剧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5-145,共1页
文摘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于1996年8月在昆明市召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高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江流等出席研讨会并讲了话。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第一,关于如何认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出现了四个“潮”:即市场经济的“商潮”、资本主义的“西化潮”、社会主义的“低潮”、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科技潮”。要估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不能离开对条件变化的分析。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估计形势。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研讨会综述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
资本主义精神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社会主义积累率的客观变化幅度
9
作者
曾昭宁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3期49-54,共6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平衡的标志,抽象掉非物质生产部门,从简单再生产角度看,上一计划期第Ⅰ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部类的生产消费基金,即Ⅰ(c+v+m)=Ⅰc+Ⅱc;上一计划期第Ⅱ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必须等于本计划期两大部类的生活消费基金,即Ⅱ(c+v+m)=Ⅰ(v+m)+Ⅱ(v+m)。从现实扩大再生产角度看,由于m用于扩大再生产,m中的Δc为用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生产资料(P_m)价值(假定积累基金Δc实物形态全部是P_m,即抽象掉Δc中社会后备基金的消费品储备部分),m中Δv在理论上应为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提高原有劳动者工资额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支付新增加劳动者工资额。故m=Δc+ΔV。因此安排本计划期价值形态的补偿基金c加积累基金Δc所形成的生产需求,
关键词
变化幅度
两大部类
积累率
计划期
扩大再生产
社会主义积累
可转换
消费基金
价值形态
使用价值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0
作者
都培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28-34,共7页
文摘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提出和确立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确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领导中国革命走上胜利之途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革命实践
思想路线
唯物辩证法
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
唯物史观
历史辩证法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预测
11
作者
王永江
机构
北京邮电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36-39,共4页
文摘
马、恩对未来社会是作过科学的预测的,亦把这个预测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恩格斯指出:“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9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不是从主观愿望或某种道德准则出发的。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道德准则
主观愿望
社会分工
社会形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12
作者
宋醒民
机构
江西财经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求实》
1983年第3期21-24,共4页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成为合作经济的主要形式,开创了农村商品生产日益发达的生动局面。 这种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及其社会性质出发。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与流通
合作经济
农村商品
自然经济
经济形态
农业生产责任制
《资本论》
资本主义生产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质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
13
作者
翁光明
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浙江学刊》
1985年第6期69-74,共6页
文摘
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科学的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美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促使我国哲学理论界把“结构”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来加以探讨。我对这种探讨也颇感兴趣,借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结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物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之所以会运动,其根源就在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即一切事物。
关键词
基本形式
制约作用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
结构主义
学派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
相互作用方式
耗散结构理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青年时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过程初探
14
作者
俞朝卿
何振球
机构
苏州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江苏省常熟市委党校
出处
《求实》
1986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等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过程,由唯心主义世界观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过程。研究毛泽东无产阶级世界观确立的思想基础、确立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对于正确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无产阶级世界观
确立过程
青年时期
陈独秀
无产阶级革命家
《民众的大联合》
社会主义
救国救民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动力
15
作者
王佩爽
机构
太原工业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理论探索》
1988年第3期23-25,共3页
文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口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又受着既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制约,不进行体制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因此,就应该把改革和建设的矛盾放在首位。很明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与生产和需要。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中心任务
物质文化
社会主义阶段
人类社会
体制改革
辩证关系
现代化强国
意识形态领域
人民群众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特征
16
作者
段保君
机构
解放军体育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再把某种永恒正义和终极本体作为根本原则,而是把坚持真理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党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出发,去寻求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方向。突出了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的主体价值选择,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终的归宿,深刻地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无产阶级功利性特征。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利益
功利主义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
被引量:
1
17
作者
石宝华
机构
内蒙古财经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的确立 主体范畴,在古代哲学中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作为性质、状态,关系的承担者是主体;霍布斯说,“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近代哲学由重点探讨世界本原转向重点探讨认识主体,于是主体范畴开始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主体性原理
本体论
方法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从个人收益的分配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
18
作者
杨娴
李顺荣
机构
北京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经济科学》
1985年第1期30-33,39,共5页
文摘
按劳分配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的特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在这里马克思虽然还没有使用按劳分配这个名词,但他所阐明的正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践超出了人们的予想。迄今为止。
关键词
按劳分配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我国现阶段
劳动者
个人收益
马克思
商品经济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努力开创教育战线的新局面 决心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作出贡献
19
作者
冯大麟
段文燕
吴宗汾
艾克哲
吴敏
徐永福
樊光鼎
刘世爵
刘祖护
张世英
纪天法
刘键初
五元昆
李学智
李实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
陕西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
陕西财经学院物资系主任
陕西财经学院党委办公室
陕西财经学院统计系
陕西财经学院
教研
科
陕西财经学院工经系
陕西财经学院
马列主义教研室
陕西财经学院会计系
陕西财经学院物资系
陕西财经学院财政系
陕西财经学院贸经系
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出处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9,共9页
文摘
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重点,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我院广大师生员工。在本刊于九月廿五日召开的部分教师的座谈会上,到会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兴奋地畅谈了自己学习十二大文件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的沿着十二大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决心为培养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关键词
教育工作
心得体会
经济建设
打好基础
教育战线
教学工作
互相促进
新局面
教师
经济管理人才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及其基本概念
20
作者
陆莉娜
机构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室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1期123-130,共8页
文摘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和别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之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有了这个决策,我们党对新时期总任务的提法,就比以前更加准确,也更加完备了。这个决策的提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一步丰富。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的高度,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原则,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辩证统一观
武菊芳
李先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简析
袁义江
黄晓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解
易重华
《理论月刊》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吴家华
顾广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唯物主义方法与主客体关系
李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蔡玉彬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蕴
张应杭
《浙江学刊》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陈紫云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社会主义积累率的客观变化幅度
曾昭宁
《学习与探索》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都培炎
《中共党史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的预测
王永江
《社会科学研究》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略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宋醒民
《求实》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物质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
翁光明
《浙江学刊》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毛泽东青年时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过程初探
俞朝卿
何振球
《求实》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动力
王佩爽
《理论探索》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特征
段保君
《理论月刊》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理
石宝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全文增补中
18
从个人收益的分配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作用
杨娴
李顺荣
《经济科学》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努力开创教育战线的新局面 决心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作出贡献
冯大麟
段文燕
吴宗汾
艾克哲
吴敏
徐永福
樊光鼎
刘世爵
刘祖护
张世英
纪天法
刘键初
五元昆
李学智
李实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略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及其基本概念
陆莉娜
《学习与探索》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