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期发展 |
黄其洪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当代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 |
宇文利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力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宇文利访谈 |
宇文利
徐亚豪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转折中的列斐伏尔:晚期马克思主义的起点 |
张一兵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识性范畴” |
韩庆祥
潘鑫淼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转向——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哲学审视 |
姚明明
常嘉洋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辨析 |
苗旭琳
郇庆治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及其意义 |
赵恩德
韩海涛
|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乡村全面振兴实践路径研究 |
雷佳丽
齐小军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10
|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域下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
肖宁
段满江
|
《村委主任》
|
2025 |
0 |
|
|
11
|
低空经济的空间生产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阐释 |
郑吉伟
初传凯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
陈培永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经济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与五四后的儿童公育讨论 |
刘庆霖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以“重大时代课题”为视角 |
李瑞艳
张乾元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物质”关系再思考 |
杨慧聪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
赵梓涵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马克思主义在北京早期传播研究的特点与拓展 |
张曙光
|
《新视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走向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概念的流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
孟飞
陈子祺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及研究领域 |
陈占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20
|
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意识问题 |
张雷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