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水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孙军 宋秀贤 +1 位作者 殷克东 刘东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2-724,共13页
20 0 0年 8月在香港牛尾海 ( A站 )和龙鼓水道 ( B站 )的 2个典型站位采样 ,用半现场的稀释法研究了夏季香港水域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等。结果表明 :A、B站浮游植物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 A站甲藻比重比 B... 20 0 0年 8月在香港牛尾海 ( A站 )和龙鼓水道 ( B站 )的 2个典型站位采样 ,用半现场的稀释法研究了夏季香港水域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等。结果表明 :A、B站浮游植物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 A站甲藻比重比 B站要高。A站 <5 μm的微型浮游植物比 B站要少 ,从细胞大小上 B站的浮游植物更易被微型浮游动物所摄食。A站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异养鞭毛藻为主 ,而 B站为砂壳纤毛虫 ,其细胞丰度分别为 770和 62 0 ind./L。 A、B站浮游植物碳 /叶绿素 a浓度比率分别为 2 7.1 5和88.66。 A站浮游植物的内禀生长率相似于 B站 ,分别为 1 .0 4和 0 .98d- 1。浮游植物在 A站的净生长率是0 .33d- 1,而在 B站则出现了负增长 ,其净生长率是 - 0 .5 8d- 1。微型浮游动物在 A、B站的摄食率分别为0 .71和 1 .5 6d- 1,摄食压力分别占到了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1 43.7%和 2 0 9.7% ,初级生产力的 78.6%和1 2 6.6% ,对浮游植物碳的摄食率分别达到 35 1和 5 5 2 μg C/( L·d)。A站的浮游植物生长要高于 B站 ,B站的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要明显高于 A站。与其它海区比较香港水域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浮游植物 稀释法 香港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近岸海域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秀贤 俞志明 +1 位作者 殷克东 钱培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6-852,共7页
本文利用2000年3月至2001年5月在香港近岸牛尾海海域(Porter Shelter,Hong Kong)1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对水体中营养盐组成结构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和底层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包括NO3-N+NO2-N,NH4+-N... 本文利用2000年3月至2001年5月在香港近岸牛尾海海域(Porter Shelter,Hong Kong)1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对水体中营养盐组成结构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和底层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包括NO3-N+NO2-N,NH4+-N)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1.24—9.72 mol/L及1.30—7.49 mol/L,均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最低。不同季节表层水体中PO43-P浓度范围为0.14—0.46 mol/L,夏季平均浓度最底;底层PO43-P浓度变化不大,但夏季仍低于其他季节。不同季节表层和底层水体中SiO32-S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7.80—18.47 mol/L和8.13—16.87 mol/L,均在冬季最高,其它季节差别不大。叶绿素a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水体高生物量大多出现在夏末秋初季节(如8月份),春季(4月份)次之;底层水体叶绿素a秋季最高,夏季次之。进一步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可能限制因子,结果表明表层水体春季呈现氮–磷协同限制的可能性、夏季磷限制较明显,秋季表现为显著的氮限制。底层水体春、夏季呈现氮–磷协同限制的趋势,秋季也表现为明显的氮限制。冬季磷酸盐浓度相对氮、硅的含量较低,但各种营养盐相对于浮游植物生长的最低阈值都比较丰富,所以,冬季表、底层水体中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均不形成限制因素。另外,除了夏季表层水体外,其它季节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受溶解无机硅限制的可能性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近岸海域 营养盐 限制因子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中非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新伟 陈四保 +2 位作者 陈士林 肖培根 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和梭砂贝母Fril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贝母中... 目的: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和梭砂贝母Fril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单棕榈酸甘油酯(2-monopalmitin,)等12个化合物。从梭砂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E-对-羟基肉桂酸甲酯(E-p-hydrox- 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16)等13个化合物。结论:有1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为首次从川贝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梭砂贝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属 川贝母 梭砂贝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欣 叶文才 +2 位作者 萧文鸾 车镇涛 赵守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对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抗肿瘤活性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的方法分离活性皂苷成分 ,利用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各单体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绞股蓝的地上部分离得到多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5个皂苷成分的结构 :3 O ... 目的 :对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抗肿瘤活性皂苷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的方法分离活性皂苷成分 ,利用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各单体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绞股蓝的地上部分离得到多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5个皂苷成分的结构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2α ,3 β ,12 β ,2 0 (S) 3羟基 达玛烷 2 4 烯 2 0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 ,GynosaponinTN 1(2 ) ,GypenosideLXXⅦ (3 ) ,GypenosideXLⅥ (4)和GynsenosideRd (5 ) ,其中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化学成分 研究 葫芦科 皂苷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45
5
作者 颜天 周名江 钱培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3 0、3 5 )和光照强度 0 0 2× 1 0 1 6、0 0 8× 1 0 1 6、0 3× 1 0 1 6、1 6× 1 0 1 6quanta/(cm2 ·s)内 ,各温度和光照强度、以及低盐度 (1 0 ,1 8)和高盐度 (3 5 )之间 ,藻生长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光照强度和温度、盐度和温度以及这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0 1 ) ,而光照强度和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74>0 0 5 ) ,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盐度条件分别为 2 5℃、1 6× 1 0 1 6quanta/(cm2 ·s)、1 0— 3 5 ,这时生长率为 0 .85d-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弯藻 赤潮 生长特性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二酮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夏泉 董婷霞 +2 位作者 詹华强 梁嘉荣 李绍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1-1152,共2页
关键词 莪术二酮 腺苷二磷酸 血小板聚集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被引量:89
7
作者 王文雄 潘进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9-604,共6页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 近年来 ,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 ,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 (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 ) ,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 ,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 ,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 Cs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 ,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 ,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 ,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 (底栖和浮游 )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 ,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 ,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海洋食物链 浓度 生物放大 无脊椎动物 鱼类 金属代谢机制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底栖大型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余日清 陈桂珠 +1 位作者 黄玉山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空间分带 动物群落 灌污影响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放生活污水对红树林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余日清 陈桂珠 +1 位作者 章金鸿 黄玉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了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生活污水的排灌对其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红树区底栖大型动物群落总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不显著的(P>0.05)。总平均栖息密度明显地在1月和7月... 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了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生活污水的排灌对其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红树区底栖大型动物群落总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不显著的(P>0.05)。总平均栖息密度明显地在1月和7月出现两个高峰,总体和软体动物的栖息密度出现显著的季节变化(P<0.01)。红树林断面经60m3/周的生活污水处理16个月,与对照断面相比,排污对底栖动物群落总的及其组成成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在排放污水断面的前端出现了一些污水性生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季节变化 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对异枝麒麟菜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汪黔生 钱培元 +4 位作者 高洪峰 丁美丽 吴超元 谢玉坎 张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于1995年4月间在海南省三亚市、陵水县分别采集合浦珠母贝和异枝麒麟菜并进行混养实验,测定贝释放的三氮(NH4-N,NO3-N,NO2-N)以及藻类对贝释放的三氮的吸收及其生长,以期探讨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促进异枝麒麟菜生长的原因。结... 于1995年4月间在海南省三亚市、陵水县分别采集合浦珠母贝和异枝麒麟菜并进行混养实验,测定贝释放的三氮(NH4-N,NO3-N,NO2-N)以及藻类对贝释放的三氮的吸收及其生长,以期探讨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促进异枝麒麟菜生长的原因。结果表明,贝释放物中以NH4-N为主,NO3-N次之,NO2-N含量较少;藻对三氮的吸收亦依此顺序递减。实验组藻体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在模拟实验组中,通过加入无机氮使水体中NH4—N,NO3-N,NO2-N浓度与实验组贝释放后的浓度相同,藻体生点速率接近实验组的。本结果直接证明了贝释放的三氮是促进藻体快速生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藻类吸收了贝类代谢产物,也优化了养殖区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 异枝麒麟菜 代谢产物 生长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成熟胚及转Metr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6 位作者 王玲 黄健 龚志云 汤述翥 王为成 李凝 顾铭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2-778,共7页
以粳稻品种广陵香糯为材料,用携带有双元载体pBB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几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合适的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化系统.一种基于MS为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HRM)较适合于作为... 以粳稻品种广陵香糯为材料,用携带有双元载体pBB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几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合适的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化系统.一种基于MS为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HRM)较适合于作为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7~8 d,合适的筛选培养基为CC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将Metr基因导入粳稻品种广陵香糯中,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水稻的基因组中.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的分离符合3:1的理论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根癌农杆菌 Met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抗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漆淑华 钱培元 张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20-423,共4页
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发酵液中分离鉴定9个环二肽和2个苯环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环(酪氨酸-脯氨酸)(1),环(酪氨酸-异亮氨酸)(2),环(苯丙氨酸-脯氨酸)(3),环(缬氨酸-脯氨酸)(4),环(异亮氨酸-脯氨酸)(5),环(亮氨酸-脯氨酸)(6),环(... 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发酵液中分离鉴定9个环二肽和2个苯环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环(酪氨酸-脯氨酸)(1),环(酪氨酸-异亮氨酸)(2),环(苯丙氨酸-脯氨酸)(3),环(缬氨酸-脯氨酸)(4),环(异亮氨酸-脯氨酸)(5),环(亮氨酸-脯氨酸)(6),环(丙氨酸-脯氨酸)(7),环(缬氨酸-丙氨酸)(8),环(丙氨酸-亮氨酸)(9),对羟基苯甲醛(10),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11)。其中化合物1~4对多种海洋细菌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Pseudomonassp sp. 环二肽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归补血汤的研究探讨和分析中药复方共煎的合理性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奎君 李卓明 +2 位作者 陈小莺 董婷霞 詹华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94-298,共5页
利用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对只有两味药组成的简单复方"当归补血汤"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探讨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同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了传统中药复方共煎的合理性。通过比较共煎、分煎的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发现... 利用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对只有两味药组成的简单复方"当归补血汤"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探讨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同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了传统中药复方共煎的合理性。通过比较共煎、分煎的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活性,发现中药复方共煎不仅可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而且可以增强免疫活性、补血作用、类雌激素活性、成骨细胞分化活性。共煎促进了复方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反应,从而产生特殊的活性,体现复方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中药复方 共煎 分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IDE-3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的初步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丽 李青 +4 位作者 李蓬 张静 叶菁 陈广生 王淑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构建人CIDE-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方法:提取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的总RNA,经RT-PCR扩增人CIDE-3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IDE-3。经限制性内切酶B... 目的:构建人CIDE-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方法:提取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的总RNA,经RT-PCR扩增人CIDE-3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IDE-3。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Xho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组氨酸融合蛋白。结果:获得全长为516bp的人CIDE-3基因片段。以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CIDE-3转化E.coli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3000的重组CIDE-3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E.coliBL21(DE3)的胞质中,表达量约占全菌蛋白的32%。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IDE-3,并表达出重组CIDE-3蛋白,为进一步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凋亡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DE-3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圻贝母组织培养鳞茎形成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朝晖 李萍 +3 位作者 李会军 高山林 董婷霞 詹华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对蒲圻贝母鳞茎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了较佳的激素配比 ,并对鳞茎生长过程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PAL酶活性以及生物碱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鳞茎培养 糖含量 淀粉酶 苯丙氨酸裂解酶 贝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生长、琼胶产量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丽虹 吴汪黔生 +1 位作者 沈颂东 王得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实验室中用盐度为和的两种水体培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个星期。测定了江蓠的生长 21 33 4 率,并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琼胶的产量和组成情况。结果显示,江蓠在盐度为 的水体中生长较好,其日平均生长率比高盐度()... 在实验室中用盐度为和的两种水体培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个星期。测定了江蓠的生长 21 33 4 率,并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琼胶的产量和组成情况。结果显示,江蓠在盐度为 的水体中生长较好,其日平均生长率比高盐度()组的高约;在盐度为下的琼胶产量较高,21 33 58 % 33 平均可达藻体干重的。琼胶组成中以冷水提取物和的乙醇提取物产量最高,分别占琼胶总产量 31 % 40 % 的以上。盐度对琼胶的组成有影响,在的盐度下,高温高压提取物和的乙醇提取物产量高 20 % 21 60 % 于同等条件下盐度为的江蓠;而其冷水提取物产量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盐度 琼胶产量 琼胶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配子体对三种重金属离子毒性耐受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和胜 李凝 +1 位作者 吴超元 刘海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0-286,共7页
裙带菜于1994年来自威海市俚岛养殖场.1995年2月—1997年3月,用不同浓度(0,1,10,100,1000μmol/U的Cu2+,Cd2+和Zn2+处理裙带菜配子体,研究这些重金属对其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裙带菜配子体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 裙带菜于1994年来自威海市俚岛养殖场.1995年2月—1997年3月,用不同浓度(0,1,10,100,1000μmol/U的Cu2+,Cd2+和Zn2+处理裙带菜配子体,研究这些重金属对其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裙带菜配子体生长的抑制效应最强:在1μmol/L时已出现抑制效应,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醇含量升高。10μmol/L时,配子体生长几乎停止;超过10μmol/L,配干体逐渐变绿,细胞解体死亡.Cd2+在1μmol/L浓度时,对裙带菜配子体生长有促进作用;100μmol/L时,对配子体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具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Cu2+1μmol/L浓度相似;1000μmol/L下,配子体细胞很快死亡。Zn2+对裙带菜配子体的毒性很小1000μmol/L时,仍有缓慢生长.这3种金属闻子毒性强弱的顺序是Cu2+>Cd2+>Z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配子体 重金属离子 生长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佟金凤 高南 +2 位作者 李凝 何树兰 夏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438-14440,14442,共4页
[目的]寻找适合大麻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方法]以大麻试管苗为试材,设置不同的生长激素、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pH值处理,统计不同处理试管苗的生根数、腋芽数、茎粗和根长等指标,并计算根的诱导率。[结果]0.1 mg/L IBA和0.05 mg/L NA... [目的]寻找适合大麻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方法]以大麻试管苗为试材,设置不同的生长激素、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pH值处理,统计不同处理试管苗的生根数、腋芽数、茎粗和根长等指标,并计算根的诱导率。[结果]0.1 mg/L IBA和0.05 mg/L NAA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最多,达2.45条/株,而0.5 mg/L IBA和0.05 mg/L NAA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最少。1/2 MS和MS基本培养中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较多,分别达到2.05和2.45条/株。30 mg/L蔗糖处理的试管苗平均生根数和根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25条/株和80.0%;pH值为5.8的处理试管苗平均生根数和根诱导率均最大,分别达到2.35条/株和75.0%。[结论]大麻试管苗生根的优化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05 mg/L NAA+30 mg/L蔗糖,培养基pH值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试管苗 生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病毒表面蛋白抗原决定簇的免疫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月丹 谢雍 陈慰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70-71,共2页
SARS病毒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冠状病毒 ,其表面蛋白可与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导致人类发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等疾病。通过免疫信息学的方法 ,我们对该病毒的表面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SARS病毒与常见的人类冠状病毒相比 ... SARS病毒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冠状病毒 ,其表面蛋白可与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导致人类发生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等疾病。通过免疫信息学的方法 ,我们对该病毒的表面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SARS病毒与常见的人类冠状病毒相比 ,其编码的表面蛋白中可以被人类免疫系统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明显改变和减少。由此表明 ,SARS病毒引起人类发生严重疾病的原因可能与该病毒逃避机体免疫识别有关。因此 ,利用免疫信息学分析SARS病毒特有的或免疫应答比较强的决定簇 ,从中找到抗原肽疫苗的候选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表面蛋白抗原 决定簇 免疫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ACC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青松 刘中华 +2 位作者 陈雪梅 蒋湘宁 李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丝瓜ACC合成酶cDNA在T7启动子的作用下 ,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表达外源蛋白可占菌体总蛋白的 45 2 % .表达的ACC合成酶一部分以可溶的形式存在 ,具有与天然ACC合成酶相似的酶活性 ,将反应底物S 腺苷蛋氨酸 (SAM)转化为 1... 丝瓜ACC合成酶cDNA在T7启动子的作用下 ,经IPTG诱导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表达外源蛋白可占菌体总蛋白的 45 2 % .表达的ACC合成酶一部分以可溶的形式存在 ,具有与天然ACC合成酶相似的酶活性 ,将反应底物S 腺苷蛋氨酸 (SAM)转化为 1 氨基环丙烷 1 羧酸 (ACC)并在细菌培养基中积累 ,另一部分则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合成酶 高效表达 乙烯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