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航天应用的眼压连续监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蒋婷 钟玉棠 +4 位作者 于洪强 王春慧 陈晓萍 杨扬帆 周炳贤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针对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员眼压连续监测的应用需求,建立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通过眼压计算模型、眼压与线圈共振频率的关联模型设计,实现了眼压的连续监测;在地面-6°头低位卧床实验期间,通过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获取4名受试者... 针对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员眼压连续监测的应用需求,建立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通过眼压计算模型、眼压与线圈共振频率的关联模型设计,实现了眼压的连续监测;在地面-6°头低位卧床实验期间,通过隐形眼镜式眼压测试系统获取4名受试者卧床前4天和卧床第14天的24 h眼压数据,验证了隐形眼镜式测试系统在航天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卧床前和卧床后眼压数据的比对分析,初步探讨了航天环境影响下24 h眼压的变化特性。数据表明,-6°头低位卧床条件下眼压波动范围变大,稳定性下降,提示航天员的眼压波动是重要的关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眼压 隐形眼镜 头低位卧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老香黄定量分析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舒臣 郑玉忠 +7 位作者 郭瑞 曾鑫海 梁惠芬 陈奕东 杨应楷 董婷霞 王怀友 詹华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8,共9页
建立了一种联合化学标志物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快速判别不同年份老香黄的方法,并筛选其差异性化学标志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对21种与老香黄相关的化学标志物及其内标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检测方... 建立了一种联合化学标志物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快速判别不同年份老香黄的方法,并筛选其差异性化学标志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对21种与老香黄相关的化学标志物及其内标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对不同年份老香黄的区别分析。根据检出的不同年份老香黄的15个化学标志物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H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分析,可快速判别不同年份的老香黄,并筛选出6个差异性化学标志物。结果表明,贡献最大的差异化学标志物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其中0年含量为(47.465±1.987)μg/g,3年含量为(17.069±0.542)μg/g,5年含量为(11.073±1.862)μg/g,8年含量为(41.905±2.240)μg/g,10年含量为(21.079±2.270)μg/g,15年含量为(43.267±2.432)μg/g,20年含量为(51.711±1.439)μg/g,该标志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年份的老香黄,可用于区分老香黄的贮藏年份。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进行盲样适用性能力测试,测定结果所得年份和厂家提供的保持一致。该研究给市面上老香黄的质量控制及其品质鉴定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香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模式识别 化学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HRMS^n结合高能诱导裂解快速鉴定麦冬中高异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子健 刘颖 +3 位作者 刘思燚 李宁 卢建秋 张加余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1-491,共11页
应用UPLC-LTQ-Orbitrap法快速鉴定麦冬药材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不同高能诱导裂解(HCD)能量下高异黄酮的裂解情况,优选特征碎片离子对进行鉴定,并探索麦冬中高异黄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应用该方法在麦冬提取物中鉴定出68个高异黄酮... 应用UPLC-LTQ-Orbitrap法快速鉴定麦冬药材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考察不同高能诱导裂解(HCD)能量下高异黄酮的裂解情况,优选特征碎片离子对进行鉴定,并探索麦冬中高异黄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应用该方法在麦冬提取物中鉴定出68个高异黄酮类成分,其中包括26个高异黄酮成分,31个高异黄烷酮成分,11个高异黄酮糖苷类成分。结果表明,HCD模式能够提供丰富稳定的裂解碎片离子信息,结合UPLC-LTQ-Orbitrap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复杂组分中高异黄酮类成分,可为中药系列成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高异黄酮 高能诱导裂解(HCD) UPLC-LTQ-Orbitrap 质谱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空直接建模思想及其在模拟多尺度输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畅 徐昆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16,共20页
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是基于离散空间直接建模的思想构建的多尺度数值格式。本文对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近十年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的建模思路突破了传统偏微分方程数值离散求解的制约,回归物理... 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是基于离散空间直接建模的思想构建的多尺度数值格式。本文对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近十年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的建模思路突破了传统偏微分方程数值离散求解的制约,回归物理建模的出发点,基于守恒定律在离散时空有限尺度的控制体上进行建模,利用网格界面处的动理学方程时间演化解构建数值通量,从而构造出有限控制体上取决于网格尺度和时间步长的气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建模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宏观守恒量与微观分布函数耦合演化,二是通过界面处的多尺度时间演化解构建数值通量。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是一种多尺度数值格式,根据网格努森数能够准确捕捉从稀薄到连续不同流域的流体物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气体动理学格式提供了有效的随不同网格努森数变化的连续性方程,即连续流的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和稀薄流的波尔兹曼(Boltzmann)是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在网格努森数很小和很大情况小逼近的两个极限方程。对于连续流的黏性边界层问题的捕捉,统一动理学格式不要求网格尺度小于粒子平均自由程。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成功应用于多尺度气体输运,等离子体输运,中子、光子输运,以及气固离散两相流等领域的数值模拟,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上都体现出明显优势。尤其对于等离子体的输运计算,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提供了一个在连续变化尺度上的模拟方法,包括从求解电子、离子的自由输运的Vlasov动理学方程到连续流域内的双流体方程以及磁流体方程。本文总结了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的建模思想,数值性质,以及格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建模方法 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 等离子体 离散两相流 辐射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衍生物激发态下的质子转移过程及在荧光探针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学颖 陈延明 +2 位作者 崔娜 张万宇 王志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8-455,共8页
从电子结构控制理论出发,通过在酚羟基对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团稳定水杨醛中激发态的酮式构象,制备了目标化合物5-对氰基苯基-水杨醛(CN-SA).光谱测试结果显示,CN-SA表现出典型的ESIPT态荧光分子特性,而且辐射跃迁过程的酮式分配比例显... 从电子结构控制理论出发,通过在酚羟基对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团稳定水杨醛中激发态的酮式构象,制备了目标化合物5-对氰基苯基-水杨醛(CN-SA).光谱测试结果显示,CN-SA表现出典型的ESIPT态荧光分子特性,而且辐射跃迁过程的酮式分配比例显著提高,荧光强度和颜色变化明显.CN-SA的荧光光谱不但能够对外围溶剂环境进行选择性识别,而且对溶解和聚集过程(聚集效应)及外围氢键形成能力的变化(pH效应和阴离子效应)等具有特异性响应,其变化可以定量表达.CN-SA仅通过结构微调即实现醇-酮构象的显著变化,可作为一个简单的多重刺激响应型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水杨醛 刺激-响应 荧光探针 醇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及其钴配合物的光学性能与生物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万宇 张晓娟 +4 位作者 佟佳霖 陈天赐 田俊强 胡蓉 王志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61-2171,共11页
对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TMPP)和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钴(TMPP-Co)的溶剂化效应及其水相体系下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发现TMPP在与钴离子配位后发光强度明显下降;TMPP-Co的溶剂化效应不仅与溶剂极性有关,还与Co离子的轴向... 对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TMPP)和meso-四(对甲基苯基)卟啉钴(TMPP-Co)的溶剂化效应及其水相体系下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发现TMPP在与钴离子配位后发光强度明显下降;TMPP-Co的溶剂化效应不仅与溶剂极性有关,还与Co离子的轴向配位有关;TMPP与TMPP-Co在水相条件下及在甘油中的发光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TMPP-Co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较强;通过制备TMPP-TAT-NPs纳米粒子成功实现对细胞的染色,并局域在细胞溶酶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PP 溶剂化效应 单线态氧 细胞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中麦冬化学成分的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宁 黄星 +5 位作者 王冰 张加余 王怀友 董婷霞 詹华强 屠鹏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鉴定参麦注射液中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ESI-MSn法进行鉴定,条件为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3∶1),流动相B为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目的鉴定参麦注射液中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ESI-MSn法进行鉴定,条件为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3∶1),流动相B为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结果从中鉴定出15种麦冬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为参麦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麦冬 化学成分 HPLC-ESI-M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化工地块地下水分层调查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丽丽 邓一荣 +3 位作者 林挺 陆海建 李朝晖 卢光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2,78,共7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有机化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丛式井分层调查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并通过分层评估明确不同深度地下水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苯的修复目标值、修复范围及相应策略。结果表明:该地块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质量浓度为744... 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典型有机化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丛式井分层调查不同深度地下水苯含量,并通过分层评估明确不同深度地下水的人体健康风险水平,确定苯的修复目标值、修复范围及相应策略。结果表明:该地块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质量浓度为7440.0μg/L,下层为30000.0μg/L,说明地下水受到苯污染,且下层地下水污染程度较上层更严重。上层地下水苯最大致癌风险为6.34×10^-6,下层为6.99×10^-6,两者均高于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1.00×10^-6;上层地下水苯修复目标值为1174.0μg/L,下层为4288.0μg/L。上层地下水修复面积为29100 m^2,下层为38600 m^2。若不进行分层评估,下层地下水修复面积高达61000 m^2,较分层评估增加58%。由于地下水的主要暴露途径为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因此风险管理与控制时应避免和减少吸入室内空气;基于评估结果,修复下层地下水时应优先考虑原位修复技术。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对地下水进行分层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能更有效地反映地下水污染真实程度和精准核定修复量,有利于后续的地块修复技术方案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分层采样 地下水 分层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