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长春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子剑 崔斌 张楠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生态区和西南部工业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西南部工业区的地下水水质为Ⅳ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重金属离子,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长春市东南部生态区... 采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生态区和西南部工业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西南部工业区的地下水水质为Ⅳ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重金属离子,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长春市东南部生态区的地下水水质为Ⅱ类,综合水质优于西南部工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铁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反应条件影响及砂柱实验
2
作者 刘子剑 张楠 崔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5,61,共6页
研究比较纳米铁及PVP改性纳米铁对地下水中Cr(Ⅵ)的还原效果,分别考察了不同条件因素对改性纳米铁还原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PVP改性纳米铁对地下水环境中Cr(Ⅵ)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当PVP与纳米铁质量比为9:1时,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 研究比较纳米铁及PVP改性纳米铁对地下水中Cr(Ⅵ)的还原效果,分别考察了不同条件因素对改性纳米铁还原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PVP改性纳米铁对地下水环境中Cr(Ⅵ)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当PVP与纳米铁质量比为9:1时,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离子对Cr(Ⅵ)去除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其自身与Cr6+的反应情况,而与体系中电解质的传质性能无关。Fe0除铬的机理可以被描述为氧化还原反应和共沉淀作用,随pH值降低,Cr(Ⅵ)去除率升高,但Cr(Ⅲ)难于沉淀,总铬去除率降低。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改性纳米铁对Cr(Ⅵ)的还原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外,粗砂和细沙介质对Cr(Ⅵ)的阻滞作用都很小,其中细砂的阻滞因子Rd=3.61。在反应过程中,改性纳米铁模拟柱渗透性能明显好于普通纳米铁,反应进行100min后出水口水压仅为普通纳米铁的50%,一定程度地延缓了纳米铁的使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铁 地下水 Cr(Ⅵ)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