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何燕萍 张学清 +1 位作者 张云宁 欧阳红祥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实现水资源约束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用水效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用水效率有明显... 为实现水资源约束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用水效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用水效率有明显差异化,上、中、下游的工业用水效率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命令约束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用水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命令约束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具有污染转移效应,不利于邻近地区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效率 异质性 环境规制 溢出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含水率和干密度对重塑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29
2
作者 申春妮 方祥位 +2 位作者 王和文 孙树国 郭剑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7-1351,共5页
进行了一系列控制吸力、含水率和干密度的直剪试验,研究了重塑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的吸力范围内,非饱和土的黏聚力随吸力线性增加,而内摩擦角随吸力的变化则很小。对于控制含水率的试验,非饱和土的黏聚力... 进行了一系列控制吸力、含水率和干密度的直剪试验,研究了重塑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的吸力范围内,非饱和土的黏聚力随吸力线性增加,而内摩擦角随吸力的变化则很小。对于控制含水率的试验,非饱和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含水率增加而线性减小,且黏聚力减小的幅度更明显。干密度对非饱和土的内摩擦角几乎没有影响,黏聚力随干密度呈指数增加。对控制吸力和含水率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的考虑含水率影响的抗剪强度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抗剪强度 吸力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的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竞峰 季闯 +1 位作者 熊伟 李启明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1期75-84,共10页
研究了PPP项目在移交阶段凸显的残值风险,通过解析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内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利用问卷调查资料识别影响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关键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构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构建了残值风险评估模型。以北京国... 研究了PPP项目在移交阶段凸显的残值风险,通过解析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内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利用问卷调查资料识别影响PPP项目残值风险的关键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构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构建了残值风险评估模型。以北京国家体育馆PPP项目为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程序简单、能清晰表达项目残值风险状态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残值风险 结构方程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效应对水泥净浆与粗骨料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甲佳 潘金龙 +1 位作者 梁坚凝 李宗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716,共5页
分析了粗骨料的尺寸对混凝土过渡区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劈裂抗拉试验、压剪试验获得了粗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之间的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尺寸对界面过渡区的黏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界面黏结强度随粗骨料尺寸的增... 分析了粗骨料的尺寸对混凝土过渡区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劈裂抗拉试验、压剪试验获得了粗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之间的劈裂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结果表明:粗骨料的尺寸对界面过渡区的黏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界面黏结强度随粗骨料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水灰比越低,界面黏结性能越好;粗骨料的类型对界面过渡区黏结性能也有较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界面过渡区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装配式新型张力计的研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锐 刘坚 +1 位作者 吴宏伟 乔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28-3032,共5页
土体干湿过程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通常采用张力计量测80 kPa以内的土体吸力,并将其应用于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传统张力计由于内部腔体体积过大且结构复杂,造成张力计难以饱和,吸力量测时反应时间长,... 土体干湿过程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已逐渐受到重视。通常采用张力计量测80 kPa以内的土体吸力,并将其应用于边坡失稳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传统张力计由于内部腔体体积过大且结构复杂,造成张力计难以饱和,吸力量测时反应时间长,并易发生汽化,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灵敏性。为弥补传统张力计的设计缺陷,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新型张力计。该张力计内腔结构简单且体积小。饱和前先拆分张力计再分别饱和其主要部件,最后重新装配。此设计简化了饱和程序并提高了效率。通过对比传统张力计和新型张力计的性能,证实了新型张力计具有更强的汽化持久性,其吸力量测的灵敏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标定试验表明,相比于传统张力计,新型张力计的灵敏性提高了90%。测量-80 kPa的孔隙水压力时,新型张力计的平衡时间为1.5 min,仅占传统张力计反应时间的10%。相同的测量条件下,传统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为30%,而新型张力计的测量误差仅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量测 张力计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车辆监测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晓明 李宗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0,共5页
车辆监测在公路管理养护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车辆监测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对验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首先介绍该传感器的制作及其基本性能,之后将两个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埋置于一段混凝土梁中,以该... 车辆监测在公路管理养护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发了一种基于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车辆监测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对验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首先介绍该传感器的制作及其基本性能,之后将两个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埋置于一段混凝土梁中,以该梁作为埋入路面以下的传感单元。在现场试验中,将四根测试好的混凝土梁埋入一条车道的两道沟槽内,每道槽内放入两根并通过已知重量的卡车进行传感器的现场标定。车辆通过时以测试信号中的峰值组个数计算车辆数,以传感器的响应之和计算车重并以两道沟槽内传感器响应的时间差及距离计算车速。最后,通过与视频监测结果的对照发现,该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得车流量、车辆速度而且能够进行动态称重及车辆分类。由此可见,使用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进行车辆监测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传感器 水泥基 车辆监测 冲击荷载 动态称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无限平面问题的相对位移 被引量:7
7
作者 雷国辉 孙华圣 吴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4-1230,1240,共8页
通过Flamant和Melan的解析解答、Mindlin解答的积分蜕化公式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展示了在半无限平面问题中线荷载作用方向位移解答的不确定性。线荷载作用方向没有绝对位移,只有相对位移,但相对位移会随着与位移约束参考点距离... 通过Flamant和Melan的解析解答、Mindlin解答的积分蜕化公式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展示了在半无限平面问题中线荷载作用方向位移解答的不确定性。线荷载作用方向没有绝对位移,只有相对位移,但相对位移会随着与位移约束参考点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或随着线荷载在垂直于半平面方向分布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具收敛性。这意味着,在解析和数值分析中,纯粹的半平面问题的位移解答具有多值性,因此,将岩土工程问题作为半空间问题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 半平面 半空间 解析解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晓明 李宗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文中在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该系统由水泥基压电传感器、专门开发的小型电荷放大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和监测软件组成。该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具有与混凝土的兼容性好,耐久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中在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该系统由水泥基压电传感器、专门开发的小型电荷放大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和监测软件组成。该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具有与混凝土的兼容性好,耐久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将该系统应用到短柱模型和框架结构模型的动态响应测试中。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在埋入混凝土构件后其频响特性和输入输出的线性关系不变,而且由其构成的传感系统还能够准确获得结构在简谐及地震地面运动下的内力。水泥基压电传感系统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 压电传感系统 混凝土结构 性能监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泥基压电传感器的基本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晓明 李宗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开发一种可用于土木工程监测的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该传感器是采用特制的封装材料将压电陶瓷片粘结在两个水泥立方体间而制成的。通过频率扫描及幅值扫描两种加载制度对传感器的频率独立性、线性度等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复杂荷载、... 开发一种可用于土木工程监测的水泥基压电传感器。该传感器是采用特制的封装材料将压电陶瓷片粘结在两个水泥立方体间而制成的。通过频率扫描及幅值扫描两种加载制度对传感器的频率独立性、线性度等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并通过复杂荷载、随机荷载及方波荷载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水泥基压电传感器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自振频率范围内具有很好的频率独立性,同时在传感器输出幅值和输入荷载幅值间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能够准确反映各种复杂荷载。由此可知,本文开发的水泥基压电传感器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性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传感器 水泥基 试验 频率独立性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单颗粒破碎强度和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嘉伟 周博 +2 位作者 付茹 库泉 汪华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12-320,共9页
通过自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钙质砂颗粒进行了单颗粒压碎试验,同时借助于显微探头观测记录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和破碎模式,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粒径、形状和干湿条件等因素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强度和破碎模式的影响。此外,通... 通过自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钙质砂颗粒进行了单颗粒压碎试验,同时借助于显微探头观测记录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和破碎模式,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粒径、形状和干湿条件等因素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强度和破碎模式的影响。此外,通过原位X射线μCT扫描支持下的微型单轴加载装置分别对两个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内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形状类似时,钙质砂颗粒的粒径越大,特征强度越低;粒径相当时,块状颗粒的特征强度最大,片状颗粒次之,刃状颗粒再次之,条状颗粒最小;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过程可以归纳为3种裂纹形式和3种破碎模式,分别为单裂纹、交叉裂纹、拱裂纹和模式Ⅰ、Ⅱ、Ⅲ。μCT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破碎产生的裂纹主要集中于内孔隙较密集处。这说明内孔隙结构对于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单颗粒压碎 WEIBULL分布 μCT扫描 内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换热器在渗流中的三维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龙会 余跃进 封周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2-867,共6页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埋地换热器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长线热源模型,综合虚拟热源法、移动热源法和格林函数法得出了有渗流时半无限大介质中有限长线热源产生的非稳态温度响应的表达式。通过matlab编程模拟温度场,分析...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埋地换热器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长线热源模型,综合虚拟热源法、移动热源法和格林函数法得出了有渗流时半无限大介质中有限长线热源产生的非稳态温度响应的表达式。通过matlab编程模拟温度场,分析了单个钻孔周围土壤过余温度场。模拟结果发现:地下水渗流引起水平面上温度场的变形,当量渗流速度在10-6量级时,能有效缓解热堆积;沿钻孔不同深度处的土壤过余温度不同,在钻孔中部过余温度达到最大。该文中的三维模型可用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分层构造和分层地下水流速等复杂问题,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分析实际工程运行后的地下温度场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考虑土壤分层和地下水分层流动下地埋管周围温度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下水渗流 埋地换热器 三维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料颗粒破碎强度的尺寸和形状效应隐式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沈江 郭宁 +1 位作者 杨仲轩 赵吉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0,共8页
采用隐式离散元法(DEM),亦称非光滑接触动力学(NSCD)法,模拟了堆石料单颗粒的一维压缩破碎过程。采用多面体颗粒近似真实堆石料颗粒的不规则棱角状形状,并通过Voronoi空间划分将母颗粒离散成若干多面体子颗粒,子颗粒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内... 采用隐式离散元法(DEM),亦称非光滑接触动力学(NSCD)法,模拟了堆石料单颗粒的一维压缩破碎过程。采用多面体颗粒近似真实堆石料颗粒的不规则棱角状形状,并通过Voronoi空间划分将母颗粒离散成若干多面体子颗粒,子颗粒间通过接触面上的内聚力模型(CZM)胶结发生相互作用,胶结断裂则可反映颗粒的破碎过程,可避免传统DEM中常用的碎片替代法和胶结小球法的缺点。首先使用巴西劈裂试验获得CZM参数,其后开展了不同粒径颗粒的一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破碎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且破碎强度大小和变异性均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还进一步模拟了不同形状颗粒的压缩试验,发现颗粒形状与加载方向均对颗粒破碎强度有显著影响。长轴方向加载破碎强度通常最低,且在相同等效粒径下,球状、椭球状、扁平状颗粒的平均破碎特征强度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非光滑接触动力学 内聚力模型 尺寸效应 颗粒形状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压力传感器在土工试验中的适用性初探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紫涛 徐添华 +1 位作者 徐韵 王幼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9-213,共5页
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其厚度小、柔软、测压单元面积小等特点,可准确测量土体应力及土颗粒间作用力,因而在土工试验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初步探究了薄膜压力传感器在静力和动力土工试验中的适用性。首先,提供了结合3D打印技术,将薄膜压力... 薄膜压力传感器因其厚度小、柔软、测压单元面积小等特点,可准确测量土体应力及土颗粒间作用力,因而在土工试验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初步探究了薄膜压力传感器在静力和动力土工试验中的适用性。首先,提供了结合3D打印技术,将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土体内部设定位置上测量相应土体应力及颗粒间作用力的方法。其次,提出了测量静力时直接建立初始DO值与施加压强值间函数关系的标定方法,并建议选用拟合优度判定系数(R^2)判定测压单元表现的优劣。最后,结合模型桩试验,验证了在动力试验中通过薄膜压力传感器、利用初始DO值可大体了解土体应力在动力荷载下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压力传感器 土体应力 土颗粒间作用力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结构地震滑动位移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文琪 王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0-525,共6页
土工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滑动位移是评估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一种新型的地震波选择方法,在强震数据库中选择修改地震波,以有效地在结构动力分析中引入不同特征地震波的影响。通过一个简单的土工结构地震滑移模型,系统地分析了... 土工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滑动位移是评估结构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采用一种新型的地震波选择方法,在强震数据库中选择修改地震波,以有效地在结构动力分析中引入不同特征地震波的影响。通过一个简单的土工结构地震滑移模型,系统地分析了结构基本周期和滑动面屈服系数对地震滑移概率及相应滑移距离的影响,并提出了滑动体在不同地震场景和基本周期条件下的滑移概率和累积滑动位移的统计模型,对基于性能的土工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选择 地震场景 土工结构 地震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离散元非球趋真颗粒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昌辉 赵仕威 +1 位作者 赵吉东 李泽贤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290,共8页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离散元法广泛应用于粗粒土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细观机理研究。为了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亟待发展计算高效的离散元非球趋真颗粒模型。本文基于X射线CT扫描技术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 颗粒形状对粗粒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离散元法广泛应用于粗粒土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细观机理研究。为了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亟待发展计算高效的离散元非球趋真颗粒模型。本文基于X射线CT扫描技术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光滑和棱角性两类典型粗粒土(鹅卵石与碎石)进行三维重构,并提出了两类趋真颗粒模型,分别采用扩展超椭球模型和球多面体模型进行趋真逼近;开展了两类颗粒试样的3D打印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配位数和局部孔隙率分布等细观特性;基于离散元开源程序SudoDEM开展了两类试样的离散元模拟,并将模拟细观分析结果与物理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两类趋真颗粒模型能够较好地对粗粒土颗粒进行离散元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趋真颗粒 扩展超椭球 3D打印 X射线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结合的细颗粒物超标防控区精确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程浩 曾武涛 +3 位作者 张永波 李莹 林常青 刘启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5-378,共4页
为精确识别细颗粒物(PM 2.5)浓度超标的区域空间,依据卫星遥感与站点监测在PM 2.5浓度观测方面的特点,建立遥感反演数据与站点监测数据间的临界映射分析法,综合卫星遥感覆盖面广和站点监测准确性高的技术优势。通过该方法研究珠三角区域... 为精确识别细颗粒物(PM 2.5)浓度超标的区域空间,依据卫星遥感与站点监测在PM 2.5浓度观测方面的特点,建立遥感反演数据与站点监测数据间的临界映射分析法,综合卫星遥感覆盖面广和站点监测准确性高的技术优势。通过该方法研究珠三角区域2013年灰霾污染过程的PM 2.5浓度超标区域,结果表明,利用星地结合的方法可以精确识别出PM 2.5浓度超标的区域空间;广州市西部和南部、佛山市大部、肇庆市主城区及东南部、东莞市西部和北部、中山市北部和中部、江门市主城区及东部是珠三角PM 2.5污染的高发地区,应作为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污染范围 卫星遥感 站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隙率砂岩中破坏模式演化的多尺度分析
17
作者 吴焕然 刘汉龙 +1 位作者 赵吉东 肖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22-2229,共8页
高孔隙率砂岩是油气藏、地下水等的重要储层,对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破坏模式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的分层多尺度模拟方法,对同一种高孔隙率砂岩材料在(排水)双轴压缩试验、钻孔稳定性问题、水岩耦合问题等典型... 高孔隙率砂岩是油气藏、地下水等的重要储层,对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破坏模式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有限元与离散元耦合的分层多尺度模拟方法,对同一种高孔隙率砂岩材料在(排水)双轴压缩试验、钻孔稳定性问题、水岩耦合问题等典型岩土工程边值问题中,破坏模式的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高孔隙率砂岩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可以产生压缩带、含剪切变形带等具有显著不同几何特征的破坏模式;受应力集中、边界条件、孔隙压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破坏模式之间可能发生演化,在边值问题中产生复杂的破坏形式;有效平均应力增加可能导致破坏模式从含剪切变形带演化为压缩带,反之,有效平均应力降低也可能导致从压缩带向剪切带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率 砂岩 压缩带 剪切带 模式演化 平均应力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