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检测痕量铅离子的功能化反射结构光纤干涉传感器
1
作者 赵可 刘震 +3 位作者 刘露遥 余长源 潘竞顺 黄旭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5,共9页
铅离子(Pb^(2+))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反射式光纤干涉传感器,用于检测痕量铅离子。该传感器结构由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和细芯光纤(TCF)依次拼接而成。TCF的包层被氢氟酸部分腐蚀并涂覆功能化... 铅离子(Pb^(2+))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反射式光纤干涉传感器,用于检测痕量铅离子。该传感器结构由单模光纤、无芯光纤和细芯光纤(TCF)依次拼接而成。TCF的包层被氢氟酸部分腐蚀并涂覆功能化的水凝胶传感膜。该传感膜选用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MA)作为识别单体。2-HEMA中的氧原子能与Pb^(2+)发生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形成“-O-Pb-O-”交联结构,从而改变TCF的新包层有效折射率。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反射光谱中光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水溶液中Pb^(2+)的浓度。所提出的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1.926×10^(9)nm·mol^(-1)·L),其检测极限为4.14 ppt(1 ng·L^(-1)=1 ppt),比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Pb^(2+)(10 ppb,1μg·L^(-1)=1 ppb)浓度低1000倍。此外,利用一个方程组实现了该传感器的温度自校准功能,成功地消除了环境温度的干扰。由于该传感器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以及反射式结构,非常便于实时远程检测,为环境和人类健康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浓度 光学传感 反射式干涉结构 光纤传感器 温度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中的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兆瑞 刘亮 崔曙光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4,共7页
信道信息对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的通信系统十分关键。由于IRS反射单元的数量十分巨大,信道估计和信道反馈的开销一直制约着IRS辅助的通信系统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信道... 信道信息对于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的通信系统十分关键。由于IRS反射单元的数量十分巨大,信道估计和信道反馈的开销一直制约着IRS辅助的通信系统的性能。为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信道的特性。不同用户共享同一基站(Base Station, BS)-IRS信道,而BS-IRS-用户串联信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基于这一特有的信道特性,提出了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上行信道估计方法、下行信道估计和信道反馈方法;理论性地刻画了以上方法所需要的最小信道估计开销和信道反馈开销,以揭示所提方法在IR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相对于传统信道信息获取方法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信道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肺癌识别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永梅 彭炯 +1 位作者 马健喆 胡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6-262,共7页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癌辅助诊断方法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病灶的缺陷。针对该问题,在现有U-ne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两步走的基于改进U-net的肺癌识别方法。利用U-net获得病灶精确位置,通过CNN分类网络对病灶进行诊断,得到原始CT图...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癌辅助诊断方法存在无法准确定位病灶的缺陷。针对该问题,在现有U-ne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两步走的基于改进U-net的肺癌识别方法。利用U-net获得病灶精确位置,通过CNN分类网络对病灶进行诊断,得到原始CT图像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肺部病灶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分割效果的DSC相似度指数超过80%,对肺癌病灶进行分类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 U形网络 肺癌识别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尺度不变的实时高精度场景匹配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姚萌 贾克斌 萧允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4-1642,共9页
针对场景匹配技术中以二进制稳健基元独立特征(binary robust independent elementary features,BRIEF)为代表的实时算法匹配错误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梯度二值化的特征描述算法.该算法利用重心向量方向归一化特征描述区域,保证... 针对场景匹配技术中以二进制稳健基元独立特征(binary robust independent elementary features,BRIEF)为代表的实时算法匹配错误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梯度二值化的特征描述算法.该算法利用重心向量方向归一化特征描述区域,保证了特征描述符的方向不变性.同时,融合基于局部梯度二值化的区域纹理信息以降低特征匹配错误率.使用国际通用数据库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场景匹配算法其平均匹配准确率比BRIEF算法高44.59%,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识别 特征描述 特征匹配 梯度二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超分辨率重建的遥感高时空融合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永梅 滑瑞敏 +1 位作者 马健喆 胡蕾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78-1586,共9页
针对遥感影像的“时空矛盾”,提出一种改进STARFM的遥感高时空融合方法。利用SRCNN对低分辨率影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由于所融合的2组影像分辨率差距过大,网络训练困难,先将2组影像均采样至某一中间分辨率,使用高分辨率影像作为低分辨率... 针对遥感影像的“时空矛盾”,提出一种改进STARFM的遥感高时空融合方法。利用SRCNN对低分辨率影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由于所融合的2组影像分辨率差距过大,网络训练困难,先将2组影像均采样至某一中间分辨率,使用高分辨率影像作为低分辨率影像的先验知识进行SRCNN重建,再将得到的中间分辨率影像重采样后以原始高分辨率影像作为先验知识进行第2次SRCNN重建,得到的最终重建图像相比原先使用插值法重采样所得图像,在PSNR和SSIM上均有提升,缓解了传感器差异所造成的系统误差。STARFM融合方法在筛选相似像元与计算权重时均使用专家知识提取人工特征,基于STARFM时空融合的基本思想,以SRCNN作为基本框架自动提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其MSE值相比原方法更低,进一步提高了遥感时空融合的质量,有利于充分利用遥感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融合 改进STARFM SRCNN 自动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装甲车和飞机检测跟踪及轨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永梅 赖裕平 +2 位作者 马健喆 冯超 束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5-554,共10页
针对当前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跟踪多目标容易跟丢的问题,以视频中的装甲车、飞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改进跟踪学习检测(TLD)的视频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对于跟丢的目标,利用Kalman滤波算法的预测功能跟踪视频中典型目标的轨迹,并采用Kalma... 针对当前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跟踪多目标容易跟丢的问题,以视频中的装甲车、飞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改进跟踪学习检测(TLD)的视频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对于跟丢的目标,利用Kalman滤波算法的预测功能跟踪视频中典型目标的轨迹,并采用Kalman滤波算法跟踪的轨迹来弥补TLD算法丢失的部分,从而获得视频中典型目标的完整轨迹,以提高视频多目标跟踪的准确率。由于现有轨迹预测算法存在准确性较差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社交长短时记忆(Social-LSTM)网络的视频典型目标轨迹预测算法,将上下文环境信息和多个目标轨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融入Social-LSTM网络,预测待检测典型目标的轨迹序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轨迹预测算法优于传统的LSTM算法、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以及混合高斯模型算法,有利于提高视频典型目标轨迹预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 飞机 目标跟踪 多目标检测 社交长短时记忆网络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难样本挖掘和深度学习的乳腺癌检测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永梅 陈彤 +1 位作者 马健喆 胡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7-1734,共8页
为解决当前乳腺癌影像检测任务中数据样本量少、医学专业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难样本挖掘和深度学习的乳腺癌检测方法。以乳腺癌医学图像数据库中含有正负样本的X光影像训练模型,通过改进Mask R-CNN特征金字塔结构对目标区域的高低... 为解决当前乳腺癌影像检测任务中数据样本量少、医学专业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难样本挖掘和深度学习的乳腺癌检测方法。以乳腺癌医学图像数据库中含有正负样本的X光影像训练模型,通过改进Mask R-CNN特征金字塔结构对目标区域的高低层特征充分学习,利用难样本挖掘方法对正样本及难负样本进一步筛选,降低患病区域误检率,避免深度学习模型依赖样本量所造成的过拟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公开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85.92%-86.75%,精度提高了3%左右,提高了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乳腺癌检测 难样本挖掘 特征金字塔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构表面2.0”专刊序
8
作者 蔡定平 周磊 李向平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13-I0014,共2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5G通讯以及高端芯片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容量大带宽的光学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技术成为必然趋势。对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光学信息技术以及轻量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光学器件的迫切需求,驱动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微... 伴随着人工智能、5G通讯以及高端芯片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容量大带宽的光学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技术成为必然趋势。对高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光学信息技术以及轻量化、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光学器件的迫切需求,驱动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微纳尺度下的光场调控技术。然而,自然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纳尺度下光场灵活多样的调控需求。尽管超构材料(Metamaterials)展现出超越自然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强大的光波调控能力,基于三维亚波长人工微结构的超构材料存在损耗高、加工难、不易集成等问题,这制约了其发展及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材料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微纳尺度 人工微结构 信息传输 纳米光学 调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