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晋 王青松 +27 位作者 孔得朋 王晓冬 俞振华 乐艳飞 黄鑫炎 胡振恺 吴候福 方华斌 曹伟 张少禹 卓萍 陈晔 李紫婷 梅文昕 张越 赵丽香 唐亮 黄宗侯 陈篪 刘彦辉 储玉喜 许晓元 张晋 李贻恺 冯蓉 杨标 户波 杨晓滢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82-2301,共20页
本文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相关标准现状,从电池本征安全、储能故障及事故统计、热失控机理及火蔓延机制等方面总结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锂... 本文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相关标准现状,从电池本征安全、储能故障及事故统计、热失控机理及火蔓延机制等方面总结了锂离子电池储能安全评价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锂离子电池单体到储能系统的安全评价数值模拟技术,系统介绍了电池单体到储能系统的安全测试评价技术以及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安全评价技术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储能系统结构的不断升级,储能的安全评价将愈发复杂,现有的评价技术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未来,需要根据储能电池本质安全、电气与消防安全等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与更新安全评价指标,结合仿真、实验手段的进步,明确安全指标阈值,并充分考虑储能系统投运后容量衰减、老化过程伴随的安全性能演变,构建覆盖多体系、多场景、多要素,融合动静态指标的安全性能等级评价体系,发展涵盖“单体-模组-簇-系统-电站”层层分级的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技术。同时,制定国际适用的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标准,为全球储能安全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 安全评价技术 储能安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泥炭林火的小尺度实验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少润 黄鑫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3-620,共8页
有机泥炭土的阴燃是地球上尺度最大的燃烧与火灾现象,可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学术界急需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深入了解泥炭阴燃火灾动力学特性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灭火措施.小尺度的阴燃实验可视为... 有机泥炭土的阴燃是地球上尺度最大的燃烧与火灾现象,可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学术界急需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以深入了解泥炭阴燃火灾动力学特性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灭火措施.小尺度的阴燃实验可视为一个简化的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阴燃林火的机理和特性,因此在文献中被大量地推广和普及.然而,如何针对实验研究的内容进行合适的实验设计,目前仍缺乏科学的参考和指导.本文从点火、火蔓延、熄火和排放4个方向梳理和总结了一些文献中较为常用的阴燃泥炭火实验装置和方法,讨论装置的优缺点并列出实验所需注意的事项.期望为今后阴燃林火实验设计及平台搭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力争使未来的实验装置标准化,以期最终建立针对全球不同地区泥炭火实验的大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 火蔓延 熄火 地下火 火灾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炭阴燃过程气体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志荣 陈玉莹 +1 位作者 林少润 黄鑫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森林火灾中的泥炭阴燃是地球上尺度最大的燃烧现象,会产生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超大规模的碳排放,以及大面积可以跨越国界的有毒雾霾.本文利用小尺度实验探究不同供氧速率对泥炭阴燃过程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特性的影... 森林火灾中的泥炭阴燃是地球上尺度最大的燃烧现象,会产生可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超大规模的碳排放,以及大面积可以跨越国界的有毒雾霾.本文利用小尺度实验探究不同供氧速率对泥炭阴燃过程中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CO和CO_(2)在泥炭热解主导阶段的排放速率最大,而在炭氧化主导的阶段显著减小.当截面供氧速率从8.5 mm/s增长至28 mm/s时,CO和CO_(2)排放因子分别平均增长5倍和6倍.本项研究对理解阴燃林火的排放特性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对改善阴燃林火的监测和预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阴燃 碳排放 供氧速率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光阴燃点火的特性:实验和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少润 王思言 +2 位作者 孙培艺 袁晗 黄鑫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6,共7页
阳光经汇聚后形成的光斑可点燃常见的可燃物,是生活中潜在的火灾风险,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首先通过小尺度实验研究了多层薄纸在汇聚阳光下的阴燃点火现象.实验将直射的太阳光通过一个直径为150 mm、焦距为108 mm的玻璃球汇聚... 阳光经汇聚后形成的光斑可点燃常见的可燃物,是生活中潜在的火灾风险,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首先通过小尺度实验研究了多层薄纸在汇聚阳光下的阴燃点火现象.实验将直射的太阳光通过一个直径为150 mm、焦距为108 mm的玻璃球汇聚后作用在燃料上,并在焦距范围内通过改变薄纸的位置以控制光斑的直径大小(1.5~20.0 mm).实验发现:随着光斑直径减小,燃料内部热传导散热的影响增强,点火所需的临界辐射热通量增大.然后,研究进一步基于开源代码Gpyro建立了阴燃点火和火蔓延的二维模型,成功再现实验现象并验证实验结果.本文量化了太阳聚光后的火灾风险,以期对未来的火灾防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燃 临界热通量 光斑 加热面积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