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科学慈善到专业慈善——社会工作能为慈善事业做什么?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08年第3期4-5,共2页
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西方社... 慈善,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古往今来,慈善引领人们聚集在爱心和信仰的旗帜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关爱民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慈善组织必将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西方社会具有成熟的慈善文化,注重对弱势人群人性价值的终极关怀。社会工作就是从西方慈善救助中发展起来的制度体系,与慈善事业有着重要的渊源。虽然我国当前慈善事业不够发达,慈善文化不够成熟。但是,必定对正在推进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提供丰富的本土养料。 我国《慈善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社会和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作为一项专业的助人制度,社会工作在完善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实践中需要破解的难题。本文特别邀请了社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达至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事业 社会工作 科学 慈善文化 西方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慈善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五:财政与资源 被引量:2
2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11期57-58,共2页
香港的社会服务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提供,而这些非政府机构从财政与资源上看又可分为“政府津助”和“非政府津助”两类。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两类机构的财政与资源情况。
关键词 资源情况 财政 社会工作 香港 非政府机构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与启示: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成元君 陈锦棠 《社团管理研究》 2009年第11期48-53,共6页
香港社会服务组织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社会福利的发送者,而且成为社会权利的倡导者和助人自助的增能者。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服务产值占本地GDP的1.8%,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q... 香港社会服务组织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是社会福利的发送者,而且成为社会权利的倡导者和助人自助的增能者。香港民间社会组织的服务产值占本地GDP的1.8%,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整笔拨款制度"和"服务表现监察制度"的双重管理体制,从资助和监察两方面保证社会组织健康、有序、有效地发展;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注重服务品质的评估,鼓励"官、商、民三方合作",倡导社会组织的创新,积极探索"社会企业"发展道路,进而提高民众社会参与的广度及深度,促进社会共融。这些发展经验,对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对民间组织从监督控制向培育发展的制度转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组织 香港经验 三方合作 社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二:服务类型与内容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香港地区的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十分多元,除传统的家庭及儿童服务、康复服务、安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等,亦与司法、教育、医疗等领域有所链接。笔者博重点介绍几个服务领域。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服务类型 香港地区 内容 青少年服务 儿童服务 康复服务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四: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9期55-56,共2页
随着社会工作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截止2011年3月,香港的注册社工人数已经达到15980人(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2011),其中相当部分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因此,涉及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督... 随着社会工作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截止2011年3月,香港的注册社工人数已经达到15980人(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2011),其中相当部分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因此,涉及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督导、评估与激励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者 持续增长 学生人数 注册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三:评估与问责 被引量:1
6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7期56-57,共2页
在香港,无论是接受政府资助的社会服务机构,还是自筹经费的社会服务机构,都必须面对评估和问责的要求。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接受资助方——政府的评估与问责,而后者更多是向社会公众“交代”。
关键词 问责 评估 社会工作 香港 社会服务机构 政府资助 自筹经费 “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一:教育与注册 被引量:1
7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3期52-53,共2页
核心提示:华语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社会工作实践,对内地有颇多的借鉴。为深层次解读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我们特别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温颖娜。就“教育与注册”、“服务类型与内容”、“服务评估与问责”、“人力资源管理”... 核心提示:华语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社会工作实践,对内地有颇多的借鉴。为深层次解读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我们特别邀请了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温颖娜。就“教育与注册”、“服务类型与内容”、“服务评估与问责”、“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与资源”以及“社会政策”等六方面分别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实践 注册 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语境 服务类型 服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管窥之六:政策篇
8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1年第13期58-59,共2页
与社会工作有关的“政策”,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工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在必要时给服务对象提供信息的社会政策或福利政策,另一类则是与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工本身有关的政策。下面主要简析“综援制度”这项与社工的服务提供关系最... 与社会工作有关的“政策”,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工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在必要时给服务对象提供信息的社会政策或福利政策,另一类则是与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工本身有关的政策。下面主要简析“综援制度”这项与社工的服务提供关系最为密切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政策 社会工作 香港 社会服务机构 服务对象 社会政策 社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依赖视角中的NGO与政府关系——以Y机构“一个社工多个婆婆”现象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温颖娜 《社会工作》 2010年第14期4-8,共5页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思想,从对Y机构"一个社工多个婆婆"现象的分析出发,探讨Y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依赖关系与不对等权力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变这一关系现状的行动策略:资源转化、资源拓展与资源控制。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NGO 政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为本的矫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08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辨析了矫正社会工作和司法矫正的差别,论述了社区为本的矫正社会工作的混合属性、概念和目标,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个案管理模式,提出了中国当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阶段和相应的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
关键词 社区矫正 混合属性 个案管理模式 基本工作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区学校社会工作与教师精神健康服务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立祥 沈文伟 《社会工作》 2012年第5期60-63,共4页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学校教师除了继续扮演好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等常规角色之外,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成为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和心理医生,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和灾害带来的冲击、缓解因地震及一系列次生事件带来的情感的、心理的压...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学校教师除了继续扮演好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等常规角色之外,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成为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和心理医生,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和灾害带来的冲击、缓解因地震及一系列次生事件带来的情感的、心理的压力。灾区学校教师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那么教师自身因地震灾害而带来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压力首先应该得到缓解和释放,然后才能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地震灾后学校教师存在着大量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问题。笔者试图探讨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来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精神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 精神健康 价值观 社会支持 叙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反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1期16-17,共2页
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以其高效、强力的动员,全力保障了灾民的抢救、救助、安置工作,显示出厚重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赞扬政府的高度动员组织能力的同时,可否思考一下,如何切实推动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功效,分担政府处... 汶川大地震后,我国政府以其高效、强力的动员,全力保障了灾民的抢救、救助、安置工作,显示出厚重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赞扬政府的高度动员组织能力的同时,可否思考一下,如何切实推动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发挥功效,分担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压力、任务和功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工作 社会工作 社会服务体系 安置工作 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 组织能力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共同体的建立与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提升——一项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凯 古学斌 《社会工作》 CSSCI 2023年第5期23-40,105,共19页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偏低,而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借助教育行动研究,探究提升社会工作低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偏低,而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借助教育行动研究,探究提升社会工作低年级学生专业认同的方法和路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项维度来理解专业认同,以实践共同体为行动设计的理论框架,通过规划、启动、发展和巩固实践共同体,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实践项目,获得专业成长。研究发现,在实践共同体中,低年级学生从个体的学习者转化为共同体的实践者,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得以深化和拓展;通过与教师及高年级学生建立联结,对专业的情感认同逐渐增加,认为自己是专业的一分子;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对专业的行为认同得以强化。其中,情感认同是转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于理解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寻求提升专业认同的改变途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 实践共同体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机构督导培养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华栋 沈文伟 《社会工作》 2012年第8期31-33,共3页
督导制度的建立与督导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社工服务质量与成效的必要环节。国内现有一线社工晋升督导、高校教师兼职督导、境外经验社工督导、专业外督导四种类型的督导,但对于本土督导来说,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实务经验及督导经验的不足。本... 督导制度的建立与督导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社工服务质量与成效的必要环节。国内现有一线社工晋升督导、高校教师兼职督导、境外经验社工督导、专业外督导四种类型的督导,但对于本土督导来说,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实务经验及督导经验的不足。本文探讨机构督导应当通过营造一个成长的环境,发展良性的督导关系,建立清晰的督导结构,构建良好的学习模式,运用多元化的督导技巧,注重面对面的交流,理解情境和个体的特性等方式,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机构督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机构督导 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如何服务孤儿
15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5期7-8,共2页
谈到四川灾区孤儿的社会服务,是让人心痛和沉重的事情。但是,我们确实需要面对这个群体,并借此机会彻底反思现行的孤儿社会福利服务。实际上,中国狭义的特殊儿童社会服务,一直是指民政系统通过社会福利院提供的针对孤、残儿童住院... 谈到四川灾区孤儿的社会服务,是让人心痛和沉重的事情。但是,我们确实需要面对这个群体,并借此机会彻底反思现行的孤儿社会福利服务。实际上,中国狭义的特殊儿童社会服务,一直是指民政系统通过社会福利院提供的针对孤、残儿童住院服务,也包括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时期的“五保”服务中的针对孤残儿童的社会服务。这个孤残儿童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两重含义:它既是城乡二元的服务责任归集方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体系 孤儿 社会工作 社会福利服务 社区集体经济 特殊儿童 孤残儿童 社会福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化前景下社工教育的回应——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
16
作者 古学斌 《社会工作》 2007年第04S期6-8,共3页
主持人语:从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内地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国有近200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教育开展可谓如火如荼,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内地没社会工作的明确岗位的背... 主持人语:从北京大学等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起,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内地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国有近200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教育开展可谓如火如荼,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内地没社会工作的明确岗位的背景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教育 中国内地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社工教育 职业化 回应 北京大学 发展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26
17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员心理社会干预的行动研究——以8·3鲁甸地震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社工站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婉秋 沈文伟 刘桂昌 《社会工作》 2017年第6期85-97,112,共14页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8·3鲁甸地震,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的行动研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灾后伤员心理救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尝试,期待研究结果...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8·3鲁甸地震,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的行动研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灾后伤员心理救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尝试,期待研究结果能对灾后社会工作和灾害管理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社会心理 跨专业 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欺骗:通过欺骗自己更好地欺骗他人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陆慧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5-1278,共14页
心理学的研究几乎都把自欺看作一种个体特质,主要探讨自欺对个体自身的作用。而在进化的理论框架中,自欺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欺骗其他个体。由于直接欺骗有可能被对方识破,个体把自己欺骗之后就可以"诚实地"... 心理学的研究几乎都把自欺看作一种个体特质,主要探讨自欺对个体自身的作用。而在进化的理论框架中,自欺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欺骗其他个体。由于直接欺骗有可能被对方识破,个体把自己欺骗之后就可以"诚实地"向对方传递错误信息而不被察觉。这就把自欺定义为人际间而非个体内的概念。本文系统地阐述人际间自欺的概念和思路,并为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一套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在理论上,由于难以区别通过自欺的欺骗和直接的欺骗,本文提出一系列假设和条件来证明自欺的存在,这些条件包括欺骗双方的地位高低、道德高低、和人数多寡。因为自欺是用来应付高欺骗探测压力的,上述条件可以反映被骗对象的欺骗探测能力的高低。在方法上,本文提出采用两次回忆的方式来展现自欺,第一次回忆时欺骗动机存在,个体在诚实的状态下提供较少真实信息,第二次回忆时欺骗动机消失,个体可以提供较多真实信息,通过比较两次回忆内容的差异来验证自欺的存在。这一操作方法突破了个体间自欺因缺乏操作定义而无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屏障,为人们探讨人际间自欺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欺骗 欺骗 进化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域下的家庭暴力及其成因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卫小将 张永光 《社会工作》 2006年第10期25-28,共4页
迈入新世纪,家庭暴力的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不仅指在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如“事实家庭”、“同性恋家庭”、“离异家... 迈入新世纪,家庭暴力的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不仅指在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如“事实家庭”、“同性恋家庭”、“离异家庭”、“准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从狭义上讲,特指发生在上述广义家庭中对女性所实施的一切暴力和虐待行为。对此,尝试用一种新的视域(宗教、社会和两性冲突等)来探讨家庭暴力的成因,对于增进妇女权益,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特征 成因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