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曲面光学虚拟制造与检测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雪 王尔祺 +1 位作者 李荣彬 张志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85-490,共6页
自由曲面光学产品设计、制造与检测的工艺流程,通常采取试凑法逐次逼近。由于加工-检测-再加工,循环往复,既费时,成本又高,产生了瓶颈问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本文运用虚拟制造技术,提出光学虚拟制造的基本构想,即虚拟制造系统结构模型,... 自由曲面光学产品设计、制造与检测的工艺流程,通常采取试凑法逐次逼近。由于加工-检测-再加工,循环往复,既费时,成本又高,产生了瓶颈问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本文运用虚拟制造技术,提出光学虚拟制造的基本构想,即虚拟制造系统结构模型,给出光学系统虚拟原型的构成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虚拟检测系统的构成,讨论光学成像质量的仿真检测以及敏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虚拟制造与检测技术,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优化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技术与仪器 自由曲面光学 虚拟制造技术 像质仿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方法的造纸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区间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雨沙 周建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造纸行业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工业之一。精准的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对开发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造纸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鉴于造纸过程中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方法... 造纸行业是我国高碳排放的主要工业之一。精准的二氧化碳排放预测对开发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造纸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鉴于造纸过程中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方法的造纸过程二氧化碳区间预测模型,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数据进行信号分解,采用贝叶斯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O-BPNN)建立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分位数回归(QR)构建区间预测模型。本研究通过采集实际生产数据和建立基于VMD-BO-LSSVM-QR的对比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准确度高,R^(2)为0.9936,预测区间置信概率为0.8924,显著优于对比模型,对造纸工业生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过程 二氧化碳排放 区间预测模型 建模与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控制的公交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
3
作者 杨城城 高坤 +4 位作者 金盛 白聪聪 戎栋磊 高熙 沈辛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5-1766,共12页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模型;考虑乘客需求、车头时距保持规则、串车现象、交叉口不停车约束、速度边界及充电时长边界,基于规则方法构建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优化模型,使CEBs在保持良好运行效率与秩序的同时,能够灵活调整停站时长以进行静态无线充电.基于实际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几乎不影响CEBs总体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增加85%的静态无线充电时长.通过适用性与敏感性分析,为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网联电动公交 干线信号协调 静态无线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实践特征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倩倩 陈强 +1 位作者 荣俊美 邢窈窈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共10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新发展背景下,更应深刻认识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治理框架及特征。从治理原则、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逻辑、治理目标、能力体现、动能所在构建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理论框架;从需求牵引、实现路径、创新风险、多元目标、价值导向、参与模式给出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特征。此外,进一步从科技产业、市场制度、国际格局、创新过程、风险管控等方面理清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的实践特征,研究发现可从韧性、张力、活力、弹性四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治理 理论框架 实践特征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机交互移动检测机器人导航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湉 范峻铭 郑湃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7-1594,共8页
在工业制造领域,移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作业安全和效率的关键。然而,现有的机器人系统只能完成预定义的导航任务,无法适应非结构化场景。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人机交互移动检测机器人导航方法,可代... 在工业制造领域,移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提高作业安全和效率的关键。然而,现有的机器人系统只能完成预定义的导航任务,无法适应非结构化场景。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人机交互移动检测机器人导航方法,可代替操作人员进入工业环境中的危险区域进行检测,并且可以根据人类自然语言指令完成复杂的导航任务。首先,通过高分辨率网络(HRNet)模型进行场景语义分割,并在点云融合阶段将语义分割结果渲染到重建的三维场景网格模型中,得到三维语义地图;然后利用大语言模型让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指令,并根据创建的三维语义地图生成Python代码控制机器人完成导航任务。最后,通过一系列非结构化场景下的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大语言模型 视觉语言导航 智能制造 工业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景对象检测和回归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
6
作者 肖剑 刘天元 +1 位作者 吴祥 吉根林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视频异常检测在智能安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生成模型的方法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这类方法通常涉及较多的参数,且往往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对象... 视频异常检测在智能安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生成模型的方法以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然而,这类方法通常涉及较多的参数,且往往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景对象检测和回归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FODR-VAD).首先,利用目标检测器检测前景对象并构建以对象为中心的时空立方体.其次,采用随机乱序的方法构造伪异常数据.最后,将单分类视频异常检测问题转换为回归任务,在有监督学习范式下优化特征表示.在模型训练参数量小于1 M,使用不到一半训练集的前提下,所提出的方法在UCSD Ped2、CUHK Avenue和ShanghaiTech数据集上的Micro-AUC分别是99.09%、88.16%和78.47%.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保证较高异常检测能力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对训练数据的需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伪异常 监督学习 回归 时空立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光学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荣彬 张志辉 +2 位作者 杜雪 孔令豹 蒋金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突破传统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将自由曲面引入光学成像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成像质量和能量的传输效率;采用先进数控超精密制造技术加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解决了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加工的技术瓶颈。开发了自由曲面控制网格的... 突破传统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将自由曲面引入光学成像系统中,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成像质量和能量的传输效率;采用先进数控超精密制造技术加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解决了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加工的技术瓶颈。开发了自由曲面控制网格的节点矢量的精确计算方法,以及多轴超精密数控加工光学自由曲面的自动编程及其刀具轨迹仿真系统,建立了自由曲面三维拓扑预测模型与优化系统,研发了多个自由曲面测量及评估方法,并搭建了自由曲面光学设计、加工、测试一体化的集成平台。上述核心技术有助解决国际上对复杂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在超精密加工及纳米级表面测量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推动了超精密加工及纳米测量领域内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自由曲面 超精密加工 曲面测量 光学设计 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合成金属间化合物激光合金化层的组织及抗磨性能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松 张春华 +2 位作者 文效忠 刘常升 才庆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近等原子比的NiTi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连续波高功率Nd-YAG激光器在6061Al合金表面制备了Ni-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改性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形貌、结构... 以近等原子比的NiTi合金粉末为原料,利用连续波高功率Nd-YAG激光器在6061Al合金表面制备了Ni-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改性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形貌、结构、成分、硬度分布及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激光表面改性层主要由Ni3Al和TiAl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采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和激光处理工艺参数,可控制改性层产生孔洞和裂纹倾向,从而获得与基体具有良好冶金结合的致密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激光改性层;与此同时,Ni-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改性层可有效地改善铝合金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合金化 金属间化合物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的LED路灯透镜的设计 被引量:26
9
作者 蒋金波 杜雪 李荣彬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9-594,共6页
LED的二次光学元件设计对LED路灯的配光及光学输出效率至关重要。良好的道路照明要求LED路灯的配光为长方形的光型,路灯发出的所有光刚刚可以覆盖住马路,而马路之外的光污染几乎为零。非对称自由曲面二次光学元件的采用可以使LED路灯的... LED的二次光学元件设计对LED路灯的配光及光学输出效率至关重要。良好的道路照明要求LED路灯的配光为长方形的光型,路灯发出的所有光刚刚可以覆盖住马路,而马路之外的光污染几乎为零。非对称自由曲面二次光学元件的采用可以使LED路灯的长方形配光直接在单个LED模组上完成。整体路灯只需要将这些LED模组阵列按照相同方向简单地排列即可,从而可以简化路灯机构、散热及控制电源的设计。介绍了LED路灯的光学设计,及一种用于LED路灯的自由曲面二次光学透镜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路灯 自由曲面 二次光学元件 配光 道路照明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手机背光模组的轮廓渐变V-槽形自由曲面结构的新颖设计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金波 杜雪 +1 位作者 李荣彬 张志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基本上为单面网点(球型微透镜阵列)的结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手机用导光板的设计,其采用一面为网点结构,另一面为轮廓渐变的V槽形结构的自由曲面,以使导光板的配光更加合理。模拟结果显示,导光板...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机背光源的导光板基本上为单面网点(球型微透镜阵列)的结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手机用导光板的设计,其采用一面为网点结构,另一面为轮廓渐变的V槽形结构的自由曲面,以使导光板的配光更加合理。模拟结果显示,导光板照度比单面网点的导光板要高出1倍左右。采用这样的结构,背光模组中至少可以少用一层3M公司的增亮膜(棱镜膜),使背光模组的成本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导光板 增亮膜 网点 V-槽 自由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自由曲面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荣彬 杜雪 +2 位作者 张志辉 高栋 赵伟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光学自由曲面是指非对称性、不规则、不适合用统一的光学方程式来描述的光学曲面。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在光电产品及光通讯产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多轴超精密金刚石机床加工光学自由曲面 ,可达到亚微米级形状精度和纳米级表面粗糙的高... 光学自由曲面是指非对称性、不规则、不适合用统一的光学方程式来描述的光学曲面。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在光电产品及光通讯产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采用多轴超精密金刚石机床加工光学自由曲面 ,可达到亚微米级形状精度和纳米级表面粗糙的高精度水平。文章介绍了光学自由曲面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在光电产品领域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光学自由曲面 刀具轨迹生成器 光电产品 光通讯产品 金刚石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松 张春华 +3 位作者 张宁 于莉丽 刘常升 Man H C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共4页
根据激光熔覆的特点,建立了移动激光高斯热源作用下三维激光熔覆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温度场模拟等温线呈椭圆形,在移动热源的前方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较大,热源后方的... 根据激光熔覆的特点,建立了移动激光高斯热源作用下三维激光熔覆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温度场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温度场模拟等温线呈椭圆形,在移动热源的前方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较大,热源后方的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较小。采用高功率连续波Nd:YAG激光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SiC陶瓷粉末,形成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改性层,熔覆层除含有Al,SiC之外,还含有少量的Al4C3,Al4SiC4相,通过熔覆层组织形貌观察及相结构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材料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温度场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春华 张宁 +2 位作者 张松 刘常升 Man H C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3期267-270,284,共5页
利用连续波Nd:YAG固体激光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SiC陶瓷粉末,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6061铝合金激光熔覆过程中热量传递及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三维单元,并考虑了材料热物性的非线性及对流和辐射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有... 利用连续波Nd:YAG固体激光在6061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SiC陶瓷粉末,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6061铝合金激光熔覆过程中热量传递及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三维单元,并考虑了材料热物性的非线性及对流和辐射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得出了熔覆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分布模拟图.结果表明,温度场模拟等温线呈椭圆形,在移动热源的前方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较大,热源后方的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较小,熔池内最高温度与激光扫描速度、光斑半径均成反比,与激光功率成正比.模拟结果为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激光熔覆 金属基复合材料 温度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抛光自由曲面光学的表面生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志辉 何丽婷 +1 位作者 孔令豹 李荣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6-501,共6页
超精密抛光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制造高精度、高品质的自由曲面光学加工技术。该技术可突破其他自由曲面加工技术的限制,如飞刀铣削和快刀伺服加工的低效、非铁材料的局限等。然而,对超精密抛光中表面生成机理的理解,目前还不完善。探讨了... 超精密抛光是一种新兴的用于制造高精度、高品质的自由曲面光学加工技术。该技术可突破其他自由曲面加工技术的限制,如飞刀铣削和快刀伺服加工的低效、非铁材料的局限等。然而,对超精密抛光中表面生成机理的理解,目前还不完善。探讨了超精密抛光过程中加工策略对表面生成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抛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抛光表面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加工过程条件及抛光策略的适当选择。抛光加工不仅可用于去除其他加工方式所产生的不利性刀纹,还可以产生功能性应用的结构性表面。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超精密抛光自由曲面光学的表面生成机理,以及优化超精密抛光的表面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生成 超精密抛光 自由曲面光学 加工策略 过程规划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无缺陷退货的在线商品信息发布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涛 李刚 +1 位作者 罗美玲 黄冯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消费者网络购物面临的不确定性往往导致非质量原因的退货。合理发布产品信息,并提供退货保障,是网络零售商促进消费者购买和提高利润的有效策略。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了产品信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和退货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在垄... 消费者网络购物面临的不确定性往往导致非质量原因的退货。合理发布产品信息,并提供退货保障,是网络零售商促进消费者购买和提高利润的有效策略。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了产品信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和退货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在垄断和竞争情形下的产品信息发布决策问题,发现垄断性零售商的最优信息发布策略和竞争性零售商在发布产品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方面的均衡策略均取决于产品价值和退货成本特征,提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基于产品特征的在线商品信息发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产品信息发布 博弈论 无缺陷退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气体氮化改性NiTi形状记忆合金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松 张春华 +2 位作者 王强 文效忠 刘常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9-744,共6页
为了提高生物医用材料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生物活性,采用高功率连续波Nd:YAG激光辐照,在置于N2反应室中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TiN激光改性层,考察改性层在37℃模拟人体体液SBF溶液中类骨磷灰石的形成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 为了提高生物医用材料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生物活性,采用高功率连续波Nd:YAG激光辐照,在置于N2反应室中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TiN激光改性层,考察改性层在37℃模拟人体体液SBF溶液中类骨磷灰石的形成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损失谱仪、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研究和分析样品表面沉积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及沉积物的结构随沉积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激光改性层表面类骨磷灰石沉积层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气体氮化可显著改善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体外模拟环境条件下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其在37℃SBF溶液中沉积物成分与人体内磷灰石成分接近,Ca、P摩尔比为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激光表面改性 SBF溶液 类骨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凝处理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华 张卓 +2 位作者 张松 韩忠 文效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4,28,共4页
采用高功率连续波固体Nd:YAG激光器,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利用SRVⅢ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激光熔凝处理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磨痕形貌及磨损产... 采用高功率连续波固体Nd:YAG激光器,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利用SRVⅢ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激光熔凝处理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磨痕形貌及磨损产物成分;用形貌仪测量样品表面磨痕深度,并对磨损体积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NiTi合金相比,熔凝层摩擦系数,磨损体积均显著降低,表明激光熔凝处理提高了Ni-Ti合金的耐微动磨损性能。NiTi合金微动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氧化和磨粒磨损,而Ni-Ti合金激光熔凝层磨损机制主要以疲劳剥层理论及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激光表面熔凝 微动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数控抛光碳化硅表面去除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卓霖 李荣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229,共8页
计算机数控精密机械抛光技术是制造高精度、高质量光学元件表面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对于碳化硅材料表面去除特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航天航空领域中,陶瓷类材料碳化硅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计算机数控精密机械抛光技术,根据一系... 计算机数控精密机械抛光技术是制造高精度、高质量光学元件表面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对于碳化硅材料表面去除特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航天航空领域中,陶瓷类材料碳化硅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计算机数控精密机械抛光技术,根据一系列的抛光实验,研究并总结出碳化硅材料表面的去除机理。基于选择不同等级的四种变量参数:抛光磨头转速、抛光压力、磨头补偿量和抛光头角度,分析碳化硅材料表面的去除趋势。采用Taguchi方法可以有效优化实验设计参数、减少实验整体次数。结果表明:文中总结出对应的抛光参数组合和材料表面的去除特性,确保加工出高质量表面的碳化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抛光 表面质量 去除特性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建平 龚亚琦 邓泽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5,共3页
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致动性和传感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IPMC在静电压作用下的机械特性,在交变电压作用下挠曲变形饱和状态与驱动电压和频率的关系,描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它的致动机... 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致动性和传感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IPMC在静电压作用下的机械特性,在交变电压作用下挠曲变形饱和状态与驱动电压和频率的关系,描述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关键技术,分析它的致动机理。介绍了IPMC作为人工智能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由它制作的致动器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未来研究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薄膜 电驱动 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微波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涛 C.T.Wong +4 位作者 C.Y.Tang L.N.Zhang 谭勇 安斯耀 高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微波烧结工艺制作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以及医疗行业标准YY/T 0127.1-93、YY/T0279-1995所规定的方... 目的:初步评价微波烧结工艺制作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以及医疗行业标准YY/T 0127.1-93、YY/T0279-1995所规定的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体内与体外试验,分别为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以及黏膜刺激试验。结果: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致敏试验显示无皮肤致敏性,溶血率3.2%,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对仓鼠颊黏膜无刺激作用。结论:采用微波快速烧结工艺处理的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复合涂层材料显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羟基磷灰石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