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联合决策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加福 Yung Kai-leung 刘士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60,共7页
考虑全球制造环境下单产品在多个供应商和多个用户之间的联合物流决策问题,包括供应商指定的生产任务、生产批量、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年运输量和订货批量.联合决策过程可以看作是两层决策,其中第一层是供应商指定的生产任务和生产批量... 考虑全球制造环境下单产品在多个供应商和多个用户之间的联合物流决策问题,包括供应商指定的生产任务、生产批量、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年运输量和订货批量.联合决策过程可以看作是两层决策,其中第一层是供应商指定的生产任务和生产批量的联合决策(APLS),第二层是运输和订货批量的联合决策(TOQ).因此,提出了基于两层分解的启发式算法来求解这样的联合决策模型(JDM).结合实际例子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基于两层分解的启发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决策 生产分销合作 启发式算法 两层分解 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应东 卢静 +2 位作者 孙澄川 陈子斌 谢晖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34,67,共17页
冷喷涂增材制造(CS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气动加速-固态沉积”的工艺特性,以及增材效率高、成形尺寸规模不受限等应用优势,已逐渐成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新热点。通过将CSAM技术与包括选区激光熔化(SLM... 冷喷涂增材制造(CS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气动加速-固态沉积”的工艺特性,以及增材效率高、成形尺寸规模不受限等应用优势,已逐渐成为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新热点。通过将CSAM技术与包括选区激光熔化(SLM)、选区电子束熔化(SEBM)、电弧熔丝沉积(WAAM)、激光金属直接成形(LMDF)以及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在内的几种典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制造效率及成本、成形尺寸规模、成形精度、产品机械性能及工艺适用材料等方面的分析对比,并总结了CSAM在当下增材制造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基于改善CSAM目前存在成形质量欠佳、复杂结构成形能力不足等问题,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关于CSAM工艺研究、喷涂部件改良以及喷涂策略创新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此外,针对CSAM技术现阶段在旋转增材成形、自由增材成形、损伤修复及再制造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讨论。最后,提出了CSAM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其在快速增材制造方面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增材制造 金属 制造效率 成形质量 喷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光学透镜注射成型误差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杜雪 王尔祺 +1 位作者 李荣彬 张志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4-688,共5页
自由曲面光学透镜注射成型误差对其光学性能将产生直接影响。注射成型过程中,注射工艺参数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型误差的大小。为了获得高精密度的光学元件,就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等主要工... 自由曲面光学透镜注射成型误差对其光学性能将产生直接影响。注射成型过程中,注射工艺参数组合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型误差的大小。为了获得高精密度的光学元件,就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注射成型误差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注射温度与模具温度,同时采用高压注射、高压保压以及快速保压工艺,可显著降低注塑工件的体积收缩率,显著提高面形精密度,其光学表面面形误差小于0.1μm。可为注射工艺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技术与仪器 自由曲面光学 塑料透镜 注射成型误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法制备羟基磷灰石/TiO_2复合涂层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明玉 蔡文迪 +1 位作者 孙岚 张正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6-169,共4页
钛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具有耐腐蚀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是没有生物活性。以医用钛合金Ti-6Al-4V为基体,利用微波烧结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HA/TiO_2)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模拟体液(S... 钛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具有耐腐蚀和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是没有生物活性。以医用钛合金Ti-6Al-4V为基体,利用微波烧结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成功制备出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HA/TiO_2)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模拟体液(SBF)对涂层表面形貌、成分、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HA和TiO_2组成的涂层在基体表面分布均匀,并可以在基体表面观察到针状、片状的HA。SBF实验结果观察到,HA在经过涂层的钛合金基体表层持续沉积,形成了更加均匀的片层、针状表层结构,而相比之下没有涂层的钛合金表面仅仅形成了容易脱落的块状表层结构。实验结果说明,表面复合涂层的存在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为骨细胞的进一步粘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羟基磷灰石 钛合金 HA/TiO2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自由度微操作平台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杨民 李祥春 +1 位作者 徐洪业 丁冰晓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5-2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为驱动装置,以新型二级杠杆放大机构作为放大器来扩大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行程,在功能上可以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的微米范围内移动。首先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 提出了一种新型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为驱动装置,以新型二级杠杆放大机构作为放大器来扩大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行程,在功能上可以实现X轴、Y轴以及Z轴方向的微米范围内移动。首先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该三自由度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计算了该机构的理论固有频率,最后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微操作平台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的理论固有频率与有限元仿真分析中的第一阶模态结果相比其误差率仅为2.54%,验证了固有频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C 二级杠杆放大机构 微操作平台 动力学 固有频率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3-PRC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祥春 李杨民 +1 位作者 丁冰晓 徐洪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9-714,共6页
采用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器设计了一种带有二级杠杆放大机构的3-PRC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能实现空间三自由度的微小平移运动,放大机构的理论与有限元仿真分析放大倍数分别为8.772和8.245。首先采用矢量法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得... 采用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器设计了一种带有二级杠杆放大机构的3-PRC柔性并联微操作平台,该平台能实现空间三自由度的微小平移运动,放大机构的理论与有限元仿真分析放大倍数分别为8.772和8.245。首先采用矢量法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得到了其运动学正、逆解和雅克比矩阵。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并绘制了平台的工作空间,最后对机构的解耦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机构的耦合性误差小,可以实现空间三自由度微纳米级别的运动,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和良好的运动解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微操作平台 二级杠杆放大机构 运动学 工作空间 解耦性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学微结构表面的高效自适应飞刀切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佩铮 杜雪 +2 位作者 孙占文 王素娟 徐诗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45-1856,共12页
为了实现红外光学微结构表面的高效、高精度、低损伤加工,提出了一种超精密自适应飞刀切削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根据飞刀切削的运动学特性,建立了飞刀切削塑性加工模型。以最大切屑厚度始终小于脆塑转变临界为原则,根据微结构表面的... 为了实现红外光学微结构表面的高效、高精度、低损伤加工,提出了一种超精密自适应飞刀切削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根据飞刀切削的运动学特性,建立了飞刀切削塑性加工模型。以最大切屑厚度始终小于脆塑转变临界为原则,根据微结构表面的局部形貌特征,采用迭代算法规划出具有动态变化进给速度的刀具轨迹。最后,将所提出方法与传统飞刀切削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自适应飞刀切削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实验成功在单晶硅材料上加工了无脆性断裂的微沟槽,表面粗糙度达到18 nm。与传统飞刀切削方法相比,超精密自适应飞刀切削方法在不降低进给速度的前提下,避免了脆性断裂,加工效率是传统方法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材料 超精密飞刀切削 微结构 自适应调速 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沌游走表示法的种系发生树构建
8
作者 陈勃 季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56-2960,共5页
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中种系发生树构建这一重要课题的需要,利用DNA碱基序列的频度混沌游走表示法,提出一种碱基序列自重复性的度量和一种序列间相关性的度量,并由此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此种相关性为依据的聚类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通... 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中种系发生树构建这一重要课题的需要,利用DNA碱基序列的频度混沌游走表示法,提出一种碱基序列自重复性的度量和一种序列间相关性的度量,并由此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此种相关性为依据的聚类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通过GenBank中获取的线粒体DNA数据构建了一棵包含20个物种的种系发生树。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提出的度量方法以及聚类方法在种系发生树构建问题上的有效性。此外,由于这种方法使用碱基序列的图形表示法,而非传统的串形表示法,避免了建树过程中序列间联配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系发生树 混沌游走表示法 聚类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