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吸附器中强化热传导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冬生 汪立军 +2 位作者 康新宇 谭盈科 王盛卫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针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循环过程中,吸附剂热传导性能低的特点,研究采用高分子复合强化吸附剂提高其传热性能。发现少量导热高分子材料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导热网,可使吸附剂的有效导热系数提高2—4倍,且吸附性能变化不大。
关键词 太阳能 吸附制冷 吸附剂 强化热传导 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船舶机舱火灾研究现状 被引量:39
2
作者 邹高万 刘顺隆 +1 位作者 周允基 郜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6-79,共4页
分析了船舶机舱失火的原因和机舱火灾的特点 ,对我国船舶机舱火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对机舱火灾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机舱火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 ,表达了船舶机舱火灾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 船舶工程 火灾事故 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建筑系统性能诊断和优化 被引量:29
3
作者 肖赋 范成 王盛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1-187,共7页
现代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普遍安装了先进的建筑自动化系统(BAS),用于自动监测和控制各种建筑系统。BAS中存储着庞大的建筑实际运行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很少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旨在研究新兴的数据挖掘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分析... 现代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中普遍安装了先进的建筑自动化系统(BAS),用于自动监测和控制各种建筑系统。BAS中存储着庞大的建筑实际运行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很少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旨在研究新兴的数据挖掘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处理庞大的BAS数据,从而发现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提高建筑系统性能。通过分析建筑领域内常用的诊断和优化方法,总结建筑性能诊断和优化通常所需的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而建立数据挖掘获得的典型知识与建筑专业知识的普适关联。同时,本研究着力于建立一套可靠而灵活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建筑运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框架。该框架可兼容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并在不同建筑的BAS中实施。报告了利用该框架分析香港最高建筑环球贸易广场的BAS数据的案例。结果显示数据挖掘技术在识别建筑典型能耗模式、建立鲁棒能耗预测模型,诊断制冷空调系统运行状况方面表现优异,在处理复杂庞大的建筑运行数据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建筑系统性能 预测 优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节能控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晋欣桥 夏凊 +1 位作者 周兴禧 王盛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7-512,523,共7页
在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局部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种实时的优化控制方案 .其一是利用变风量末端风门开度的信号 ,将它们作为各区域相对负荷的指示信号 ,对送风温度进行实时优化 ;其二是针对周边区域采用定风量末端控制太阳辐射热负荷的... 在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局部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种实时的优化控制方案 .其一是利用变风量末端风门开度的信号 ,将它们作为各区域相对负荷的指示信号 ,对送风温度进行实时优化 ;其二是针对周边区域采用定风量末端控制太阳辐射热负荷的空调系统 ,根据周边区域相对负荷大小 ,实时优化定风量末端的开 /停控制 .经过多种气象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案同常规的控制方案相比 ,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前提下前者有较好的节能作用 .系统在部分负荷情况下、特别是较小负荷下同时采用两种优化方案不仅能够节约较多的能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 变区量空调系统 送风温度 节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曾文茹 李疏芬 周允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16,共5页
概述了有关 PMMA热解研究的情况 ,着重阐述了 PMMA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的热解机理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 PMMA热解动力学和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降解 研究进展 热降解动力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动力学积分-微分法研究聚苯乙烯热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文茹 周允基 +2 位作者 霍然 姚斌 李元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165,共4页
首次采用积分-微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非等温热解动力学.通过比较同一机理函数的微分:和积分法结果,推测了聚苯乙烯热解所遵循的机理及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在氮气中聚苯乙烯有一个失重阶段,温度范围282.9℃~398.... 首次采用积分-微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聚苯乙烯非等温热解动力学.通过比较同一机理函数的微分:和积分法结果,推测了聚苯乙烯热解所遵循的机理及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在氮气中聚苯乙烯有一个失重阶段,温度范围282.9℃~398.2℃,在此范围内约有96%聚苯乙烯发生了分解.其最大失重速率发生在372.4℃。积分一微分法拟合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在氮气中的热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其动力学模型方程式为:da/dt=Aexp(-E/R71)(1-α)。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99.2kJ/mol.lnA为3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非等温动力学积分一微分法 热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触发闪电中的M分量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阳 郄秀书 +5 位作者 陈明理 孔祥贞 张广庶 张彤 张廷龙 冯桂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8-517,共10页
利用2005-2008年期间在山东开展的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所观测到的通道底部电流、不同距离垂直电场及高速摄像光学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10次回击之后的33次M分量电流波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的M分量电流波形具有较对称的结构特征,峰... 利用2005-2008年期间在山东开展的人工触发闪电试验中所观测到的通道底部电流、不同距离垂直电场及高速摄像光学资料,对人工触发闪电10次回击之后的33次M分量电流波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典型的M分量电流波形具有较对称的结构特征,峰值电流的几何平均值为743 A(标准偏差为0.55);波形10%~90%上升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241μs(标准偏差为0.46);M分量的半峰值宽度的几何平均值为318μs(标准偏差为0.36);M分量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1.1 ms(标准偏差为0.24)。人工触发闪电的回击与其后发生的M分量相比,波形明显偏窄,M分量的幅值明显小于回击。对M分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分量的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3个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上升时间与半峰值宽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73;持续时间和半峰值宽度的相关系数为0.7。M分量的峰值电流与半峰值宽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45和-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触发闪电 回击 连续电流 M分量 电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宇空调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实时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晋欣桥 夏凊 +1 位作者 周兴禧 王盛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41-745,共5页
针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 ,从系统的层次上综合考虑其运行特性、室内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 ,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在线能量优化管理和控制方案 .它采用基于物理模型的自适应在线仿真器来预测系统的变化响应 ,并应用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以... 针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 ,从系统的层次上综合考虑其运行特性、室内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 ,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在线能量优化管理和控制方案 .它采用基于物理模型的自适应在线仿真器来预测系统的变化响应 ,并应用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以及模型的自校正技术 ,以基因遗传算法为优化方法在线优化下位机控制器的设计值 ,从而达到优化系统控制的目的 .与传统的固定设定控制方案在仿真程序中进行测试和比较表明 ,它在保证室内舒适性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空调 能量管理 控制 在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水系统实时在线优化控制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孟华 王盛卫 龙惟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0-674,共5页
针对集中空调水系统,将模型层次、模型特性及参数辨识有机结合,建立了系统层次实时在线的优化控制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简单物理特性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模型参数在线辨识,能通过自校正式的在线仿真对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特性进行实时预测.
关键词 空调系统 自适应技术 优化控制 预测模型 实时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燃烧特性以及CO和CO_2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文茹 李疏芬 周允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质谱、色谱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自由基聚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燃烧过程中CO和CO2 的生成机理及恒温条件下的燃烧情况。结果表明 ,在有氧条件下 ,自由基聚合的PMMA的解聚方式有三种 ,除了链末端的双键断裂和主链上的无规则C—... 采用质谱、色谱和锥形量热仪研究了自由基聚合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燃烧过程中CO和CO2 的生成机理及恒温条件下的燃烧情况。结果表明 ,在有氧条件下 ,自由基聚合的PMMA的解聚方式有三种 ,除了链末端的双键断裂和主链上的无规则C—C键的断裂外 ,还存在侧链酯基的断裂 ,其主要产物为CO2 和CH3 OH ;在燃烧过程中 ,单体MMA的氧化为主要的耗氧反应 ,其产物为CO2 和少量的CO ,并且CO2 和CO的产率与反应温度以及样品的厚度基本无关 ,通过耗氧量估算得出 ,PMMA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热效应大约为 2 2 9M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解聚反应 燃烧特性 CO CO2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V对建筑墙体得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杨洪兴 季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建立了光伏墙体一体化( P V W A L L)结构中的传热模型,重点模拟 P V W A L L 的得热量,并与无 P V 阵列普通墙体的得热作比较。研究表明, P V W A L L 不仅利用墙体发电,且可大大降低夏季墙体得热... 建立了光伏墙体一体化( P V W A L L)结构中的传热模型,重点模拟 P V W A L L 的得热量,并与无 P V 阵列普通墙体的得热作比较。研究表明, P V W A L L 不仅利用墙体发电,且可大大降低夏季墙体得热,从而降低空调冷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V PV-墙 得热 光伏墙体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电池新材料新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洪兴 郑广富 +1 位作者 文卓豪 安大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7,共7页
该文叙述了发展低成本、高效率太阳电池光伏有源材料CuIn1 xGaxSe2 (CIGS)和新式薄膜电淀积技术的优点。详细报告了该研究项目采用的新式CIGS薄膜电淀积的整个实验制作过程 ,给出了在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基金资助下的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该文叙述了发展低成本、高效率太阳电池光伏有源材料CuIn1 xGaxSe2 (CIGS)和新式薄膜电淀积技术的优点。详细报告了该研究项目采用的新式CIGS薄膜电淀积的整个实验制作过程 ,给出了在香港政府创新科技基金资助下的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实验结果已证明 :采用这种简单而新颖的电淀积方法能制得光伏用的多晶半导体CIGS薄膜材料。通过测试确定了这种材料具有四方晶体结构、特征峰为 (112 ) ,(2 0 4,2 2 0 )的多晶CIGS材料。已测得连续分布的薄膜层厚约 1 6 μm ,晶粒的平均大小约 2 μm长 ,具有太阳电池所需的材料质量。实验还证明 :此法可重覆生产出厚度和质量相近的CIGS薄膜。该文也做了有关技术的讨论和分析。这种新式的材料和薄膜技术对生产商品化低成本、高效率薄膜太阳电池无疑是非常有希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1-xGaxSe2(CIGS) 光伏材料 电淀积 薄膜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等转化率法研究聚苯乙烯热解反应活化能与转化率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文茹 姚斌 +1 位作者 宗若雯 周允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131,共4页
首次采用非线性等转化率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在氮气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热重曲线,通过程序拟合得到了热解过程中活化能Eα与转化率α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氮气中聚苯乙烯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起始热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动... 首次采用非线性等转化率法研究了聚苯乙烯在氮气中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热重曲线,通过程序拟合得到了热解过程中活化能Eα与转化率α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氮气中聚苯乙烯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起始热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热解初始阶段的活化能值较低,约为80 kJ/mol,主要对应于聚合物链中弱键的任意断裂反应,其反应速度很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活化能Eα逐渐增大,当α>0.3后趋于平缓,此阶段Eα的平均值约为145 kJ/mol,反应主要为聚合物链本身的断裂、解聚;当α>0.9时,Eα值迅速减小,反应以链终止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非线性等转化率法 热解 活化能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升温条件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燃烧机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文茹 李疏芬 周允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用色谱和质谱研究了快速升温条件下PMMA以及单体MMA在空气和氩气中的不同温度下的热反应,推测了PMM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历程。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条件下,PMMA首先降解为单体MMA,而后MMA分解,生成甲醇、甲烷、丙烯、2-甲基丙烯和丙酮等... 用色谱和质谱研究了快速升温条件下PMMA以及单体MMA在空气和氩气中的不同温度下的热反应,推测了PMM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历程。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条件下,PMMA首先降解为单体MMA,而后MMA分解,生成甲醇、甲烷、丙烯、2-甲基丙烯和丙酮等可燃性气态小分子,最后气态小分子与氧反应发生燃烧。在较高温度下,MMA也可直接与氧反应,生成丙酮酸甲酯、甲醛和丙酮,但此反应在PMMA的燃烧历程中处于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升温条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燃烧机理 热稳定性 有机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系统仿真的离心机数学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华 龙惟定 王盛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从基本的物理、流动和传热理论出发,采用动态方法,以TRNSYS为仿真平台,建立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数学 模型,就参数辨识进行讨论,并对有关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好,准确性高,适合于系统仿真研 究.
关键词 冷水机组 系统仿真 模型 参数辨识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室内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乃平 贺启滨 +1 位作者 李晓萍 牛建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80-1685,共6页
实验研究了全尺寸人工气候室内,置换通风条件下,人体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在室内竖直、水平方向的分布以及人员暴露情况.采用一套气溶胶发生系统产生近似人体呼出粒径范围的多分散颗粒物,采用高精度的气溶胶光谱仪测量室内颗粒物的分布,采... 实验研究了全尺寸人工气候室内,置换通风条件下,人体呼出气溶胶颗粒物在室内竖直、水平方向的分布以及人员暴露情况.采用一套气溶胶发生系统产生近似人体呼出粒径范围的多分散颗粒物,采用高精度的气溶胶光谱仪测量室内颗粒物的分布,采用一个具有呼吸功能的暖体假人以及一个自行研制的暖体假人来模拟真实人体.结果发现,在距离发生源较近的位置,颗粒物在呼吸区高度有"自锁现象"发生;而在远离发生源的位置,颗粒物沿高度方向呈现下低上高的两区分布.人体对颗粒物的暴露量与人体距离发生源的位置有关,人体周围上升的热羽流有助于减小人体对颗粒物的暴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颗粒物 置换通风 分布 人员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模拟结果误差分析的函数分析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高万 周允基 +1 位作者 董惠 郜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44,176,共5页
火灾试验结果和模拟预测结果常能表达成关于时间变化的曲线,为定量描述两种随时间变化曲线间相符合的程度,引入误差分析的函数分析法。采用适合于低Mach数流修正的N-S方程描述烟气的输运过程,使用大涡模拟和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封... 火灾试验结果和模拟预测结果常能表达成关于时间变化的曲线,为定量描述两种随时间变化曲线间相符合的程度,引入误差分析的函数分析法。采用适合于低Mach数流修正的N-S方程描述烟气的输运过程,使用大涡模拟和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封闭空间内的火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函数分析法能定量对模拟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间的差别进行描述,模是两曲线值大小的相对误差的度量,余弦是两曲线形状相似程度的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分析 数值模拟 误差分析 火灾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泉 杨洪兴 吕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0,16,共5页
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显示,地源侧循环水先流经地埋管后经过集热器的串联模式是复合系统的最佳连接方案,COP值可达到4.56,比单一热泵系统提高了8.83%。基于最优模... 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显示,地源侧循环水先流经地埋管后经过集热器的串联模式是复合系统的最佳连接方案,COP值可达到4.56,比单一热泵系统提高了8.83%。基于最优模式,进一步研究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和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对复合系统的影响表明,在联合供暖工况下太阳能集热器面积每增加1 m2,可以减少换热器地埋管长度4.0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地埋管换热器 能效比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霉菌的污染途径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以菲律宾某酒店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维田 何淼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199-203,共5页
在热带地区,大多数的公共性建筑物室内拥有十分适宜于霉菌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在菲律宾某大型酒店的实地调查作为研究示例,详细探讨了酒店内霉菌扩散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控制霉菌繁殖和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解决途径和实施方法。... 在热带地区,大多数的公共性建筑物室内拥有十分适宜于霉菌繁殖的环境条件。以在菲律宾某大型酒店的实地调查作为研究示例,详细探讨了酒店内霉菌扩散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控制霉菌繁殖和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解决途径和实施方法。控制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酒店内部的室内空气质素(IAQ,Indoor Air Quality)。我国目前在IAQ领域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本项研究对于如何在同类环境条件下的酒店和公共场合控制室内环境中霉菌的繁殖发生,具有有益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素 室内霉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制冷系统在线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盛卫 孙勇军 马贞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6-92,共7页
阐述了可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中多台制冷机系统的在线优化控制策略。策略的应用可增强控制鲁棒性并节约运营成本。优化控制策略包括冷冻水供水温度优化、制冷机时序控制、启动优化控制和建筑峰值负荷控制。冷冻水供水温度的优化使得系统... 阐述了可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中多台制冷机系统的在线优化控制策略。策略的应用可增强控制鲁棒性并节约运营成本。优化控制策略包括冷冻水供水温度优化、制冷机时序控制、启动优化控制和建筑峰值负荷控制。冷冻水供水温度的优化使得系统在满足负荷的前提下制冷机和冷冻水泵的能耗最小。在时序控制中,3种方法的采用增强了控制的鲁棒性:第一,数据融合以获得可靠楼宇冷负荷的测量;第二,制冷机最大制冷能力简化模型的应用;第三,在线传感器故障诊断(FDD)的应用。在制冷机启动优化控制中,一个基于模型的策略用于最小化早晨启动时期内的系统能耗。这一基于模型的最优启动优化控制策略同时考虑了预冷能力和预冷时间的相互关系。建筑峰值负荷控制以优化月节电费为目标,通过预测合适的每月负荷阈值并依此限制每天的峰值负荷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对香港一幢大型商业建筑内中央制冷系统的动态模拟,以上控制策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 最优化控制 节约成本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