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工人才创新思维培养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以医学物理专业为例
1
作者 黄胜 黎田 +3 位作者 杨振宇 贺鹏博 陈扬霖 张艺宝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1,共6页
医学物理是放射治疗、核医学、医学影像等现代放射诊疗临床服务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相比医学和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的传统模式,我国医学物理发展受制于学科壁垒及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科融合思维创新和临床规范培训不足,导致关键技术自主... 医学物理是放射治疗、核医学、医学影像等现代放射诊疗临床服务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相比医学和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的传统模式,我国医学物理发展受制于学科壁垒及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科融合思维创新和临床规范培训不足,导致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率低、高端放射诊疗资源匮乏等问题。借鉴北美地区、国际医学物理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香港和昆山杜克大学等先进经验,在教育培训、职业路径等方面为发展决策提供咨政建议,对于协同培养医工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医工交叉 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及其生物力学应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明 张德文 +1 位作者 余嘉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应用模型模拟分析研究鞋垫设计参数,不同软组织刚度和受力情况下对足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基于解剖结构,包括软组织,韧带和腱膜,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 目的探讨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应用模型模拟分析研究鞋垫设计参数,不同软组织刚度和受力情况下对足部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基于解剖结构,包括软组织,韧带和腱膜,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拟足踝关节在不同病理、手术和鞋垫矫治情况下的生物力学反应来验证。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定制型鞋垫的形状比鞋垫材料的刚度对减少足底最大压力有更重要影响。软组织刚度的增加引起足底接触面积的减小,从而会导致足底跖骨区最大压力增加。部分和完全松解足底腱膜都会降低足弓高度,并增加足底韧带的张力和增加中足和跖骨的应力。体重增加和跟腱拉力增加都将成倍足底筋膜的拉力。结论所建足部有限元模型能预测足底压力分布和足内部骨骼软组织应力、应变情况,可以成为设计鞋垫和研究足部各种临床状况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足踝 鞋垫设计 生物力学 有限元 足底腱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中软组织力学参数的设定及验证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培栋 陈春 +3 位作者 吴长福 赵卫东 张明 欧阳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提供软组织超弹性材料参数并探讨优化方法,为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冲击研究中软组织显式求解的准确模拟提供参考。方法测定6具足底软组织标本抗压性能,以实验数据计算FEA材料参数,利用泊松比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 目的提供软组织超弹性材料参数并探讨优化方法,为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冲击研究中软组织显式求解的准确模拟提供参考。方法测定6具足底软组织标本抗压性能,以实验数据计算FEA材料参数,利用泊松比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与体外实验相同工况的FEA模型进行模拟。利用实验及文献报道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软组织体外实验中力-位移曲线呈指数增长。FEA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压缩率≤45%时,结果相一致;在压缩率>45%时,材料泊松比愈接近0.5,FEA模拟的准确性越高。泊松比为0.497时,FEA模拟与体外实验结果有较强线性相关关系(R2=0.9923)。结论本研究中材料参数模拟效果良好。在较低压缩率下,计算结果与体外实验的结果相一致;在较高压缩率下,提高材料泊松比可增加FEA模拟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超弹性 材料参数 抗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的变化 被引量:27
4
作者 邓小湘 蒋雯 +5 位作者 王君 汤启宇 黄瑞旺 张玉梅 艾林 戴建平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康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康复治疗前相比,康复治疗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均降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系数降低值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后,即康复后患侧脑区对健侧脑区依赖性减低,并且功能连接系数的降低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静息态 运动皮质 电刺激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继发性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姚杰 樊瑜波 +2 位作者 张明 李德玉 官赫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往往会导致半月板及周边韧带的继发性损伤.由于离体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局限性,损伤的机理仍未得到清晰的认识.基于核磁共振断层扫面图像重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精确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往往会导致半月板及周边韧带的继发性损伤.由于离体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局限性,损伤的机理仍未得到清晰的认识.基于核磁共振断层扫面图像重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精确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文献报道的解剖测量数据对关节的解剖尺寸进行了检验,证明模型在几何上比较准确.并且对文献报道的膝关节实验作了模拟,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吻合,证明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膝关节真实的运动情况.然后利用该模型对ACL损伤前后的膝关节进行模拟,分别在屈膝0°和30°的姿态下对胫骨施加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载荷.结果表明,ACL的损伤改变了关节组织上的应力分布:内侧半月板后段的应力显著增加;外侧半月板、后交叉韧带以及侧副韧带上的应力改变程度则取决于载荷的类型和屈膝的角度.该研究有助于认识ACL损伤之后周边组织的继发性损伤现象,并对容易诱发损伤的高危动作进行分析和预防,对研究ACL的损伤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有限元 前交叉韧带 损伤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的初步测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睿 黄晶 +7 位作者 邓辉胜 刘地川 蔡恒辉 杨金耀 刘炯斌 郭境峰 郑永平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00-1503,共4页
目的检验自行设计研发的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为多功能心腔内超声导管系统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超声体模检测该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的分辨率,观察离体及在体心腔内结构并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n=6)测试其对室壁运动... 目的检验自行设计研发的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性能,为多功能心腔内超声导管系统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超声体模检测该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的分辨率,观察离体及在体心腔内结构并在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n=6)测试其对室壁运动的评估能力。结果此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为32晶阵侧向分布,导管化后外径为8F,其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均为1.0mm。离体及在体条件下均显示清晰的心腔内结构。在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中观察到左前降支结扎2h后,左心室前壁心肌收缩末期厚度变薄(1.03±0.29cmvs0.51±0.22cm)、增厚率降低(56.31%±10.18%vs9.23%±1.52%)、最大搏幅下降[(0.58±0.08)cmvs(0.13±0.03)cm](P均<0.01)。结论此多晶阵心腔内超声成像换能器达到介入尺寸要求,其成像性能初步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多晶阵 心腔内超声成像 换能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明 樊瑜波 王喜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做好康复工作不仅能提高残疾人及老年人的生活素质,同时也可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康复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准。生物力学是康复辅具设计与安装的重要基础。肢体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 做好康复工作不仅能提高残疾人及老年人的生活素质,同时也可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康复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准。生物力学是康复辅具设计与安装的重要基础。肢体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失去的肢体支撑及运动功能,故了解力在体内及身体与支撑之间的传递非常重要。通过生物力学的研究,可以设计出优化的康复辅具及训练方案。本文综述了康复工程中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热点,包括人机界面生物力学和肌骨系统的运动动力学,以及其他的研究,如寻找适合的控制信号和先进的材料研发,为康复辅具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工程 辅助产品 残疾 生物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机器人训练前后重复测量试验中三个评估量表的响应度 被引量:5
8
作者 危昔均 汤启宇 +1 位作者 燕铁斌 胡晓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2-1005,1025,共5页
目的: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上肢运动研究量表(ARAT)在重复测量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表现方面的响应度。方法:27例慢性期卒中患者被随机分到实验组(15例)进行PolyJbot上肢机器人腕关... 目的: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上肢运动研究量表(ARAT)在重复测量慢性期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表现方面的响应度。方法:27例慢性期卒中患者被随机分到实验组(15例)进行PolyJbot上肢机器人腕关节主动-辅助屈伸训练,对照组(12例)进行Cybex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被动屈伸训练。被设盲的评估者对参与实验的患者分别在实验前进行两次,实验后进行一次身体结构功能及活动功能评估。主要使用的评估量表有FMA-UE、MSS、ARAT、肘和腕关节屈肌张力(MA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Guyatt's响应度指数(GRI)测量各评估量表的响应度。结果:Guyyatt响应度指数显示治疗组患者的FMA-UE、FMA-UE(SE)、MSS的响应度明显大于其他量表,对照组患者的FMA-UE(SE)、MSS、MAS(W)显示较大的响应度。结论:FMA-UE和MSS在慢性期卒中上肢中度瘫痪患者,重复测试的上肢机器人腕关节训练相关试验中显示出较高的响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机器人 评估量表 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屈肌声肌图的假手控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施俊 常谦 +1 位作者 郭静宜 郑永平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5期484-488,共5页
医学超声成像是研究骨骼肌的结构形态变化特性的有效工具。通过自行开发的信号采集与控制软件,同步采集手腕屈伸时前臂屈肌的超声图像、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以及手腕屈伸角度值。简单分析了屈肌厚度变化的声肌... 医学超声成像是研究骨骼肌的结构形态变化特性的有效工具。通过自行开发的信号采集与控制软件,同步采集手腕屈伸时前臂屈肌的超声图像、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以及手腕屈伸角度值。简单分析了屈肌厚度变化的声肌图(SMG)和表面肌电、手腕角度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实现了利用屈肌厚度变化SMG控制假手的张合。实验结果表明,肌肉厚度变化SMG具有控制假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声肌图 假手 表面肌电信号 手腕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运动特性的多信号结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俊 郑永平 周康源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5,共5页
超声可以清晰地观测骨骼肌空间形态变化,是研究骨骼肌运动形态特性非常有效的工具。定义超声扫描骨骼肌得到的有关骨骼肌结构的空间形态变化信息为"声肌图(sonomyography,SMG)"。文章通过一套自行开发的可以无干扰、同步、连... 超声可以清晰地观测骨骼肌空间形态变化,是研究骨骼肌运动形态特性非常有效的工具。定义超声扫描骨骼肌得到的有关骨骼肌结构的空间形态变化信息为"声肌图(sonomyography,SMG)"。文章通过一套自行开发的可以无干扰、同步、连续采集B超图像、力或力矩、角度、肌电信号等骨骼肌相关信号的超声运动与弹性测量系统,记录了手腕屈伸运动时前臂桡侧腕伸肌处的B超图像、表面肌电信号和手腕屈伸角度,讨论了多信号研究骨骼肌运动特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了多信号研究骨骼肌特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声肌图 表面肌电信号 手腕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关节软骨消肿与肿胀行为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青 郑永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1-579,共9页
关节软骨可减轻关节滑动中所产生的关节面间的摩擦,具有负重传导、润滑及耐磨损的特性。关节软骨肿胀属性的改变可作为检测早期关节炎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高频超声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建立一个实时超声监测系统,以一种非接... 关节软骨可减轻关节滑动中所产生的关节面间的摩擦,具有负重传导、润滑及耐磨损的特性。关节软骨肿胀属性的改变可作为检测早期关节炎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高频超声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建立一个实时超声监测系统,以一种非接触、无损的方法研究软骨的瞬时渗透性消肿(收缩)及肿胀(膨胀)行为。样本取自新鲜成年牛膝盖骨,通过改变外溶液的浓度引入渗透压,促使软骨发生收缩膨胀反应,利用实时超声监测系统进行无损测量。实验表明关节软骨的肿胀消肿过程出现“过激松弛”现象,最大收缩膨胀应变的绝对值分别为0.75%±0.57%和0.28%±0.28%,膨胀应变与收缩应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软骨内超声速度随时间的指数性变化可以表征离子的渗透过程。实验证明该超声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ICC>0.98)和可靠性(相对误差<5%)。应用高频超声技术不仅可无损量化地研究软骨的渗透性消肿膨胀行为,而且为今后研究软骨病变及早期发现关节炎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渗透性消肿与肿胀 高频超声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跟踪的声肌图(SMG)初步研究
12
作者 施俊 郑永平 +1 位作者 严壮志 周康源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5,共6页
骨骼肌的力学特性总是和它的结构形态相关的。超声可以准确的反映骨骼肌运动过程中的空间形态变化,是研究骨骼肌运动形态特性非常有效的工具。文章介绍了一套可以无干扰、同步、连续采集超声信号、力或力矩、角度、肌电信号等骨骼肌相... 骨骼肌的力学特性总是和它的结构形态相关的。超声可以准确的反映骨骼肌运动过程中的空间形态变化,是研究骨骼肌运动形态特性非常有效的工具。文章介绍了一套可以无干扰、同步、连续采集超声信号、力或力矩、角度、肌电信号等骨骼肌相关参量的超声运动与弹性测量系统,并基于此系统,利用相关跟踪算法来获取前臂桡侧腕伸肌在手腕屈伸时的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相关跟踪算法简单、直接,而又不失准确性,而由相关跟踪得到的前臂桡侧腕伸肌的肌肉厚度和手腕屈伸角度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同时骨骼肌的多参量结合研究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声肌图 相关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量的骨骼肌等长收缩初步研究
13
作者 胡跃辉 施俊 郑永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骨骼肌的力学特性总是和它的结构形态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是骨骼肌的电生理学特性的表现,但它不能表征骨骼肌的结构形态特征。把超声扫描骨骼肌得到的有关骨骼肌结构的空间形态变化信息定义为“声肌图(sono-myography)”,简写成SMG。文... 骨骼肌的力学特性总是和它的结构形态相关的,表面肌电信号是骨骼肌的电生理学特性的表现,但它不能表征骨骼肌的结构形态特征。把超声扫描骨骼肌得到的有关骨骼肌结构的空间形态变化信息定义为“声肌图(sono-myography)”,简写成SMG。文章研究了肱二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时的肌肉厚度变化率SMG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力矩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归纳给出了经验公式,它对于了解骨骼肌功能、对骨骼肌建模以及对康复设备的研发等有着直接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等长收缩 声肌图(S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步态分析研究楔形鞋垫对膝关节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萌 张明 梁锦纶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研究足底不同位置的楔形鞋垫对膝关节承载及运动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动捕捉系统与测力台对10名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步态中的关节动力学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状态分为对照组和6组楔形鞋垫测试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 目的研究足底不同位置的楔形鞋垫对膝关节承载及运动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三维动捕捉系统与测力台对10名健康成年女性受试者步态中的关节动力学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状态分为对照组和6组楔形鞋垫测试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楔形足底支撑对膝关节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前内侧楔形鞋垫组显著减小了膝内翻力矩第1峰值(P<0.05);使用前外侧楔形鞋垫和外侧全长楔形鞋垫的两组显著减小了膝内翻力矩第2峰值(P<0.05,P<0.05)。结论使用楔形鞋垫可有效地减小站立相的膝关节内翻力矩,这将有助于设计适合的鞋垫以减轻由骨性关节炎所带来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力矩 步态分析 楔形鞋垫 载荷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足截肢手术部位对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薇 蒲放 +2 位作者 李德玉 樊瑜波 张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4-378,389,共6页
目的部分足截肢手术是临床截肢手术中最常见的截肢类型,跖趾关节部位、跖骨部位和Lisfrane关节部位是PFA最典型的3种截肢平面,分析经这些平面的部分足截肢对步态的影响,将有助于相关辅具的设计和评价。方法采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 目的部分足截肢手术是临床截肢手术中最常见的截肢类型,跖趾关节部位、跖骨部位和Lisfrane关节部位是PFA最典型的3种截肢平面,分析经这些平面的部分足截肢对步态的影响,将有助于相关辅具的设计和评价。方法采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Optotrak三维运动分析系统,以跨步长、步频、步速、足底各区域的峰值压力、冲量、接触时间、接触面积为特征参量,对这3种截肢平面患者进行了步态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足部截肢平面中,残足越短,跨步长越小,双足承重时间差越明显;MTP的峰值压力主要在跖骨处和足跟处,TMA和Lisfrane的峰值压力集中在足中部和足跟处。结论推断在设计和评价不同足部截肢平面的相关辅具时,不同截肢平面辅具有相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足截肢 步态 足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NP标记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人静 李琼 +7 位作者 周新成 李论 李甜甜 周俊飞 李莎 彭海 章伟雄 方治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17-2423,共7页
MNP(multip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MNP)是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靶向测序基因型技术(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在一个扩增子内仅扩增一个SNP位点,MNP基于GBTS可在一个扩增子内同时扩... MNP(multip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MNP)是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靶向测序基因型技术(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在一个扩增子内仅扩增一个SNP位点,MNP基于GBTS可在一个扩增子内同时扩增多个SNP位点。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检测效率高、应用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MNP标记可用于育种过程的鉴定。为了建立快速、精准、高效的木薯品种鉴定方法,筛选适用于木薯品种鉴定的MNP分子标记,本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高多态性区域并设计引物,最终在全基因范围内获得623个木薯MNP标记位点,并利用28个木薯品种对木薯MNP标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NP标记分型重现性高达100%。MNP标记位点在28个木薯品种中检出(4.07±1.68)种等位基因型,最多具有12种等位基因型。对所有木薯品种进行两两比较时,99.47%(376/378)的品种对间的差异大于46%,比例在0.3%~81.0%之间,均值为71.78%。相较于SNP,MNP具有更好的品种区分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开发的木薯MNP分子标记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多态性和品种区分能力,可广泛用于木薯的种质资源多样性、新品种培育及品种鉴定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分子标记 MNP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