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否定结构自动识别研究
1
作者 王昱 袁毓林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5,共10页
双重否定结构是一种“通过两次否定表示肯定意义”的特殊结构,直接影响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判断与情感分类。该文以“??P==>P”为标准,对现代汉语中所有的“否定词+否定词”结构进行了遍历研究,将双重否定结构按照格式分为了3大类,2... 双重否定结构是一种“通过两次否定表示肯定意义”的特殊结构,直接影响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语义判断与情感分类。该文以“??P==>P”为标准,对现代汉语中所有的“否定词+否定词”结构进行了遍历研究,将双重否定结构按照格式分为了3大类,25小类,常用双重否定结构或构式132个。结合动词的叙实性、否定焦点、语义否定与语用否定等理论,该文归纳了双重否定结构的三大成立条件,并据此设计实现了基于规则的双重否定结构自动识别程序。程序实验的精确率为98.80%,召回率为98.90%,F1值为98.85%。同时,程序还从96281句语料中获得了8640句精确率约为99.20%的含有双重否定结构的句子,为基于统计的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语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 自动识别程序 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知识的问诊系统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
2
作者 刘耀 翟雨 周家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3-1149,共7页
对医学书籍等领域文本与患者自述等患者相关文本结构化解析,能够为问诊系统构建提供结构化资源支撑,有助于辅助医生诊断。为此,提出一种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程方式获取领域先验知识与训练数据;基于BERT模型,通过掩码语言... 对医学书籍等领域文本与患者自述等患者相关文本结构化解析,能够为问诊系统构建提供结构化资源支撑,有助于辅助医生诊断。为此,提出一种文本结构化解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工程方式获取领域先验知识与训练数据;基于BERT模型,通过掩码语言模型与实体排序任务将医学领域先验知识融入模型,获得先验知识增强的MedReBERT模型;设计文本生成模板构造概念标引模型与概念关系标引模型,实现概念及关系的标引,并提出一种工程处理与算法协同学习框架。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问诊系统文本的结构化解析。提出的方法框架能够建立各算法间的接口,实现问诊系统文本结构化解析相关算法的低门槛迭代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验知识 结构化解析 问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定栩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0,共8页
本文讨论动词性成分充当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地位,出发点是朱德熙先生关于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的论述。动词性成分在充当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特性并非完全统一,所以朱先生的两分法是正确的。不过,指称和陈述在理论上不构成对立,用来... 本文讨论动词性成分充当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地位,出发点是朱德熙先生关于动词的指称功能和陈述功能的论述。动词性成分在充当主语或宾语时的句法特性并非完全统一,所以朱先生的两分法是正确的。不过,指称和陈述在理论上不构成对立,用来描述这类动词性成分的功能在操作上有困难,建议以名词化和名物化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性主语 动词性宾语 指称 陈述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维内、达贝尔内到图里:翻译转移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德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99,共6页
对翻译转移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试图通过系统地描写和分类翻译中出现的"译自源发文本的目标文本中出现的细微的语言变化"来达到全面、科学地反映原文与译文之间语义、文体、语用、衔接和美学效果等关系的目的。从... 对翻译转移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试图通过系统地描写和分类翻译中出现的"译自源发文本的目标文本中出现的细微的语言变化"来达到全面、科学地反映原文与译文之间语义、文体、语用、衔接和美学效果等关系的目的。从早期维内和达贝尔内对翻译过程的详细划分到如今图里对制约和影响翻译转移的"规范"的探讨,对翻译转移的研究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此,本文将回顾翻译转移研究的发展历程,比较各种翻译转移模式的异同,并指出翻译转移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转移 语言变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该遗忘的角落——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德超 邓静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的早期流派之一,鸳鸯蝴蝶派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近代文学研究中边缘的位置,以至于该派作家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上所作的筚路蓝缕的贡献都几乎被人遗忘。通过回顾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清末民初之际对翻译西方文... 作为近代文学史上的早期流派之一,鸳鸯蝴蝶派在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近代文学研究中边缘的位置,以至于该派作家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上所作的筚路蓝缕的贡献都几乎被人遗忘。通过回顾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清末民初之际对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所作的努力,认为只有把鸳鸯蝴蝶派作家的翻译活动置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到它在中国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中起到的桥梁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文学流派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语文化系统的选择——对十四行诗在中国译介和移植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李德超 邓静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描述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对“十四行诗”这种诗歌体裁在中国的译介和移植过程进行历时的、动态的研究,探讨其由盛到衰并最终被边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一种体裁的成功移植与否主要在于它是否与目的语文化系统相适应。
关键词 十四行诗 目的语文化系统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正逆向情绪分值回归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晓雅 李逸薇 +1 位作者 张璐 李寿山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情绪分值回归方法。首先,针对每一种情绪分值设计了正向打分和逆向打分;其次,将每一种分值的回归任务分为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和逆向打分回归子任务;最后,提出一种多任务学习方法用于主任务(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 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情绪分值回归方法。首先,针对每一种情绪分值设计了正向打分和逆向打分;其次,将每一种分值的回归任务分为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和逆向打分回归子任务;最后,提出一种多任务学习方法用于主任务(正向打分回归子任务)和辅助任务(逆向打分回归子任务)的共同学习。该方法通过3种不同的共享机制实现中间特征信息共享,从而提升主任务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任务学习方法能比基准方法获得更好的回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回归 多任务学习 正逆向分值 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