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桦木科一新种——香港鹅耳枥(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童毅华 彭权森 夏念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报道了桦木科(Betulaceae)鹅耳枥属(Carpinus L.)一新种——香港鹅耳枥(C. insularis N. H. Xia, K. S. Pang & Y. H. Tong).香港鹅耳枥与太鲁阁鹅耳枥(C. hebestroma Yamamoto)及多脉鹅耳枥(C. polyneura Franch.)相似,但... 报道了桦木科(Betulaceae)鹅耳枥属(Carpinus L.)一新种——香港鹅耳枥(C. insularis N. H. Xia, K. S. Pang & Y. H. Tong).香港鹅耳枥与太鲁阁鹅耳枥(C. hebestroma Yamamoto)及多脉鹅耳枥(C. polyneura Franch.)相似,但习性灌木状,叶具13 ~ 16 对侧脉,先端锐尖,边缘锯齿的芒尖较短,果苞宽半卵形或半卵形,长8 ~ 14 mm,小坚果顶端密被长柔毛且疏具树脂状腺体,与后两者易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科 鹅耳枥属 香港鹅耳枥 香港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晚侏罗世荔枝庄组岩石组合及其成岩地质过程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杨 杨家明 +7 位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马雪 陈羽岚 钱迈平 邢光福 余明刚 段政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9-769,共11页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 中国东南大陆晚侏罗世地层普遍缺失,仅零星见于个别地区,香港新界东北的荔枝庄组即为其一。荔枝庄组出露于香港世界地质公园沉积岩园区的荔枝庄地区,自下往上由火山岩—沉积岩—火山岩组合而成,沉积岩中发育大型包卷层理和滑塌构造等典型沉积构造,是香港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晚侏罗世火山—沉积岩系。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研究,确定其成岩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早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中期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和晚期普林尼式火山爆发三个阶段,以湖相沉积作用为主、火山喷发作用为辅;受晚期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沉积岩层普遍发生硅化或炭化。荔枝庄组独特的岩石组合与形成的古地理环境,为探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活动—沉积作用方式与成岩过程,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火山口湖相沉积 岩石组合 成岩地质过程 晚侏罗世 荔枝庄组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樟科一新种―香港油果樟(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念和 邓云飞 叶国梁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报道樟科油果樟属一新种,香港油果樟SyndiclishongkongensisN.H.Xia,Y.F.Deng&K.L.Yip。它以小枝红褐色,花被片6,能育雄蕊6,无腺体,而明显区别于近缘种油果樟S.chinensisAllen。
关键词 樟科 油果樟属 香港油果樟 香港 中国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鹅耳枥(桦木科)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覃俏梅 童毅华 +6 位作者 彭权森 区伟臻 汤浩德 张咏愉 吴林芳 叶幸儿 夏念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为保护香港特有植物香港鹅耳枥,基于典型样地调查,对香港鹅耳枥所在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25 m2的样地内,有维管植物37科66属68种。建群种为香港鹅耳枥,个体高度最高3 m,所在群落植株平均高度0.92 m,分层不明显。位于中国香港岛... 为保护香港特有植物香港鹅耳枥,基于典型样地调查,对香港鹅耳枥所在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25 m2的样地内,有维管植物37科66属68种。建群种为香港鹅耳枥,个体高度最高3 m,所在群落植株平均高度0.92 m,分层不明显。位于中国香港岛的香港鹅耳枥处于衰退状态,小个体极少。因此,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措施,以重建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鹅耳枥 群落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龟洄游卫星追踪的生物遥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华接 王东晓 +4 位作者 王文质 宋晓军 刘斌 陈坚峰 古河祥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82-86,共5页
实施了旨在了解南海绿海龟洄游习性并获取物理环境数据的生物遥测试验。其方法是在海龟背上粘附卫星链接发报器并通过全球Argos卫星信号传输系统追踪南海绿海龟产卵后的洄游路径。结果获得了三只绿海龟海上迁徙过程实时定位及其环境测... 实施了旨在了解南海绿海龟洄游习性并获取物理环境数据的生物遥测试验。其方法是在海龟背上粘附卫星链接发报器并通过全球Argos卫星信号传输系统追踪南海绿海龟产卵后的洄游路径。结果获得了三只绿海龟海上迁徙过程实时定位及其环境测量数据 ,这对于制订海龟保护策略和物理海洋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此外 ,基于海龟卫星追踪阐述了现代生物遥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探讨了今后发展的途径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卫星追踪 绿海龟 南海 生物遥测 洄游习性 物理海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草科(Triuridaceae)-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科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德邻 李泽贤 林英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7-158,共2页
报道中国大陆霉草科(Triuridaceae) 2种分布新记录植物:大柱霉草(Sciaphila megastylaFukuydma et Suzuki)和多枝霉草( Sciaphila ramosa Fukuyama et... 报道中国大陆霉草科(Triuridaceae) 2种分布新记录植物:大柱霉草(Sciaphila megastylaFukuydma et Suzuki)和多枝霉草( Sciaphila ramosa Fukuyama et Suzu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草科 大柱霉草 多枝霉草 新记录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