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卞兆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4期91-95,共5页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以及推广实施。建立完整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随机对照实验要求,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有关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症状表述...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以及推广实施。建立完整公认的疗效评价体系和规范化的随机对照实验要求,可以大幅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质量与水平。本文就有关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症状表述规范化、证候诊断规范化等基础性工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加强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评价偏差,以及如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系统评估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评价指标 症状表述 证侯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利用组学技术研究及发展中医药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中医临床治疗学主要是基于整体"证候"诊断的中药复方治疗学。其"证候"病理基础是多样的,复方化学成分是多样的,药物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也是多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的复杂体,故有人称中医为"复杂科学&qu... 中医临床治疗学主要是基于整体"证候"诊断的中药复方治疗学。其"证候"病理基础是多样的,复方化学成分是多样的,药物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也是多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的复杂体,故有人称中医为"复杂科学"。很显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如寻找某些单一病理分子与中医"证候"的关联,分离中药单一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治病的作用机理等,并不适合中医学整体治疗和复方用药的特点。系统生物学理论与组学技术(如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等)的发展与应用,为克服上述矛盾提供了条件,因为组学技术能够动态、高效地测定机体在整体条件和多因素作用下多种蛋白质大分子及多种小分子的谱学特征,以及描述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因此,组学技术将是研究中医"复杂科学"的强大工具,为揭示中医"证候"的发生机理、体质学说的科学内涵、中药复方治疗复杂性疾病的作用原理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当然,采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尤其要注意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研究对象和干预因素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分析海量数据的相互关联。这样,便能建立一个适合中医学研究特点的、优质高效的组学技术平台,大力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合理结合,以及中医药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组学技术 科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健康概念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利 陈金泉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阴阳平衡 形神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防治的中医理性之思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致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799-802,共4页
在香港地区 2 0 0 3年SARS流行期间 ,运用中医药传统中医理论防治“非典”取得较好疗效。为此 ,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 ,阐述了中医药治疗“非典”的机理、方药等 ,指出了中医的优势。
关键词 SARS 中医药防治 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鑫 曹征 +4 位作者 林色奇 娄亚兵 简晖 吕爱平 查青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8-1802,共5页
目的:构建适合女性中医健康管理需求的干预知识库,探索干预知识库长期发展的机制。方法:根据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特点,设计女性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的架构,研究基于辨证施食理论的食疗方案与女性健康状态关联的推理机,设计基于大数据和疗效... 目的:构建适合女性中医健康管理需求的干预知识库,探索干预知识库长期发展的机制。方法:根据女性中医健康状态特点,设计女性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的架构,研究基于辨证施食理论的食疗方案与女性健康状态关联的推理机,设计基于大数据和疗效反馈机制的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长期发展机制。结果:女性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分类属性包括已病状态下的病证分类以及未病和欲病状态下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和病邪状态,食疗方推理机根据食材地域、季节、四气、补益、祛邪等特性匹配女性健康状态,根据干预效果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干预方案的适宜对象特征。结论:研究提出的女性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构建方案能满足女性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的需求,根据疗效反馈不断修正干预方案的方法有利于干预知识库逐步实现精准推荐和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 食疗方推理机制 精准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临床用药策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明 郭岳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3-5,共3页
从临床出发提出新的组方模式,探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处方用药方法。组方模式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成就,并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独特的病程、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而加入针对性治疗的药物,为了增强处方的药效和减少副作用... 从临床出发提出新的组方模式,探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处方用药方法。组方模式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成就,并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独特的病程、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而加入针对性治疗的药物,为了增强处方的药效和减少副作用,加入增效药、解决毒副反应的用药及引经药。另外,为了确保能长期给药,配合使用保护脾胃药物及矫味药。通过对用药策略的探讨,以提高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产地的红外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周群 孙素琴 梁曦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9-511,共3页
本文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法并结合SMICA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 :宁夏玉西、宁夏中宁及内蒙古托克托旗的枸杞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聚类分析技术对来自不同产地的枸杞可进行鉴别 ,该法快速、准确 ,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 本文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法并结合SMICA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 :宁夏玉西、宁夏中宁及内蒙古托克托旗的枸杞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聚类分析技术对来自不同产地的枸杞可进行鉴别 ,该法快速、准确 ,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红外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SMICA 中药 鉴别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对后天罹患糖尿病倾向的趋势性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轩 刘一玄 +3 位作者 颜隆 王鸿 刘忠第 贺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对1282例糖尿病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出生时的天干、岁运及主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岁运为土,年干为己,主气为阳明燥金者,最易发...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对1282例糖尿病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出生时的天干、岁运及主气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岁运为土,年干为己,主气为阳明燥金者,最易发病;岁运为水,年干为辛,主气为少阴君火者,不易发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糖尿病发病与出生年份的运气相合特点密切相关,出生在小逆、不和、天刑年者,罹患率最高;其次为太乙天符、天符、同天符年;顺化、平气年;而出生在岁会、同岁会年者,罹患率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出生在平和年份(即岁会、同岁会、顺化、平气年)者,其后天糖尿病罹患率要低于出生在不平和年份(即太乙天符、同天符、天符、小逆、不和、天刑年)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体后天糖尿病的罹患与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特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 六气 运气相合 糖尿病 出生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对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俞瑜 曾耀英 +3 位作者 刘良 季煜华 邢飞跃 肇静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etin)对小鼠T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etin)对小鼠T细胞活化及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杨梅素对小鼠CD3+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采用3H-TdR参入法检测杨梅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杨梅素对IL-2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POT检测杨梅素对IFN-γ分泌的影响。结果杨梅素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并能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同时对淋巴细胞活化后IL-2 mRNA的表达及IFN-γ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杨梅素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淋巴细胞活化 增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头和归尾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光华 孙素琴 +1 位作者 梁曦云 陈金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在红外的一维谱图上较为相似 ,但由于氨基酸和挥发油在当归的根头部分和归尾部分的分布不均一而引起二维相关红外谱的不同而可方便的加以区分鉴别。该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头 归尾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当归 中药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素琴 周群 梁曦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对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明显,而在二维谱图上凭借各官能团相互作用强度... 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对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明显,而在二维谱图上凭借各官能团相互作用强度的不同而可以进行一一鉴别。在900~1500cm^(-1)波段内,炮附片在同步图上有一个较强的自动峰,在1220cm^(-1)附近。而黑顺片和白附片不仅在1220cm^(-1)有一个较强的自动峰,还在1200和1400cm^(-1)附近出现了自动峰,且白附片在1400cm^(-1)附近的自动峰比黑顺片的要更强一些;在交叉线的两侧,三者各官能团正的交叉峰白附片最多,黑顺片次之,炮附片最少。结果表明:凭借炮附片、黑顺片和白附片的二维红外相关谱可以作为药材不同炮制法的鉴别依据。该法快速、准确,为中药材的炮制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附片 黑顺片 白附片 二维红外相关光谱 中药材 炮制方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痛与体表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荣培晶 张建梁 +1 位作者 张世平 张宏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单细胞中皮肤触觉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相互作用与规律性。方法:用球囊扩张直-结肠(CRD)的方法产生内脏痛刺激,10H_z气流喷射皮肤感受野产生触觉刺激。两种刺激先后给予以观察先行条件刺激对其后的检验... 目的:研究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单细胞中皮肤触觉与内脏伤害性传入的相互作用与规律性。方法:用球囊扩张直-结肠(CRD)的方法产生内脏痛刺激,10H_z气流喷射皮肤感受野产生触觉刺激。两种刺激先后给予以观察先行条件刺激对其后的检验刺激反应的影响。结果:在记录的70个对CRD和皮肤刺激都有确定反应的VPL神经元中,44%(31/70)的细胞对CRD反应在触觉条件刺激之后有所抑制,而54%(38/70)在CRD伤害性条件刺激之后触觉反应表现为增强。对CRD有反应的细胞的皮肤敏感点多数分布在下肢外侧,主要沿相当于中医经络理论中的胃经及胆经下段分布。结论:在丘脑单细胞水平,条件性皮肤触觉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脏痛觉反应。相反,内脏伤害性刺激后可引起VPL神经元对皮肤触觉的过度反应,可能与内脏病变时临床常见的体表敏感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疼痛 丘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T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俞瑜 曾耀英 +2 位作者 季煜华 肇静娴 刘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699,703,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SV)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RSV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和离子霉素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采用3H-TdR掺...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SV)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RSV预先孵育1h,用多克隆刺激剂佛波醇酯和离子霉素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RSV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T-PCR检测IL-2及IFN-γmRNA的表达;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分析IL-2和IFN-γ的分泌。结果:RSV能抑制T细胞增殖,也能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上抑制IL-2及IFN-γ的分泌。结论:RSV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活化 增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合物蜡果杨梅酸B抑制HIV进入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承来 毛芹超 +3 位作者 李润明 姜世勃 姜志宏 刘叔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利用假病毒技术,研究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合物蜡果杨梅酸B抑制HIV-1进入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HXB2和pVSV-G两个病毒包膜蛋白质粒,与pNL4-3.Luc.R-E-共转染,构建HIV-1Env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检测化合物抑制假病毒感染的活... 目的利用假病毒技术,研究来源于马尾树树皮的化合物蜡果杨梅酸B抑制HIV-1进入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HXB2和pVSV-G两个病毒包膜蛋白质粒,与pNL4-3.Luc.R-E-共转染,构建HIV-1Env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检测化合物抑制假病毒感染的活性。采用针对包膜蛋白亚基gp41的ELISA方法,结合分子对接,研究活性化合物抗HIV-1的作用机制。结果从马尾树树皮中来源的2个三萜类单体化合物蜡果杨梅酸B(myriceric acid B)和蜡果杨梅酸C(myriceric acid C)中,仅蜡果杨梅酸B能特异性地抑制HIV-1 Env假病毒感染,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8.3±0.2)mg·L-1。此外,蜡果杨梅酸B在C-28位羧基的酯化产物蜡果杨梅酸B甲酯(myriceric acid B methyl ester)没有抑制HIV-1进入的活性。蜡果杨梅酸B的进入抑制活性与其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机制有关。分子对接表明,蜡果杨梅酸B能靶向gp41上N-螺旋三聚体的靶穴位置。结论蜡果杨梅酸B是作用于gp41的HIV-1进入抑制剂,其分子结构中C-28位的羧基及C-3位羟基与抑制活性密切相关。蜡果杨梅酸B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来研发新的HIV进入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假病毒 蜡果杨梅酸B 药物筛选 GP41 HIV进入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独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冬梅 何小鹃 +5 位作者 姜淼 易小烈 赵宁 谭勇 李立 吕爱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38-1841,共4页
目的:探索独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综合利用台湾中医药资料库、中药综合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Gene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分析功能,构建独活的效应机制网络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网... 目的:探索独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综合利用台湾中医药资料库、中药综合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Gene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及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分析功能,构建独活的效应机制网络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基因网络,通过网络比较,可视化呈现独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网络靶标和生物学通路。结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芳香烃受体(AHR)、组蛋白H3(Histone h3)、前列腺素E受体2(PTGER2)、核因子-κB(NF-κB)、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白细胞介素(IL)-36A、IL-10、IL-4、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等分子以及类花生酸信号通路是独活靶蛋白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因共同关联的分子和通路。结论:独活可能通过调节以上分子和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独活 分子机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癫痫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建梁 何敏贤 张宏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82-2285,共4页
Electrical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has been approved by FDA and is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and possibly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such as depression. The current success rate of ... Electrical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VNS) has been approved by FDA and is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and possibly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such as depression. The current success rate of VNS for epilepsy is about 50%, but there are complications, potential risks and cost concerns. One of the major limitations for this new therapy is that its antiseizure mechanisms are by no means clear. In particular,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vagal specific, what types of nerve fibers in the vagus nerve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r what individual patient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use of the expensive and invasive VNS implantation.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regarding how and where the VNS takes effect on epileps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e poor understanding of VNS has inevitably limited the application and success of the therapy. The current review analyses the pros and cons of VNS for epilepsy in vis-à-vis other available therapies including Chinese medical methods, and explor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 order to stimulat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is new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电针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王义明 胡坪 姜志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提出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APLU)鉴别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经过HPLC指纹图谱获取、验证和鉴别三个步骤,得出供鉴别用的对照指纹图谱,确定指标成分峰、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范围,用于中药材和饮片的鉴别。结论:以... 目的:提出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APLU)鉴别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经过HPLC指纹图谱获取、验证和鉴别三个步骤,得出供鉴别用的对照指纹图谱,确定指标成分峰、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范围,用于中药材和饮片的鉴别。结论:以丹参药材为例,所提出的原则与方法可以作为药材和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别 饮片 HPLC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材 指标成分 对照 原则 步骤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荣培晶 张建梁 张宏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480,共6页
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体表和内脏相联系的观点.<灵枢>早已提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过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 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体表和内脏相联系的观点.<灵枢>早已提到"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过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又是针刺时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激发点.至于内脏-体表相关的具体作用机理,虽有许多未解之迷,但近年来也有不少新进展.本文将集中讨论有关内脏痛的几个关键问题,尤其是中枢传导通路、牵涉痛机理、内脏与体表在中枢神经中的联系、传统疗法的可能作用机制等,并着重介绍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新发现,希望起到穿针引线,融汇中西的作用,为痛觉研究与病理生理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理念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疼痛 体躯-内脏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分析彝药桃树寄生抗氧化成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朴香兰 邓长芹 +1 位作者 陈虎彪 王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快速分离、鉴定彝药桃树寄生的抗氧化成分。方法: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彝药桃树寄生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及水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利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跟踪方法,快速分离、鉴定其... 目的:快速分离、鉴定彝药桃树寄生的抗氧化成分。方法: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彝药桃树寄生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二氯甲烷、正丁醇及水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利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跟踪方法,快速分离、鉴定其有效成分。结果:从彝药桃树寄生的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有效成分为松脂酚(pinoresinol)。结论:利用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跟踪方法可以快速分离、鉴定彝药桃树寄生中的抗氧化成分,可应用于其他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药桃树寄生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生物活性-高效液相跟踪方法 松脂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轩 刘一玄 +3 位作者 颜隆 刘忠第 郝宇 贺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2期2547-2552,共6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对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周期分析。结果:脑出血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乙,岁运为火运、金运;主气为五之气阳...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及差异。方法:对332例脑出血患者出生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及周期分析。结果:脑出血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乙,岁运为火运、金运;主气为五之气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司天为厥阴风木,在泉为少阳相火;年份为小逆、不和、天邢者。脑出血不易罹患者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为:天干为甲,岁运为土运;主气为二之气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司天为阳明燥金,在泉为少阴君火;年份为岁会、同岁会者。其中,唯有主气与运气相合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脑出血发病还与患者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周期密切相关。结论:脑出血发病与人体出生日期的五运、六气、运气相合及周期变化均有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 六气 运气相合 脑出血 出生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