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道宜普及于庶民 被引量:2
1
作者 汤恩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儒道 儒学 呼吸空气 庶民 道德行为 儒家思想 社会主义理论 个人生命 民族凝聚力 祖国的完全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教与各大宗教的对话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恩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7,共7页
儒教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它载负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能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面临洋教的冲击,应确立其主导地位,这样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提升人类道德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儒教 宗教 民族精神 道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孔子在继承民族传统方面的开拓创新精神
3
作者 汤恩佳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4期135-137,共3页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这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继续前进的出发点。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积极的贡献。在这方面,孔子早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正如其所言:“告诸往而知来者...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这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继续前进的出发点。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积极的贡献。在这方面,孔子早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正如其所言:“告诸往而知来者”、“温故而知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这里,“告诸往”、“温故”、“好古”,都是说要继承传统;“知来者”、“知新”、“敏以求之”都是讲要开拓创新。他认为继承传统,应因时“损益”,即其中会有减、有增。孔子首倡私学,为教学所需,他搜集鲁、周等故国的文献,整理《六经》,在加工过程中有取有舍,有损有益。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孔子力倡“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主张宽厚包容的人际关系。对这些优秀传统的形成和传承,孔子都起了“好古敏以求之”的承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民族传统 开拓创新 人际关系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