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基建如何驱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被引量:8
1
作者 滕梓源 胡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81-83,共3页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弹性的全球供应链等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重视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本、提供激励技术...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供给侧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弹性的全球供应链等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从而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重视充分利用社会创新资本、提供激励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鼓励投资者将环境、社会及治理作为重要投资决策因素,以及避免采用传统基建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弹性供应链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香港的影响与启示
2
作者 饶馀庆 《产经评论》 1998年第5期4-11,共8页
亚洲金融风暴自去年5月中在泰国爆发以来,现已历时九个月之久,目前,虽初现纾缓的迹象,但此次危机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997年5月中至7月2日,主要集中在泰国;第二阶段由速蔓延至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盟的成员国。泰国和... 亚洲金融风暴自去年5月中在泰国爆发以来,现已历时九个月之久,目前,虽初现纾缓的迹象,但此次危机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997年5月中至7月2日,主要集中在泰国;第二阶段由速蔓延至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盟的成员国。泰国和印尼先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已接受IMF的数量较小的援助。第三阶段是11月初至年底,危机蔓延至东北亚的日本和韩国。12四阶段从今年年初开始至2月,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再起,印尼的危机尤其引起国际关注。在IMF和革。最近阶段从2月2日开始,亚洲金融危机出现曙光,汇市和股市止跌回稳,但危机仍未根本解决,印 此次危机主要表现在:1.本币对外币(特别是美元)大幅下跌;2.资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地产市场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倒闭或不稳等等。 从地理分布和时间来看,此次受金融危机波及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至少有10个,是1992~1991995年墨西哥危机以来,范围最广、为时最长的国际金融危机。 本文着重研讨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影响,以及两地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汲取的教训。仍未能说已基本平息。7月2日至11月初,泰国危机迅求援,菲律宾则早在危机未爆发月初,韩国亦被迫向IMF求助。第美国的援助、敦促下,印尼承诺改尼仍是焦点。价格暴跌;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影响与启示 香港经济 亚洲金融风暴 证券业 竞争力 人民币汇率 金融自由化 财政储备 银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音的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方言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强 霍佳乐 +2 位作者 鲁艺 刘福 冯利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62,共14页
通过直播促进农产品销售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和数字化扶贫的全新探索,如何通过直播语言讲好乡村产品故事是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的难题。其中方言是我国独特的乡村文化符号和农户普遍使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方言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机制研... 通过直播促进农产品销售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和数字化扶贫的全新探索,如何通过直播语言讲好乡村产品故事是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的难题。其中方言是我国独特的乡村文化符号和农户普遍使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方言直播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机制研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管理问题。本文基于信息传播理论,通过两项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以及三项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直播助农中方言对农产品销售的双刃剑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与适用边界。研究发现:(1)助农主播的方言水平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具有倒U型特征;(2)加工流畅性和信源可信性构成了方言水平与农产品销售双刃剑效应的内在机制;(3)方言距离与产品地方典型性可以调节方言水平与农产品销售的倒U型关系,从而扩大方言对农产品销售的积极影响,抑制消极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农村数字经济和方言营销两个领域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也为国家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数商兴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助农 乡村振兴 农产品销售 方言 乡村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的陷阱 被引量:122
4
作者 宋敏 张俊喜 李春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1期9-23,56,共16页
本文研究了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公司治理环境中,股权结构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研究沪深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过去三年的非平衡纵列样本,本文利用一系列模型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控制了行业和公... 本文研究了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公司治理环境中,股权结构和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研究沪深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过去三年的非平衡纵列样本,本文利用一系列模型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控制了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固定效应、股权结构内生性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控股股东持股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为非线性的,显示出控股股东监督和隧道效应并存的双重效应;(2)非控股大股东对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显著的监控和制衡作用 ; (3)外资股东对公司绩效有正向效应 ; (4)国有控股公司的效率明显低下。由于控股股东持股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为 U 型的非线性关系,我们进一步计算出在不同非流通股股价情形下, 导致最差业绩的控股股东持股率,我们称此为股权机 构的陷阱。本文发现,造成中国上市公司低效的重要 原因是当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这一结果为未来的股 权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深圳市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产权制度 控股股东 持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理层整体教育水平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春涛 孔笑微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30,共8页
为了避开传统的劳动经济学模型中利用工资度量市场回报的缺陷,本文利用经营绩效指标托宾Q,通过对1999年到200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综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理层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 为了避开传统的劳动经济学模型中利用工资度量市场回报的缺陷,本文利用经营绩效指标托宾Q,通过对1999年到2003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综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理层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的市场回报率在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显著性程度,经济发达地区上市公司经理层整体教育水平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更加显著。在方法论上,本文根据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巧妙地处理了教育本身的内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理层 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实证研究 中国 公司绩效 公司经营 整体教育 水平 地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被引量:56
6
作者 杨勇 黄曼丽 宋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7,共10页
本文讨论了银行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对1995到2000年间上市公司CEO更换的研究,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经营业绩为负的公司中,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负向关系,而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 本文讨论了银行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对1995到2000年间上市公司CEO更换的研究,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经营业绩为负的公司中,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负向关系,而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正向关系;第二,在盈利能力一般的公司中,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仍为正向关系,但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CEO强制性更换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而银行贷款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有负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人治理 银行贷款 商业信用 CEO更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7,共9页
本文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200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FTP)。本文发现:(一)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1996-2002年大中... 本文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5-200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框架内系统地研究了3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FTP)。本文发现:(一)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1996-2002年大中型工业前沿技术进步平均贡献率高达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二)本文归纳了前沿技术进步的四大驱动力:行业竞争、全球化及外商投资、企业产权改革以及经济周期扩张的大环境;(三)通过技术进步贡献率对企业的制度及行业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不可忽略;大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显著高于小企业;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高于发达地区;开放、竞争性行业的技术进步远远高于垄断性行业。因此,本文认为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打破行业垄断、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是中国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的惟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技术进步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大中型工业企业 工业增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轨时期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特征 转轨时期 经济增长速度 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高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的困境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五常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2007年10月29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我校"经济论坛"作了"未来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兼论人民币的困境"的讲座。张五常先生以人民币的升值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问题、进口关税问题、农民问题、通货膨胀... 2007年10月29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我校"经济论坛"作了"未来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兼论人民币的困境"的讲座。张五常先生以人民币的升值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问题、进口关税问题、农民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和汇率管制问题,提出了以人民币和一篮子物品挂钩的建议。张五常先生在录音整理稿的基础上对稿件作了调整和补充,交由我刊发表。我们希望张五常先生的文章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张五常 世界经济 经济论坛 经济学家 贸易顺差 进口关税 农民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再购决策模型:环境及个人变量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云 周巧笑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从来自于企业的外界环境变量和消费者的个人变量出发,实证研究了消费者再购决策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交往质量及企业的环境质量对顾客的满意感和再购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满意感与顾客再购意向之间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本文从来自于企业的外界环境变量和消费者的个人变量出发,实证研究了消费者再购决策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交往质量及企业的环境质量对顾客的满意感和再购意向有显著影响,但满意感与顾客再购意向之间没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也是影响消费者再购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根据顾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再购决策 顾客满意感 服务质量 个人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尹西明 王朝晖 +1 位作者 陈劲 李纪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170,共12页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创新的新动能和引擎,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也对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出新目标与新要求,但鲜有研究关注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从“战略—资源—制度”的三维视角出发,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制造业企...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创新的新动能和引擎,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也对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出新目标与新要求,但鲜有研究关注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从“战略—资源—制度”的三维视角出发,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产权这一制度逻辑的异质性影响。以2011—2019年沪深A股1016家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1)数字化战略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2)数字化资源投入部分中介数字化战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3)企业的产权性质在上述中介关系发挥有调节的中介作用,也即: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数字化战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战略引导数字化资源投入阶段无显著差异,但在数字化资源投入向绿色技术创新转化阶段具有更高效率。稳健性检验发现,数字化战略与资源投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显著影响在中期依然成立,存在持续赋能效应,且中长期来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引入关键词文本网络探究数字化战略的结构性影响,发现数字产品与制造战略是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战略维度,数字金融战略与数字营销战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无直接促进效应。研究结果从战略、资源和制度的三重视角,打开了数字化加速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机制和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影响,为理清数字化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及情境因素提供重要理论启示,也为激励制造业抓住产业数字化机遇、加快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技术创新 战略 资源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金融危机对粤港的影响及应变措施
12
作者 饶余庆 《产经评论》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一、危机的性质与成因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2日因泰铢贬值而全面爆发以来,已历时17月之久.至今虽略现曙光,但危机的全面解决和亚洲的整体的复原,尚待时日.此次亚洲金融危机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可谓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仅见.... 一、危机的性质与成因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2日因泰铢贬值而全面爆发以来,已历时17月之久.至今虽略现曙光,但危机的全面解决和亚洲的整体的复原,尚待时日.此次亚洲金融危机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可谓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仅见.究其成因,学者专家仍议论纷纷,迄无定论.我个人是比较赞同“金融风险失控论”的.这一见解,可用图一来简述.如图一所示,金融管理不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应变措施 香港金融管理局 金融风险 中国内地 人民币 1997年7月 防范和化解 实质经济 管理不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