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评价:证据为本社会工作的方法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拜争刚 吴淑婷 +7 位作者 齐铱 何雪松 隋玉杰 沈晖 冉茂盛 Haluk Soydan 沈瓊桃 高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72-79,共8页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决策的科学化,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基于证据,然而当前从业人员并不经常使用最佳依据指导决策和实践,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加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掌握更加专业的证据生产方法——系统评价,从而为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提供当前最佳的决策证据。本文将从问题的提出、检索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分析合成、研究结果讨论等部分介绍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期待被国内更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教育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本系统 评价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认的作用:基于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姜海燕 王晔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遭遇诸多挑战,这与社会工作获得的承认有重要关系。应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并结合自我效能理论,本研究将社会承认作为公众对社会工作的承认状态;将自我效能作为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能力的承认状态;将离职倾向作为衡...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遭遇诸多挑战,这与社会工作获得的承认有重要关系。应用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并结合自我效能理论,本研究将社会承认作为公众对社会工作的承认状态;将自我效能作为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能力的承认状态;将离职倾向作为衡量承认发挥作用的因变量,构建了社会承认、自我效能、离职倾向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社会承认与离职倾向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完全中介了二者之间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社会承认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社会承认 离职倾向 自我效能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何雪松 楼玮群 赵环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8,共8页
基于285名香港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探索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联。香港新移民在社会融合过程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服务使用可以强化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朋辈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功能... 基于285名香港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探索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联。香港新移民在社会融合过程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层面。服务使用可以强化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朋辈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功能的发挥,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和融入社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合 服务使用 香港新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52
4
作者 丁华 徐永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0,共6页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办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机构养老方式也逐渐为更多的老人所接受。在养老院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服务质量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注。本文在对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 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办养老院迅速发展起来,机构养老方式也逐渐为更多的老人所接受。在养老院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其服务质量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注。本文在对北京市社会办养老院入住老人生活状况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支持网络,并且从服务使用者的角度探析社会办养老院的服务状况和服务质量,并藉此对此类养老院近期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办养老院 服务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私营化”、“社会福利社会化”:辨析与反思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华 徐永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38,共7页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利私营化"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福利体系改革的主要路向,福利服务提供和管理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同时,中国也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进展。文章旨在通过...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福利私营化"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福利体系改革的主要路向,福利服务提供和管理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同时,中国也开始进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并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进展。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起源、内涵、利弊的深入比较、分析,澄清可能引起的概念混淆,并借鉴西方"福利私营化"进程中取得的经验对"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私营化 社会福利社会化 多元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合璧的老人支持体系——香港所追求的全面照顾模式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永新 赵环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以老人照顾体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回顾香港过去五十年来从家庭维系传统孝亲价值,政府角色对照顾责任的厘清,传统家庭对机构照料的忌讳,到近年来从"在社区照顾"发展至"就地养老"的概念;从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发... 以老人照顾体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回顾香港过去五十年来从家庭维系传统孝亲价值,政府角色对照顾责任的厘清,传统家庭对机构照料的忌讳,到近年来从"在社区照顾"发展至"就地养老"的概念;从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以及政府角色与责任的不同作了探讨剖析。说明"全面照顾模式"如何结合上述价值与社会体系背景,将政府与民间的各层面力量融入成为全方位、多面向与多选项的照顾体系,说明了对于政策制定者、服务提供者以及社区工作者这又意味着什么样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照顾模式 老人支持体系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乎公众利益?——行政主导下专业规划师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永德 伍美琴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8-45,73,共9页
尝试剖析政府的专业规划师如何理解“公众利益”和如何以公众利益之名行事 ,从而探讨在重建市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 ,香港整体社会可能面对的挑战和问题。笔者首先剖析香港的规划环境 ,然后讨论笔者对政府规划师的调查研究结果 ,... 尝试剖析政府的专业规划师如何理解“公众利益”和如何以公众利益之名行事 ,从而探讨在重建市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 ,香港整体社会可能面对的挑战和问题。笔者首先剖析香港的规划环境 ,然后讨论笔者对政府规划师的调查研究结果 ,最后以香港不断转变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作结。笔者认为 ,更敢于提出诉求的民间社会已逐渐形成 ,民间社会要求参予界定何谓公众利益。因此 ,政府规划师需要反思他们对公众利益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利益 行政主导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对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的影响——兼论年龄与户籍异质性
8
作者 张雪 张寅凯 薛惠元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公平感和阶层认同关系着精神富裕目标的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扩大的同时,居民的主观福祉却呈现向下偏移趋势。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参保与否对个体主观福祉的影响,较少分析参保持续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年龄、户籍上的异质性效... 公平感和阶层认同关系着精神富裕目标的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逐年扩大的同时,居民的主观福祉却呈现向下偏移趋势。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参保与否对个体主观福祉的影响,较少分析参保持续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年龄、户籍上的异质性效应。因此,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和2018年的数据,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对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的影响及其年龄和户籍异质性。研究发现:(1)我国居民的预期阶层认同整体有所降低,青年和农村群体的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均呈下降趋势。(2)从断保状态来看,基本养老保险整体断保率为21.9%,以城乡居保断保为主,其中,青年和农村居民的断保率分别高于中老年人群和城镇居民。(3)与连续参保的居民相比,基本养老保险断保对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城乡居保断保的负面影响突出;分人群而言,断保会显著降低青年群体和农村居民的公平感,还会对农村居民的预期阶层认同造成显著的负向影响。基本养老保险的高断保率带来的负面效应抵减了参保的福利促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参保率逐年提高的同时,公平感和预期阶层认同的下降趋势。基于此,提出建议: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断保高发人群的参保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断保 公平感 预期阶层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者友善社区建设:一项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桂世勋 徐永德 +1 位作者 楼玮群 田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9,共7页
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对于老年人继续在熟悉的社区中独立生活和接受照料、减少机构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基层社区的实地调查,对上海在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创设方面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检视,并提出多部门协调合作、建立直接的老人福利权利和... 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对于老年人继续在熟悉的社区中独立生活和接受照料、减少机构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基层社区的实地调查,对上海在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创设方面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检视,并提出多部门协调合作、建立直接的老人福利权利和要求的表达机制、加强对老人实际满意度的调查和改进紧急求助系统等进一步完善长者友善社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友善 长者友善社区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高龄体弱老人家庭亲属照顾者的生活满意度:照顾资源的作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楼玮群 桂世勋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81,共8页
对上海城区697对75岁及以上的体弱老人及其家庭亲属照顾者作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家庭亲属照顾者的照顾资源是影响高龄体弱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因素。经济资源充分、家庭和朋友支持充足、健康自评相对好、运用积极应对策略的照顾者... 对上海城区697对75岁及以上的体弱老人及其家庭亲属照顾者作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家庭亲属照顾者的照顾资源是影响高龄体弱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因素。经济资源充分、家庭和朋友支持充足、健康自评相对好、运用积极应对策略的照顾者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要提升家庭亲属照顾者的心理健康,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增强照顾资源,包括经济的、健康的、心理的、社会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体弱老人 家庭亲属照顾者 照顾资源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性”与离婚:定量与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松国 陈丽云 林昭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5,共9页
我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离婚的自主问题。“自主”概念用于离婚研究还是首次。在此我们提出了自主性的两个层面,以及“复合个体”和“单一个体”的概念。通过对这两个层面和两个概念的分析,我们不仅认识了个人与家庭及... 我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离婚的自主问题。“自主”概念用于离婚研究还是首次。在此我们提出了自主性的两个层面,以及“复合个体”和“单一个体”的概念。通过对这两个层面和两个概念的分析,我们不仅认识了个人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而且也透视了婚姻家庭中的两性关系。经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后相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夫妻作为“复合个体”享有很高的离婚自主;而当夫妻作为“单一个体”来看待时,男性似乎享有比女性高得多的离婚自主。此外,我们还对离婚研究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研究 自主性 离婚 复合个体 单一个体 定量研究 婚姻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同批居家高龄失能老人照顾状况的跟踪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婕 楼玮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7,170,共8页
依据2010年和2013年"上海市高龄体弱老人状况及其主要照顾者需求调查"的数据,对上海市同批居家高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照顾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后发现,同批高龄失能老人呈现生活自理能力变差、生活... 依据2010年和2013年"上海市高龄体弱老人状况及其主要照顾者需求调查"的数据,对上海市同批居家高龄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家庭照顾状况、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等进行跟踪分析后发现,同批高龄失能老人呈现生活自理能力变差、生活需要协助完成需求加大、经济供给能力减弱、家庭和社会关系趋于一般、社会支持能力较弱、亲属照顾者照顾压力增加等新特点。有鉴于此,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使老人得到更多的生理上的支持;拓展养老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使老人得到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推进温暖和谐家庭环境的营造和融洽亲属关系的构建,使老人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支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之根据不同的需求为老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和个性关怀;建立以主要照顾者的需求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主要照顾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失能老人 居家养老 照顾状况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心理测验评估轻度甲苯中毒者的脑功能状态
13
作者 梅锦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以29名轻度甲苯中毒的工人和29名作为控制组的工人,就一些神经心理测验上的作业水平,进行了比较。此两组工人工作场所的空气,以8小时的TWA计算,所得甲苯含量分别为88.0ppm和13.5ppm。所实施的心理测验包括数... 以29名轻度甲苯中毒的工人和29名作为控制组的工人,就一些神经心理测验上的作业水平,进行了比较。此两组工人工作场所的空气,以8小时的TWA计算,所得甲苯含量分别为88.0ppm和13.5ppm。所实施的心理测验包括数字广度、WMS视觉记忆测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连线测验、符号数字、栓子安插和手指敲击测验。结果发现,轻度甲苯中毒的工人,无论在语文或非语文的短时记忆、注意力或集中力、知觉运动或手巧等方面的作业水平,都比不上控制组,显示轻度甲苯中毒组之脑功能已受损害。该研究亦进一步表明了轻度毒害性化学溶剂所导致的脑功能损害,可通过简便的心理测验予以相当准确的测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验 甲苯 溶剂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29
14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天明 刘昱君 +2 位作者 刘波 罗伟 冉茂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7-622,共6页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成都市新津区453例农村社区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表、自我病耻感量表、杜克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整体功能评估进行调查,用logisti...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病耻感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成都市新津区453例农村社区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表、自我病耻感量表、杜克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整体功能评估进行调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自我病耻感有较高的检出率(44.8%)。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OR=0.49)、丧失工作能力(OR=0.46)、住院次数越多(OR=1.17)、社会支持和社会功能水平较低的患者(OR=0.97;OR=0.97)更倾向出现较高的自我病耻感。结论:农村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我病耻感,并与家庭收入水平、工作能力、住院次数、社会支持水平以及社会功能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自我病耻感 相关因素 农村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域理论的城中村村民市民化研究--以广州猎德复建房社区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卓林 刘晔 +1 位作者 刘于琪 李志刚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992,共12页
以广州市猎德复建房社区为案例,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剖析改造后村民市民化进程问题;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质性分析方法,从经济融合、社会文化适应、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4个维度探讨村民的市民化水平。结... 以广州市猎德复建房社区为案例,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剖析改造后村民市民化进程问题;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质性分析方法,从经济融合、社会文化适应、结构融合和身份认同4个维度探讨村民的市民化水平。结果表明,由于村社共同体这一特定场域的延续,村民经济资本转化不畅,村民的社会、文化和象征性资本相对匮乏以及村民既有惯习的固化和自我改变动力的缺失,尽管村民在改造后经济状况、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村民仍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在经济融合层面就业难题尚未解决,在社会文化适应层面老一辈村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固化,在结构融合层面社会网络拓展受阻,在身份认同层面对市民角色的认识不足。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应当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大力推进村社共同体转型,并将城中村村民市民化视作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切实提升村民的人力与社会资本,促进村民融入城市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场域理论 村民市民化 广州 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对老年父母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与区域差异——基于广东、辽宁与甘肃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佳 任强 Lucy P.Jorda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0-21,共12页
本研究利用CFPS2010年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样本和分样本分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和地区差异。结果发现,第一,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因获得方是父亲还是母亲有所不同。第二,地区的现代化水... 本研究利用CFPS2010年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总样本和分样本分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和地区差异。结果发现,第一,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因获得方是父亲还是母亲有所不同。第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和老年福利的发展会促进代际经济支持。第三,各省份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影响广东、辽宁和甘肃三省代际经济支持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子女的性别、父母的户口性质以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政府在制定对老年人及家庭的支持性政策时应考虑到"因地制宜"及群体不同特征的影响,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经济支持 互惠原则 利他性动机 挤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雅安市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茹 张炳智 +5 位作者 彭述蓉 白静珍 胥刘秀 王冬 蒲道深 冉茂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雅安普通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选取雅安市年龄≥15岁的居民537例,于2020年2月10-15日,采用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自评焦虑量表(≥50分有焦...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雅安普通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选取雅安市年龄≥15岁的居民537例,于2020年2月10-15日,采用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自评焦虑量表(≥50分有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分有睡眠障碍)评估。结果:537例居民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79例(14.7%),有焦虑症状者50例(9.3%),有睡眠障碍者69例(12.8%)。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组更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OR=4.21、9.87,P<0.05),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太担心组更不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睡眠障碍(OR=0.08、0.06、0.24,P<0.05),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知道一点或不清楚组更易出现睡眠障碍(OR=2.99、2.97,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可能是雅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缺乏了解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健康 普通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地震后5年雅安城市老人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述蓉 林晶霞 +6 位作者 李家忠 胡晓亮 张炳智 田国娇 高茹 巫高美 冉茂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5年后雅安城市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灾难性事件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选取雅安市区≥60岁老年人885名例,使用老年人一般信息调... 目的:了解芦山地震5年后雅安城市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现状及相关因素,为灾难性事件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及认知功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月,选取雅安市区≥60岁老年人885名例,使用老年人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健康相关信息、受灾情况分布,采用MoCA量表(北京版)评估认知功能。结果:芦山地震后5年雅安城市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14.9%,其中轻度为9.1%,中、重各为2.9%;不同受灾程度地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80岁和≥80岁组的老年人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OR=2.98(95%CI:1.72~5.15),OR=6.08(95%CI:3.51~10.55),均P<0.001],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老人不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OR=0.15(95%CI:0.05~0.44),P<0.001]。结论:高龄为芦山地震后5年雅安城市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年龄 地震 认知功能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