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超声分子显像卵巢癌实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建新 尚婷婷 +3 位作者 徐芬芬 王志刚 李攀 苏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43-1847,共5页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并探讨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及在体内外模型中靶向结合卵巢癌SKOV3细胞的效能。方法应用薄膜水化法和旋转蒸发法制备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观察纳米粒的基本特性及在4℃和37℃水浴条件...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并探讨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及在体内外模型中靶向结合卵巢癌SKOV3细胞的效能。方法应用薄膜水化法和旋转蒸发法制备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观察纳米粒的基本特性及在4℃和37℃水浴条件下的稳定性。分为靶向组(叶酸靶向)、非靶向组(普通磷脂)及拮抗组(游离叶酸干预),通过卵巢癌SKOV3细胞,进行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靶向实验。并将8只荷SKOV3肿瘤裸鼠分为A组(靶向)和B组(非靶向),进行脂质纳米粒的体内靶向实验。结果本实验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粒径约(321.20±67.21)nm,表面电位-50mV。在4℃条件下,纳米粒可稳定保存48h;在37℃水浴条件下,1h内纳米粒的粒径无明显改变。靶向组纳米粒与SKOV3细胞的结合率最高,拮抗组最低。靶向组肿瘤细胞内可见大量被荧光染料DiI标记为红色的纳米粒;非靶向组和拮抗组仅见少量红色荧光。A组裸鼠肿瘤局部可见较多被荧光染料DiR标记为红色的纳米粒,而B组肿瘤局部未见明显红色荧光。且A组裸鼠各重要脏器离体荧光成像肿瘤荧光明显强于B组。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叶酸靶向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靶向结合于卵巢癌SKOV3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靶向 液态氟碳 纳米微粒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的产前筛查及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朱梦洁 唐海燕 +6 位作者 李艳颜 褚永艳 农丽录 罗力冰 曾婷 代小英 林胜谋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遗传学分析在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超声检查检出ARSA胎儿的超声声像特征,分为孤立性ARSA及复杂性ARSA两组,讨论其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遗传学分析在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超声检查检出ARSA胎儿的超声声像特征,分为孤立性ARSA及复杂性ARSA两组,讨论其遗传学分析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30260例孕妇中有185例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为ARSA,发生率为0.6%;5例(2.6%)ARSA为孕早期超声诊断,其余病例均为孕20~24周胎儿Ⅲ级结构超声检查时诊断。其中孤立性ARSA组158例(85.4%)、复杂性ARSA组27例(14.6%)。复杂性ARSA合并其他结构异常中,心血管系统占比最高(44.4%),神经系统(22.2%)和泌尿系统(22.2%)次之。通过遗传学分析,孤立性ARSA出现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的比例为8.3%(4/48),复杂性ARSA为40.0%(4/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孤立性ARSA中48例完成遗传学分析,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的阳性率为4.2%(2/48),与同期高龄妊娠病例的致病性CNV发生率0.4%(1/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孤立性ARSA的唐氏综合征阳性似然比(LR+)为2.5,复杂性ARSA的唐氏综合征LR+为49.6。结论:复杂性ARSA常合并心血管异常,较孤立性ARSA更易发生唐氏综合征。孤立性ARSA出现致病性CNV的几率虽稍高于自然发生率,但目前样本量仍未明确孤立性ARSA和致病性CNV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右锁骨下动脉迷走 产前诊断 似然比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图像偏倚式干涉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肝内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振宇 刘镭 +3 位作者 刘力 张玲利 叶然 谭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病理大体标本的超声图像偏倚式干涉(BI)程序的建立及其在肝内占位病变性质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肝内发现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病变随机分为建模组(用于建立干涉技术)和验证组(用于验证对占... 目的探讨基于病理大体标本的超声图像偏倚式干涉(BI)程序的建立及其在肝内占位病变性质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肝内发现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病变随机分为建模组(用于建立干涉技术)和验证组(用于验证对占位性质的鉴别)。利用超声图像及对应病理大体标本图像获取中点、病灶中心至边缘长度25%、50%、75%病灶及边缘图像的灰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其他占位行自动化分析,并对病理与BI结果、病理与人工检查结果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建模组超声及病理多点取样良恶性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及对应病理大体标本图像中点以及病灶中心至边缘长度25%、50%、75%病灶和边缘图像的灰阶值具有相关性(r=-0.600、0.287、-0.650、-0.785、-0.785,P<0.05)。BI与病理及人工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89、0.596,P<0.05),识别准确率为91.7%,与人工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4,P=0.073)。结论病理结合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可鉴别肝内结节良恶性。自动化分析与人工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肿瘤 超声检查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算法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腔腹膜后囊肿超声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颖 胡海云 +2 位作者 农丽录 黄皓月 许晓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9-1910,共2页
盆腔腹膜后间隙内存在直肠中下段、输尿管、髂血管及骶前间隙等重要结构,其内囊肿发病率为1/250000~1/5750^([1]),明确诊断对于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具有重要意义,但鉴别其与盆腔内卵巢及附件囊肿常遇困难^([2])。超声具有无辐射、无创、动... 盆腔腹膜后间隙内存在直肠中下段、输尿管、髂血管及骶前间隙等重要结构,其内囊肿发病率为1/250000~1/5750^([1]),明确诊断对于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具有重要意义,但鉴别其与盆腔内卵巢及附件囊肿常遇困难^([2])。超声具有无辐射、无创、动态、实时、简便及经济等特点,已成为常规检查女性盆腔的主要手段^([3]),可通过经阴道/直肠超声、经腹及经会阴联合超声动态扫查诊断盆腔腹膜后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双腔”征改变椎动脉夹层超声表现
5
作者 黄世梅 吴木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2-794,共3页
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发病率较低,每年约为(1.0~1.5)/10万,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后者为青年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1]。一般认为超声声像图显示椎动脉呈“双腔”征改变提示VAD[2]。
关键词 椎动脉夹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OSAS患者左心室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国平 林庆陕 于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左心室功能定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OSAS患者作为OSAS组... 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左心室功能定量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OSAS患者作为OSAS组,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其分为轻度OSAS组(24例)、中度OSAS组(29例)和重度OSAS组(33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2D-STI技术对所有受检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对OSAS组、对照组患者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者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SAS组患者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OSAS组患者的IVST、LVPW和LVMI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OSAS组,中度OSAS组患者的IVST、LVPW和LVMI水平明显高于轻度OSAS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组患者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GLS、GRS和GCS水平明显低于轻度OSAS组和中度OSAS组,中度OSAS组患者的GLS、GRS和GCS水平明显低于轻度OSAS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借助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对OSAS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盐酸阿霉素液态氟碳脂质体对乳腺癌治疗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琳 贾丹 +6 位作者 许晓华 胡聪 黄菊 谭筱林 贾亦真 王志刚 任建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7-1631,共5页
目的制备一种载盐酸阿霉素(DOX)和液态氟碳(PFH)脂质体(Lip-PFH-DOX),探讨Lip-PFH-DOX纳米粒增强超声显影及对人乳腺癌MAD-MB-231细胞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及声振法技术制备Lip-PFH-DOX纳米粒。检测Lip-PFH-DOX纳米粒的形态、... 目的制备一种载盐酸阿霉素(DOX)和液态氟碳(PFH)脂质体(Lip-PFH-DOX),探讨Lip-PFH-DOX纳米粒增强超声显影及对人乳腺癌MAD-MB-231细胞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及声振法技术制备Lip-PFH-DOX纳米粒。检测Lip-PFH-DOX纳米粒的形态、粒径、电位、包封率。通过低强度聚焦超声促使纳米粒发生相变并使其破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药物释放情况。检测该纳米粒对人乳腺癌MDA-MB-231的细胞毒性作用,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建立裸鼠人乳腺癌MDA-MB-231模型,经尾静脉注射适量纳米粒,以低强度聚焦超声辐照,观察肿瘤部位增强超声表现。结果成功制备载DOX和PFH的脂质体,其粒径(340.81±68.54)nm,电位(-17.72±7.66)mV,药物包封率(86.80±2.55)%。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其内部成功包载药物,光镜下可见脂质体大小均匀,可发生相变。Lip-PFH-DOX在48 h时DOX释放率达40.05±3.22,当Lip-PFH-DOX纳米粒浓度为100μg/ml,孵育48 h时,细胞存活率为45.00%,且出现大量凋亡细胞。Lip-PFH-DOX纳米粒在低强度超声辐照后可以明显增强体内超声显影。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包裹DOX和PFH纳米粒,可实现体内外超声显影,同时可对MAD-MB-231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液态氟碳 脂质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