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塑形垫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鹏飞 刘雅洁 +1 位作者 邓灵波 林志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塑形垫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0例,根据放疗定位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塑形垫组和真空负压袋组,每组各20例。塑形垫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塑形垫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0例,根据放疗定位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塑形垫组和真空负压袋组,每组各20例。塑形垫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塑形垫进行体位固定,真空负压袋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头颈肩真空负压袋联合头颈肩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两组患者在放疗前使用机载影像系统拍摄1次头颈部的正侧位片,将获得的图像与治疗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图像进行比较,记录其在三维方向和旋转角度上的摆位误差,并对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塑形垫组患者在左右方向(lateral,Lat)、头脚方向(longitudinal,Lng)、前后方向(vertica,Vrt)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78±0.79)mm、(1.04±0.97)mm、(0.63±0.70)mm,旋转误差为0.34˚±0.39˚;真空负压袋组患者在Lat、Lng、Vrt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05±1.15)mm、(1.60±1.55)mm、(0.91±1.12)mm,旋转误差为0.38˚±0.51˚。塑形垫组患者在Lat、Lng、Vrt方向的摆位误差均显著小于真空负压袋组(均P<0.05),两组患者旋转误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塑形垫组患者出现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时间均晚于真空负压袋组(均P<0.05)。结论使用个体化塑形垫进行鼻咽癌放疗体位固定精确度高,能延缓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塑形垫 头颈肩真空负压袋 摆位误差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思娜 陈兢芝 +3 位作者 徐丹 徐钢 李先明 陈善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初诊转移性鼻咽癌并使其生存获益的治疗模式.方法:选择在200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初诊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根据初诊时不同一线治疗方案分为系统化疗组(A组)、系统化疗+同步放化疗组(B组... 目的:探讨适用于初诊转移性鼻咽癌并使其生存获益的治疗模式.方法:选择在200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初诊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根据初诊时不同一线治疗方案分为系统化疗组(A组)、系统化疗+同步放化疗组(B组)、系统化疗+同步放化疗+局部治疗组(C组),观察并比较总生存时间.结果:所有入选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6%、25.0%及10.7%.3组基线时的临床特征分布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21个月、28个月.B组的2年生存率(41.2%)高于A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C组的2年生存率(66.7%)高于A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的2、3、5年生存率(66.7%、45.8%、20.8%)均高于B组(41.2%、17.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本研究显示在系统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行转移灶局部治疗延长了初诊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病例少,尚需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 转移性鼻咽癌 局部治疗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