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在流产和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蓓 陈国斌 徐珩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在流产和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173例患者,将其分成早期异位妊娠组、先兆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3组孕妇的血浆VEGF和PAP...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联合检测在流产和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173例患者,将其分成早期异位妊娠组、先兆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3组孕妇的血浆VEGF和PAPP-A水平,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检测后血浆中的VEGF和PAPP-A水平。结果 3组患者经检测后,异位妊娠组的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的血浆PAPP-A水平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及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妊娠相关蛋白A 先兆流产 异位妊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的表达与细胞因子IFN-γ、IL-4在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罗琼 李景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相关性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HBV感染的孕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又根据检测新生儿脐血乙肝5项指标和HBV-DNA,将研究组中诊断胎儿...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与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相关性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选择HBV感染的孕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又根据检测新生儿脐血乙肝5项指标和HBV-DNA,将研究组中诊断胎儿宫内感染13例设为宫内感染组,无宫内感染92例设为宫内未感染组;另外选取4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孕妇外周血细胞因子IL-12、IFN-γ、IL-4水平。结果宫内感染组孕妇的IL-12、IFN-γ水平显著低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IL-4水平则显著高于宫内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1);宫内未感染组的IL-12、IFN-γ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孕妇外周血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与IL-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失调可能是胎儿HBV宫内感染的机制之一;IL-12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IFN-Γ IL-4 HBV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在妇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霍然 罗捷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根本原因分析(RCA)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300例妇科住院患者,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根本原因分析(RCA)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300例妇科住院患者,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行根本原因分析法的患者列为观察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报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应用RCA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上报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 妇科护理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9例的核磁共振检查分析
4
作者 王琨 罗琼 +2 位作者 杨伟洪 肖立 刘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的原发性闭经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方法 9名年轻女性行磁共振检查,由妇科医生及放射线医生共同评价苗勒氏管、阴道、卵巢和其他发现。结果全部病例盆腔内都发现双侧始基子宫,其中1例有单侧的宫腔。始基...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的原发性闭经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方法 9名年轻女性行磁共振检查,由妇科医生及放射线医生共同评价苗勒氏管、阴道、卵巢和其他发现。结果全部病例盆腔内都发现双侧始基子宫,其中1例有单侧的宫腔。始基子宫平均长径(2.73±0.68)cm。在全部病例中,两侧始基子宫之间由纤维带状结构连接。在7个病例中,带状结构交汇于位于膀胱上方靠近中央的三角软组织。8例有阴道下1/3存在。9例在始基子宫附近有双侧正常卵巢组织。1例单侧盆腔肾,2例第五腰椎骶骨化。结论在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综合征的病人中典型的苗勒氏管残存结构表现为由纤维带状组织连接的双侧始基子宫,两侧组织在膀胱上方的三角形软组织中线处汇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综合征 苗勒氏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庆如 李欣然 +2 位作者 王清 谢嘉欣 付霞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369,共7页
目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促进卵巢血管生成,改善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不全,修复卵巢功能,而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干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文章拟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 目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促进卵巢血管生成,改善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不全,修复卵巢功能,而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干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文章拟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MSCs,采用42℃水浴1 h预处理。向MSCs中加入顺铂(5 mg/L)模拟化疗局部微环境。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热休克对照组、模型组、热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为不予其他处理的MSCs,热休克对照组为热休克预处理后的MSCs,模型组为顺铂(5 mg/L)作用后的MSCs,热休克模型组为热休克预处理后再予顺铂(5 mg/L)作用的MSCs。通过CCK-8法、Hoechst33342/PI、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探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增殖、凋亡及存活率的影响。分离、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Cs),建立顺铂(5 mg/L)诱导GCs损伤的体外模型。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MSCs模型组、HS-MSCs模型组。对照组为未经处理的GCs;模型组为经顺铂(5 mg/L)作用后的GCs;MSC模型组、HS-MSCs模型组为GCs加入顺铂(5 mg/L)诱导凋亡后24h分别与MSCs、HS-MSCs以1∶1比例加入Transwell培养板中实现GCs与MSCs的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法、Hoechst33342/PI法,探究热休克预处理MSCs是否具有抑制化疗诱导的GCs凋亡的作用。结果在第3、4天热休克对照组MSCs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MSCs凋亡率低于其他3组;与模型组相比,热休克模型组第3、4天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凋亡率[(53.81±1.89)%]相比,对照组、MSCs模型组、HS-MSCs模型组[(31.13±2.81)%、(42.76±0.99)%、(36.72±0.96)%]显著下降(P<0.05);与MSCs模型组相比,HS-MSCs模型组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提高MSCs的增殖水平及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抑制化疗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颗粒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chemerin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丽琼 丁晖 +2 位作者 杨天丽 李晓明 杨元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此研究于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分为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25例)及正...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此研究于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分为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25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chemerin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hemerin水平为(421.55±191.66)ng/ml,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血清chemerin水平为(403.83±179.66)n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hemerin水平的(299.07±186.24)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血清chemer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hemerin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血脂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0、0.381、0.410、0.485、0.315、0.548、0.550,均P <0.05)。结论血清chemeri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增高,提示chemerin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HEMERIN 脂肪细胞因子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