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抗体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艳芳 曾磊 +6 位作者 陈学东 郝卫 杨梅 蔡建飘 王压娣 袁国勇 车小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甘露糖蛋白Mp1p,并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Mp1p,经棋盘滴定法建立一种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甘露糖蛋白Mp1p,并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Mp1p,经棋盘滴定法建立一种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并检测100例健康人群对照血清、21例血培养确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和15例血培养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联合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马尔尼菲青霉抗原检测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成功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经健康人群对照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评价特异度为100%(121/121),检测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Mp1p特异性抗体2例阳性,Mp1p特异性抗原12例阳性,Mp1p抗体与抗原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灵敏度,达到93.3%(14/1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联合抗原检测可提高马尔尼菲青霉感染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真菌 Mp1p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3亚型流感病毒生态学与分子进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尚金 李建伟 +8 位作者 金红 李海燕 唐秀英 于康震 王秀荣 刘尚高 Y Guan K F Shortridge M Deries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病毒生态学与分子进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研究病毒在各种环境中的关系 ,可以为今后病毒的研究与防治奠定基础。本研究首次详细对我国 14株鸭、鸡等禽流感和马、猪等动物的流感病毒的生态学与分子进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初步摸清了这些病... 病毒生态学与分子进化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研究病毒在各种环境中的关系 ,可以为今后病毒的研究与防治奠定基础。本研究首次详细对我国 14株鸭、鸡等禽流感和马、猪等动物的流感病毒的生态学与分子进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初步摸清了这些病毒在我国的流行与进化情况 ,为今后流感病毒疫苗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H3亚型 流感病毒 生态学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烟曲霉Afmp1cr/Afmp2cr抗体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梅 王卓娅 +7 位作者 郝卫 王艳芳 黄莉 蔡建飘 江凌晓 车小燕 钟晓祝 余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的烟曲霉特异性甘露聚糖蛋白片段Afmp1cr和Afmp2cr,经棋盘滴定法建立可检测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用Afmp1cr和Afmp2cr分别免疫兔血...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的烟曲霉特异性甘露聚糖蛋白片段Afmp1cr和Afmp2cr,经棋盘滴定法建立可检测烟曲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用Afmp1cr和Afmp2cr分别免疫兔血清评估方法灵敏度,健康人血清、其它微生物感染者血清评估特异性,并检测曲霉感染者血清。结果 Afmp1cr双抗原夹心ELISA法可捕获1∶800稀释兔多抗血清中的抗体,Afmp2cr双抗原夹心ELISA法可捕获1∶3200稀释兔多抗血清中的抗体,两者均与其他真菌及细菌无交叉反应。2例确诊曲霉感染和1例拟诊曲霉感染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出抗体。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anti-Afmp1cr/Afmp2cr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可辅助诊断临床烟曲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双抗原夹心 ELISA法 抗体检测 Afmp1p Afmp2cr Afmp2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丘立文 彭冬先 +3 位作者 徐华 贾娟 车小燕 袁国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39,52,共3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mAb)。方法用基因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甘露糖蛋白1(MP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马尔尼菲青霉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马尔尼菲青霉单克隆抗体(mAb)。方法用基因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甘露糖蛋白1(MP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Ab,并采用ELISA间接法和免疫印迹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马尔尼菲青霉mAb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8.2×10-9、4.7×10-9、6.5×10-9和2.7×10-9,免疫印迹证实马尔尼菲青霉mAb特异性识别MP1。结论4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高,为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素 单克隆抗体 制备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靶向的戊肝嵌合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车小燕 钱其军 +4 位作者 刘思行 黄洁 邱庆林 徐华 吴文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制备特异性靶向的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与戊肝病毒抗原HEVE2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同时构建不带CTLA4的pHEVE2作为平行对照质粒,体外转染C... 目的 制备特异性靶向的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与戊肝病毒抗原HEVE2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同时构建不带CTLA4的pHEVE2作为平行对照质粒,体外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表达并且 物;于BALB/c小鼠皮内注射,每隔2周1次,共免疫3次,100μg/次,于免疫的第3、5和10周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 获得pHEVE2和pCTLA4-HEVE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测序证实各连接点阅读框序列正确;体外转染COS-7细胞,证明真核质粒以分泌形式表达;接种pCTLA4-HEVE2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HEVE2抗体,比接种pHEVE2的对照组高50-100倍;pCTLA4-HEVE2诱导高水平的IgG2a,IgG2bTh1型抗体和IgG1Th2型抗体应答,pHEVE2则以IgG1Th2型抗体应答为主。结论 CTLA4-HEVE2嵌合DNA疫苗有效地增强动物对HEVE2抗原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抗原靶向性的嵌合DNA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疫苗 DNA疫苗 抗原提呈细胞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EB病毒抗体EBNA1 IgA检测临界值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程伟民 季明芳 +5 位作者 宗永生 顾耀亮 吴子柏 李晓玲 杨金兰 郭媛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38-6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群与鼻咽癌患者EB病毒抗体EBNA1IgA水平的分析,探讨在鼻咽癌高发区应用该抗体作为鼻咽癌血清学指标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80例健康人和10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EBNA1IgA,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分...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群与鼻咽癌患者EB病毒抗体EBNA1IgA水平的分析,探讨在鼻咽癌高发区应用该抗体作为鼻咽癌血清学指标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80例健康人和10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EBNA1IgA,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曲线分别选择灵敏度、特异度在95%所对应的rOD值作为阴性临界值和阳性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人群划分成3个不同等级,rOD≥1.85为阳性,1.85>rOD≥1.10为可疑阳性,rOD<1.10为阴性。结果:健康人群EBNA1IgA的均值是0.850±0.637,鼻咽癌患者为2.241±0.875。健康人群中EBNA1IgA阴性、可疑阳性和阳性人群分别占75.13%、17.44%和7.44%,而鼻咽癌患者则分别是4.81%,17.31%,77.88%。结论: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EBNA1IgA的rOD值离散程度较大。以EBNA1IgA作为鼻咽癌血清学诊断指标,可根据灵敏度和特异度确定阳性、可疑阳性和阴性3个人群,以利于临床作出对鼻咽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血清学 鼻咽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季流病毒、禽流感病毒共感染时变异可能性的验证
7
作者 鲍琳琳 许黎黎 +6 位作者 孙惠惠 占玲俊 邓巍 朱华 高虹 陈鸿霖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分别与A/Brisbane/10/07和A/ShenZhen/406H/06共感染小型香猪,预测甲流病毒在与季流H3N2病毒/甲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共感染时是否会发生变异。方法分别将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 目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7/2009分别与A/Brisbane/10/07和A/ShenZhen/406H/06共感染小型香猪,预测甲流病毒在与季流H3N2病毒/甲流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共感染时是否会发生变异。方法分别将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对5~6月龄小型猪共感染,小型猪经复方氯胺酮0.1 mL/kg麻醉后进行滴鼻感染,感染后第5天安乐死动物,取动物肺组织作病毒测序分析。结果 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共感染后,A/California/7/2009病毒PB1基因993位G→A突变,PA基因1659位G→A突变,没有氨基酸的变异。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共感染后A/California/7/2009病毒PB2基因1711位T→C突变。碱基的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异。结论 A/California/7/2009(CA7)与A/Brisbane/10/07(H3N2),A/California/7/2009与A/Shenzhen/406H/06(H5N1)共感染后在猪的体内没有发生病毒重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lifornia/7/2009 A/Brisbane/10/07 A/Shenzhen/406H/06 小型猪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