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与求实 香港大学园境学硕士课程设计介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弘志 张安 《风景园林》 2006年第5期59-65,共7页
从1993年成立以来,香港大学园境学的硕士课程一直秉承求实与创新并举的教学方针,本文重点介绍了2005至2006年度的一年级课程设计作品。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课程设计 综述 设计技能 创造性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及规划设计策略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良 罗寒跃 姜斌 《风景园林》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随着大学校园犯罪行为的频发,如何通过大学校园功能、空间和景观的规划及设计提升校园安全感已经成为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过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证明,此类规划设计能通过影响使用者对大学校园的感知,起到提升校园安全感及抑制犯罪和... 随着大学校园犯罪行为的频发,如何通过大学校园功能、空间和景观的规划及设计提升校园安全感已经成为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过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证明,此类规划设计能通过影响使用者对大学校园的感知,起到提升校园安全感及抑制犯罪和不良行为的作用。基于安全感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对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继而提出从校园区位规划、空间规划设计、植物景观设计、针对女性低安全感的规划设计和安全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提升安全感的规划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学校园 安全感 功能 空间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亚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香港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弘志 刘雅静 《风景园林》 2012年第3期55-61,共7页
快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给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基础设施分析能成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发现并缓解城市环境问题。从一个多尺度的视角,重估绿地并提出策略,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宏观上,将自然保护区作... 快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增长给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绿色基础设施分析能成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发现并缓解城市环境问题。从一个多尺度的视角,重估绿地并提出策略,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宏观上,将自然保护区作为绿地系统的主要结构;微观上,减小城区绿地的破碎度。利用景观指数结合GIS的分析方法,重估香港的绿化总纲图,并分析香港在绿地管理上的策略,为其它高密度亚洲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评论 城市绿地 景观管理 景观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人本视角评价——以香港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灵珠 崔敏榆 《风景园林》 2021年第4期34-39,共6页
城市居民能够方便且平等地享用休憩用地,是评价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休憩用地(开放空间)评价往往将人均绿地面积作为核心指标,忽略其实际分布与使用情况,亦较少结合市民实际步行路线或考虑使用者对步行网络的认知。以... 城市居民能够方便且平等地享用休憩用地,是评价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休憩用地(开放空间)评价往往将人均绿地面积作为核心指标,忽略其实际分布与使用情况,亦较少结合市民实际步行路线或考虑使用者对步行网络的认知。以香港的休憩用地为例,借助三维空间设计网络分析(3D sDNA)技术,基于认知寻路机制模拟行人路线选择,讨论如何评估休憩用地的实际步行可达性。进一步结合人口密度、老龄人口比例、收入水平等社会特征变量,识别休憩用地不足但人口密度较高或弱势群体较多的区域。这一分析框架可为高密度城市中休憩用地的可达性评估提供精细化的量化方法,为基于人本视角与公平性视角的休憩用地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休憩用地(开放空间) 人本视角 步行可达性 公平性 社区生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逻辑与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5
作者 邓策方 孙畅 陈丹阳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8,共9页
运用案例研究、理论归纳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美丽城市这一新理念进行全面论述。首先,从美丽城市概念本体出发,分析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美丽城市概念背后的内涵演进逻辑,发现美丽城市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从单一思维走向系... 运用案例研究、理论归纳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美丽城市这一新理念进行全面论述。首先,从美丽城市概念本体出发,分析国际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美丽城市概念背后的内涵演进逻辑,发现美丽城市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其次,引入系统理论,为美丽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避免追求单一子系统发展而忽视系统整体最优。从系统论学理上解析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导向、特征和内容,提出理论分析框架,认为美丽城市规划建设不应只注重某一方面,应结合系统整体性、相互联系性和动态演变性的特征,整体协调推进国土空间、经济发展、宜居环境、城市治理等子系统的提升和完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立足超大城市复合巨系统特征,从全域一体的美丽空间、系统转型的绿色发展、结构最优的宜居品质、动态数智的高效治理四大维度探索美丽城市规划建设的系统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理论 美丽城市 规划建设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精神与行业竞争力:以香港为例谈如何确立风景园林行业之专业地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弘志 张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内地的风景园林行业正在经历着快速和深远的专业化变革。试图探讨在风景园林行业和风景园林教育的专业化进程中如何逐步确立行业的专业地位和专业精神,制订专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并保证专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内地的风景园林行业正在经历着快速和深远的专业化变革。试图探讨在风景园林行业和风景园林教育的专业化进程中如何逐步确立行业的专业地位和专业精神,制订专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并保证专业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既务实,又能实现风景园林学科在学术和知识体系上的进步。以香港为例,说明了行业竞争力和专业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制订园境师专业操守、教学评估制度和园境师注册考试制度,加强行业规范,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精神 专业教育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景观在城市临时空间中的应用 以香港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昝勤 《风景园林》 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
作品中可根据不同使用需要进行变形的城市家具,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特别适合城市空间的小巧、多样、变化丰富且能满足多种城市公共空间人们活动的设计,让我们对"临时"有了新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 城市家具 城市空间 应用 景观 流动 香港 城市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香港保育政策看晚清墟市的保护——个案研究:元朗旧墟(英文)
8
作者 罗纪瑜 《南方建筑》 2016年第1期8-15,共8页
城市急速发展,地价高租金贵的环境下,重建发展的利益往往比保留历史建筑物高。康熙八年(1699年)取消迁界令^(1)),锦田进士邓文蔚获封地设墟,今称元朗旧墟^(2)),是香港晚清时期的民居及墟市旧址。晚清时期,因地理环境因素,旧墟成为附近... 城市急速发展,地价高租金贵的环境下,重建发展的利益往往比保留历史建筑物高。康熙八年(1699年)取消迁界令^(1)),锦田进士邓文蔚获封地设墟,今称元朗旧墟^(2)),是香港晚清时期的民居及墟市旧址。晚清时期,因地理环境因素,旧墟成为附近围村农产品集散地。全盛期店铺多达102间。20世纪初期,随着发展,大部份民居已改建为丁屋^(3))。现时保存的历史建筑物包括现存香港唯一清代客栈——同益栈,最古老的当铺——晋源押外,还有大王庙及玄关二帝庙及数十间晚清民居,建筑风格都属岭南地区常见的青砖墙及木梁瓦顶结构。墟内建筑群具丰富社会价值,保留了传统工艺店铺。近年铁路开通,建筑物相继清拆重建,晚清时期民居面貌不再。现时只靠业主自愿性维修及保留历史建筑,并无法律及政策保护。这报告将以元朗旧墟为例,透过现有的保护政策及行政诱因讨论保育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群保护 晚清民居 元朗旧墟 保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自然——有潜力的物质成瘾缓解和恢复策略:理论机制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罗蓝 姜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物质成瘾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威胁,是全球性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能多方面促进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然而“自然-健康”议题的相关研究很少关注物质成瘾行为。那么,接触自然环境是否是一... 物质成瘾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威胁,是全球性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诸多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能多方面促进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然而“自然-健康”议题的相关研究很少关注物质成瘾行为。那么,接触自然环境是否是一种有效缓解和恢复物质成瘾的有效策略呢?梳理了接触自然环境与物质成瘾关系的研究进程,并阐释了接触自然环境可能促进物质成瘾缓解和恢复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路径机制。基于此,提出一个研究假设:接触自然环境可能是一种有潜力的缓解和恢复物质成瘾的有效策略。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并从直接效应、路径机制、实践应用3个层面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14个关键研究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物质成瘾 自然环境 缓解和恢复策略 理论机制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变革的力量:全球智慧与中国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在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将全球研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详细讨论了绿色景观在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益处,并强调了其在风景园林、大众卫生和城市规划等多领域的重要性。其后,探讨了绿色空间的... 探讨了城市绿色空间在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方面的关键作用,并将全球研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详细讨论了绿色景观在心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益处,并强调了其在风景园林、大众卫生和城市规划等多领域的重要性。其后,探讨了绿色空间的平等使用权、最佳接触量及文化维度等关键问题。最后,重点讨论了中国在城市化和绿色空间分配方面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期为未来的设计策略和政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景观 健康与福祉 全球视野 中国环境 研究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轶 张衔春 +3 位作者 周方睿 程哲 刘清清 周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2-436,共5页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留城意愿强弱与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度、婚姻、随迁子女、社会保障状况、住房满意度、宅基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收入情况、住房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稳定度、子女的教育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总体上看,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第三产业、有社保、工作稳定度高、已婚、子女在老家、住房状况好、同意宅基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难题的路径: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制定具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标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质量,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留城意愿 南京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形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洁晶 汪芳 刘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101,共6页
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数量化建模,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选取路网规整、用地集中布局以及路网自由、用地组团布局两类形态差异较大的城市为例,建立轴线图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共性... 空间句法通过对城市空间相互关系和结构的数量化建模,为城市形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选取路网规整、用地集中布局以及路网自由、用地组团布局两类形态差异较大的城市为例,建立轴线图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城市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共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城市的集成核形态差异较大,"自由轮轴"形式只在集中型城市中较为明显,而组团型城市自内向外整合度逐渐减小而呈现圈层分布,说明前者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联系比后者便捷,而对于城市形态的可识别性前者同样强于后者;在共性方面,两类城市的轴线网络都是无标度网络,借此能够解释城市核心区的集聚和城市形态演变存在的"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市形态 可识别性 轴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被引量:104
13
作者 陈竹 叶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5,共7页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 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 空间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避设施规划的协作管治问题--以广州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胡燕 孙羿 陈振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
选取广州大坦沙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与公众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互动与角色。指出在邻避设施规划中,城市规划领域健全的制度环境是维持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在承当... 选取广州大坦沙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与公众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互动与角色。指出在邻避设施规划中,城市规划领域健全的制度环境是维持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在承当主要领导力角色的同时,谨慎避免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绝对权力。公众具备公民意识是进步的表现,但公众也应当认识和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是城市管治的出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设施 地方政府 公众 城市管治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制度一体化评估框架构建——基于多层级治理理论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衔春 许顺才 +1 位作者 陈浩 单卓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82,共8页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地域空间重组,城市群作为重要的地域空间组织单元其制度一体化的评估缺乏完善的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制度建设多元化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到实践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研究发现... 经济全球化引发新一轮地域空间重组,城市群作为重要的地域空间组织单元其制度一体化的评估缺乏完善的评估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现阶段,我国城市群制度建设多元化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论到实践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研究发现,后福特制下,制度通过重塑治理模式实现国家空间的尺度重构。因此,本研究认为制度一体化的治理表征是形成多层级治理模式。进而,以多层级治理为理论框架,构建"三组关系"与"两个层次"的评估理论框架,即在宏观层次的城市群治理结构与微观层次个案型制度安排上检验层级政府间的科层关系、跨市区域合作关系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方关系。并构建评估实证框架,宏观层次上以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桌面分析及半结构访谈识别城市群治理结构;微观层次以政策网络分析及焦点小组、深度访谈识别基于个案的制度安排。最终证明,简单构建评估指标忽视了制度特征与演化,可实证的理论评估与实践实证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深度揭示城市群的制度一体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一体化 城市群 多层级治理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功能发展概念解读与分类探讨 被引量:27
16
作者 许思扬 陈振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109,共5页
1引言 正如Coupland所言,混合功能(Mixed-use)和混合功能发展(Mixed-use Development)一直是被广泛使用却很少明确界定的概念[1]。其模糊性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丰富的实践较少总结到理论层面,还在于各种背景下的发展造成了内涵和外... 1引言 正如Coupland所言,混合功能(Mixed-use)和混合功能发展(Mixed-use Development)一直是被广泛使用却很少明确界定的概念[1]。其模糊性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丰富的实践较少总结到理论层面,还在于各种背景下的发展造成了内涵和外延的不尽相同。例如,加拿大学者Grant认为高层公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发展 混合 分类 解读 高层公寓 模糊性 加拿大 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蔓延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衔春 向乔玉 +1 位作者 张宇 胡国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81,共6页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案例研究开始纵向深入,建立起蔓延概念界定、蔓延水平测度、动力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成熟模式。研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相关案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蔓延测度、动力因素及控制策略三方面指出相关研究案...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案例研究开始纵向深入,建立起蔓延概念界定、蔓延水平测度、动力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成熟模式。研究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蔓延相关案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蔓延测度、动力因素及控制策略三方面指出相关研究案例在充分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形成系统研究体系的同时,存在测度样本选取忽略中部城市及中小城市、缺乏城镇群蔓延机制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研究欠缺和控制策略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并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案例研究 测度 动力因素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空间要素与大众健康的关系:以城市意象理论为研究框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斌 李良 张恬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63-68,共6页
城市空间可显著影响大众健康,这一点已经得到西方学界的认可,并逐步在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领域加以实践。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梳理近20年来关于城市空间要素如何影响大众健康的科学证据,对街道、绿道、邻里社区临近的绿色... 城市空间可显著影响大众健康,这一点已经得到西方学界的认可,并逐步在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领域加以实践。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梳理近20年来关于城市空间要素如何影响大众健康的科学证据,对街道、绿道、邻里社区临近的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社区区位等6个关键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最近20年来重要的实证研究证据进行了介绍,对目前中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此外,对城市意象五要素之影响大众健康的重要物理、空间和功能特征进行了总结,以期借此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景观"概念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景观 城市意象 大众健康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弘志 林广思 《中国园林》 2006年第12期5-8,共4页
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 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职业教育 研究 跨学科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多学科视角下的概念解析与重构 被引量:30
20
作者 许婵 赵智聪 文天祚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5期59-70,共12页
文章首先梳理了韧性一词的起源和使用演变,及其在几个重要学科与研究领域中的概念内涵,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城市与区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韧性的概念进行总体性重构,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韧性,即城市社会空间... 文章首先梳理了韧性一词的起源和使用演变,及其在几个重要学科与研究领域中的概念内涵,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城市与区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韧性的概念进行总体性重构,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韧性,即城市社会空间在受到内外突发冲击或是慢性扰动时表现出的社会和空间稳定性与适应性。基于各学科中韧性研究的启示,文章进一步构建了由前摄性的预测行动、后摄性的适应行动和习得性的更新行动构成的城市社会空间韧性三阶段结构模型,以期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空间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全局性的理论框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城市社会空间 概念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