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规划响应 被引量:104
1
作者 叶宇 魏宗财 王海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1,共7页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但对于大数据到底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冲击、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如何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对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研究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两...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但对于大数据到底对城市规划带来了哪些冲击、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应如何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基于对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述评,研究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评价两方面展开讨论。对于规划编制,大数据提供了从"小样本分析"到"海量呈现",从"滞后化"到"实时化",从"专家领衔"到"公众参与",从"人工化"到"智能化",从"分散化"到"协同化"等多维转变的可能;对于规划实施评价,大数据指明了从"以空间为本"到"以人为本",从"静态、蓝图式"到"动态、过程式",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方向。研究对当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市规划编制 规划实施评价 规划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建设对策研究——以安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靖 黄闯 +2 位作者 魏宗财 周永鹏 王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58,共6页
随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品质的关注,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与消减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的通风廊道规划建设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安庆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PHOENICS软件中的FLAIR模块,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范围的通风廊道采取&... 随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品质的关注,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与消减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的通风廊道规划建设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安庆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PHOENICS软件中的FLAIR模块,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范围的通风廊道采取"城区—分区"的研究思路进行分类研究。城区层面,识别出通风口地区和一二级风道,并将通风口地区划分为建设用地区和非建设用地区,分别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分区层面,进一步识别出三级风道。对应新、老城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采取差异化的研究思路:老城区以"改善现有的通风环境"为目标,针对通风环境较差的地区,提出近远期不同的改善策略,简称为"亡羊补牢"。新城区以"保障未来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为目标,针对识别出的一二三级风道沿线地区,从宽度、建筑密度、阻风率、高宽比和开放度等方面提出控制指标要求及规划策略,总结为"未雨绸缪"。通过探索针对城市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通风对策,以期对今后其他地区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廊道:规划 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想到现实:城市基本生态空间构建--以《合肥市肥东县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曹靖 王岚 +1 位作者 陈婷婷 魏宗财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7,共7页
研究以各地已编制的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编制的《合肥市肥东县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为例,在妥善处理理想生态空间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两者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中基本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的内容,构建... 研究以各地已编制的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编制的《合肥市肥东县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为例,在妥善处理理想生态空间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两者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中基本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的内容,构建了基于现状生态要素的理想生态底线区、基于规划生态要素的理想生态底线区和基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的最终生态底线区三个层面的生态底线区,探索出一条基本生态空间的合理化构建途径,以期为今后其他地区基本生态空间的划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生态空间 生态底线区 控制标准 肥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规划转型挑战与应对——以广州H社区为例
4
作者 赵楠楠 刘玉亭 王世福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3,共9页
随着城市治理的推进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城市大型社区中的社会网络发生重构,地方知识、邻里依恋、社会准则、共同行为等社会资本要素不断积聚。但是,社区规划实践存在制度缺陷与条件缺位,面临社区治理“倒逼”压力。以广州市H社区在“... 随着城市治理的推进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城市大型社区中的社会网络发生重构,地方知识、邻里依恋、社会准则、共同行为等社会资本要素不断积聚。但是,社区规划实践存在制度缺陷与条件缺位,面临社区治理“倒逼”压力。以广州市H社区在“控规调整”中产生的主动式公众参与行动为切入点,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深度考察社区规划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特征与规划诉求。实证显示,在规划触媒作用下,大型城市社区中社会资本的作用逐渐突显,表现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社区应对规划干预的能力显著提升,揭示出公众参与机制“错位”与基层治理制度“门槛”等现实问题。因此,深入推进社区规划机制转型,需要创新公众参与机制以适应社区诉求、完善地方知识众筹平台以培育社会资本、深化社区规划师制度以补位基层治理缺口,最终形成多元主体理性协作下的社区规划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 社会资本 公众参与 控规调整 地方知识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乡规划的探索-以淳安县浪川乡规划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戴世续 杨帆 周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5,共5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乡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并成为独立的编制单元后,乡规划的编制及完善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该法案并没有对乡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做出明确规定。在我国经济、社会、制度全面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村镇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乡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并成为独立的编制单元后,乡规划的编制及完善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该法案并没有对乡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做出明确规定。在我国经济、社会、制度全面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村镇规划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如何利用城乡统筹的理念完善乡规划的内容并加强其深度已经刻不容缓。研究从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两方面构建了乡规划的编制技术框架,结合淳安县浪川乡规划实践,探讨如何编制全域性、可操作性及弹性相结合的"一张图"式乡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划 广度 深度 浪川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工业园区文化导向的更新研究——以上海红坊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8-105,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转型 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 城市政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自治何以可能?——对广州和香港业主组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蔡荣 何深静 《住区》 2017年第4期68-73,共6页
通过比较广州和香港的业主组织在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发现两地业主组织制度化程度的不同是导致其治理绩效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香港的业主组织呈现出高度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特征,然而广州业主组织仍旧面临着运作规范缺位... 通过比较广州和香港的业主组织在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上的异同,我们发现两地业主组织制度化程度的不同是导致其治理绩效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香港的业主组织呈现出高度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特征,然而广州业主组织仍旧面临着运作规范缺位、身份认同模糊和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香港的实践经验为广州,乃至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社区治理的一种可行模式,即较大程度地将社区管理职能交回给私有业主们,通过建立一系列法规制度、行为规范和社会认同,为社区自治搭建相对稳定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业主委员会 业主立案法团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淘宝村的空间变迁与重构 被引量:45
8
作者 杨思 李郇 +1 位作者 魏宗财 陈婷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虚拟的新型经济活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电子商务产业与空间集聚的实体形态—淘宝村,并促成了农村空间及产业形态的重构,为"互联网+&q...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虚拟的新型经济活动,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塑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电子商务产业与空间集聚的实体形态—淘宝村,并促成了农村空间及产业形态的重构,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路径。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里仁洞村为例,探索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村庄的空间变迁与重构的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里仁洞村经历了"工业化发展期—商业转型期—电商升级期"的空间变迁历程,其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且边缘区不断扩展。另外,原有单一、混乱的空间形态向更加多元化、集聚化、立体化的新垂直和水平空间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产业加速了空间重构的过程,自组织模式下的同乡社会网络成为空间变迁的触发器,以政府为主导的空间改造推动了村庄空间的良性发展和有机更新。这为我国村庄实现新型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迁 重构 淘宝村 “互联网+”时代 里仁洞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可以移植到中国吗?——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魏宗财 陈婷婷 +1 位作者 李郇 钱前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97,共7页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住房制度,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新加坡成功的住房政策能否移植到正处于转型期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如果可以,能在多大程度上...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新加坡建立了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公共住房制度,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新加坡成功的住房政策能否移植到正处于转型期且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中国?如果可以,能在多大程度上移植?首先,基于分析新加坡住房政策取得的成绩,通过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尺度分析其政策环境的可移植性以评价其住房政策的可移植性。然后,从管治结构、金融政策、土地征用政策三个方面来讨论"政策引进"城市——广州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移植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认为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将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作为首要目标,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城市国家的独特产物;政策的成功归因于建屋发展局的独特管治结构、中央公积金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土地征用法强有力的落实等的共同作用。由于政策目标和政策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只能部分移植到广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公共住房政策 移植 保障性住房 中国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发展中广州农村股份合作制研究——以花都区合成村、白云区槎龙村和黄埔区文冲村为例
10
作者 蒋丽 刘卓君 杨再高 《南方农村》 2013年第2期9-14,共6页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本次研究选取了花都区的合成村、白云区的槎龙村和黄埔区的文冲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广州农村在股份合作制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发现存在产权不明、政...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本次研究选取了花都区的合成村、白云区的槎龙村和黄埔区的文冲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广州农村在股份合作制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发现存在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制度不全、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现状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明晰产权、政企分开、完善制度、引进人才的对策建议和制定相关法律、支持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支持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观念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农村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11
作者 叶嘉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I0044-I0045,共2页
我第一次见到周先生是在1984年,当时他到我们中心.拜访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位主任郭彦弘教授。自此之后,周先生和我们中心以及香港的规划界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于1994年从建设部副部长一职卸任后,接受我们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到中心... 我第一次见到周先生是在1984年,当时他到我们中心.拜访中心成立后的第一位主任郭彦弘教授。自此之后,周先生和我们中心以及香港的规划界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于1994年从建设部副部长一职卸任后,接受我们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到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他对我们中心的活动一直非常支持.除了多次参加我们主办的研讨会外.还出席了我们中心成立二十及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活动 副部长 建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基于广州市28个社区的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21
12
作者 林静 周钰荃 +1 位作者 袁媛 刘于琪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9-17,共9页
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及其邻里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关注。本文以广州市28个社区为例,利用2016年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空间兴趣点POI、土地利用现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 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及其邻里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关注。本文以广州市28个社区为例,利用2016年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空间兴趣点POI、土地利用现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居民健康的邻里影响研究,并通过多群组分析剖析不同社区邻里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1)建成环境:高密度、混合型、公共交通发达的邻里会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对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2)社会环境:互助、信任、沟通交流以及社区参与程度较高的邻里对体育锻炼具有正向影响,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3)不同社区邻里影响存在差异,社会经济指数(SESI)低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建成环境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指数(SESI)高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社会环境影响更显著。研究希望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影响 建成环境 社会环境 居民健康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