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注射顺氯氨铂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Fos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孔哲 季淑梅 +2 位作者 高萱 陈应城 管振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了研究非呕吐动物大鼠是否存在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呕吐反应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给予大鼠腹腔催吐剂-顺氯氨铂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阳性神经元在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在脑干的最后区、孤束核、外侧臂... 为了研究非呕吐动物大鼠是否存在与呕吐动物相似的呕吐反应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给予大鼠腹腔催吐剂-顺氯氨铂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阳性神经元在脑和脊髓内呕吐相关区域的分布。结果发现,在脑干的最后区、孤束核、外侧臂旁核和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弓状核有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催吐剂的刺激可使大鼠脑内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除了与呕吐运动相关的部分区域外,其余分布区域均与呕吐动物一致,提示大鼠脑内也存在类似的、与恶心相关的神经化学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注射 顺氯氨铂 大鼠 中枢神经系统 FOS蛋白 呕吐反应 催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褪黑激素受体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和 汪晓立 彭树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近10年来,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及药理学实验的方法,已证明脊椎动物(包括人)的脑或视网膜存在褪黑激素(melatonin,MEL)受体,并大致分为两种亚型:MEL-1和MEL-2受体。脑内MEL受体不仅受其固有配体MEL的调节,也受异类激素,如性激素的调节... 近10年来,应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及药理学实验的方法,已证明脊椎动物(包括人)的脑或视网膜存在褪黑激素(melatonin,MEL)受体,并大致分为两种亚型:MEL-1和MEL-2受体。脑内MEL受体不仅受其固有配体MEL的调节,也受异类激素,如性激素的调节和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受体 褪黑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 被引量:29
3
作者 汪晓飞 刘志民 彭树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1-287,共7页
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汪晓飞刘志民彭树勋(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香港)目录一、褪黑素的分泌(一)正常情况(二)异常情况1.生殖系统异常2.睡眠异常3.精神紊乱二、褪黑素的作用(一)生殖系统(二)脂肪代谢和毛... 褪黑素:一个多功能的光周期信号汪晓飞刘志民彭树勋(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香港)目录一、褪黑素的分泌(一)正常情况(二)异常情况1.生殖系统异常2.睡眠异常3.精神紊乱二、褪黑素的作用(一)生殖系统(二)脂肪代谢和毛发替换(三)睡眠(四)免疫系统(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分泌 光周期信号 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序列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明辉 徐秉铮 +2 位作者 陈和晏 林魁杰 潘伟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4-221,共8页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 传统的诱发电位检测法—时间锁定平均法是一种耗时的方法,不适于某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检测诱发电位的方法—M-序列检测法。文中给出了利用M-序列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原理,并介绍了实验系统。理论表明,这项技术能够获得传统平均法(L+1)2/4L倍的检测信噪比,其中L是序列的长度。在猫和正常人身上所做的试验显示,它比传统的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检测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脑干 听觉 诱发电位 M-序列 BA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伪随机序列相关辨识检测视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明辉 徐秉铮 +2 位作者 陈和晏 林魁杰 潘伟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1-6,共6页
诱发电位在临床诊断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是平均法,由平均法获得的诱发电位远不能满足许多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利用伪随机序列相关辨识技术,实现了快速检测视觉诱发电位。文中对这项技术的原理... 诱发电位在临床诊断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是平均法,由平均法获得的诱发电位远不能满足许多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利用伪随机序列相关辨识技术,实现了快速检测视觉诱发电位。文中对这项技术的原理作了详细的描述,给出了检测算法,并分析了检测信噪比相对平均法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这项技术能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对克服时变因素的影响,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对诱发电位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都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 M序列 伪随机序列 相关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不同水平胰岛素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
6
作者 钟历勇 Fung M L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不同水平胰岛素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四氧嘧啶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微量渗透泵皮下植入的方法建立外源性胰岛素诱导高胰岛素血症动物模型;给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低... 目的 探讨血浆不同水平胰岛素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四氧嘧啶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微量渗透泵皮下植入的方法建立外源性胰岛素诱导高胰岛素血症动物模型;给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低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动物模型;分别于实验的0、2、5、8、11、15 d测定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浓度,于实验的1、4、7、10、13、16 d测定动脉血压。结果 1)胰岛素微量渗透泵可诱导出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第10天胰岛素泵组动脉血压增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动脉血压波动不明显,四氧嘧啶组虽分别于实验第13、16 天观察到动脉血压稍有上升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胰岛素可诱导出大鼠动脉血压的上升,而在短期内未观察到低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动物有明显的动脉血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动脉血压 水平 正常对照组 高胰岛素血症 外源性胰岛素 低胰岛素血症 四氧嘧啶 微量渗透泵 动脉血压增高 胰岛素泵 动物模型 血浆胰岛素 统计学 实验动物 方法建立 腹腔注射 SD大鼠 血糖浓度 血压波动 上升趋势 血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及其激活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简葵欢 陈明 +1 位作者 冯文龙 高天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0,319,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eNOS均分布在神经元上。另外,eNOS还分布在胶质细胞上。当给予NOS的底物L-精氨酸时,海马神经元的膜电位出现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OS广泛分布在海马神经细胞中,当其激活时对海马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细胞兴奋性 海马 免疫荧光标记 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