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城市安全到安全城市——三线建设与脱险调迁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谭刚毅 曹筱袤 高亦卓 《新建筑》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的缓和,三线建设厂矿单位为适应市场经济,逐步从冷战背景下的备战建设向脱险调迁调整。066基地经历了从湖北省远安县的三线建设到后期脱险调迁至孝感市的转变过程。从国家安全主导下的“城市安全”到建立地区... 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的缓和,三线建设厂矿单位为适应市场经济,逐步从冷战背景下的备战建设向脱险调迁调整。066基地经历了从湖北省远安县的三线建设到后期脱险调迁至孝感市的转变过程。从国家安全主导下的“城市安全”到建立地区人员与财产安全的“安全城市”的转向,反映出两地066基地建成环境、潜在安全问题与政策施用的动态差异性。其空间作为社会政治秩序的实践场所,体现了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加强居民行为、心理安全等现实议题的整体性思考与综合性对策,将是三线城市进一步向以人为本的安全城市转型的重要社会性保障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脱险调迁 安全城市 城市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建设的设计实践与教育培养--以三线建设厂矿基建处建筑师口述访谈为线索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刚毅 邓原 高亦卓 《新建筑》 202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短期内建设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民用设施,工业建筑由此开始了地域化尝试,而分散在三线厂矿单位的基建处设计人员也激发出对地方性知识的创新使用,同时期的建筑教育及培养方式呈现出时代特点。文章以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基... 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短期内建设了大规模的工业和民用设施,工业建筑由此开始了地域化尝试,而分散在三线厂矿单位的基建处设计人员也激发出对地方性知识的创新使用,同时期的建筑教育及培养方式呈现出时代特点。文章以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基建处设计人员邓长源先生的口述访谈为线索,探寻在战备过渡期,动态社会变革如何致使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模式发生转变,相关社群又是如何在新范式指导下开始新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基建处 地域性 建筑教育 邓长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私人住宅:开发和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求理 冯晓东 《住区》 2017年第4期52-61,共10页
住宅是城市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安居乐业的根本需要。香港二战后70年来私人住宅的发展,反映了这个城市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变迁。本文着重考察了香港私人住宅发展中几个里程碑式的类型:城市边缘工业区拆建成的大型屋苑;离岛和... 住宅是城市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民安居乐业的根本需要。香港二战后70年来私人住宅的发展,反映了这个城市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变迁。本文着重考察了香港私人住宅发展中几个里程碑式的类型:城市边缘工业区拆建成的大型屋苑;离岛和远郊的大型发展项目;铁路村庄中的屋邨。作者对这些屋邨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希望此文填补香港住宅研究的空白并对我国的住宅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住宅 工业区 郊区 离岛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求理 邱越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4期143-155,共13页
丝分缕析香港地区城市发展中与市政大厦建设相关的社会制度与重要事件,阐释其背后的驱动力、施政理念、城市特质等因素。基于市政大厦的建设情况和既有研究,追溯香港地区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显著特征并对关... 丝分缕析香港地区城市发展中与市政大厦建设相关的社会制度与重要事件,阐释其背后的驱动力、施政理念、城市特质等因素。基于市政大厦的建设情况和既有研究,追溯香港地区市政大厦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显著特征并对关键问题进行探究。由于制度管理、规划策略、建筑设计等模式的不同,市政大厦可根据时代演替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两阶段中各自抽取的四个典型案例是发展脉络的重要节点,对其深入剖析可进而由点及面地展示香港地区市政大厦的发展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大厦 香港地区 社区 现代主义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规划更新研究进展与目标要点--基于国际文献图景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纵 韦进 +2 位作者 邱越 王世福 梁海岫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存量更新阶段,以更新改造为视角的校园规划研究热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运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运用HistCite绘制引文图谱,结合人工深度介入进行文献信息聚类与分层抽样,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海量大学校园...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建设进入存量更新阶段,以更新改造为视角的校园规划研究热度呈显著上升趋势。运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运用HistCite绘制引文图谱,结合人工深度介入进行文献信息聚类与分层抽样,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海量大学校园规划更新文献进行综述研究,提取本领域文献图景的热点主题、发展趋势、知识基础和重点聚类。研究发现:此类文献可以分为空间规划更新目标、环境资源利用目标与校园运营发展目标三大聚类和18个细分主题,国内外检索结果在大类主题方面相近,在具体分主题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的国内外实践案例。以期为存量时代的校园规划更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更新改造 文献图景 知识图谱 引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峥嵘40年:深南大道与深圳建筑的现代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聪 薛求理 《新建筑》 2021年第4期74-80,共7页
深圳是中国城市规划与快速发展建设的典范,其东西主干线深南大道上,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间和建筑见证了过去40年里带状多中心结构布局的形成和城市的奇迹般扩张。随着深南大道长度和宽度的发展,其宽阔繁荣的形象不仅是深圳乃至中国... 深圳是中国城市规划与快速发展建设的典范,其东西主干线深南大道上,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间和建筑见证了过去40年里带状多中心结构布局的形成和城市的奇迹般扩张。随着深南大道长度和宽度的发展,其宽阔繁荣的形象不仅是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象征,也蕴含着深圳建筑现代化的成长历史。文章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回顾和总结了深南大道沿线不同时期城市空间的变化和代表性建筑的设计趋势,结合城市中心的转移路径,分析主干道和建筑在城市结构发展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并阐述其具有的其他城市功能和象征意义,为中国当代建筑的现代化提供历史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建筑 主干道 中国当代建筑 海外设计 快速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港轨道站站域空间紧凑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殷子渊 薛求理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2,共7页
影响轨道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距离、建筑密度、土地多样性、可达性和步行系统完善程度等是重要的空间因素。考察已经完成的香港港铁站周边站域空间的居住单元和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是高乘坐量轨道站... 影响轨道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距离、建筑密度、土地多样性、可达性和步行系统完善程度等是重要的空间因素。考察已经完成的香港港铁站周边站域空间的居住单元和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是高乘坐量轨道站的基本特征。结合香港案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深圳为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了站域空间的紧凑形态影响轨道系统分担城市总出行比例,同时在轨道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从规划原则、土地开发策略和完善步行系统等方面归纳出了影响紧凑空间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度 站域空间 轨道站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求理自述
8
作者 薛求理 《世界建筑》 2016年第5期24-24,124,共1页
我在同济大学断续度过了10年的学习时光同济大学对我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以戴复东、卢济威等老师为代表的设计教师,他们的作品,是现代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的典范,也是当时的国内先锋手法,他们的设计和绘画给学生树立了标杆,通过... 我在同济大学断续度过了10年的学习时光同济大学对我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以戴复东、卢济威等老师为代表的设计教师,他们的作品,是现代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的典范,也是当时的国内先锋手法,他们的设计和绘画给学生树立了标杆,通过他们的带教,学生受益匪浅:二是老一辈建筑家的为人和风范,如吴景祥、冯纪忠、谭垣,金经昌、陈从周、罗小求、王吉螽、翁致祥、朱保良、陆轸等先生,令学生高山仰止,我受过这些前辈的耳提面命,深感荣幸;三是同济建筑学院大家庭同学间及青年教师之间的互相砥砺,我有幸和张庭伟先生同宿舍,促膝交谈:30年来追随项秉仁老师学习设计和做人;37年来和缪朴同学互相帮助激励……同济是我职业生涯的源泉和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纪忠 吴景祥 陈从周 戴复东 建筑家 青年教师 张庭伟 建筑学院 中国当代建筑 秉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苏 王剑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06-1713,共8页
为模拟颗粒破碎对散体材料应力–应变特性产生的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的方法。首先将颗粒复杂的受力状态简化成颗粒球心附近的最大拉应力并假定颗粒破碎服从最大拉应力准则。当颗粒满足破碎条件时,将破碎... 为模拟颗粒破碎对散体材料应力–应变特性产生的显著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离散元的模拟颗粒破碎的方法。首先将颗粒复杂的受力状态简化成颗粒球心附近的最大拉应力并假定颗粒破碎服从最大拉应力准则。当颗粒满足破碎条件时,将破碎颗粒的直径缩小。当由缩小颗粒直径导致的质量损失达到某一规定值时,向样本内的孔隙插入新颗粒。为模拟破碎产生碎片的颗粒级配,新生成的颗粒尺寸服从分形分布,同时,为考虑颗粒强度的变异性和尺寸效应,未破碎颗粒、已破碎颗粒和破碎产生的碎片的抗拉强度均服从Weibull分布。该方法满足质量守恒条件,且适用于能在超级计算机上并行运行的开源离散元软件。采用本文方法模拟了一维压缩和直剪试验并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模拟颗粒破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颗粒破碎 WEIBULL分布 分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姆斯特德的思想渊源及其设计理念--对三个关键词的检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新宇 薛求理 王晓俊 《新建筑》 202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奥姆斯特德在被誉为“美国现代景观之父”的同时,其作为社会评论家和知识分子的光辉被遮蔽了,以致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引发的讨论被忽略。首先论述清教精神、新英格兰先验论等方面内容如何成为奥氏思想渊源中的重要构成,再分析他写... 奥姆斯特德在被誉为“美国现代景观之父”的同时,其作为社会评论家和知识分子的光辉被遮蔽了,以致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引发的讨论被忽略。首先论述清教精神、新英格兰先验论等方面内容如何成为奥氏思想渊源中的重要构成,再分析他写作中高频出现的“文明”“社区”“品味”三个关键词的意涵,并分别以芝加哥南公园、芝加哥河畔城郊住区和波士顿富兰克林公园为例,阐释这些关键词的意涵与他设计实践之间的关联。以此将奥氏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接合到19世纪的美国思想史中进行分析,并在历史研究的视角下建构设计与思想两者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姆斯特德 城市公园 关键词 美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