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般更新治理结构视角下大城市更新机制及变迁逻辑——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成伟
叶裕民
+2 位作者
蒋希冀
叶丹
唐一可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城市更新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是具有一般特征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方式,近年关于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总结爆发式增加,但相关模式研究缺乏一般性分析框架类比分析,导致成果的可比性与经验借鉴性不足。为此,本研究在城市...
城市更新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是具有一般特征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方式,近年关于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总结爆发式增加,但相关模式研究缺乏一般性分析框架类比分析,导致成果的可比性与经验借鉴性不足。为此,本研究在城市治理一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规划特征及科学研究5个基本问题,建构“5W”的城市更新治理分析框架,并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广州发展情景下的城市更新机制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广州的城市更新范式在更新目标、更新主体、更新空间、更新内容、更新方式五大维度形成的治理结构上整体经历了从更新管理到更新治理的范式转变,呈现出与国外先发城市类似的城市更新范式迭代规律。实证既检验了分析框架的适用性,同时还反映了城市更新的一般发展规律。基于此,在我国城市化整体进入中后期阶段,大部分城市开始常态化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后发城市可以参考更新治理结构演进规律以预见性地超前布局,在新阶段赢得迭代发展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治理机制
5W分析框架
空间规划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兰文龙
叶丹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8,共8页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中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缺项的现实问题,在回顾国内外规划设计监测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的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通过从目的、主体、对象、标准和阶段5方面形成基本框架,借...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中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缺项的现实问题,在回顾国内外规划设计监测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的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通过从目的、主体、对象、标准和阶段5方面形成基本框架,借助国家层面制度文件识别关键要素,承接资源禀赋、空间设计、实施保障和社会价值4个维度建构指标体系,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的健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监测评估
总体城市设计
指标
空间特色
环境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人机关系下的人机双向信任
3
作者
解煜彬
周荣刚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932,共1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与机器的互动频率不断增加,互动方式也日益复杂。传统的人机信任模型多聚焦于单向信任,即人类对机器的信任。然而,随着智能系统逐渐具备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人机信任的双向性逐渐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与机器的互动频率不断增加,互动方式也日益复杂。传统的人机信任模型多聚焦于单向信任,即人类对机器的信任。然而,随着智能系统逐渐具备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人机信任的双向性逐渐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人机信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倾向信任、感知信任和行为信任的人机双向信任理论结构模型,特别强调了“感知信任”作为人机互信的交互渠道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机信任测量与计算建模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机器对人类信任的测量方法及其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人机协作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指导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互信
信任
信任测量
人机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同策略差异化下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激励机制
4
作者
刘亦文
高京淋
+2 位作者
曾琪海
颜建军
颜子腾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98-5810,共13页
目前针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多围绕单一政策展开,往往忽略了策略协同效应。鉴于此,在考虑河长制和生态补偿政策协同的基础上,研究长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激励机制。建立上级政府、长江上游地方政府与长江下游地方政府间的三方演...
目前针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多围绕单一政策展开,往往忽略了策略协同效应。鉴于此,在考虑河长制和生态补偿政策协同的基础上,研究长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激励机制。建立上级政府、长江上游地方政府与长江下游地方政府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协同策略差异化背景下,三方协同推进流域治理的内生机制,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出达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理想状态的稳定条件,并以沱湖-长江流域真实数据进行模拟仿真,由此设计潜在激励机制。研究发现:(1)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惩罚力度并不能抵扣自身监管成本,最终倾向于实施弱监管策略;影响上游地方政府治理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含生态补偿额和奖励机制,影响下游地方政府治理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含流域外部性和奖励机制;长江上下游地方政府面临高生态补偿额和高奖励情景时,博弈系统最终演化为“弱监管/自主治理/自主治理”状态。(2)加快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规范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加大对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额度,能够推动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而加大对长江下游地方政府的补偿额度并未对下游地方政府水污染治理工作展现出明显的促进效果。(3)上级政府对长江下游地方政府的奖励措施能够加快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进程,奖励力度越大,水污染治理进展越快,但对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的奖励措施并不能推进上游地方政府治理工作的进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惩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较小,严厉的惩罚措施甚至会抑制下级地方政府治理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生态补偿
长江流域协同治理
激励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刘亦文
袁琳
颜子腾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4期207-223,共17页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碳储量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五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PLUS-InVEST-GeoDetector模型...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碳储量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五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PLUS-InVEST-GeoDetector模型,估算了该区域碳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碳储量时空演化的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30年在自然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据此预测了该区域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碳储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2020年该区域的碳储量有所下降。2020年相比2000年下降了2.061×10^(5)t,空间分布演化较为平稳,呈现“东北高于西南”的空间分布特征。(2)起伏度、高程和年均温是影响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其演化规律也受多因子共同作用,尤其是坡度与植被覆盖率交互作用对碳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的多情景预测结果显示:在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相较2020年呈现减少趋势,减少了1.053×10^(5)t;在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具体增加了1.160×10^(5)t,为国家战略下其他国家公园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大熊猫国家公园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基于PSR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
18
6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1 位作者
卢新海
李玉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3,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
组态影响
PSR机理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流介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基于城市公园的大数据循证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魏迪
陆毅
+1 位作者
汪原
胡兴
《风景园林》
2023年第7期86-93,共8页
【目的】基于多源城市大数据,探寻信息流与公共空间活力的关系。【方法】以深圳市125个城市公园及其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为例,在控制区位特征、可达性、公共空间特征后,量化信息流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结果】...
【目的】基于多源城市大数据,探寻信息流与公共空间活力的关系。【方法】以深圳市125个城市公园及其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为例,在控制区位特征、可达性、公共空间特征后,量化信息流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信息流对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信息流的不同变量(评分、情绪值、曝光度)与信息流类型对空间活力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信息流的显著效应及其异质性,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提供定量数据支撑与策略。通过分析信息流介入活力营造的现象与机制,进一步反思人、技术与城市的关系,以重新理解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活力
信息流
移动互联网
社交媒体
城市公园
用户生成内容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铝基含能配合物及CL-20含能微芯片的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孟珂娟
马小霞
+1 位作者
李宇翔
张开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8-444,I0004,共8页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速摄影等表征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热分解特性、燃烧性能及贮存寿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制得了功能性的ECP@Al@CL-20含能微芯片,并对含能微芯片进行了电容点火测试。结果表明,由于ECP的导热系数低,使ECP@Al@CL-20含能阵列从外到内的传热效率降低,导致放热峰温相比纯CL-20提高了8.5℃,从而提高了ECP@Al@CL-20的热稳定性;ECP@Al@CL-20含能阵列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自持燃烧时间(340 ms)远大于ECP@Al的自持燃烧时间(120 ms),含能微芯片可在15 mJ的输入能量下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位聚合物
微机电系统
纳米铝
CL-20
微加热器
含能微芯片
ECP
M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造住房”到“造生活”——大都市东京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演变、成效和启示
9
作者
万成伟
叶裕民
+2 位作者
胡盼
叶丹
蒋希冀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60,共9页
梳理东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的演变,发现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摸索期、从散到合的形成期、从量到质的稳定期、从公向私的过渡期、从宅到居的发展转型期等5个阶段,总体呈现出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协同、住房供给对象全面包...
梳理东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的演变,发现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摸索期、从散到合的形成期、从量到质的稳定期、从公向私的过渡期、从宅到居的发展转型期等5个阶段,总体呈现出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协同、住房供给对象全面包容平等、住房供给法规先行行政保障、住房规划体系完善和住房更新行动持续升级等5大特征,最终形成充足稳定均衡的居住用地配置、与城市发展结构相契合的住房分布以及集约多样富有品质的住房供给等3大发展成效。对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有3大启示:从住房供给治理机制、住房规划、调查制度等方面完善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从“造住房”转向“造生活”,以及充分均衡地供给居住用地和住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
住房
规划建设
居住生活
东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
被引量:
2
10
作者
范玉川
黄清云
+1 位作者
鲁艳
赵春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55-1759,共5页
基于Newmark-β数值仿真方法,对于刚度变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采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最小化由切线刚度代替变化刚度代入的误差,推导出非线性体系在已知外部激励、体系特性下的动力响应迭代求解过程,并反向推导出在已知动...
基于Newmark-β数值仿真方法,对于刚度变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采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最小化由切线刚度代替变化刚度代入的误差,推导出非线性体系在已知外部激励、体系特性下的动力响应迭代求解过程,并反向推导出在已知动力响应、体系特性下动载荷的反求迭代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应用该修正迭代方法进行非线性体系的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克服了无迭代方法的误差累积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MARK-Β法
Newton-Raphson迭代
非线性
载荷识别
误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卫凌
刘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98,105,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老旧建成区环境质量低下、设施条件落后,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现有环卫设施的使用状况以及对其的增补。文章在规划阶段对老旧建成区现状数据进行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老旧建成区环境质量低下、设施条件落后,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现有环卫设施的使用状况以及对其的增补。文章在规划阶段对老旧建成区现状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方案,为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算法方面,文章改进了双层遗传算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对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的求解。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可以更有效地求解以城市更新为限制条件的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而层次分析法与双层遗传算法的结合有助于综合考虑影响要素得到更优秀的垃圾转运站选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转运站
城市更新
遗传算法
层次分析法
垃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般更新治理结构视角下大城市更新机制及变迁逻辑——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成伟
叶裕民
蒋希冀
叶丹
唐一可
机构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中国人民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中国
城市
规划学会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建筑
学院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8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960324011)。
文摘
城市更新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是具有一般特征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方式,近年关于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总结爆发式增加,但相关模式研究缺乏一般性分析框架类比分析,导致成果的可比性与经验借鉴性不足。为此,本研究在城市治理一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城市规划特征及科学研究5个基本问题,建构“5W”的城市更新治理分析框架,并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广州发展情景下的城市更新机制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广州的城市更新范式在更新目标、更新主体、更新空间、更新内容、更新方式五大维度形成的治理结构上整体经历了从更新管理到更新治理的范式转变,呈现出与国外先发城市类似的城市更新范式迭代规律。实证既检验了分析框架的适用性,同时还反映了城市更新的一般发展规律。基于此,在我国城市化整体进入中后期阶段,大部分城市开始常态化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后发城市可以参考更新治理结构演进规律以预见性地超前布局,在新阶段赢得迭代发展新机遇。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治理机制
5W分析框架
空间规划
广州
Keywords
urban regener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5W analytical framework
spatial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兰文龙
叶丹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建筑
学院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52)。
文摘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中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缺项的现实问题,在回顾国内外规划设计监测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的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通过从目的、主体、对象、标准和阶段5方面形成基本框架,借助国家层面制度文件识别关键要素,承接资源禀赋、空间设计、实施保障和社会价值4个维度建构指标体系,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的健全提供支撑。
关键词
规划监测评估
总体城市设计
指标
空间特色
环境品质
Keywords
planning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index
spatial charac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人机关系下的人机双向信任
3
作者
解煜彬
周荣刚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系统工程系
数据智能与智慧管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932,共17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24Z07405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171015,72021001)
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资助。
文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与机器的互动频率不断增加,互动方式也日益复杂。传统的人机信任模型多聚焦于单向信任,即人类对机器的信任。然而,随着智能系统逐渐具备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人机信任的双向性逐渐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本研究在回顾近年来人机信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倾向信任、感知信任和行为信任的人机双向信任理论结构模型,特别强调了“感知信任”作为人机互信的交互渠道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机信任测量与计算建模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机器对人类信任的测量方法及其实践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人机协作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指导框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互信
信任
信任测量
人机团队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machine mutual trust
trust
trust measurement
human-machine teams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同策略差异化下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激励机制
4
作者
刘亦文
高京淋
曾琪海
颜建军
颜子腾
机构
湖南工商
大学
资源环境
学院
湖南工商
大学
经济与贸易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98-5810,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4BTJ032)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40947)。
文摘
目前针对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研究多围绕单一政策展开,往往忽略了策略协同效应。鉴于此,在考虑河长制和生态补偿政策协同的基础上,研究长江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激励机制。建立上级政府、长江上游地方政府与长江下游地方政府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在协同策略差异化背景下,三方协同推进流域治理的内生机制,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出达到流域水污染治理理想状态的稳定条件,并以沱湖-长江流域真实数据进行模拟仿真,由此设计潜在激励机制。研究发现:(1)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惩罚力度并不能抵扣自身监管成本,最终倾向于实施弱监管策略;影响上游地方政府治理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含生态补偿额和奖励机制,影响下游地方政府治理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含流域外部性和奖励机制;长江上下游地方政府面临高生态补偿额和高奖励情景时,博弈系统最终演化为“弱监管/自主治理/自主治理”状态。(2)加快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规范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加大对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额度,能够推动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而加大对长江下游地方政府的补偿额度并未对下游地方政府水污染治理工作展现出明显的促进效果。(3)上级政府对长江下游地方政府的奖励措施能够加快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进程,奖励力度越大,水污染治理进展越快,但对长江上游地方政府的奖励措施并不能推进上游地方政府治理工作的进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惩罚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较小,严厉的惩罚措施甚至会抑制下级地方政府治理积极性。
关键词
河长制
生态补偿
长江流域协同治理
激励机制设计
Keywords
River Chief Syste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design of incentive mechanisms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5
作者
刘亦文
袁琳
颜子腾
机构
湖南工商
大学
国际商
学院
湖南工商
大学
经济与贸易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年第4期207-223,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4BTJ032)。
文摘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碳储量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区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五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PLUS-InVEST-GeoDetector模型,估算了该区域碳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探讨了影响碳储量时空演化的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30年在自然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据此预测了该区域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碳储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2020年该区域的碳储量有所下降。2020年相比2000年下降了2.061×10^(5)t,空间分布演化较为平稳,呈现“东北高于西南”的空间分布特征。(2)起伏度、高程和年均温是影响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其演化规律也受多因子共同作用,尤其是坡度与植被覆盖率交互作用对碳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的多情景预测结果显示:在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相较2020年呈现减少趋势,减少了1.053×10^(5)t;在采取生态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具体增加了1.160×10^(5)t,为国家战略下其他国家公园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碳储量
大熊猫国家公园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Keywords
carbon storag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InVEST Model
PLUS Model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基于PSR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
18
6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卢新海
李玉莹
机构
华中农业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华中科技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3,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1YJC790006,20YJC630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1013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662020GGQD001)
文摘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关键词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
组态影响
PSR机理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Keywords
newly-adde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configuration influence
PSR theoretical analysis
fsQCA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流介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基于城市公园的大数据循证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魏迪
陆毅
汪原
胡兴
机构
华中科技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
学院
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2023年第7期86-9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学龄儿童户外活动分析的城市建成环境优化策略”(编号51778552)
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Urban Greenness and Urban Residents’Health:A Novel Method to Assess Street Greenery”(编号112075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21JYCXJJ009)。
文摘
【目的】基于多源城市大数据,探寻信息流与公共空间活力的关系。【方法】以深圳市125个城市公园及其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为例,在控制区位特征、可达性、公共空间特征后,量化信息流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信息流对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信息流的不同变量(评分、情绪值、曝光度)与信息流类型对空间活力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信息流的显著效应及其异质性,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提供定量数据支撑与策略。通过分析信息流介入活力营造的现象与机制,进一步反思人、技术与城市的关系,以重新理解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当代性。
关键词
公共空间活力
信息流
移动互联网
社交媒体
城市公园
用户生成内容
大数据
Keywords
public space vitality
information flow
mobile internet
social media
urban park
user generated content
big data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铝基含能配合物及CL-20含能微芯片的制备及表征
8
作者
孟珂娟
马小霞
李宇翔
张开黎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北京理工
大学
机电
学院
出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8-444,I0004,共8页
基金
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基金(No.6142602210203)。
文摘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速摄影等表征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热分解特性、燃烧性能及贮存寿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制得了功能性的ECP@Al@CL-20含能微芯片,并对含能微芯片进行了电容点火测试。结果表明,由于ECP的导热系数低,使ECP@Al@CL-20含能阵列从外到内的传热效率降低,导致放热峰温相比纯CL-20提高了8.5℃,从而提高了ECP@Al@CL-20的热稳定性;ECP@Al@CL-20含能阵列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自持燃烧时间(340 ms)远大于ECP@Al的自持燃烧时间(120 ms),含能微芯片可在15 mJ的输入能量下激发。
关键词
含能配位聚合物
微机电系统
纳米铝
CL-20
微加热器
含能微芯片
ECP
MEMS
Keywords
energet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nano-Al
CL-20
micro heater
energetic microchips
ECP
MEMS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造住房”到“造生活”——大都市东京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演变、成效和启示
9
作者
万成伟
叶裕民
胡盼
叶丹
蒋希冀
机构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中国人民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中国
城市
规划学会
中南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公共管理系
同济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
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建筑
学院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6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8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960324011)。
文摘
梳理东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的演变,发现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摸索期、从散到合的形成期、从量到质的稳定期、从公向私的过渡期、从宅到居的发展转型期等5个阶段,总体呈现出住房供给主体多元协同、住房供给对象全面包容平等、住房供给法规先行行政保障、住房规划体系完善和住房更新行动持续升级等5大特征,最终形成充足稳定均衡的居住用地配置、与城市发展结构相契合的住房分布以及集约多样富有品质的住房供给等3大发展成效。对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有3大启示:从住房供给治理机制、住房规划、调查制度等方面完善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从“造住房”转向“造生活”,以及充分均衡地供给居住用地和住房类型。
关键词
大城市
住房
规划建设
居住生活
东京
Keywords
large city
hous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life
Tokyo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
被引量:
2
10
作者
范玉川
黄清云
鲁艳
赵春雨
机构
东北
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学院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55-17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5094)
文摘
基于Newmark-β数值仿真方法,对于刚度变化的单自由度非线性体系,采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最小化由切线刚度代替变化刚度代入的误差,推导出非线性体系在已知外部激励、体系特性下的动力响应迭代求解过程,并反向推导出在已知动力响应、体系特性下动载荷的反求迭代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应用该修正迭代方法进行非线性体系的载荷识别是可行的,克服了无迭代方法的误差累积缺点.
关键词
NEWMARK-Β法
Newton-Raphson迭代
非线性
载荷识别
误差累积
Keywords
Newmark-β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nonlinearity
load identification
error accumulation
分类号
O326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卫凌
刘涛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
建筑学及土木工程学系
安徽工程
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
学院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98,10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501005)。
文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老旧建成区环境质量低下、设施条件落后,因此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考虑现有环卫设施的使用状况以及对其的增补。文章在规划阶段对老旧建成区现状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方案,为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算法方面,文章改进了双层遗传算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对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的求解。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可以更有效地求解以城市更新为限制条件的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而层次分析法与双层遗传算法的结合有助于综合考虑影响要素得到更优秀的垃圾转运站选址方案。
关键词
垃圾转运站
城市更新
遗传算法
层次分析法
垃圾分类
Keywords
garbage transfer station
urban renewal
genetic algorith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般更新治理结构视角下大城市更新机制及变迁逻辑——以广州为例
万成伟
叶裕民
蒋希冀
叶丹
唐一可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总体城市设计监测评估:框架、要素与指标体系
兰文龙
叶丹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人机关系下的人机双向信任
解煜彬
周荣刚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协同策略差异化下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激励机制
刘亦文
高京淋
曾琪海
颜建军
颜子腾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刘亦文
袁琳
颜子腾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机制:基于PSR框架的组态分析
陈丹玲
胡文伯
卢新海
李玉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信息流介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基于城市公园的大数据循证分析
魏迪
陆毅
汪原
胡兴
《风景园林》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铝基含能配合物及CL-20含能微芯片的制备及表征
孟珂娟
马小霞
李宇翔
张开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造住房”到“造生活”——大都市东京住房规划建设政策制度演变、成效和启示
万成伟
叶裕民
胡盼
叶丹
蒋希冀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Newmark-β法的非线性体系动载荷识别
范玉川
黄清云
鲁艳
赵春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问题
张卫凌
刘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