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Agent的虚拟系统模型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春霞 杨静宇 +2 位作者 王树国 蔡鹤皋 YFLi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4,共4页
文中提出了以虚拟对象控制器为中心的多 Agent基本模型 .该模型可以分离全局运行流程与局部运行流程 ,从而将高层的系统控制与低层的执行过程隔离 ,解决虚拟系统与实际系统在控制结构上的一致性和通用性问题 .并通过可视编程方式建立的... 文中提出了以虚拟对象控制器为中心的多 Agent基本模型 .该模型可以分离全局运行流程与局部运行流程 ,从而将高层的系统控制与低层的执行过程隔离 ,解决虚拟系统与实际系统在控制结构上的一致性和通用性问题 .并通过可视编程方式建立的运行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AGENT 系统模型 虚拟现实 虚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的机器人装配系统结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春霞 杨静宇 +2 位作者 王树国 蔡鹤皋 LiYF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2-255,共4页
采用Agent的基本思想 ,对多Agent系统分别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出发 ,构造系统结构。通过对系统行为方式的定义 ,将全局运行流程与局部运行流程相分离 ,将任务的执行和任务间的协调相分离 ,将任务的选择与自身及环境的状态相结合 ,从而系... 采用Agent的基本思想 ,对多Agent系统分别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出发 ,构造系统结构。通过对系统行为方式的定义 ,将全局运行流程与局部运行流程相分离 ,将任务的执行和任务间的协调相分离 ,将任务的选择与自身及环境的状态相结合 ,从而系统结构可以隔离高层的系统控制与低层的执行过程 ,使虚拟系统在结构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扩充性和可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系统结构 柔性装配系统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裕度在线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管霖 吴捷 曹绍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定义了一个能综合反映电力系统特定结构和运行方式下整体暂态稳定水平的连续指标:综合临界切除时间(GCCT)。结合知识库、模糊逻辑推理和综合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能以较高精度在线估计GCCT值的暂态稳定估计(TSA)方... 本文定义了一个能综合反映电力系统特定结构和运行方式下整体暂态稳定水平的连续指标:综合临界切除时间(GCCT)。结合知识库、模糊逻辑推理和综合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能以较高精度在线估计GCCT值的暂态稳定估计(TSA)方法。利用该方法推理过程的中间结果还能帮助确定系统中稳定裕度较低的部分机群。文章以一个7机电力系统为例,集中探讨了知识库和模糊推理模型的构造、GCCT的估计方法以及推理结果的综合分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估计 稳定性 在线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亚稳残余奥氏体HSLA TR IP钢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韦习成 李健 MENG Hua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SST-ST型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特殊工艺热处理、成分为0.22C-1.50S i-1.65M n的新型相变诱发塑性(HSLA S i-M n系TR IP)钢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摩擦过程中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变形诱发转变行为.结果表明,... 在SST-ST型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特殊工艺热处理、成分为0.22C-1.50S i-1.65M n的新型相变诱发塑性(HSLA S i-M n系TR IP)钢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摩擦过程中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变形诱发转变行为.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相同成分并在两相区双相化处理的双相钢相比,TR IP钢具有较低摩擦系数和较好耐磨性.由于HSLA S i-M n系TR IP钢中亚稳残余奥氏体在摩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诱发相变作用,使得其磨损区的大量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一方面松弛了磨损表面的内应力,另一方面转变的马氏体使基体强化,从而使其具有较好摩擦磨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诱发相变 残余奥氏体 马氏体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时间-压力点胶过程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从平 李涵雄 丁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3-175,共3页
时间-压力点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业,该过程涉及空气动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使得难以建立一个精确的点胶物理模型,更难于控制。本文在对点胶非牛顿流体特性分析和合理的假设基础上,利用贝塞尔函数法建立点胶非牛顿流体流量模型... 时间-压力点胶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业,该过程涉及空气动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使得难以建立一个精确的点胶物理模型,更难于控制。本文在对点胶非牛顿流体特性分析和合理的假设基础上,利用贝塞尔函数法建立点胶非牛顿流体流量模型,并设计PI控制器基于模型进行预测控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胶 贝塞尔函数 流量模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传感器灵敏场在不同管径下对重建图像保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雷 邵晓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得出在小管径下利用处理后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而在大管径下利用处理前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并利用大小两种管径的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ECT应用中,为获得相对较高的重建图像保真度,在不同管径下选用不同的灵敏场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有限元 图像重建 保真度 灵敏场 ECT传感器 重建图像 小管径 灵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nt任务可视编程和单元组合重构
7
作者 赵春霞 王树国 +2 位作者 蔡鹤皋 杨静宇 Y.F.Li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文中将机器人装配单元的各类设备定义为独立的Agent,采用PetriNet模型,为各Agent的作业定义了有关操作的基本模型结构,作为基于多Agent的模型库.通过对Agent模型库元素的可视化组合重构,不仅可以实现... 文中将机器人装配单元的各类设备定义为独立的Agent,采用PetriNet模型,为各Agent的作业定义了有关操作的基本模型结构,作为基于多Agent的模型库.通过对Agent模型库元素的可视化组合重构,不仅可以实现机器人作业单元几何元素的重组,而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作业任务的重组.文中提出的基于层次化节点及节点槽结构,实现了对可视基元的分类管理和组织,解决了可视图符与操作任务间的映射问题,可为用户提供基于直接操作的可视化任务程序制作界面.通过采用基于面向目标层次化可视基元的可视交互流程导引,定义了Agent间的作业关系,最终完成对于用户单元组合布置与重构过程的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AGENT 可视编程 组合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时间-压力点胶过程建模与控制方法
8
作者 陈从平 李涵雄 丁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注射器内胶体余量对时间-压力点胶量一致性的影响,建立了包括胶体余量的时间-压力点胶过程模型及余量估计模型,并设计PI控制器基于模型进行补偿控制。仿真与实验表明该方法明显地改善了时间-压力点胶的一致性。
关键词 点胶 余量估计 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