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上)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依据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37279个样本的统计分析,试图整体描绘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特征。文章首先简要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受众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媒体认知和评价;继而,对城镇... 本文依据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37279个样本的统计分析,试图整体描绘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特征。文章首先简要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受众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媒体认知和评价;继而,对城镇和农村受众、省市县受众、不同地区受众、不同年龄受众、不同性别受众、不同教育程度受众、不同收入受众的群体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受众的整体特征包括:媒体选择以电视为主,网络、报纸、广播、杂志为辅;使用动机以信息娱乐为主,创造表达意愿不强;期待媒体维护正义、解决问题,信任传统媒体多于网络媒体。此外,我国受众媒体使用和认知存在较大的群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使用 媒体认知 总体特征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0,共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表示,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增长,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加大。城乡差异首先是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学家黄亚生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表示,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首次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增长,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加大。城乡差异首先是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学家黄亚生认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地区金融改革和私营企业发展迅猛,最贫穷省份的私营乡镇企业最富活力。但90年代后农村行政管理集权化,农村家庭居民收入增长减缓,城乡差距逐渐拉大④;其次,城乡差异还表现在文化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群体差异 传播形态 农村地区 受众 改革开放初期 居民收入增长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报告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55,73,共6页
本文是针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第一次总体普查所得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调查记者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年纪较轻,学历较高;他们普遍有8年从业经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1/3的籍贯来自湖南和河南,服务媒体和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 本文是针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第一次总体普查所得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调查记者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年纪较轻,学历较高;他们普遍有8年从业经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1/3的籍贯来自湖南和河南,服务媒体和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和上海;他们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强调媒体的监督、启蒙作用;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职业水平,不轻易受名利诱惑,不愿意被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制约,更加具有自主性。不过,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有40%的调查记者"不打算继续"从事调查性报道。为此,我们建议既要改善其职业待遇,更要优化其报道环境,保障采访权利、扩大报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记者 行业生态 职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环境与组织控制: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影响因素(下)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40,共6页
结果显示(见表4),调查记者对五种媒介角色因子的认知排序中,最看重的是大众传媒的基础功能——信息传播,其次,比较看重的媒介角色因子是“鼓吹民意”“解释政府政策”和“批评与质疑”,最不看重的媒介角色是“满足受众和宣传引... 结果显示(见表4),调查记者对五种媒介角色因子的认知排序中,最看重的是大众传媒的基础功能——信息传播,其次,比较看重的媒介角色因子是“鼓吹民意”“解释政府政策”和“批评与质疑”,最不看重的媒介角色是“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可见,对调查记者来说,其对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期待和自觉,是以记录和传播事实为“底色”的,这点跟一般新闻从业者并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记者 角色认知 媒介环境 组织控制 媒介角色 信息传播 新闻从业者 基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环境与组织控制: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影响因素(上)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志安 沈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9-45,共7页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调查/解释"和"信息传播"这两种角色;个体因素对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调查记者所在的地域差异对其媒介角色认知有一定影响,相对来说,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更偏重"鼓吹民意",市场化都市报记者相对偏向"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的媒介角色,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偏向"批评与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记者 媒介角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