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的植物区系 被引量:35
1
作者 邢福武 RichardT.Corlett 周锦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5-307,共13页
通过两年多的野外考察,对收集到的3500号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和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概述了香港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自然条件与植被。对香港种子植物的区系组成、特点、属的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作了分析并进行了区系比较,并对香港... 通过两年多的野外考察,对收集到的3500号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和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概述了香港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自然条件与植被。对香港种子植物的区系组成、特点、属的分布区类型、特有现象作了分析并进行了区系比较,并对香港的濒危植物和最近两年多发现的新记录植物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植物区系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蕨类植物新记录(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岳鸿 吴世捷 邢福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报道了香港蕨类植物新记录种5种,即台湾轴脉蕨(Ctenitopsis kusukuensis)、掌叶线蕨(Colysis digi-tata)、德化鳞毛蕨(Dryopteris dehuaensis)、海岛鳞始蕨(Lindsaeaorbiculatavar.commixta)和石松(Lycopo-diumclavatum),其中包括两个... 报道了香港蕨类植物新记录种5种,即台湾轴脉蕨(Ctenitopsis kusukuensis)、掌叶线蕨(Colysis digi-tata)、德化鳞毛蕨(Dryopteris dehuaensis)、海岛鳞始蕨(Lindsaeaorbiculatavar.commixta)和石松(Lycopo-diumclavatum),其中包括两个新记录属轴脉蕨属(Ctenitopsis)和石松属(Lycopodium)。另外,还列出了每个种的重要特征及其与相关种类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香港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与保育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发国 张荣京 +3 位作者 邢福武 吴世捷 叶育石 陈焕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二级保护14种。建议将18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中,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有30种为海南特有种。鹦哥岭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人为毁林开荒和分布区限制。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重点加强保护的6个地点及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分布 保护 鹦哥岭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释放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诗畴 刘文惠 +4 位作者 陈巧贤 曾炳坤 陈乃荣 林江兴 余福祥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1996~1998年在香港连续3年利用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1996年4月调查,放蜂的3个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分别达80.00%、89.57%和90.00%,卵粒寄生率分别为81.81%、68.72%和89.16%;而... 1996~1998年在香港连续3年利用荔蝽卵平腹小蜂防治荔蝽,1996年4月调查,放蜂的3个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分别达80.00%、89.57%和90.00%,卵粒寄生率分别为81.81%、68.72%和89.16%;而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仅分别为16.67%和17.07%。1998年5月调查,放蜂的各类型区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分别达到100%和99%以上;对照区的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也分别高达87.50%和87.96%。同时,果园虫口密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蝽卵平腹小蜂 荔蝽 荔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兰科植物增补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效华 吉占和 +2 位作者 覃海宁 肖丽萍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89,共2页
报道了广西兰科植物区系 2个新记录属和 5个新记录种。
关键词 广西 兰科植物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的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荣京 邢福武 +3 位作者 吴世捷 叶育石 王发国 陈焕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6-911,共6页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35种)。其中草本(36种)和灌木(13种)占优势,藤本(3种)和小乔木(2种)相对不明显。外来种对鹦哥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对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最后对外来植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鹦哥岭 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的种子植物资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荣京 陈红锋 +3 位作者 叶育石 吴世捷 邢福武 王发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保存了我国华南面积最大、最原始的热带雨林的海南鹦哥岭4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统计该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3科825属1706种.根据资源植物的主要用途和生态习性等特点将其归为12类: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 通过对保存了我国华南面积最大、最原始的热带雨林的海南鹦哥岭4个多月的野外调查,统计该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73科825属1706种.根据资源植物的主要用途和生态习性等特点将其归为12类: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绿肥植物、淀粉植物和杀虫植物,介绍了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种子植物资源 鹦哥岭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秀大瑶山瑶民“鸟盆”狩猎区鸟类食物源植物及生态保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天福 安家成 +3 位作者 兰玲 谭海明 杨善云 李国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6,共4页
2003年7月~2008年12月,对金秀大瑶山茶山瑶民"鸟盆"狩猎活动区域的鸟类食物源植物进行了调查,录得"鸟盆"狩猎区秋冬季鸟类取食果实、种子的植物有28科71种,当地称为"鸟果"树。此外,瑶民"鸟盆"... 2003年7月~2008年12月,对金秀大瑶山茶山瑶民"鸟盆"狩猎活动区域的鸟类食物源植物进行了调查,录得"鸟盆"狩猎区秋冬季鸟类取食果实、种子的植物有28科71种,当地称为"鸟果"树。此外,瑶民"鸟盆"狩猎活动所需的"鸟漆"(粘捕鸟类的粘胶)是用9种冬青科植物的树皮制作,其果实、种子亦是"鸟盆"狩猎活动区鸟类的主要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秀大瑶山 鸟盆 植物 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俄贤岭石灰岩山地海南大戟灌丛群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荣京 秦新生 +2 位作者 陈红锋 吴世捷 邢福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5-729,共5页
根据样方调查,对海南俄贤岭自然保护区海南大戟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00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于47科70属。群落中乔木的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灌木层主要优势种... 根据样方调查,对海南俄贤岭自然保护区海南大戟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00m2样地中,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于47科70属。群落中乔木的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海南大戟等。群落外貌常绿,生活型以小高位芽为主,占22.08%;按照Raunkiaer的频度等级定律,属于B级的种类最多,频度值为43.42。整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Magarlef指数为8.56,Shannon-Wiener指数为1.38,Simposon为0.90,均匀度指数为0.32。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格局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藤本植物,多样性格局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植物,均匀度格局为乔木层>藤本植物>灌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石灰岩 灌丛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红瑞 张云霞 +3 位作者 李纪红 沈玉聪 高致明 张子龙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4-879,共6页
研究了三七皂苷对小麦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100.00 mg·L^(-1)的质量浓度范围... 研究了三七皂苷对小麦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100.00 m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三七皂苷R1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主根长、POD和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苗高在质量浓度为0.10 mg·L^(-1)、主根长在质量浓度为100.00 mg·L^(-1)、SOD活性在质量浓度为0.01,0.10 mg·L^(-1)、可溶性糖含量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质量浓度0.01,0.10,10.00,50.00,100.00 mg·L^(-1)处理时达到显著水平;人参皂苷Rg1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和POD活性有所增加,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主根长和CAT活性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三七总皂苷处理后,小麦幼苗的苗高、P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主根长、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化感指数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三七总皂苷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鹦歌岭轮叶三棱栎(Trigonobalanus verticillata)群落特征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家怡 吴世捷 +5 位作者 庄雪影 莫罗坚 王春东 苏文拔 陈庆 陈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30-2238,共9页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中国分布新记录种--轮叶三棱栎(Trigonobalanus verticillata)种群结构及其所处森林群落特点。结果表明:轮叶三棱栎仅分布于海南鹦歌岭海拔1100-1400m近山脊处的热带山地雨林及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与...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中国分布新记录种--轮叶三棱栎(Trigonobalanus verticillata)种群结构及其所处森林群落特点。结果表明:轮叶三棱栎仅分布于海南鹦歌岭海拔1100-1400m近山脊处的热带山地雨林及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与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海南阿丁枫(Altingia obovata)等树种伴生。在2个面积为1500m^2的调查样方中共记录了90种乔灌木树种,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81、0.86和3.20、3.27,轮叶三棱栎的重要值在群落中排在第9-10位;种群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该种群数量小且无Ⅰ龄级和Ⅲ龄级,属不稳定种群;轮叶三棱栎生态位宽度为1.69,在群落中仅排第19位,与陆均松和鸡毛松(Dacrycarpus imbricatus)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59和0.68,但与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多小于0.3。鹦歌岭在海拔1000m以上具有较大面积的台地和人为破坏较少可能是该种群得以幸存的重要因素,加强就地保护,开展该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建立国家级保护区,将海南中部山区各保护区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为保护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三棱栎 种群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两栖爬行动物首次在广东省发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振昌 肖智 +2 位作者 刘惠宁 陈辈乐 李国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记述了广东省两栖动物新记录 2种 :大花角蟾Megophrysgiganticus、黑眼睑小树蛙Phylautusgracilipes以及爬行动物新记录 3种 :半叶趾虎独山亚种Hemiphylodactylusyunnanensisdushangnensis、广西后棱蛇Oligodonguangxinsis、侧条后棱蛇O... 记述了广东省两栖动物新记录 2种 :大花角蟾Megophrysgiganticus、黑眼睑小树蛙Phylautusgracilipes以及爬行动物新记录 3种 :半叶趾虎独山亚种Hemiphylodactylusyunnanensisdushangnensis、广西后棱蛇Oligodonguangxinsis、侧条后棱蛇Oligodonlateralis.半叶趾虎属Hemiphylodactylus亦为广东省新记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新记录 大花角蟾 黑眼睑小树蛙 半叶趾虎独山亚种 广西后棱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世平 葛研 +3 位作者 陈国玲 刘莉 陈银洁 刘惠宁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3-487,共5页
2006~2011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迄今,该保护区已记录爬行动物2目12科54种,其中6种为本次调查发现的新纪录,分别是截趾虎Gehyra mutilata、丽棘蜥Acanthosau... 2006~2011年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迄今,该保护区已记录爬行动物2目12科54种,其中6种为本次调查发现的新纪录,分别是截趾虎Gehyra mutilata、丽棘蜥Acanthosaura lepidogaster、棕黑腹链蛇Amphiesma sauteri、黑领剑蛇Sibynophis collaris、细白环蛇Lycodon subcinctus和乌龟Mauremys reevesii。本次调查野外发现爬行动物共38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16种文献有记载的爬行动物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访问调查发现6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很可能来自鼎湖山。基于调查结果,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受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4点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动物区系 保护 鼎湖山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畜牧业废弃物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新俤 吴银宝 +4 位作者 汪植三 吴启堂 黄焕忠 周立祥 陈乃荣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概述了近几年广东规模化养猪、养鸡情况,分析总结了畜牧业主要废弃物(猪粪、鸡粪)的产量、成分、排放特点和利用现状,对养猪业废弃物中的锌、铜含量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广东畜牧业废弃物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 废弃物 利用 现状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一新记录科——伯乐树科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荣京 吴世捷 邢福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报道了海南一新记录科,即伯乐树科。这是该科在中国最南端的分布,而且是分布于热带山地雨林中。文章并对其地理分布和保护建议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海南 分布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单体皂苷及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16
作者 张红瑞 张云霞 +3 位作者 李纪红 沈玉聪 高致明 张子龙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8,104,共6页
研究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性状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相比,0. 01~10... 研究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性状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相比,0. 01~100. 00 mg/L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g1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白菜幼苗的苗高、主根长和POD、SOD活性,其中,10. 00、100. 00mg/L三七皂苷R_1处理组和0. 01、50. 00 mg/L人参皂苷Rg1处理组白菜幼苗的主根长降低达显著水平,白菜幼苗CAT活性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三七总皂苷处理能增加白菜幼苗的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其主根长、POD活性,而苗高、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其中,0. 01、10. 00、50. 00、100. 00 mg/L处理组白菜幼苗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35. 57%、37. 90%、45. 35%、35. 42%。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及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均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但在质量浓度0. 01~100. 00 mg/L的范围内,白菜可以作为三七的轮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三七总皂苷 白菜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蚁科昆虫三新纪录属、种记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善义 费乐思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78-82,共5页
记述中国蚁科昆虫三新纪录属及其新纪录种 :隐居瘤胸蚁 Dacatris templaris Rigato,斜塔形蚁Mayriella transfuga Baroni Urbani和威氏叉唇蚁 Calyptomyrmex wittmeri Baroni Urbani,简述三新纪录属的特征 ,并对三新纪录种作了描述 .
关键词 中国 蚁科昆虫 隐居瘤胸蚁 斜塔形蚁 威氏叉唇蚁
全文增补中
聚叶钗子股—中国兰科新记录种及形态特征增补(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训锋 罗勇 +1 位作者 Pankaj Kumar 刘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报道了产自滇东南的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聚叶钗子股(Luisia appressifolia Averyanov)。研究发现,已往文献报道该种时,对其花部特征(如花颜色、萼片及花瓣形状、大小等)的描述仅依据腊叶标本,因标本严重失水导致描述信息不准或... 报道了产自滇东南的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聚叶钗子股(Luisia appressifolia Averyanov)。研究发现,已往文献报道该种时,对其花部特征(如花颜色、萼片及花瓣形状、大小等)的描述仅依据腊叶标本,因标本严重失水导致描述信息不准或缺失。本文根据新鲜植株和花部材料对该种相关形态特征给予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叶钗子股 兰科 新记录 增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发现茂兰原矛头蝮及分类探讨
19
作者 陈天波 罗键 +2 位作者 蒙渊君 温柏豪 蒋珂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18,共3页
2011年10月,相继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2号雄性茂兰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olanensis,为广西自治区爬行类新纪录。这2号标本基本符合茂兰原矛头蝮鉴别特征,但有些特征又与越北原矛头蝮P. trungkhanhensis相似,提示两个物种... 2011年10月,相继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2号雄性茂兰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olanensis,为广西自治区爬行类新纪录。这2号标本基本符合茂兰原矛头蝮鉴别特征,但有些特征又与越北原矛头蝮P. trungkhanhensis相似,提示两个物种的分类关系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新纪录 茂兰原矛头蝮 分类 越北原矛头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石灰岩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育:挑战与机遇
20
作者 Neil FUREY Mark INFIELD +1 位作者 陈辈乐 林芷薇 《热带林业》 2007年第S1期57-67,共11页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具重要的地位,其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文化遗产价值更是弥足珍贵。越南的喀斯特地区正好是当中的写照,区内观光景点林立,亦有不少世界遗产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全球中心及多个具有国际保育重要价值...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具重要的地位,其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文化遗产价值更是弥足珍贵。越南的喀斯特地区正好是当中的写照,区内观光景点林立,亦有不少世界遗产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全球中心及多个具有国际保育重要价值的地点。尽管喀斯特生态系统在越南的保护区系统内占一定数量,可是一连串活动如采矿、土地开垦、基建发展,都对水文或栖息地做成严重干扰;另外野生动物的偷猎及非法砍伐等各种消耗森林资源的活动,都日益威胁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因此,喀斯特地区已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的重点保育对象。下文将会略谈越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现正面临的威胁,继而介绍现时FFI在四个主题领域上利用的若干保育手法:(1)景观地貌层面上的管理;(2)社区参与保育;(3)生态旅游及保育关系(4)从文化着手的保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喀斯特生态系统 保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