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城市微气候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自然通风评估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袁磊 张宇星 +1 位作者 郭燕燕 许雪松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1,共5页
改善城市微气候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对于深圳等高密度城市,促进城市自然通风是改善微气候的关键之一。深圳自然通风评估方法引入城市气象和GIS等相关领域的基础数据和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了由管理办法、评估方法和技术支撑等三部... 改善城市微气候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对于深圳等高密度城市,促进城市自然通风是改善微气候的关键之一。深圳自然通风评估方法引入城市气象和GIS等相关领域的基础数据和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了由管理办法、评估方法和技术支撑等三部分构成的完整框架。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在深圳城市规划管理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微气候 高密度 自然通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规划大厦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问题处理
2
作者 张伟 严力军 +1 位作者 刘俊 白义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3期36-41,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规划大厦的结构设计,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结构体系与计算分析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针对楼板多处开大洞、上下楼层柱网变化、以及大跨度等技术问题,结构设计分别采用局部转换和预应力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此...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规划大厦的结构设计,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结构体系与计算分析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针对楼板多处开大洞、上下楼层柱网变化、以及大跨度等技术问题,结构设计分别采用局部转换和预应力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此外,利用搭接柱转换,解决不同柱网尺寸转换,又满足建筑净空要求。对于超高跃层柱采用芯柱措施,以弥补抗震性能延性差的缺点。最后,针对剪力墙和框架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在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灵活采用合理有效的结构方案,实现建筑专业复杂多变的功能要求,是结构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本工程结构设计论述,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转换 搭接柱转换结构 清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火交融的地质记忆”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项目设计 被引量:1
3
《风景园林》 2012年第6期46-51,共6页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澳,地质遗迹保护面积56.3km2。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和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探索深圳市地质历史演变发展的天然窗口和实验室,是体现深圳生态、旅游、滨...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澳,地质遗迹保护面积56.3km2。园内的古火山地质遗迹、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和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探索深圳市地质历史演变发展的天然窗口和实验室,是体现深圳生态、旅游、滨海三大特征的主要载体。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建设作为先行启动项目,旨在保护、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大鹏半岛 深圳市 项目设计 火山地质遗迹 记忆 保护面积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丁酯改性生物炭活化PMS降解双酚A的效能
4
作者 傅翔宇 李亚峰 +2 位作者 刘奕含 崔可清 王玲萍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以玉米秸秆和磷酸三丁酯为原料,通过浸渍热解法制备出磷掺杂生物炭(P-bio),对P-bi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过硫酸盐(PMS)浓度、P-bio投加量和初始pH等因素对P-bio活化PMS降解BPA效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双酚A(BPA)为目标污染物,以玉米秸秆和磷酸三丁酯为原料,通过浸渍热解法制备出磷掺杂生物炭(P-bio),对P-bi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过硫酸盐(PMS)浓度、P-bio投加量和初始pH等因素对P-bio活化PMS降解BPA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io表面为由明显褶皱组成的片状结构,呈现多孔且疏松的状态;P-bio的比表面积为173.985 m^(2)/g,相比原始生物炭(1.863 m^(2)/g)提高了93.4倍。在BPA质量浓度为10 mg/L、P-bio投加量为2 g/L、pH为3.21、PMS投加量为2 mmol/L条件下,反应30 min后P-bio活化PMS体系对BPA的去除率为99.47%,反应速率常数为0.1643 min^(-1)。进一步通过EPR猝灭实验证实,在P-bio活化PMS体系中产生了SO_(4)^(·-)和·OH,两种活性自由基对BPA降解的贡献率分别为12.07%和87.93%。对P-bio重复利用,第2次使用时BPA去除率为74.1%,第3次使用时BPA去除率为68%,连续使用3次后对P-bio进行煅烧,BPA去除率恢复至80.7%,说明Pbio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内分泌干扰物 改性生物炭 双酚A 磷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节能视角中多尺度的风环境评估方法研究——以深圳后海中心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日飙 陈竹 +2 位作者 尹名强 胡纹 何宝杰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7,共11页
完善风环境评估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多元性和科学性,为实现城市低碳节能目标、促进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补充。以深圳后海中心区为实证对象,在“双循环”+“多尺度”嵌套的风环境评估技术路线下,构建基于“城市形态及通风节能”的双... 完善风环境评估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多元性和科学性,为实现城市低碳节能目标、促进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补充。以深圳后海中心区为实证对象,在“双循环”+“多尺度”嵌套的风环境评估技术路线下,构建基于“城市形态及通风节能”的双循环评估体系。研究得出用地属性对局地气候的敏感性差异,水域用地是最低影响的下垫面形式;日间工况与全天盛行风况存在显著区别,典型时段的风速风向表现凸出;显示4月是通风节能潜力最大的月份,可以降低能耗52.73%。多尺度的风环境评估方法可以突破原有单一侧边界条件的限制,从“城市形态及通风节能”两个角度,融合局地气候风环境边界条件,有利于完善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评估过程,提高设计方案效益,推动规划设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通风节能 风环境评估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秘而卓越的细部——对马拉维拉斯学院体育馆立面与场地交接设计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4期68-73,共6页
对设计者如何考虑道路斜率和楼板水平的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墙体和室外地面之间的交接,以及把剖面草图中通风的概念转变成现实的构造,解决建筑内、外地面不断变截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草图对设计过程进行研究,寻找设计过程的逻辑变... 对设计者如何考虑道路斜率和楼板水平的空间形态之间的矛盾,墙体和室外地面之间的交接,以及把剖面草图中通风的概念转变成现实的构造,解决建筑内、外地面不断变截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草图对设计过程进行研究,寻找设计过程的逻辑变化和原则坚持。建筑的建成状态体现了立面构造上清晰的"层"的关系,还体现了材料完整性使用的建造逻辑,以及对建造的思考、图纸上确立的对建筑构件的准确定位和对材料的准确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面 场地 交接 通风构件 幕墙系统 结构逻辑 场地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华里中心超高层办公楼设计
7
作者 汪洋 林超伟 +1 位作者 卢文汀 王兴法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145,134,共8页
富华里中心2栋办公楼地上35层,主体高度146.5m,为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多种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效抗震... 富华里中心2栋办公楼地上35层,主体高度146.5m,为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设计中采用多种程序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效抗震措施对结构予以加强。本文论述了设计过程中所考虑因素,可供类似结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框架—核心筒结构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加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田园景观研学基地设计——以清远市连山永和镇新农业发展中心景观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佳琼 孙榆婷 张红伟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2期98-100,103,共4页
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清远等地作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将为清远农业农村带来新的发展。将田园景观研学基地作为乡村产业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清远等地作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将为清远农业农村带来新的发展。将田园景观研学基地作为乡村产业与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分析其发展背景和田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挖掘其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以清远市连山永和镇新农业发展中心为例,紧紧抓住其自身特色,将农田规划成田园景观特色,打造成研学教育基地,为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与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文化振兴 田园景观 研学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洞薄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郝际平 曹春华 +1 位作者 王迎春 李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5,共7页
薄板墙的滞回曲线在零位移附近有零刚度现象,存在明显的捏缩效应,常规方法是直接采用中厚板或通过强大的加劲体系将薄板转化成中厚板,但这将降低薄板墙的经济性。通过两片开洞薄钢板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开洞钢板墙的破坏过... 薄板墙的滞回曲线在零位移附近有零刚度现象,存在明显的捏缩效应,常规方法是直接采用中厚板或通过强大的加劲体系将薄板转化成中厚板,但这将降低薄板墙的经济性。通过两片开洞薄钢板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开洞钢板墙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得到了承载力,侧移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开洞钢板墙有较高的承载力和侧移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很好。开洞不仅可以满足门窗洞口等建筑需求,而且可以减小内填板宽度,调节内填板与框架的刚度比,避免薄板墙的捏缩效应,使构件有更高的安全储备,开洞钢板墙是一种理想的水平抗侧力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循环荷载 延性 开洞 捏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带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玉龙 吴京 +2 位作者 孟少平 王强 付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40,共6页
为减小摇摆墙框架结构强震下位移响应及缓解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损伤集中效应,基于损伤集中模式,提出了底部带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以9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通过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 为减小摇摆墙框架结构强震下位移响应及缓解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损伤集中效应,基于损伤集中模式,提出了底部带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以9层钢框架为基准模型,通过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BRB屈服前,该结构体系类似框剪结构,BRB提供抗侧刚度并通过墙体进行传递;BRB屈服后,结构发生摇摆,墙体控制变形模式,BRB通过滞回耗能,可以充分发挥结构各部分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 摇摆墙框架结构 推覆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涂抹区压缩及渗透系数变化的堆载预压固结解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波 雷国辉 +1 位作者 郑强 刘加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7-1616,共10页
为评估涂抹区土体压缩和渗透系数变化对含竖向排水体地基固结的影响,采用等体积应变假设,考虑涂抹区土体的压缩变形及其水平向渗透系数沿径向分别呈线性和抛物线分布,并考虑井阻作用以及地基附加球应力沿深度任意分布,推导了随时间线性... 为评估涂抹区土体压缩和渗透系数变化对含竖向排水体地基固结的影响,采用等体积应变假设,考虑涂抹区土体的压缩变形及其水平向渗透系数沿径向分别呈线性和抛物线分布,并考虑井阻作用以及地基附加球应力沿深度任意分布,推导了随时间线性堆载预压条件下固结微分方程的显式解析解答,分析了涂抹区半径、水平向渗透系数的分布模式、以及体积压缩系数对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区土体采用均匀折减的水平向渗透系数明显低估了地基的固结速率,而当涂抹区半径较大时,不考虑涂抹区土体的压缩变形将会高估地基的固结速率。在含竖向排水体地基固结问题的分析中,这些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排水体 随时间线性加载 涂抹 井阻 超静孔压 固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送风结合局部送风实现手术室局部净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书芸 于振峰 +1 位作者 涂光备 曹荣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针对我国盲目投资建设大量高级别洁净室的现状,研究一种局部净化设备解决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寻求关键手术区最优局部净化效果的净化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得出一般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一般垂直单向流和局部净化设备对关键区的净... 针对我国盲目投资建设大量高级别洁净室的现状,研究一种局部净化设备解决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寻求关键手术区最优局部净化效果的净化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得出一般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一般垂直单向流和局部净化设备对关键区的净化效果,从而得出局部净化设备的最佳风量、风速,研制出局部净化设备,通过实测验证其净化效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集中送风结合局部送风可以得到关键手术区最优的局部净化效果.在手术室利用送风单元进行局部净化,以较低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可灵活实现较高的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净化 水平净化 手术感染 手术室 局部洁净送风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软件计算筏板基础沉降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滕军 赵洋 刘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9,共6页
在筏板基础设计中,由于采用的计算模型或简化方法不同,不同软件或同种软件不同假定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设计可能采用不合理的模型或假定。筏板的沉降以及差异沉降作为设计控制的关键指标,尤其需要合理地选择计算假定。本文以某实际... 在筏板基础设计中,由于采用的计算模型或简化方法不同,不同软件或同种软件不同假定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设计可能采用不合理的模型或假定。筏板的沉降以及差异沉降作为设计控制的关键指标,尤其需要合理地选择计算假定。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及常用设计软件JCCAD对筏板基础沉降进行分析,对比两种软件相同假定下结果差异及安全性,得到设计软件假定的适用范围;并使用ANSYS模拟各假定条件,比较沉降计算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不同假定下沉降随土刚度的变化情况,对基础设计中使用的设计假定选择提出建议。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使用JCCAD中弹性半空间假定分析沉降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板基础 沉降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峰 王栋 +2 位作者 郭宏超 吴冠男 方飞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了给钢板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ANSYS模拟了薄钢板、十字加劲及开缝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内填板应力及变形等指标... 为了给钢板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ANSYS模拟了薄钢板、十字加劲及开缝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内填板应力及变形等指标。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屈服荷载最大误差为10.9%,峰值荷载最大误差仅为1.4%;加劲肋使得内填板应力在小区格范围内发展更充分,但加载后期,加劲肋失效,对内填板面外约束作用微弱;柱脚和梁柱节点以下部位发生局部屈曲,导致整个结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模型的三维框架结构倒塌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超伟 王兴法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3,61,共7页
基于ABAQUS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基于混凝土规范本构曲线并考虑箍筋约束的混凝土模型、钢筋材料模型,植入材料纤维失效准则,扩展ABAQUS程序实现框架结构倒塌模拟的功能。以某4层3×3跨框架为例,研究单榀框架的竖向... 基于ABAQUS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基于混凝土规范本构曲线并考虑箍筋约束的混凝土模型、钢筋材料模型,植入材料纤维失效准则,扩展ABAQUS程序实现框架结构倒塌模拟的功能。以某4层3×3跨框架为例,研究单榀框架的竖向和水平两种破坏模式,讨论楼板作用对框架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楼板作用的框架结构破坏模式差异明显,建议模拟框架倒塌时应考虑楼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模型 倒塌分析 二次开发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RC框架柱脚抗震性能模拟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溥 洪基豪 +2 位作者 杨熠明 高浩杰 蔡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5-783,共9页
针对一种带钢套靴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在分析其受力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轴压比下柱脚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分析和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在各加或卸载段、峰值特征点和柱脚开口情况... 针对一种带钢套靴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在分析其受力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轴压比下柱脚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分析和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在各加或卸载段、峰值特征点和柱脚开口情况均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初始预应力筋面积、预应力筋初始应力、耗能元件面积、轴压比对自复位柱脚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该节点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柱脚 抗震性能 非线性分析 轴压比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 BUILDING软件的动力弹塑性方法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超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96,共6页
介绍了MIDAS BUILDING软件的梁柱和剪力墙的单元模拟、材料模拟和后处理的评估方法,详细阐述了单元坐标系、剪切刚度和连梁模拟等常见关键问题。以某结构高度为100m的高层住宅为例,分析了其应用结果的可行性。最后,对该程序现有需增强... 介绍了MIDAS BUILDING软件的梁柱和剪力墙的单元模拟、材料模拟和后处理的评估方法,详细阐述了单元坐标系、剪切刚度和连梁模拟等常见关键问题。以某结构高度为100m的高层住宅为例,分析了其应用结果的可行性。最后,对该程序现有需增强的模拟功能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模拟 材料模型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墙体抗震承载力仿真分析与试验对比
18
作者 尚守平 杭翠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竖向压应力和高宽比对砖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砖墙体抗震承载力典型试验试件为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适当的空间模型。根据砖墙体的破坏模式和材料性能把墙体划分成块体单元、灰缝单元以及接触单元,为各部分材料选用... 为研究竖向压应力和高宽比对砖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砖墙体抗震承载力典型试验试件为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适当的空间模型。根据砖墙体的破坏模式和材料性能把墙体划分成块体单元、灰缝单元以及接触单元,为各部分材料选用不同的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文中模型的可适用性。选用经验证后的模型,变换竖向压应力和高宽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墙体的开裂荷载和抗侧承载力随着高宽比的增大明显呈降低的趋势;不同高宽比的墙体,竖向压应力的影响规律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墙体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熠明 杨溥 +2 位作者 高浩捷 蔡森 沈培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50,共9页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 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与新型金属消能阻尼器结合,在保证结构足够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小传统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残余变形.对2个采用了新型可更换阻尼器的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抗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轴压比下框架柱脚节点的受力机制、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复位能力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复位RC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主要来自阻尼器的屈服耗能,不同轴压比下该框架柱脚节点的耗能能力大致相当;高轴压比导致框架柱产生轻微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残余变形增大,相应的复位能力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柱脚节点 轴压比 复位能力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散体桩变形时复合地基径竖向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绍勇 许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61,共8页
现有散体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的解析解大都在传统砂井地基等竖向应变假定条件下建立的,而且,在建立求解初始条件时,不能满足复合地基"应力集中"这一受力特点;另外,现有解答的固结微分方程为近似径竖向固结微分方程。为此,针对... 现有散体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的解析解大都在传统砂井地基等竖向应变假定条件下建立的,而且,在建立求解初始条件时,不能满足复合地基"应力集中"这一受力特点;另外,现有解答的固结微分方程为近似径竖向固结微分方程。为此,针对散体桩复合地基固结问题,抛弃桩周流量连续假定,采用桩土等竖向应变假设,根据复合地基"应力集中"引入新的初始条件,考虑涂抹以及平均附加应力沿深度任意分布,推导了瞬时加载条件下复合地基径竖向同时固结下的解答,给出了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的显示表达式,分析了平均附加应力分布形式,桩径比、置换率和涂抹参数对固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平均附加应力沿深度倒三角衰减分布时复合地基固结最快,梯形衰减分布次之,矩形分布最慢;当桩径比较小时,不考虑桩体径向渗流会低估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地基固结速率随置换率增大而加快,随涂抹参数kh/ksh比值增大而减慢,且两者对固结速率的影响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桩 复合地基 固结 瞬时加载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