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眠与抑郁关系2008-2013年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09
1
作者 张继辉 刘亚平 潘集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6,共6页
失眠障碍和抑郁症是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以前的观点认为,失眠症状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伴随症状,会随着抑郁症的缓解而消失。但逐渐积累的证据显示,失眠症状不仅是抑郁症起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也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留症状。... 失眠障碍和抑郁症是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以前的观点认为,失眠症状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伴随症状,会随着抑郁症的缓解而消失。但逐渐积累的证据显示,失眠症状不仅是抑郁症起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也是抑郁症治疗后的残留症状。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和《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将失眠障碍看作是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状态,这将对未来失眠症的诊疗和临床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就2008-2013年关于失眠(障碍或症状)和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讨论失眠与抑郁症在疾病层面及症状层面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症 共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与睡眠模式的体动记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瑽睿 刘亚平 潘集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和睡眠模式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20例双相障碍I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连续佩戴7天的Actigraph体动记录仪...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和睡眠模式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20例双相障碍I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连续佩戴7天的Actigraph体动记录仪,比较两组间的主观睡眠情况(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客观睡眠参数、活动量的平均值以及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参数指标(Actigraph监测记录)。结果: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变异性高于正常对照组[(0.8±0.1)vs.(0.7±0.1),P<0.01],而两组的日间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体质量加权后,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的活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9±5.0)k J/kg vs.(17.8±3.2)k J/kg,P<0.01];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在静坐级活动所耗时间比正常对照组长[(18.2±2.0)h vs.(16.8±1.2)h,P<0.05],在轻度至活跃级活动所耗时间比正常对照组短[0.8(0.1,7.8)h vs.2.0(1.0,7.6)h,P<0.001],而在生活方式级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客观睡眠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障碍I型患者即使在缓解期仍具有明显的昼夜静息-活动节律的紊乱,特别是昼夜节律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型 缓解期 昼夜静息-活动节律 睡眠 体动记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