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天华 胡品津 +1 位作者 胡志远 沈祖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结肠中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神经机理?【方法】雄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对照组:出生后第2~21...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结肠中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神经机理?【方法】雄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对照组:出生后第2~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成年后给予结直肠扩张,取远端结肠进行5-HT免疫组化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基础水平时,母婴分离组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别(288.1±26.8 vs 286.9±87.4, P = 0.966);结直肠扩张后,母婴分离组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对照组没有改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386.8±38.0 vs 291.0±62.4, P = 0.001)?【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使成年大鼠结直肠扩张时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提示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强成年后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反应,这可能在IBS结肠运动和感觉异常的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期 母婴分离 大鼠 5-羟色胺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海威 谭双全 +6 位作者 付贤 彭丹心 刘秀琴 林锐金 吴述恒 何深文 黄家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32-1936,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基因突变对血管紧张素Ⅱ、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社区汉族成年居民1146人,采用PCR-RFLP鉴定目标人群MTHFR677位基因型;采用荧光生化技术测定血浆Hcy浓度;用镉还原法检测其血清一... 目的:研究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基因突变对血管紧张素Ⅱ、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社区汉族成年居民1146人,采用PCR-RFLP鉴定目标人群MTHFR677位基因型;采用荧光生化技术测定血浆Hcy浓度;用镉还原法检测其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前列环素的浓度。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6例居民按MTHFR677基因型自然分组,三组之间PGI2、AngⅡ没有统计学差异;C/C和T/C基因型组之间血清NO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T基因型组的血清NO水平较C/C和T/C基因型组都低(P<0.01)。结论:社区人群中MTHFR677C→T突变对血浆PGI、AngⅡ的影响并不明显;血清NO水平下降,可能是MTHFR677C→T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Ⅱ 前列腺环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作用与免疫后胃炎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洁 陈旻湖 +5 位作者 廖文俊 于君 梁伟强 陈为 胡品津 沈祖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1-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Hp抗原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及攻击后5周分批处死小鼠...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Hp抗原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及攻击后5周分批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Hp定植密度及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和NS(Normalsalin,NS)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的Hp定植密度显著下降。(2)和NS组相比攻击前后各免疫组血清IgG2a和胃黏膜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3)和NS组相比攻击后免疫组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出以Th1反应为主并伴随免疫后胃炎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疫苗 Th1型免疫应答 免疫后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高血压病史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玉华 苏霭欣 +2 位作者 林慧雯 黄家星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有、无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上分布特点的不同。方法连续性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包括T1、T2加权相以及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echoT2*,GRE-T2*)。... 目的探讨有、无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上分布特点的不同。方法连续性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包括T1、T2加权相以及梯度回波序列(gradient-echoT2*,GRE-T2*)。分析患者临床特点、MRI上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和CMBs病灶的分布特点。结果共入选9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于273例患者,其中62例无高血压病史。在无高血压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s发生率为18.5%(62/335),低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1/663,31.8%,P<0.0001)。无高血压患者的CMBs局限于皮层和皮层下者占40.3%(25/62),高于有高血压的患者(20.4%,43/211,P=0.001)。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入院时收缩压是无高血压病史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和无高血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CMBs分布部位有所不同,后者更多地集中于皮层和皮层下。控制血压在有、无高血压病史的CMBs患者均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微出血 GRE-T2*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人群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谭双全 刘冰 +3 位作者 苏丽丽 付贤 黄海威 黄家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7-602,共6页
目的研究社区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型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社区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突变与大脑中动脉狭窄(middle cerebralartery stenosis,MCAS)是否关联。方法整群抽... 目的研究社区汉族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型的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社区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突变与大脑中动脉狭窄(middle cerebralartery stenosis,MCAS)是否关联。方法整群抽取汉族成年居民1146人,记录其病史资料,并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鉴定目标人群MTHFR 677位基因型。结果 1146例居民中MTHFR 677位点C/C野生型占60.6%、T/C杂合型占34.1%、T/T纯合突变型占5.3%,C等位基因占77.6%,T等位基因占22.4%。MCAS组与非MCAS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掊2=6.828,P<0.01)、两基因型联合对比(T/C+T/T与C/C:掊2=4.602,P<0.05)及T/T与C/C比较(掊2=5.320,P<0.0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T/C与C/C比较(掊2=2.590,P>0.05)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显示T/T基因型会增加患MCAS的风险(OR=3.393,95%CI 1.230~9.357)。结论中国社区汉族人群中存在MTHFR C677T基因突变;MTHFR C677T突变存在种族和地域的差异。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MCAS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现象遗传 大脑中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