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学科间与医院间的协作
1
作者 李志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协作 医院 学科 医疗科技 基因研究 临床研究 药物开发 手术发展 微创手术 医科学生 不同专业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中药单体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冀凡 司振民 +4 位作者 刘承东 韩延华 黄志超 吴效科 常惠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09-3717,共9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健康。中药单体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中药单体通过调控PCOS的多条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健康。中药单体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中药单体通过调控PCOS的多条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kappa-B(NF-κB)等发挥抗炎、抗氧化、免疫增强及激素调节的作用;此外,黄酮类中药单体还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并减轻卵巢炎症和纤维化等损伤,从而达到治疗PCOS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中药单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90
3
作者 董强 黄家星 +9 位作者 黄一宁 徐安定 曾进胜 陈向燕 程忻 范玉华 刘亚杰 孙葳 谭泽峰 徐蔚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45,共17页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动脉狭窄,并在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 颅内动脉狭窄 症状性 短暂脑缺血发作 专家 中国 缺血性卒中 动脉供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MexAB-OprM主动外排表型筛选和外排基因检测 被引量:9
4
作者 曹敬荣 沈定霞 +3 位作者 钱妙玲 罗燕萍 徐雅萍 田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与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时环丙沙星与左... 目的研究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与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时环丙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计算MIC值的变化,根据加与不加外排泵抑制剂MIC值降低3个稀释度及以上筛选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株;PCR扩增外排表型阳性菌的耐药基因oprM、mexB和mexR,并对3株菌进行mexR基因测序分析;RT-PCR检测oprM基因的mRNA水平,分析耐药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能极大的降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MIC值,7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46株表型阳性(65.7%),其中PCR检测oprM、mexB和mexR基因同时阳性菌株42株(91.3%),仅oprM基因阳性2株(4.3%),oprM、mexB和mexR基因均阴性2株(4.3%)。RT-PCR产物测定A值(A260/A280)与PAO1对照阳性菌株13株,以PAO1的oprM/rpoD的A值为对照阳性菌株4株,同时满足A值(A260/A280)和oprM/rpoD比值均高于PAO1的菌株3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的mexR基因比对,其中2株同源性为100%,1株第434位核苷酸插入2bp(AT)。结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大多存在主动外排的耐药机制,其耐药与外排泵过度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主动外排 外排泵抑制剂 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 MEXAB-OPRM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天华 胡品津 +1 位作者 胡志远 沈祖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结肠中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神经机理?【方法】雄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对照组:出生后第2~21... 【目的】观察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结直肠扩张后结肠中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神经机理?【方法】雄性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母婴分离组:出生后第2~21天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对照组:出生后第2~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成年后给予结直肠扩张,取远端结肠进行5-HT免疫组化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基础水平时,母婴分离组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别(288.1±26.8 vs 286.9±87.4, P = 0.966);结直肠扩张后,母婴分离组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对照组没有改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别(386.8±38.0 vs 291.0±62.4, P = 0.001)?【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使成年大鼠结直肠扩张时结肠粘膜5-HT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提示早期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强成年后对内脏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反应,这可能在IBS结肠运动和感觉异常的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期 母婴分离 大鼠 5-羟色胺 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港儿童血脂水平和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红 薛敏波 +3 位作者 洪昭毅 盛晓阳 沈理笑 梁淑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7-360,共4页
为改进儿童膳食,预防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比较沪港两地儿童的血脂水平与体格生长、膳食状况、活动情况的关系,对上海儿童140名(男66名,女74名:平均年龄7.4岁±0.12岁)进行体格测量、膳食调查以及血脂测定,并与在香港随机选... 为改进儿童膳食,预防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比较沪港两地儿童的血脂水平与体格生长、膳食状况、活动情况的关系,对上海儿童140名(男66名,女74名:平均年龄7.4岁±0.12岁)进行体格测量、膳食调查以及血脂测定,并与在香港随机选择的125名儿童(男70名,女55名:平均年龄7.0岁±0.10岁)的相关资料作比较。另外,记录上海儿童每天的各项活动情况,分析儿童血脂与体格生长、膳食、运动的关系。结果发现香港儿童的总胆固醇水平(4.59±0.91)mmol/L已超过美国推荐的儿童正常水平标准,其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上海儿童,尤其是香港男童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上海男童。上海儿童的体块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香港儿童,香港女童的BMI(14.7±2.7)明显低下。两地儿童都存在着膳食中蛋白质、脂肪所产热能占总热能偏高以及碳水化合物热能偏低的问题。上海儿童中,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的儿童,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较高而活动水平则相对较低。提示应加强健康宣教,注意避免儿童形成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注重儿童的运动锻炼,必要时应对部分超重、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脂 营养 肥胖 膳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口服天麻素对SAMP8鼠记忆力及额叶Ss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绍春 路钢 +4 位作者 冯曜宇 李圆圆 杨智勇 李力燕 冯忠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天麻素对SAMP8鼠记忆力的影响及与额叶Sst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4月龄雄性SAMP8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天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只鼠平均每日饮10ml含60μg/ml天麻素的蒸馏水,对照组每日仅饮用蒸馏水,直至12月龄...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天麻素对SAMP8鼠记忆力的影响及与额叶Sst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将4月龄雄性SAMP8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天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只鼠平均每日饮10ml含60μg/ml天麻素的蒸馏水,对照组每日仅饮用蒸馏水,直至12月龄。然后,观察两组鼠皮毛、眼睑、运动等基本情况;并通过passive-avoidance-test实验检测两组鼠对疼痛刺激的短期记忆力;同时用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 hain reaction)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鼠额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结果:天麻素治疗组小鼠的毛发光泽好、眼睑无炎症、较活跃,而对照组小鼠脱毛明显、部分小鼠眼睑有炎症、运动少;Passive-avoidance-test实验中天麻素治疗组小鼠明室停留时间及进入暗室小鼠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QRT-PCR结果显示,天麻素治疗组小鼠额叶中Sst转录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二者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天麻素治疗组小鼠额叶中Ss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天麻素治疗可能通过增进额叶Sst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以改善SAMP8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SAMP8鼠 SST 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改良Rankin评分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81
8
作者 范玉华 姬晓昙 蓝琳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2-415,共4页
目的分析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改良Rankin评分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人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中2013年9月之前发表的文献。纳入所有研究脑卒中治疗措施、自述为随机或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疗效... 目的分析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改良Rankin评分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人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中2013年9月之前发表的文献。纳入所有研究脑卒中治疗措施、自述为随机或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疗效评价指标中使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的人体研究报告。排除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TIA的试验。对脑卒中类型、m RS分值的统计分析方法、随访时间、是否采用盲法判断疗效、干预类型及阳性结果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98个试验使用m RS,其中缺血性卒中212个(71.14%),出血性卒中64个(21.48%),包含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22个(7.38%)。急性脑卒中(发病时间<14d)272个(91.28%)。在对m RS分值的统计分析中按连续性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的有149个(50.00%),按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多分类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的有66个(22.15%),将资料转换为二分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有76个(25.50%)。将m RS与其他评分量表一起作为卒中疗效判定指标的有37个(12.42%)。随访时间10d至2年,中位时间90(30,90)d。仅15个试验(5.03%)描述使用盲法对疗效进行评价。药物治疗179个(60.07%),康复治疗23个(7.72%),外科治疗31个(10.40%%),综合治疗43个(14.43%),管理方式7个(2.35%),护理2个(0.67%),其他治疗方式13个(4.36%)。259个(86.91%)试验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果。结论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疗效判断方法中m RS的应用与国外相比,在随访时间、盲法判断疗效、mRS的统计分析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临床试验 改良 Rankin评分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迹基因p57^kip2蛋白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古聪敏 杜家辉 +1 位作者 陈永鸿 林汉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表达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蛋白30例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s,CHMs)、2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s)和20例水泡... 目的探讨p57kip2蛋白表达在水泡状胎块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蛋白30例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s,CHMs)、25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s)和20例水泡状流产(hydropic abortions,HAs)三组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正常成熟胎盘(normal mature placentas,NMPs)为正常对照。结果p57kip2蛋白在10例NMPs、20例HAs组织中的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团核表达阳性,合体滋养层细胞不表达;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蛋白不表达,阳性表达仅见于绒毛外散在滋养细胞团中;25例CHMs的绒毛间质细胞和细胞滋养层细胞p57kip2均表达阳性。结论p57kip2蛋白在CHMs和PHMs的表达和分布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胎块分型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值得在国内妇产科病理诊断常规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完全性 部分性 基因印迹 p57^k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73
10
作者 黄家星 林文华 +3 位作者 刘丽萍 濮月华 谭泽峰 徐安定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4期285-293,共9页
缺血陛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有限,仅包括超早期血管再通和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由于治疗时间窗的严格限制,超过90%的患者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而丧失从超早期血管再通中获益的机... 缺血陛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有限,仅包括超早期血管再通和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由于治疗时间窗的严格限制,超过90%的患者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而丧失从超早期血管再通中获益的机会。近年研究发现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灶容积、改善预后,减低复发风险此外,准确而完整地评估侧支循环可能是决定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对缺血眭卒中侧支循环关注度及其临床意义理解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侧支 评估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快速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6
11
作者 倪明 谢慧琪 +3 位作者 陈俊伟 杨志明 秦岭 李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是否能促进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快速扩增。方法将MSCs细胞放入盛有MyelocultTM培养液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并在MyelocultTM培养液中补充一些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和6(IL-3,IL-6)。检测...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是否能促进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快速扩增。方法将MSCs细胞放入盛有MyelocultTM培养液生物反应器中动态培养,并在MyelocultTM培养液中补充一些因子,如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和6(IL-3,IL-6)。检测和比较经反应器处理前后的MSCs的表型,增生和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8d,总细胞数、Stro-1+CD44+CD34-间充质干细胞和CD34+CD44+Stro-1-造血干细胞分别增加了9、29和8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反应器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了原始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物内皮因子(SH2)和波形蛋白,却没有发现与细胞系的分化有关的标记物,包括骨钙素(成骨指标),II型胶原(成软骨指标)和C/EBPα(成脂指标)。生物反应器组的细胞集落生成效率(成纤维细胞集落/天)是对照组(无生物反应器组)的1.44倍。经诱导后,生物反应器扩增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其分化能力与未经生物反应器处理的MSCs无区别。结论旋转式生物反应器结合改良的MyelocultTM培养液可用于快速扩增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生物反应器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腮腺Warthin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苏学英 陈志强 常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腮腺腺淋巴瘤 ,每例均备有巴氏染色、HE染色涂片及细胞块。结果 :43例均发现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 ,40例发现细胞碎屑 ,9例发现带有淋巴间质的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结构 ...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细针穿刺细胞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复习 43例腮腺腺淋巴瘤 ,每例均备有巴氏染色、HE染色涂片及细胞块。结果 :43例均发现嗜酸性细胞及淋巴细胞 ,40例发现细胞碎屑 ,9例发现带有淋巴间质的嗜酸性细胞乳头状结构 ,35例发现巨噬细胞 ,5例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3例发现肥大细胞。结论 :腺淋巴瘤是腮腺的常见肿瘤 ,细针穿刺一般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但应注意与多形性腺瘤、腺样囊腺癌、腺泡细胞癌、慢性腮腺炎、淋巴上皮囊肿、鳞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病理机制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经馨 张莹 +1 位作者 莫秀云 陈向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病理机制及超声鉴别诊断。方法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以数字血管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病理机制及超声鉴别诊断。方法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以数字血管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椎动脉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的差异。结果椎动脉正常组41例(24.4%);椎动脉发育不良/变异组55例(32.7%);椎动脉狭窄组72例(42.8%)。正常组双侧椎动脉Vs及PI无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组患侧椎动脉Vs低于健侧(P=0.000),PI双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育变异组患侧椎动脉Vs低于健侧(P=0.001),PI则高于健侧(P=0.004)。不同病变类型血流动力学的比较显示,椎动脉起始段≥70%狭窄者、椎动脉变异者及颅内段闭塞者Vs均低于正常椎动脉(均P<0.05),椎动脉起始段轻-中度狭窄者Vs与正常椎动脉无统计学差异(P=0.195);正常椎动脉PI与上述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起始段≥70%狭窄者PI最低(0.77±0.37),低于正常椎动脉、椎动脉变异、椎动脉起始段轻-中度狭窄及颅内段闭塞者(均P<0.05);而颅内段闭塞者PI则明显高于上述各组(1.47±0.13,P=0.000)。结论TCD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可见于椎动脉正常、发育不良/变异、起始段重度狭窄/闭塞以及颅内段闭塞,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和PI对称性的比较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研究与进展(一)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郑振耀 唐盛平 郭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侠 李兵 +7 位作者 杨黎 林伟 胡世颉 胡学安 路刚 潘伟生 熊利泽 费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不同的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各种颅内压监测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例,根据ICP探头的位置和放置方...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不同的有创颅内压(ICP)监测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明确各种颅内压监测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0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例,根据ICP探头的位置和放置方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7例),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分别于脑室、脑实质或硬膜下放置ICP监测探头。术后3~7d行腰穿,1次/d,记录脑脊液压力值及同时刻ICP监测仪显示的ICP值,计算两值之差并行组间比较。术后根据ICP值进行相应的脱水治疗,统计脱水剂使用的时间、剂量,手术操作时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B、C三组ICP监测值与脑脊液压力值的差值分别为22.4±3.6、20.8±4.1和12.3±11.5mmH2O。与A、B组比较,C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和剂量显著增加(P<0.01),肺部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但三组患者的总体预后无显著差异。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1),而B、C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所得ICP值较为稳定,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脑实质内放置探头是较为有效的监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蛋白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永华 刘炜 +5 位作者 石忠松 刘少军 李明昌 黎明涛 潘伟生 黄正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方法】采集12例血清蛋白样本(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脑挫裂伤患者4例及正常成人本4例)用不同的CyDye染料交叉标记后依次进行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及基质辅助激光... 【目的】寻找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方法】采集12例血清蛋白样本(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脑挫裂伤患者4例及正常成人本4例)用不同的CyDye染料交叉标记后依次进行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像分析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发现胶号为1119的蛋白质点,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比正常成人组表达升高1.82倍(P<0.05),而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与正常成人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结合珠蛋白。【结论】结合珠蛋白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及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 图像分析 血清蛋白 颅内动脉瘤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结合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化生性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倪韵碧 黄雨华 谢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1-724,共4页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以肿瘤性上皮向鳞状细胞和(或)间叶成分分化为特征的癌,间叶成分包括梭形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和横纹肌细胞。化生性癌可完全由化生成分构成,也可由非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化生成分混合构成。化生性癌占全部浸润性... 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组以肿瘤性上皮向鳞状细胞和(或)间叶成分分化为特征的癌,间叶成分包括梭形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和横纹肌细胞。化生性癌可完全由化生成分构成,也可由非特殊类型乳腺癌和化生成分混合构成。化生性癌占全部浸润性乳腺癌的0.2%~5%[1],其差异性是由不同研究对化生性癌的定义不同造成的。若仅考虑有间叶成分,化生性癌约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乳腺化生性癌的诊断主要需与具有相似形态学特征的乳腺叶状肿瘤、间叶源性肿瘤、皮肤原发的肿瘤和乳腺转移性肿瘤鉴别,尤其是在组织较少的穿刺标本诊断中。大部分乳腺化生性癌为三阴性( ER、PR和HER-2均阴性)乳腺癌,与其他非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其对化疗的反应差,除少数组织学亚型外,大多预后差。乳腺化生性癌的遗传学特征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乳腺化生性癌的组织学亚型、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进行概述,并对其发病机制、遗传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生性癌 组织学病理 分子学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行为学实验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改良:Narrow-Alley Corner Test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绍春 潘伟生 +3 位作者 李明 路钢 冯忠堂 李圆圆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6-409,I0002,共5页
目的改良传统的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Narrow-alley Test、Corner Test及改良后的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三组SD大鼠:脑出血+GCSF治疗组;脑出血+生理盐水安慰治疗组;正常对照... 目的改良传统的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用Narrow-alley Test、Corner Test及改良后的Narrow-alley Corner Test检测三组SD大鼠:脑出血+GCSF治疗组;脑出血+生理盐水安慰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结果(1)与Narrow-alley Test及Corner Test结果一致,正常大鼠在Narrow-alleyCorner Test实验装置中向左、向右"站立转身"的几率接近,而脑损伤大鼠则趋向沿损伤同侧作"站立转身"。(2)Narrow-alley Corner Test不须反复刺激大鼠,减少了人在实验现场对动物活动的影响,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信度。结论Narrow-alley Corner Test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结果可靠的神经行为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行为学 动物实验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作用与免疫后胃炎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洁 陈旻湖 +5 位作者 廖文俊 于君 梁伟强 陈为 胡品津 沈祖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1-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Hp抗原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及攻击后5周分批处死小鼠... 目的:研究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表达不同Hp抗原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分别免疫小鼠,免疫4周后以Hp攻击;在攻击前及攻击后5周分批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Hp定植密度及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1)和NS(Normalsalin,NS)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的Hp定植密度显著下降。(2)和NS组相比攻击前后各免疫组血清IgG2a和胃黏膜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3)和NS组相比攻击后免疫组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出以Th1反应为主并伴随免疫后胃炎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疫苗 Th1型免疫应答 免疫后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栓子监测在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山 黄家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微栓子监测 血管狭窄程度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