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灌丛植被的数量分类与环境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绮微 李海生 +2 位作者 陈桂珠 陈劲松 黄超弘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9,共5页
灌丛是香港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1—3月在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大屿山岛)设置样地,利用组平均法(UPGMA)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香港灌丛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灌丛植被可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桃金娘、米... 灌丛是香港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2005年1—3月在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大屿山岛)设置样地,利用组平均法(UPGMA)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香港灌丛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灌丛植被可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桃金娘、米碎花、岗松、苏铁蕨、大头茶、山油柑和细齿柃.DCA排序揭示了灌丛群落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DCA排序第1轴反映了灌丛群落所在环境的湿度梯度,排序图的对角线指示出海拔梯度,也反映了温度的变化.结合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说明水热条件和海拔是制约灌丛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灌丛群落 聚类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 被引量:54
2
作者 林珲 龚建华 施晶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3,共6页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认识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交流与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该文从传统地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发展,阐述了地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特征。作为地理语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可以...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认识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交流与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该文从传统地图、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到虚拟地理环境的发展,阐述了地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特征。作为地理语言的最新发展,笔者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可以让地理学语言变得更为贴近地理信息的使用者,并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提供一种新的交流平台。虚拟地理环境是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虚拟模型,它在强调地理信息使用者身临其境之感受的同时,还追求超越现实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地理环境 地理学语言 计算机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郊野公园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曾绮微 陈桂珠 黄超弘 《中国城市林业》 2008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香港大榄郊野公园森林群落的样地调查,利用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的类型、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了7个主要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关系,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顺序为:土沉香... 通过香港大榄郊野公园森林群落的样地调查,利用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的类型、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了7个主要的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关系,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顺序为:土沉香群落>台湾相思群落>红胶木群落>木荷群落>毛叶桉群落>湿地松+鸭脚木群落>柠檬桉群落。森林群落的乔、灌、草3个层次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普遍以灌木层最高,均匀度指数则以乔木层最高。而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主要为造林技术和频繁的山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森林群落 郊野公园 香港 均匀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样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信息模型、粒子系统与元球结合模拟坡面水蚀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沈大勇 马蔼乃 +2 位作者 林珲 毛善君 聂向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8-845,共8页
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引入粒子系统与元球技术 ,同坡面土壤水蚀遥感信息模型 (RSIM WEH)结合 ,提出侵蚀体元的概念 ,从三维可视化角度动态显示坡面水蚀过程。从三维GIS理论上来说 ,这是一种新的探索 ,在技术上 。
关键词 坡面土壤水蚀 遥感信息模型 粒子系统 元球 侵蚀体元 GIS理论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综述 被引量:95
5
作者 杨育彬 林珲 朱庆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97-1310,共14页
对当前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的国际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综述 .探讨和分析了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的系统框架及其关键方法 ,重点介绍其中的模型坐标标准化、特征提取与索引、相似性匹配、查询方式与用户界面等... 对当前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的国际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综述 .探讨和分析了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的系统框架及其关键方法 ,重点介绍其中的模型坐标标准化、特征提取与索引、相似性匹配、查询方式与用户界面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并进行了适当分类 .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基于内容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及搜索引擎的典型实例 .最后 ,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 三维模型检索 模型坐标标准化 特征提取 相似性匹配 查询方式 用户界面 信息检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复杂植物场景的构造和真实感绘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彦云 林珲 +1 位作者 孙汉秋 吴恩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917-924,共8页
绘制高度真实感的自然场景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植物对象比如草地和树木是虚拟自然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 ,复杂的结构使其无论在造形、存储还是在绘制上都存在相当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 绘制高度真实感的自然场景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植物对象比如草地和树木是虚拟自然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种类繁多 ,形态各异 ,复杂的结构使其无论在造形、存储还是在绘制上都存在相当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 ,分别采用多边形、纹元 (texel)和体纹理 (volum etrictexture)作为工具来构造不同的植物 ,并且分别给出了不同植物场景的简单构造方法 .绘制的结果证明了这些构造和绘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感图形生成 自然场景 体纹理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颜色连通的图像纹理检索新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育彬 陈世福 林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2,共6页
提出并实现一种结合图像颜色连通区域信息及其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新方法 .首先提取图像的分块主颜色 ,根据提出的相关颜色定义 ,搜索确定图像中的颜色连通区域集 .然后 ,提取图像中各颜色连通区域对应的四种颜色共生矩阵特征 ,利用针对... 提出并实现一种结合图像颜色连通区域信息及其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新方法 .首先提取图像的分块主颜色 ,根据提出的相关颜色定义 ,搜索确定图像中的颜色连通区域集 .然后 ,提取图像中各颜色连通区域对应的四种颜色共生矩阵特征 ,利用针对该特征设计的图像相似性度量函数实现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结合图像的纹理信息及其颜色构成和分布信息 ,具有良好的检索效果和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共生矩阵 图像纹理 分块主颜色 颜色连通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地理环境中Agent支持下的混合式协同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军 龚建华 +1 位作者 林珲 张键钦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03,共5页
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VGE)中多用户交互的特性和多智能体系统(MAS)的特点,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于虚拟地理环境中多用户协同控制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混合协同控制模型,实现了对用户间的协同控制.研究了该模型的结... 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VGE)中多用户交互的特性和多智能体系统(MAS)的特点,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应用于虚拟地理环境中多用户协同控制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混合协同控制模型,实现了对用户间的协同控制.研究了该模型的结构、功能组成、资源访问冲突控制和动态群组算法流程等关键问题,并结合一个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混合式智能协同模型行之有效,能够为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协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多智能体系统 混合式协同 动态群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应用开发方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云峰 林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5,共5页
学术界有多种GIS开发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合和优缺点。该文总结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和GIS实施文献,讨论GIS开发管理框架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建议GIS、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协作,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个... 学术界有多种GIS开发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合和优缺点。该文总结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和GIS实施文献,讨论GIS开发管理框架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建议GIS、信息系统、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协作,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进行GIS项目案例研究,总结中国GIS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撰写适合中国组织、管理与文化背景的GIS开发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应用开发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云多雨地区遥感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珲 邵芸 杨立民 《遥感信息》 CSCD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多云多雨地区是指以年平均降水量不小于 80 0mm、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年晴天日数少于 5 0天、常年云雨覆盖的包括陆地与海洋的广大湿润地区。这也包括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显著、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使光学遥... 多云多雨地区是指以年平均降水量不小于 80 0mm、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年晴天日数少于 5 0天、常年云雨覆盖的包括陆地与海洋的广大湿润地区。这也包括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显著、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使光学遥感在这些地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而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的雷达遥感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阐述了多云多雨地区遥感的特点和意义 ,分析了遥感技术尤其是微波遥感技术在这一地区各领域的应用前景 ,指出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性以及服务机制转变的重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云多雨 微波遥感 成像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场景检索与智能导航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珲 杨育彬 朱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该文提出和探讨了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场景检索与智能导航研究框架。该框架包括三维地理数据获取与模型创建 ,三维地理对象的识别与定位 ,三维地理场景的内容分析、检索与认知 ,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数据层次式描述与分类索引 ,地理场景智... 该文提出和探讨了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场景检索与智能导航研究框架。该框架包括三维地理数据获取与模型创建 ,三维地理对象的识别与定位 ,三维地理场景的内容分析、检索与认知 ,基于内容的虚拟地理数据层次式描述与分类索引 ,地理场景智能导航以及基于内容的自适应虚拟地理数据网络传输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有助于建立一种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人地关系和人地交互模型。最后 ,总结和分析了该技术在虚拟地理环境 (VGE)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地理认知 人地关系计算 信息检索 智能导航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柔性地物三维模拟理论与方法新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大勇 林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针对地学动态柔性物体建模,提出GIS流素与柔性体元(GISFlowElementandSoftVoxel)的概念,作为动态柔性地物的基本模拟单元。当忽略体积时,称为GIS流素(FE);当强调体积时,则称为GIS柔性体元(SV)。GIS流素与柔性体元三维模拟基于计算机图... 针对地学动态柔性物体建模,提出GIS流素与柔性体元(GISFlowElementandSoftVoxel)的概念,作为动态柔性地物的基本模拟单元。当忽略体积时,称为GIS流素(FE);当强调体积时,则称为GIS柔性体元(SV)。GIS流素与柔性体元三维模拟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粒子与元球技术,区别在于GIS流素与柔性体元具有明确的地学意义,并基于地学模型突出反映地学规律。现实世界中,水流、泥沙、雪花、云雾、泥石流、熔岩流、草原等均可用GIS流素进行模拟,而构造运动中岩层的挤压、扭曲变形、生物体、树木随风摆动等可用GIS柔性体元进行模拟。该文以水流与土壤模拟为例,论证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物 地学 体元 熔岩 云雾 泥石流 动态柔性 柔性体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Service构建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
13
作者 张健钦 龚建华 +3 位作者 林珲 朱军 徐丙立 李文航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在研究了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特征和基于Web Service、GI Web Service实现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开展了原型系统试验。结果证明,系统实现了在异... 在研究了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特征和基于Web Service、GI Web Service实现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开展了原型系统试验。结果证明,系统实现了在异构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基本解决了以往C/S、B/S结构的系统中共享资源只能集中存储在服务器端等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 分布式 虚拟地理环境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SAR数据在地表覆盖/利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劲松 邵芸 林晖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SIR-C/X-SAR是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第一个多波段(L、C、X)全极化(HH、VV、VH和HV)成像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功能。全极化雷达测量每一个像元的全散射矩阵,所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这些极化合成图像具有较高的... SIR-C/X-SAR是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第一个多波段(L、C、X)全极化(HH、VV、VH和HV)成像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极化测量和干涉测量功能。全极化雷达测量每一个像元的全散射矩阵,所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但是,由于这些极化合成图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致了图像信息提取精度的降低。本文基于新疆和田地区的SIR-CL波段全极化雷达数据,利用全散射矩阵的特点合成了HH-VV极化相关图像、极化度图像、目标增强图像和相位差图像。这些图像相关性小,地表覆盖信息丰富,提高了全极化SAR数据在实验区信息提取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C全极化 极化合成 目标分解 土地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时态GIS的可操作性时空数据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晓红 萧世伦 林珲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37,共5页
当前GIS广泛采用的空间数据模型不足以满足时态GIS发展的需要。该文探讨时态GIS所需的、可操作性时空数据模型,并且以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时空相互作用为例,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关的时空数据模型,用于支持发展时态GIS。
关键词 时态GIS 时空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土壤水蚀建模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大勇 马蔼乃 +1 位作者 林珲勇 聂向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1-837,共7页
首先阐述了坡面土壤水蚀建模的必要性。考虑到原有水蚀模型类型的不足 ,对当前水蚀模型按解题方法重新归为形式逻辑计算模型及辩证逻辑计算模型两类。其中 ,形式逻辑计算模型又分为经验模型、半概念半经验模型、半过程半经验模型以及理... 首先阐述了坡面土壤水蚀建模的必要性。考虑到原有水蚀模型类型的不足 ,对当前水蚀模型按解题方法重新归为形式逻辑计算模型及辩证逻辑计算模型两类。其中 ,形式逻辑计算模型又分为经验模型、半概念半经验模型、半过程半经验模型以及理论模型 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土壤水蚀 建模 形式逻辑计算模型 辩证逻辑计算模型 水蚀规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