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水铊测深到海洋空间信息科学
1
作者 方兆宝 林珲 +2 位作者 吴立新 石志坤 许益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176-179,共4页
简述了我国海洋测绘从测杆、水铊测深到海洋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空间信息科学、数字海洋的基本概念,探讨和分析了海洋测绘、海洋空间信息科学与数字海洋、数字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海洋测绘在数... 简述了我国海洋测绘从测杆、水铊测深到海洋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空间信息科学、数字海洋的基本概念,探讨和分析了海洋测绘、海洋空间信息科学与数字海洋、数字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海洋测绘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其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海洋空间信息科学 数字海洋 数字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测量的误差因子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林珲 吴立新 +2 位作者 方兆宝 刘基余 李红兵 《海洋测绘》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简述了现代海洋水深测量的基本特点;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由船速效应、波浪效应、定位中心偏心效应,以及测深仪发射声波延迟效应等测量环境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推导了测量环境效应误差改正公式。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波浪效应是引起水... 简述了现代海洋水深测量的基本特点;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由船速效应、波浪效应、定位中心偏心效应,以及测深仪发射声波延迟效应等测量环境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推导了测量环境效应误差改正公式。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波浪效应是引起水深测量误差的主要因子。针对海洋水深测量环境效应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案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测量误差因子 测量环境效应 误差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某地区动静态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兆宝 吴立新 +4 位作者 林珲 王伟平 石志坤 许益民 李红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4-746,共3页
对北斗双星基本型用户机在某地区进行了海上动态、陆上静态定位试验及其短信发报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动态、静态定位精度基本一致;X 值(北纬度)变化幅度较大,Y 值(东经度)较为稳定;其定位精度可满足小于 1:25000 比例尺海洋测图;短... 对北斗双星基本型用户机在某地区进行了海上动态、陆上静态定位试验及其短信发报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动态、静态定位精度基本一致;X 值(北纬度)变化幅度较大,Y 值(东经度)较为稳定;其定位精度可满足小于 1:25000 比例尺海洋测图;短信发报功能独特,几乎不受距离限制。研究指出可以运用北斗双星的短信发报功能来完成 DGPS 及北斗双星导航定位的差分信息,并提出了基于北斗双星/DGPS 组合导航定位的海洋综合测量系统的基本框架及功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定位 海洋动态定位 短信发送 北斗双星/DGPS组合 导航定位系统 海洋综合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良的面积重叠法自动跟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方兆宝 林珲 +2 位作者 吴立新 江吉喜 黄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中尺度对流系统 (MesoscaleConvectiveSystems,MCSs)的活动和演变 ,是造成致洪暴雨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 ,许多学者加大了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的力度。但是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及其移动和传播的研究进展一直受到计算机... 中尺度对流系统 (MesoscaleConvectiveSystems,MCSs)的活动和演变 ,是造成致洪暴雨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 ,许多学者加大了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的力度。但是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及其移动和传播的研究进展一直受到计算机自动识别和跟踪问题的制约。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面积重叠法的MCSs自动跟踪技术 ,然后针对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良 ,并应用改良后的面积重叠法对 1 998年 6月至 8月的青藏高原上空MCSs进行了识别与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改良后的面积重叠法的跟踪准确率可达80 % ,比改良前提高了 1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重叠法 中尺度对流系统 自动识别 自动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数据挖掘的MCSs移动和传播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方兆宝 吴立新 +2 位作者 林珲 江吉喜 过仲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利用1998年6-8月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值(HLAFS),运用空间数据挖掘的相关分析技术对青藏高原MCSs的移动和传播与其周围环境场中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东移出高原(105°... 利用1998年6-8月青藏高原逐时红外遥感云图及青藏高原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值(HLAFS),运用空间数据挖掘的相关分析技术对青藏高原MCSs的移动和传播与其周围环境场中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东移出高原(105°E)与其东侧在400、500hPa上的高度(H)、涡度(VOR)、散度(DIV)、水汽通量散度(IFVQ)、垂直速度(W)、指数(K)等6个物理量的特征值,以及其自身形状密切相关。这对MCSs的移动和传播这一迄今的难题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预报高原MCSs东移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水也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 红外遥感 空间数据挖掘 相关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