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大专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双庆 万波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0-12,共3页
香港大专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张双庆万波香港正处于举世瞩目的历史转变时期。这种历史转变对香港社会语言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便是使用中文的需求增加,要求提高。香港的语文教学现状能否适应这种新形势?应该如何来满足社会的新... 香港大专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张双庆万波香港正处于举世瞩目的历史转变时期。这种历史转变对香港社会语言生活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便是使用中文的需求增加,要求提高。香港的语文教学现状能否适应这种新形势?应该如何来满足社会的新需求?这是香港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文教学 大专学生 香港社会 香港中文大学 自学中心 语文课程 语文能力 中文教学 大学毕业生 语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楚辞学著作举隅
2
作者 陈炜舜 《云梦学刊》 2004年第4期5-10,共6页
五十多年来,香港投身楚辞研究的学者数量甚多。可是,由于时局变化、讯息阻隔、资料散乱,导致其研究成果不显于世。香港代表性的楚辞学著作有:黄华表的《离骚四释》、饶宗颐的《楚辞书录》、林莲仙的《楚辞音韵》、梁简能的《楚辞九歌注... 五十多年来,香港投身楚辞研究的学者数量甚多。可是,由于时局变化、讯息阻隔、资料散乱,导致其研究成果不显于世。香港代表性的楚辞学著作有:黄华表的《离骚四释》、饶宗颐的《楚辞书录》、林莲仙的《楚辞音韵》、梁简能的《楚辞九歌注笺》、蓝海文的《今本楚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楚辞学 黄华表 饶宗颐 林莲仙 梁简能 蓝海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和内地文论交流的回顾与思考
3
作者 黄维樑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8期60-67,共8页
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以比较文学和《文心雕龙》研究为中心,回顾了香港和内地文学理论学术界之间的交流互动,总结了香港和内地学者在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西文论整合与建构,以及"龙学"研究等方面的历程及主要成就... 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以比较文学和《文心雕龙》研究为中心,回顾了香港和内地文学理论学术界之间的交流互动,总结了香港和内地学者在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西文论整合与建构,以及"龙学"研究等方面的历程及主要成就,指出应以内地学者为主力,发挥香港学者的优势,推动中国学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交流 《文心雕龙》 香港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相对关系中的澳门文化定位
4
作者 黄坤尧 《云梦学刊》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只有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由葡萄牙人管治了四百多年,因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色彩。可以利用相对的观念来分析澳门文化特点,一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讨论澳门文化的混血身份;二是“小国寡民”的角度探讨澳门处在广东...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只有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由葡萄牙人管治了四百多年,因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色彩。可以利用相对的观念来分析澳门文化特点,一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讨论澳门文化的混血身份;二是“小国寡民”的角度探讨澳门处在广东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两个经济强邻之间的生存;三是从动感及静态的角度探讨港澳的不同及澳门特有的城市品味。从而分析澳门在大中华文化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与中心 小国寡民 动与静 澳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学和文明互鉴——以“对句”和couplet为比较的焦点
5
作者 黄维樑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我们通过比较观察,作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交流和互鉴可促使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化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中英文学的比较研究,百年来从多个文类、多个作家的角度展开,扩阔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增添了我们的学术资源。本文对中国文学中的“... 我们通过比较观察,作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交流和互鉴可促使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化发展得更为丰富多彩。中英文学的比较研究,百年来从多个文类、多个作家的角度展开,扩阔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增添了我们的学术资源。本文对中国文学中的“对句”,和英国文学中的couplet,作一比较,并讨论其“互鉴”之道。对句,和对偶、对仗、对联是近义词,或在作品中出现,或是独立文本,其美学原理是对称。工整精美的对句,是古今文人创作的一大基因和爱好。英国文学中,诗歌有一种句式称为couplet,中译一般为“偶句”,也基于对称原理。中英语文特质有异,couplet形式上不及对句的工整精美。中国诗人鉴赏、“拿来”英国诗歌的多种体式和句法;英国一般读者(包括诗人)通过翻译鉴赏中国诗词,包括对句;“拿来”呢,难矣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比较 文明互鉴 对句 对联 couplet(偶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粉碎机”类复合词句法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裴雨来 邱金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5,共8页
OVH复合词(如"纸张粉碎机")的生成包含句法运作和韵律影响两部分,目前学界对这类复合词句法生成的分析并未剥离其中韵律影响导致的音系移位,使得分析所得到的句法生成过程包含了不属于句法层的音系层操作,造成分析结论颇多争... OVH复合词(如"纸张粉碎机")的生成包含句法运作和韵律影响两部分,目前学界对这类复合词句法生成的分析并未剥离其中韵律影响导致的音系移位,使得分析所得到的句法生成过程包含了不属于句法层的音系层操作,造成分析结论颇多争议。必须剥离OVH复合词生成中的韵律影响,其句法生成规律才能显现。根据这一思路,VOH、SVH两类复合词的句法生成过程同样可以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H复合词 VOH复合词 SVH复合词: 韵律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生活”多人谈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宁 田小琳 +3 位作者 邓思颖 汤志祥 周荐 吴东英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1期71-77,共7页
港澳中文教育中的自然母语与社会母语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已经分别经历了22、20个年头。港澳语言学学人在这20年的最大贡献,是不断把中文教育推向前沿。我是港澳中文教育的目击者和见证者。1986年,我到香港刚刚成立... 港澳中文教育中的自然母语与社会母语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已经分别经历了22、20个年头。港澳语言学学人在这20年的最大贡献,是不断把中文教育推向前沿。我是港澳中文教育的目击者和见证者。1986年,我到香港刚刚成立的“中华文化中心”做讲座,和我对谈的是台湾学者岑溢成老师。那时正是成立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时候,澳门大学的前身东亚大学尚在筹建的酝酿时期,香港的中华文化还非常弱小。我和岑老师在中华文化中心做“训诂学的研究和应用”讲座时,和我们交流的只有几位对字画古董有兴趣的人士,香港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过训诂学课。从1986年到港澳回归10余年间,我两次到港澳,一次是参加杨克平先生主办的章太炎黄季刚先生的纪念会,一次是参加启功先生在香港举办的书法作品展。那时候,香港高校的课程多半用英语讲授,中小学一律用粤语,只有少数台湾的学校是用“国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大学 香港高校 英语讲授 纪念会 中文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 书法作品展 回归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上)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良树 《管子学刊》 2000年第1期25-33,共9页
关键词 晏子 文字 《说苑》 齐国 《晏子》 晏子春秋 《左传》 《左氏春秋》 景公 《吕览》 《吕氏春秋》 篇章 《晏子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光中诗作与诗论表现的中华文化自信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维樑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12期90-100,共11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的文艺西化现象显著,虚无晦涩的现代主义诗歌流行,余光中(1928-2017)拒绝这样的诗风。他写诗颂屈原,称“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对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等多所吟咏。他虽然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介绍西方绘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的文艺西化现象显著,虚无晦涩的现代主义诗歌流行,余光中(1928-2017)拒绝这样的诗风。他写诗颂屈原,称“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对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等多所吟咏。他虽然翻译西方文学作品,介绍西方绘画、音乐,咏写西方诗人的篇章反而不多。余氏散文有“余体”雅称,风格博丽;他形容中文是“仓颉所造许慎所解李白所舒放杜甫所旋紧义山所织锦雪芹所刺绣”的美丽文字。其诗其文,表现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表现对国家的信心。早在1966年写《当我死时》,称颂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1986年写《欢呼哈雷》,从彗星说到国家,昂然表示“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余光中中西文学修养深厚,著作丰富,有诗、散文、评论、翻译等不同文类,为当代中华文学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诗歌 诗论 中华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酝藉者和浮慧者——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技巧模式
10
作者 黄维樑 《语文学刊》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有"酝藉"和"浮慧"二语。笔者借它们来形容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技巧模式。酝藉者,含蓄也;小说技巧中的具体呈现法,或称客观叙事法,属于"酝藉"。浮慧者,外露的聪明也;小说技巧中...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有"酝藉"和"浮慧"二语。笔者借它们来形容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技巧模式。酝藉者,含蓄也;小说技巧中的具体呈现法,或称客观叙事法,属于"酝藉"。浮慧者,外露的聪明也;小说技巧中的夹叙夹议法,属于"浮慧"。鲁迅的《药》、吴组缃的《官官的补品》等小说,好用象征、反讽等手法,属于"酝藉";钱锺书的《围城》等小说,好用比喻,好发议论,属于"浮慧"。中国现代的某些文学批评家,受西方理论影响,论小说时重具体呈现法而轻夹叙夹议法。这两种手法各有优胜,同样值得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技巧 酝藉 浮慧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离散事件研究——以“若即若离”的小伙计叶灵凤为视点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益玲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1期35-43,共9页
研究者认为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的离散因为以郁达夫与郭沫若为首的两大对立面而导致,继而推论创造社之分裂乃根源于"社团组织与个人、社团内各小群体的矛盾相互碰撞,根源于出版部人事关系的重新洗牌与创造社内部不同发展趋向相互冲... 研究者认为创造社出版部小伙计的离散因为以郁达夫与郭沫若为首的两大对立面而导致,继而推论创造社之分裂乃根源于"社团组织与个人、社团内各小群体的矛盾相互碰撞,根源于出版部人事关系的重新洗牌与创造社内部不同发展趋向相互冲突,根源于文学、政治以及经济问题在社团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向人事关系渗透"。但这个推论忽略了小伙计及其他外在的历史因素。本文以小伙计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件创造社内部事件,从而论证一个重点——文学社团之复杂性,其中包括三项次点:一、社团之集体主张与作家个人主张存有一定的距离与差异;二、中心人物与小伙计之间的复杂关系;三、社团发展方向改变前之挣扎及其所衍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社 出版部 小伙计 叶灵凤 郁达夫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红散文的自我形象建构--以初版《商市街》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依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11,共7页
萧红的第一部散文集《商市街》,在文坛影响力深远而持久。此集以时间为序,用回忆与自叙的形式讲述了萧红与萧军在哈尔滨生活的各种细节点滴,以及萧红以其独特的女性领悟力面对各种事件的心理感受。同时,更值得关注的在于此散文集对萧红... 萧红的第一部散文集《商市街》,在文坛影响力深远而持久。此集以时间为序,用回忆与自叙的形式讲述了萧红与萧军在哈尔滨生活的各种细节点滴,以及萧红以其独特的女性领悟力面对各种事件的心理感受。同时,更值得关注的在于此散文集对萧红自我形象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文本创作过程中,作家通过创造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建立了一定的女性主体性,从而为她塑造自我形象的过程支撑起叙述力度。这种语言表达体系包括空间创建与感官书写,蕴含了属于萧红语言体系的审美张力,也丰富了文学史上的萧红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商市街》 自我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绩斐然 错误不少——浅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语言
13
作者 李今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3期85-92,共8页
八十四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历经多年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拍摄成功的大制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惟剧集中的文字、语言尚存在不少错误。就错误的性质来说,字音错读,词语误用,句意混乱,以至人名、地名讹舛,史学常识谬... 八十四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是历经多年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拍摄成功的大制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惟剧集中的文字、语言尚存在不少错误。就错误的性质来说,字音错读,词语误用,句意混乱,以至人名、地名讹舛,史学常识谬误,不一而足;就错误的类别而言,有的是字幕正确而演员表述有误,有的是字幕出错而演员未将错就错,有的是两者皆错。本文归纳为四大类,以就教于高明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语言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之后,如何理解我们的世界——宋明炜教授访谈录
14
作者 宋明炜 陈济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可否谈一谈,在写作这本书时是否对自己之前的理论和学说做出了某些修正?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和它们的早期版本又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是《看的恐惧》和《中国科幻新浪潮》(2020)之间的关系(异同、承接、断裂、转向、改变)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文章 恐惧 新浪潮 访谈录 再阐释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