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韦家沟关闭煤矿剩余瓦斯资源评价与抽采方式研究
1
作者
童小畅
李建红
+3 位作者
满向杰
秦培原
向晋秦
胡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为探究韦家沟煤矿关闭后采空区剩余瓦斯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可能性,基于韦家沟煤矿瓦斯特征,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赋值评价等研究方式对韦家沟煤矿剩余瓦斯资源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开采层段与最佳开采时间,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为探究韦家沟煤矿关闭后采空区剩余瓦斯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可能性,基于韦家沟煤矿瓦斯特征,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赋值评价等研究方式对韦家沟煤矿剩余瓦斯资源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开采层段与最佳开采时间,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韦家沟煤矿剩余煤炭保有储率为46.52%,剩余瓦斯资源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为辅,保存能力良好,存在少量瓦斯逸散,应以抽采利用为主,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煤炭开采应力异常区域主要为采空区上下邻近层,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应为邻近烃源岩和采空区遗留煤,K3和K7煤层裂缝带为最佳开采层段;韦家沟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最佳时间为煤矿关闭初期,目前已造成部分瓦斯资源逸散流失,未产生经济效益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建议对位于采空区顶角离层区的韦采1井和韦采2井钻井试采,韦采1井合采K3、K4、K7、K8煤层采空区,韦采2井合采K4、K7、K8煤层采空区,分别对其中的K3和K7煤层、K4和K7煤层裂缝带进行重点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家沟煤矿
瓦斯资源评价方法
最佳开采层段
最佳开采时间
综合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理州洱源地区地热储层特征及模式
2
作者
黄云英
张元福
+6 位作者
赵健龙
张晓晗
易煜川
李玉秀
张金川
张大伟
谭慧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5-959,共15页
大理州洱源县位于剑川—下关—金平高温地热带内,地表出露大量热泉,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力。本文从洱源县地热资源的形成要素出发,分析了热源、水源、储盖、通道的特征。同时,在洱源县标准地层剖面上采集了80件岩石样品,对其开展孔隙...
大理州洱源县位于剑川—下关—金平高温地热带内,地表出露大量热泉,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力。本文从洱源县地热资源的形成要素出发,分析了热源、水源、储盖、通道的特征。同时,在洱源县标准地层剖面上采集了80件岩石样品,对其开展孔隙度、渗透率、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试,分析热储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的地热系统分析,探讨洱源县两个盆地地热储层特征和模式,依据热储系统模式采用“流体-空间-固体”三端元热储分类方案确定热储类型。结果表明,西部乔后-炼铁盆地存在一种以深循环为主的复合型水热系统模式,以被断裂改造的白垩系景星组砂岩作为主要热储,具有带状分布、高孔渗、较高热导率和较高热扩散率的特点,为水热-裂缝-砂岩型热储,局部区域存在呈层状分布的石炭系及下二叠统水热-岩溶-灰岩型热储;东部三营—洱源—右所盆地存在一种以沉积盆地为主的复合型水热系统模式,以石炭系及下二叠统灰岩和泥盆系康廊组白云质灰岩作为主要热储,具有层状分布、低孔渗、高热导率和高热扩散率的特点,为水热-岩溶-碳酸盐岩型热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源
地热储层
地热系统
特征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韦家沟关闭煤矿剩余瓦斯资源评价与抽采方式研究
1
作者
童小畅
李建红
满向杰
秦培原
向晋秦
胡金
机构
重庆绿色低碳
能源
科学技术
研究院
重庆泛嘉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
(
深圳
)
城市
地下
空间及
能源
研究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页岩含气性关键参数测试及智能评价系统”(41927801)。
文摘
为探究韦家沟煤矿关闭后采空区剩余瓦斯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可能性,基于韦家沟煤矿瓦斯特征,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赋值评价等研究方式对韦家沟煤矿剩余瓦斯资源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开采层段与最佳开采时间,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韦家沟煤矿剩余煤炭保有储率为46.52%,剩余瓦斯资源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为辅,保存能力良好,存在少量瓦斯逸散,应以抽采利用为主,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煤炭开采应力异常区域主要为采空区上下邻近层,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应为邻近烃源岩和采空区遗留煤,K3和K7煤层裂缝带为最佳开采层段;韦家沟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最佳时间为煤矿关闭初期,目前已造成部分瓦斯资源逸散流失,未产生经济效益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建议对位于采空区顶角离层区的韦采1井和韦采2井钻井试采,韦采1井合采K3、K4、K7、K8煤层采空区,韦采2井合采K4、K7、K8煤层采空区,分别对其中的K3和K7煤层、K4和K7煤层裂缝带进行重点开发。
关键词
韦家沟煤矿
瓦斯资源评价方法
最佳开采层段
最佳开采时间
综合开发利用
Keywords
Weijiagou Coal Mine
gas resource evaluation method
best mining interval
best mining tim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TD845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理州洱源地区地热储层特征及模式
2
作者
黄云英
张元福
赵健龙
张晓晗
易煜川
李玉秀
张金川
张大伟
谭慧
机构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
能源
学院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
能源
地质大数据
研究
中心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科学
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
(
深圳
)
城市
地下
空间及
能源
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5-959,共15页
基金
云南省中深层地热能探测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302AF080001)资助的成果。
文摘
大理州洱源县位于剑川—下关—金平高温地热带内,地表出露大量热泉,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力。本文从洱源县地热资源的形成要素出发,分析了热源、水源、储盖、通道的特征。同时,在洱源县标准地层剖面上采集了80件岩石样品,对其开展孔隙度、渗透率、热导率和热扩散率测试,分析热储参数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的地热系统分析,探讨洱源县两个盆地地热储层特征和模式,依据热储系统模式采用“流体-空间-固体”三端元热储分类方案确定热储类型。结果表明,西部乔后-炼铁盆地存在一种以深循环为主的复合型水热系统模式,以被断裂改造的白垩系景星组砂岩作为主要热储,具有带状分布、高孔渗、较高热导率和较高热扩散率的特点,为水热-裂缝-砂岩型热储,局部区域存在呈层状分布的石炭系及下二叠统水热-岩溶-灰岩型热储;东部三营—洱源—右所盆地存在一种以沉积盆地为主的复合型水热系统模式,以石炭系及下二叠统灰岩和泥盆系康廊组白云质灰岩作为主要热储,具有层状分布、低孔渗、高热导率和高热扩散率的特点,为水热-岩溶-碳酸盐岩型热储。
关键词
洱源
地热储层
地热系统
特征
模式
Keywords
Eryuan
geothermal reservoir
geothermal system
characteristic
model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韦家沟关闭煤矿剩余瓦斯资源评价与抽采方式研究
童小畅
李建红
满向杰
秦培原
向晋秦
胡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理州洱源地区地热储层特征及模式
黄云英
张元福
赵健龙
张晓晗
易煜川
李玉秀
张金川
张大伟
谭慧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